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795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95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说得李氏同初瑜都笑了。

    长生今年五岁,开始到淘气的年纪,整日里寻天佑、恒生,跟个小尾巴似的。

    虽是叔叔,但是他年纪最小,天佑、恒生他们都让着他,越发惯得他牛皮糖似的。

    韩江氏见她们婆媳笑得欢快,不知自己哪里说错话,看着初瑜,止住话头。

    初瑜笑着说道:“太太是想起长生了。”

    韩江氏听了,才想起还没见到几个小的,问道:“小爷们这是都在学堂?”

    初瑜摇摇头,道:“今儿天好,大爷带着几个孩子去后山摘桃子。”

    韩江氏想到自打六月初,这边往城里送的桃子,道:“今年的桃子倒是水灵,听说铺子里的寿桃卖得极好。”

    稻香村的寿桃,同其他铺子不同,因为发面时,往里掺了桃汁。

    曹颙留在手中这几座桃山,一点没浪费,除了自己吃的,亲戚家送着尝鲜的,剩下的桃子全都拉往稻香村。

    稻香村这边,或是熬了桃汁,或者制了桃脯。

    初瑜笑着说道:“是啊,上午送来两百寿桃,我同太太都吃了。”

    李氏这边,已经说到:“早在江宁时,就听老爷提过程家的富贵。咱们这边的庄子,没怎么收拾,招待客人,会不会落了笑话?”

    韩江氏忙道:“我外祖父这一支只是程家的旁系,没有太太说的那些邪乎。我舅舅只是个监生,又行的是商贾之事,太太不嫌他身份低微,就是给我们做晚辈的面子了”

    李氏看着韩江氏,不赞成地摇摇头,道:“瞧你,说的这般外道,什么嫌不嫌的?谁家的亲戚都是天王老子不成?”

    韩江氏见她慈爱,心中一暖,想到自己无缘相见的亡母,要是在世不知是何光景。

    初瑜听了两人的话,跟着说道:“程家的人?那是程先生的兄弟?大爷前几日还提及程先生,说是若是有程先生在京就好了,也能将这庄子好好修修。要是大爷晓得程先生有兄弟进京,指定也是惦记要见的。等他一会儿回来,我就同他说。”

    韩江氏听了,点了点头,道:“谢过大奶奶。”

    几个人正说着话,就有丫鬟进来禀告,道是国公府的三姑奶奶打发人过来,说三姑奶奶明日亲自出城给大爷拜寿。

    李氏听了,倒是有几分舍不得,道:“这大热的天,又是几十里路,怪乏的”

    初瑜笑着说道:“若是太太心疼三妹妹,就留三妹妹多住几日。偌大个国公府,还有他们老太太那边,听说三妹妹整日里忙得不住脚。能到庄子这边,好好歇两日也好。”

    李氏闻言,觉得媳妇说得甚是,传了国公府的媳妇子,说了两句闲话,使人封了银封,才打发下去。

    韩江氏这边,着急回城,便起身告辞。

    李氏却不许她走,道:“明日是你哥哥生日,你三姐姐也回来,正是该热闹热闹。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礼太多。既是认为我母,他们都是你的兄姊,正当好生亲近才是。”

    初瑜这边,亦是开口相留。

    韩江氏无法,只得留下。左右这边庄子大,客房甚多,初瑜想着明日要回来的曹颐,就让人下去收拾两处干净屋子,请韩江氏住了一处,给曹颐留着一处。

    曹颙这边,成了孩子王,带着一帮孩子,在山上摘了几筐桃子下山回庄。

    听初瑜提及韩江氏的舅舅想要过来请安,曹颙随口应了。

    程家他认识程梦星、程梦昆族兄弟两个,都是不俗之人,使得他对程家这个两朝不倒的江南第一豪族也生出几分好奇之心。不知这次进京的程家子弟,是像程梦星那样洒脱,还是像程梦昆那样胸中有丘壑。

    听到曹颐明日过来,曹颙这边,笑道:“出来转转也好,也让她散散心。要是姐也能出来,就更好了。”

    初瑜服侍他换了衣服,笑着说道:“方才我也同太太这般说呢。这次要多留三妹妹几日,让她也享几日姑奶奶的福。”

    等到晚饭时,曹颙才见到韩江氏。

    见她穿着素锦,头上也只插了根白玉素簪,曹颙微微一愣,看了同样素净的初瑜一眼,才明白过来。

    虽说从李氏认女至今已经一年,但是曹颙看到韩江氏,还是觉得不自在。

    早年的合作对象,后来的手下掌柜,成了“义妹”,却是亲近不起来。就算晓得这个女子命运多歼,但是韩江氏那好强性子,又让人生不出怜惜之心。

    韩江氏这边,面上淡淡的,礼数半分不减,同过去一般无二。

    曹颙见状,有些释然,忍不住自嘲两句,自己怎么着相了?

