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735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35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斓鞠愦澹蝗黄咀哦宋缬胫星锏氖找妫杖朐居Ω帽认窒露嗖攀恰5鹊矫髂辏橇⒆悖乒闫鹄矗鞠愦宓穆蚵艟鸵枘选H绾问沟冒傩杖系鞠愦逭飧雠谱樱蛐淼毕爰父龊梅ㄗ印!焙系馈�

    初瑜闻言,犹豫了一下,问道:“韩掌柜所说的几家南店铺子,是不是包括桂香村?”

    韩江氏点了点头,道:“看来奶奶也听到传言了。原还不觉得什么,只晓得九贝子似乎也对这饽饽买卖起了兴致,才在前门开了店。没想到这几个月,桂香村开的几家分店,都在稻香村附近。稻香村里的大师傅,多签的是二十年的合同,他们也挖不走。不过听说京里其他南点铺子的师傅,都汇集到桂香村了,还有从南边请来的师傅。铺子筹划,请人进料,如同当年的稻香村一般无二。”

    这件事,韩江氏也是郁闷。

    开始还只当九阿哥一时兴起,没想到不过两、三个月的功夫,桂香村的铺子已经开了五家。

    这点,连初瑜也没想到。毕竟,九阿哥是她的亲叔叔。这京城谁不晓得稻香村是初瑜的产业,这叔叔与侄女抢生意,说起来也是跌份。

    别人说起时,也只能念叨九贝子是彻底钻钱眼里去了,脸面都不要。

    初瑜这边,本就不缺银子使唤,稻香村的买卖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按照她的性子,稻香村的名声已经太大了,连宫里的主位们也念叨外头的点心,有些招摇。

    出了九阿哥的买卖,虽说稻香村的收益减了,但是少了些风头,也是好事。

    “买卖这块,还是以和为贵的好,想不要有什么动静,还是等大爷回来后再说吧。听我们老爷说,大爷重阳前后就能到京。”初瑜想了想,道:“不过说起同仁堂的施药,我倒是想起一事儿,我早年曾在佛前许下心愿,若是我家大格格眼疾好了,我愿铺路搭桥,积几分大功德。只是我家大爷在朝为官,行事多有多便。这只是我为母之人一片诚心,并没有邀名之念。要是韩掌柜方便,还恳请韩掌柜帮衬我一把。看看是否能以铺子那边的名声行事,省得沾上曹家,引得小人口舌。”

    “奶奶,就算以商贾之名,若是直接捐银子也名不正言不顺。”韩江氏思量了一回,说道:“现下朝廷正纳捐,要不奶奶想想这个?”

    “这个?”初瑜不解道:“韩掌柜所言何意,难道还想要捐功名么?”

    “奶奶,若是想花银子,没有比纳捐更合适的。听说朝廷捐银子是为筹饷,要是奶奶这边捐了功名,既能积了阴德,传到御前,对曹爷的前程也是好的。这又是为做事好的掌柜与采买捐功名,他们自然越发对东家死心塌地。”韩江氏道。

    一番话,说得初瑜不禁动心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第七百六十六章 主家() 
    第七百六十六章 主家

    曹家是什么人?就算曹颙现下是个四品司官,有谁敢小瞧了去?

