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737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37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全是谎话,打去河南府前,曹颂就有这个心思,后来见弟弟受了劫难归来,也是想着劝他辞官。

    没等他开口,曹项便先说了。他这个亲哥哥,立时点头应了。

    兆佳氏听了,气得说不出话,道:“别以为不说我就不晓得,为了他外放,家里掏了多少银子,这一句怕吃苦,就回来了?要是真落榜,不还是要从家里用嚼用。你问问你媳妇,这个家是金山银山么,能可着你们败家?”

    曹颂一路跋涉,已是乏了,又被母亲拉着唠叨半晌,只觉得脑仁生疼,起身道:“儿子一身臭汗,先回去更衣,稍后再过来陪太太说话。”

    兆佳氏见他离家三月,黑了不少,也有些心疼,摆摆手,道:“去吧,去吧。一千多里地,也不是玩的。晚上叫厨房给你多烧几个菜,好生补补”

    曹颙也是乏了,用了晚饭后,就早早歇下。小别胜新婚,夫妻两个,少不得敦伦敦伦。瞧着曹颙眼睛放光的模样,初瑜心里跟吃了蜜似的。

    丈夫外出后的事,初瑜从不打探,这也是夫妻之间的信任。她心中未尝没有忐忑,在官场上应酬,是推不得的。丈夫又是这般才貌。

    次日,睡得足足的曹颙,才算解了乏,先到吏部交接了差事,随后去户部衙门当差去了。

    河南的事,京城这边早就传开了,只是没有人敢说“造反”,只说是地方官员摊派才引得民愤,云云。

    曹颙去了三月,眼看功成,换了刑部尚书过去,这功劳就眼看着跑了。

    同僚们提及,就有不少为曹颙抱不平的。见曹颙回来,除了寒暄,与禀告这几个月的重要事件外,就是问起河南府的事了。

    如今亢氏兄弟虽然都入了巡抚衙门监狱,但是朝廷并没有将他们押解回京的意思,而是派了刑部堂官下去,看来就是要将事情了解在河南。

    曹颙不晓得朝廷会用什么罪名结案,也不好多说,就笼统地提了两句,没有细说。

    挤压数月,需要他审核签字的公文,堆了两尺高,曹颙正经忙了一阵子。

    等到曹颙听到外头的动静,觉得胳膊发酸时,已经到了正午。

    十六阿哥来了。

    十六阿哥有一肚子的话要对曹颙说,自然等不到他落衙。

    赶巧曹颙有些饿了,两人就一道出了,寻了间饭馆,要了间雅间坐了。

    这边挨着六部衙门,往来的司官不说,所以曹颙穿着官服也不惹眼。十六阿哥自在,除了朝会,都是穿常服的,两人也不惹眼。

    “倒是是什么财路,需要内务府每年提供十万两白银?”十六阿哥随意点了几道菜,打发小二出去,迫不及待的问道。

    晓得在外头,为了防隔墙有耳,他还压低了音量。

    这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曹颙道:“不过是给内务府添几个新进项,十六阿哥落衙后才找我,咱们再细说。”

    “十万本钱的话,一年所获几成利?”十六阿哥眼睛闪亮地问道。

    曹颙思量了一遭,道:“不止几成?往少说的话,一倍、两倍是有的,往多说的话,弄不好三、五倍也是有的?”

    “什么买卖,这么赚钱?”十六阿哥闻言大喜:“孚若,你不晓得,内库如今不宽裕,还要往户部拨,还要维修几处园子。就是你不提,我也要催着你想几个生财的法子,要不然皇阿玛跟前我就要顶缸了。户部纳了捐,还能支撑些时日,这内库也不能空了。”

    自打十六阿哥吸了鸦片,又生生地戒掉后,他不只对鸦片深恶痛绝,对于烟草也全是厌恶。

    这次曹颙想的,却是卷烟的生意。

    虽说百姓手中无钱,但是官僚地主可都是银主,曹颙只能打奢侈品的主意。

    烟草自明朝传入内地,几百年下来,也普及得甚广,吸烟者甚众。若是能将大烟袋发展成卷烟,那定是一笔不费的收益。其次,就是对外贸易这块。

    根据魏信之前在广州的消息看,欧美至今应该还没有卷烟问世。

    刚好小二送酒菜上来,曹颙笑着说道:“先吃饭,等寻了僻静地方再细说。”