    请母亲庇护韩江氏,不过是权宜之计,韩江氏心里也有数,说不定也是带了几分无奈。自己这边倒是为了没有将她当成家人纠结,实在好笑。

    曹颙出去,带着几个小小子吃饭去了。

    韩江氏则被李氏留在这边用饭,因她来了,李氏还专程叫初瑜吩咐厨房那边,添了几个淮扬菜。

    旁人还好,兆佳氏对于曹家这位“义女”,却是没怎么入眼。

    听到李氏让四姐儿、五儿两个唤韩江氏为“姐”时,她蹙了蹙眉,想要说什么,但是碍于初瑜在旁,还是闭了嘴巴

    晚饭后,曹颙出去在田地边遛弯,心里想着孙珏那边。

    昨儿晚上同今儿中午,孙珏从曹家取了九千两银子,不知道这银子到底流向何方。

    日落西山,暮色沉沉。

    因下午上山下山的缘故,曹颙腿有些发酸,溜达一会儿,就觉得乏了。他便转回内院,要了热水跑澡。

    明日是二十六虚岁生日,满是二十五周岁,他来到这个世上将满十八年。

    上辈子看的演义中,总有大侠不惧生死,振振有词道:“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十八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

    要是他有这种不怕死的魄力,活得会比现下自在吧?

    曹颙眯着眼睛,泡在水里,脑子里出现的都是当年在织造府初醒来的画面。老太太院子里,那满是福字的影壁,那两只仰着脖子、不爱搭理人的白鹤。

    老太太的宠溺,紫晶的关切,父亲板着脸的严厉,母亲将自己当成命根子似疼惜,如烟往事,环绕心头。

    如今,老太太、紫晶、父亲已经离世,剩下母亲,既要悼念亡夫,又要照顾幼子,只有等着别人安慰的份。

    曹颙叹了口气,只觉得有些疲惫。

    他也是个依赖性很强的人,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他一直在亲长的照拂下。

    如今,却是再也没有大树为他遮挡风雨。

    而他,也成为母亲、妻子、儿女们心中的大树。

    不知不觉,曹颙睡了过去,迷迷糊糊中,就听初瑜轻声唤道:“额驸,额驸醒醒!”

    曹颙睁开眼,摩挲把脸,从浴桶里起身。

    水已经温了。

    初瑜拿毛巾给曹颙擦了头发,道:“额驸,郑管事从城里来了,才到庄子,求见额驸。”

    曹颙听了,不禁摇头,道:“这老虎,多大了,还是急性子。都咱这黑了,还骑马赶路,真是得好好骂他几句。”

    初瑜犹豫了一下,问道:“额驸,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儿?是热河那边,还是朝廷有不对的?”

    曹颙穿了衣服,道:“胡思乱想什么,不是那个。是有点事儿,如今我也晓得的不多,一会儿回来讲给你。”

    说完,他也没有使人编辫子,披散着头发,往前院去见郑虎。

    郑虎的脸上却有些沉重,对曹颙道:“大爷,那九千两银子那九千两银子在什刹海转了一手后,运到东直门李舅爷家宅子去了”

    曹颙这边听了,却是隐隐地松了口气。

    或许是之前就想到李家,所以他并不感觉意外。比起李家,换做不知道的人算计孙珏,更让他不安。

    “到底是什么情形,坐下来仔细说说。”曹颙指了指椅子,道。

    原来,自中午孙珏打发郑虎他们出来后,他们就隐匿在暗处。分作两处,一处盯着程宅那边,一处尾随孙珏。

    程宅那边,待孙珏走后半个时辰,就有马车出宅子。看着那马车缓慢,压得青石板路“咯吱”、“咯吱”直响,就是负重极多。

    马车在城里兜了两圈,最后的落脚之处,就是东直门李宅。待从李宅出来时,马车轻盈,负重已经卸去。

    李鼐进京数月,曹颙叫人盯着李宅这边,李宅里也布了沿线。消息一核对,郑虎确认了,那马车运的确实是银子。

    “程宅,程梦显么”曹颙听完郑虎讲述,想到这“中间人”的名字,微微地皱眉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第八百二十四章 流言() 
    第八百二十四章 流言

    热河,避暑山庄。

    热河的天气本就凉快,在海子边上,更是全无暑气。清晨时分,在海子边行走,则要披上件衣服才行。

    十六阿哥坐在海子边的凉亭里,望着眼前的水波,脸上早没有往日的嬉笑,不知是不是晨风的缘故,竟是带了几分让人不忍相看的清冷。

    十五阿哥见状,叹息两声,走上前去,扶了十六阿哥的肩膀,轻声唤道:“十六弟!”

    十六阿哥转过头来,看着来人,颇为意外:“十五哥起得好早!”

    他身上穿着宝蓝色绉绸长袍,十五阿哥只觉得入手湿冷,不禁皱眉道:“你这是坐了多久?到底是水边,潮气大,仔细伤了身子。

    十六阿哥笑着起身,道:“今儿起得早了些,没事儿就到这边转转。这海子边的晨景儿,也别有一番滋味儿。”

    十五阿哥坐在亭子里的木凳上,冷哼一声,道:“心里难受,就别笑了。咱们同胞手足,在我跟前,你还装,累不累?”

    十六阿哥的笑容僵住,神情木木地坐下来,喃喃道:“弟弟没事儿,只是惦记福晋那边。这些年来,连折了三个嫡子,哪个女人能受得了。”

    十五阿哥见他失魂落魄的模样,心里也为他难过,嘴上还劝道:“弟妹还年轻,你又新添了六阿哥,还是想开些。不说百姓人家,就说各位皇兄,谁府里没有夭折过小阿哥、小格格?”

    “弘昚已三岁了会叫阿玛,会叫额娘,都会哄人了”十六阿哥低头说道。

    十五阿哥听得心酸,就听十六阿哥接着说道:“要是大阿哥还在世就好了,她就算次子、三子早夭,想着长子,也能少疼几分”

    十五阿哥听了,有些不耐烦,道:“你是个聪明的,怎么还钻起牛角尖来,像个娘们似的腻腻歪歪?你心疼福晋,就不疼弘普了?你不是向来宠李氏,又最宠弘普么?”

    他虽同情弟弟的丧子之痛,但是对于十六福晋却是无甚好感。

    十六福晋是宜妃的侄女,宜妃早年得宠,在后宫跋扈,风头一般无二,就是德妃也要退避三舍。如今即便上了年纪,宜妃也是执掌宫务,在后宫只看康熙的脸色,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十五阿哥后半截话没有明说,意思却是鲜明。要是有嫡子在,那弘普的地位就要尴尬。

    这话说得诛心,十六阿哥心头一颤。

    难道自己真因宠爱弘普,就不待见嫡子么?不是的,不是的。

    就算他疼爱弘普,也是因为大阿哥出生之日即夭折,弘普算是他实际上头一个孩子,才视若珍宝。

    即便如此,在他心中,也记得嫡庶有别。嫡出的长子、三子都夭折,他心中,对嫡出的五子,格外珍视。

    许是因之前两个嫡子的早夭,使得十六福晋对于这个嫡出的小阿哥当成眼珠子似的,恨不得十二个时辰守着,没想到还是没能抵抗得了命运。

    命运么?老天爷的安排?

    十六阿哥用双手摩挲摩挲脸,脑子里突然想起十五阿哥方才提的自己“最疼弘普”的话。

    他慢慢地放下手,想到这几年待自己越来越恭敬的李氏。不知不觉中,早已没有年少时的任性,已经是成熟的皇子侧室。

    她向来温柔,对嫡福晋更是谦卑有礼。

    十六阿哥同十六福晋虽然琴瑟相合,也没有忘了旧爱,要不然也不会只有十六福晋同李氏轮流产子。

    这些年来,随着十六阿哥同十六福晋越发恩爱,李氏越发守礼,就是素爱挑剔的宜妃,也挑不出她毛病。

    不知何时,李氏已经习惯站在在众姬妾中,低眉顺眼。

    为何,想到这些,会让人遍身生寒。

    十六阿哥放下手,面色惨白,想起三子夭折后,赵丰提及的蛛丝马迹。当时,他还以为不过是误会,既怕别人疑到李氏身上,又怕郭络罗氏心里生嫌隙,给压了下来。

    真的只是误会么

    十六阿哥还失魂落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