    十六阿哥虽心急,但见曹颙不愿说,也晓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就止了话头。

    吃了饭,曹颙回衙门。十六阿哥同他约好了,下晌去他家里,才先回宫去了。

    回到户科官署,曹颙不禁深思,让十六阿哥去接触他厌恶的烟草,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

    听说在明朝末年,朝廷就有过“禁烟令”。这里面的“烟”,不是俗称“大烟”的鸦片,而是烟草。

    烟草在民间的推广,会影响庄稼的数量,朝廷自然不能容。

    不过,同“禁酒”一样,这哪里能说禁就禁得住的。一百多年过去,东北与华北,烟草在民间已经普及。

    曹颙自己上辈子是不抽烟的,但是卷烟能在世界普及,绝对有它的理由。这点,曹颙毫无置疑。

    康熙不是盯着他催银子么?既不得罪当权的士族与官员,也不会祸害民生的,就是发展奢侈品消费。

    这个时候的人,家里有了银子,没有几个说存钱庄的,都是浇了大的银锭子藏在家里。民间家境殷实些的地主,手上有个万八千两银子,并不稀奇。

    正如曹颙所想,等落了衙,与曹颙到曹家,听了曹颙说的是“烟草大计”时,十六阿哥的笑容立时僵住。

    “孚若,你这是糊涂了?那是祸害人的玩意儿,我还想等着什么时候递折子,请皇阿玛禁烟,你竟然想着‘官办’、‘官卖’?”十六阿哥看着曹颙,不可置信地问道。

    曹颙并不是第一次打卷烟的主意,在内务府招投标前,他就想着将卷烟做个大项的。只是当时内务府事务繁杂,都是成熟的商道,这卷烟的新点子没有受到十六阿哥的重视,最后不了了之。

    十六阿哥看来也是想起此事,接着说道:“前年,你就要弄这个。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东西的祸害,只觉得费事罢了;如今我是吃过苦头的,孚若还想着这个。”

    “这烟草与大烟虽然都有瘾,但是压根不是一回事,这十六爷也当清楚不是。”曹颙说道:“就算十六阿哥因大烟的缘故,连烟草业厌上了,止得住自己,能止得住旁人不抽?”

    十六阿哥虽平素信赖曹颙,眼下还是有些别扭,皱眉道:“据我所知,好烟叶是贵些,可以也没离谱。便宜些的,才十几大文一斤,能有那么丰厚的利?”

    十六阿哥因鸦片的缘故,关注过城里的烟草铺子,所以知道个大概齐的价格。

    “怎么没有?十六爷也听过人要衣装、佛要精装的话。再说,这卷烟的真正味道,是经过烤制的,去了生烟叶的涩味,味道更醇香。加上物以稀为贵,赚上数倍乃至十倍利,不是问题。”曹颙笑着说道。

    十六阿哥听他说得这般自信,倒是有些兴致,道:“你也晓得,这民间的烟草铺子是到处都有的,这卷烟真要好抽的话,少不得过几年也四处都有了,还赚什么钱?”

    “就这几年的功夫,也是一大笔银子,十六爷就不稀奇了?再说,之所以官办,为得是名正言顺。除了赚地主老财的银子,这卷烟主要是想要卖给洋人,赚洋人银子的。”曹颙道:“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民间开了百家、千家烟厂,又有何用?能走外贸的,必须是朝廷指定的。那些厂子,朝廷就可以抽以重税,又是一笔固定收入。”

    听着曹颙侃侃而谈,十六阿哥也心里痒痒,点了点头,道:“妙啊,如此说来,孚若不是给内务府添了个生意,还给户部也添了一项新税,与国与民有益。没白去河南,不过几个月功夫,就想着这样的主意,只是为何要设在河南府,离京城怪远的?”

    “河南府多丘陵,庄稼亩产极低。像河南府这样贫瘠的地方,哪个省没有几处?要是根据每个地方的情况,能想出些补充的收益,对地方民生也是好的。”曹颙想起河南府的事,回道。

    听了曹颙的话,十六阿哥收了笑,看了曹颙半晌,道:“孚若,今儿我要佩服皇阿玛慧眼识珠了。”

    曹颙被他盯得不自在,“咳”了两声道:“十六阿哥有没有妥当的人选?那些王府奴才能不用就不用吧,除了搂银子,没几个老实干实事的。”

    十六阿哥闻言,挑了挑眉毛,道:“孚若有好人选?是何人?”

    曹颙心中想起一人,点点头,道:“还不知对方愿意不愿意掺合,等问问对方,再告之十六爷”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第七百六十八章 财路(下)() 
    第七百六十八章 财路(下)

    送走十六阿哥,曹颙没有直接回内宅,而是到了客院钱陈群这边。

    正如曹颙所料,钱陈群那边已经等得急了,见曹颙主动来见自己,就提了辞馆之事。

    曹颙心中有些奇怪,按理来说即便自己不在家,还有父亲在,为何这个钱书呆就不晓得通透些。

    “还是曹某的疏忽,耽搁了钱先生。先生既是留京备考,也需要僻静地方。曹某海淀的园子正闲着,若是钱先生不嫌弃简陋,可以过去攻读。”曹颙想了想说道:“城里的会馆虽有同乡同年,但先生也不是爱应酬之人,反而饶了清静。”

    虽然晓得这个钱陈群是有几分真才学,但是曹颙并没有出言挽留。对方要参加明年会试的,也不能说考不上再回来,那样说也太晦气。

    曹家除了城里的宅子,城外的宅子有两处,一处海淀,一处昌平。

    昌平温泉庄子,曹颙还想着冬日里让父母过去泡温泉,自然不会用来做人情。这钱陈群若是从曹家辞馆,就要搬出府的,要不然名不正言不顺。

    曹家海淀的园子,夏初时钱陈群曾过去住过。现下听曹颙说得坦荡,他犹豫了一下,反而不好再说什么,躬身谢过。

    好在他年过而立,也晓得人情世故,晓得曹颙才回来,这寻合适的西席也要功夫,就将离开的日子定在月末。

    曹颙心里明白过来,不禁多看了钱陈群一眼。有真学问,又不攀富贵,又不假清高,这个钱夫子往后说不定有大出息。

    这样想着,他面上却没有什么变化,又同钱陈群说了几句话,叫人将河南带回来的土仪送上,就告辞了。

    钱陈群将曹颙送到院门口,见他远了,才转身回屋。

    曹家的名声并不算好,早年还有些不堪,这几年外头说得人才少了。饶是如此,外头提起曹家父子时,也不过是一句“天子家奴”。

    钱陈群到曹家两年,眼里看的却是另一个情景,可见世人多势力,不是嫉妒,就是阿谀,见不得真金。

    他回到书案后,想着此处,也是失神,不知东主曹颙能走到哪个地步

    兰院,上房。

    自打曹寅荣养,就在上房西屋收拾出来个内书房,平素在这边教导教导孙儿们练大字什么的。

    曹颙来时,曹寅盘腿坐在炕上,拿了本书,给天佑、恒生讲古,看样子颇为欣慰。他穿着半旧的家常衣服,守着两个小儿,倒像个老儒。天佑与恒生两个伏在祖父膝头,听得滋滋有味。

    曹颙站在门口,看到此情此景,想到夫妻两个昨儿说的,天佑像祖父的话。父亲比天佑大不了几岁,就进宫做了伴读。如果不是家族的责任,而是走科举仕途,即便没有现下显赫,那也是父亲真正想要的人生吧。

    活在当下,谁又能随心所欲。

    “干吗站在这儿,还没用晚饭吧?天都要黑了。”李氏见儿子站在小书房门口,问道。

    屋子里的祖孙几人听了动静,往门口望来,才发现曹颙。

    天佑与恒生两个忙站直身子,见过父亲。曹寅撂下手中的书,问道:“十六阿哥走了?”

    “嗯,原想留他吃饭,要落宫门了,他就先回去了。”曹颙回道。

    曹颙这边,却是有话要对父亲说的。

    十六阿哥过来,除了听了曹颙的“烟草”大计,还告之曹颙一件事,那就是圣驾延迟回京。

    每年十月初一,是颁布次年年历的时间,十月初三又是太后的圣寿节。因此,圣驾每年都会在九月末回京。

    今上已经年过花甲,这几年身体又不大好,这一延迟回京,自然就引起各方揣测。不晓得会不会变天,要不然为什么皇上今年点了那么多阿哥随扈。

    留在京城的几位,虽说成年,也算是小阿哥,手中无权。就算是生出了不得的心思,也没有那个势。

    再说,有大阿哥、二阿哥、八阿哥的前车之鉴在那里摆着,有谁敢轻举妄动。

    康熙做了五十多年皇帝,没有权臣外戚,心里最防备的,就是自己的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