    伯爵府邸,先头的老太太是皇帝的乳母,如今荣养的老爷是皇帝的伴读,大姑奶奶是铁帽子王府的嫡福晋,小姑奶奶也是国公府夫人。

    这如今掌家奶奶,是皇帝的亲孙女,尊贵的郡主格格,也是他们的正经主子。

    庞德辉穿着新衣裳,跟着叔叔进了曹家大门时,脑子里想着就是叔叔早间讲的这些。

    看着这高高的大门,还有两旁规规矩矩的青衣仆人,庞德辉只觉得手心直冒汗。

    久居京城,也见过些富贵人家,多是带着个商字,如今这可是实打实的皇亲国戚府邸,

    庞德辉的叔叔,就是稻香村鼓楼店的掌柜庞山,平素是个稳重的,此时也有些战战兢兢。

    在稻香村经营数年,这曹府大门,还是头一次进,更不要说今儿要见他们的是郡主。

    之前,关于铺子买卖的事,除了大掌柜韩江氏,就是曹家的大管事曹方露面,真正的东家和瑞郡主,却是他们这些人没有资格一见的。

    这个庞德辉虽是庞山的侄儿,却是当儿子待的,要不然也不会将主子的恩典,给了这个侄子。

    如今朝廷科举,虽不像前朝那般苛刻,买卖人家的子弟也有科举的。不过天下的读书人,都指望着跃龙门,有几个能功成名就。

    他这个侄子,就是如此,参加了三次乡试,都是落地。守着个秀才功名,又舍不得让他出去谋馆,也不能教他打算盘珠子。

    中秋节后,大格格这边就有了恩典,稻香村拢共有十间铺子,十个掌柜的,还有两个负责采买的管事,从中间挑了五个劳苦功高的,说要酬谢他们这几年的尽心尽力。

    这几位掌柜,还以为是主家要趁着中秋,给包个大红包。没想到这是真的“赏赐”,由曹家出面,大格格出银子,为这五个掌柜的子侄捐了出身。

    这是天大的体面与恩情,几位掌柜都是感激不已。虽不是实缺,但是却成了官身,往后穿衣服也能用花缎,到了衙门也可以不下跪。

    剩下的那几位掌柜,虽没人说什么,但是心里也不是滋味儿。

    他们晓得,这是主家“论功行赏”,那选出的几个掌柜都是这今年流水最多的铺面。他们有委屈的,有不甘的,却都是咬了牙,寻思明年要好好干,定要将这个颜面争回来。

    这得了赏的五个掌柜,央求了曹府大管事曹方,要带了子侄过来给郡主奶奶磕头谢恩。

    人不能忘本不是,他们本就是郡主奶奶的下人,得了赏,总要来谢谢主子。

    于是,就有了今日,庞德辉跟着叔叔进曹府。

    除了庞德辉,剩下四个掌柜领的都是儿子,其中隆福寺铺子的孙掌柜,还不到三十,独生子孙宝才八岁,也位列在其中。

    曹方引众人见了屋子,没人敢言语。

    偏厅里,有雁翅旁列的两排椅子,曹方并没有请众人落座。

    也没有敢挑曹方的礼,以他们的身份,能够进得了曹府的大门,已经是高抬。

    这这边等了将近一刻钟,期间有几个小厮往来传话。

    曹方这边,低头应着,等到小厮离开,才笑着对诸位道:“我们奶奶在太太房里,侍候老爷太太用饭,稍后才能过来。晓得诸位已经到了,奶奶怕饿着诸位,叫厨房送了席面出来,诸位不要客气。”

    说话间,曹方引着众人到花厅,已经有小厮抬了桌椅过来。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布置好席面。

    大家都不敢落座,还是曹方陪着,才使得众人坐了。二十来个小厮,捧了银盆与雪白的毛巾,侍候众人净手。

    这般做派,众人谁敢生受,都站起身来。还是曹方好说歹说,他们才惶恐地洗了手。

    再看席上,银盘玉碗,包金的象牙筷子,菜肴也是精致得像画,让人不忍落筷。

    曹方拿起酒壶,亲自给众人倒酒。轮到孙掌柜的儿子孙宝时,他顿了顿,看了看手中的酒壶道:“这里面是莲花白,宫里赐出来的御酒,你年岁小,借借福气也好。”说完,给孙宝也倒了小半盅。

    这孙宝也伶俐,不像寻常孩子那般胆怯,呼扇呼扇着大眼睛,道:“谢谢二大爷,俺喝。”

    曹方行二,平素大家见他,多是当年叫大管事,背后说起来称他“方二爷”。孙宝跟着父亲进曹府前,听众人说起,所以直接叫这么叫上了。

    孙掌柜在旁,见儿子倒是不认生,只觉得脑门冒汗,拍了他一下,呵斥道:“混叫什么,要叫二爷!”

    孙宝听了,只觉得委屈,这比父亲大的唤“大爷”,比父亲小的唤“叔叔”,有什么错处么?平素还是父亲叫他这般的叫的,现下又当着这么多人说他。他虽年纪小,也知道廉耻,脸上涨得通红,低着头,不肯言声。

    孙掌柜见儿子倔强,气得半死,也不敢这这个地方训子。想要做好买卖,好的眼力件不是关键,但是没有眼力件却是万万不行。他心中忐忑,只能躬身跟曹方道:“大管事,犬子顽劣不堪,不晓得规矩”

    话虽说完,就听曹方笑道:“我瞧着挺好,是个激灵孩子。是叫宝儿吧,今年多大了?”后半句,是对孙宝说的。

    孙宝看了孙掌柜一眼,小声说道:“二大爷,俺八岁了。”

    曹方伸出手去,摸了摸孙宝的脑袋,道:“同我家三小子同岁,往后得空你们小哥几个也见见,总能玩到一块儿去。”

    孙宝听了,是真心欢喜,咧嘴露出一口白牙,使劲地点点头。

    其他几位掌柜,看了此情此景,想起一件事来,那就是曹府的两位小少爷,也是丁点大的年纪。要是能送子侄到小少爷身边当差,那才是前程不可限量。

    在众人的拘谨中,曹方的谈笑风生中,这顿饭总算吃完,众人又回到偏厅。

    待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就有两个婆子领着小厮抬了珠帘屏风进屋,放到厅上。

    众人皆起身,曹方上前,低声跟婆子问道:“宋大娘,奶奶从太太屋子里出来了么?”

    就听那婆子道:“奶奶回梧桐苑了,由韩奶奶陪着用饭,稍后过来”

    梧桐苑,上房。

    因为有韩江氏在,初瑜叫人多预备了几道菜,摆了地桌。两人都是食不言、寝不语之人,直到撤了桌子,漱了口才说话。

    只听初瑜叹了口气,道:“韩掌柜,我不过是真心想要积功德。你也常来这边的,当晓得我家大爷与我都当大格格是命根子。说起来,还是我孕期保养不妥当的缘故,使得孩子成了这般模样,这些年里不知哭了多少遭。如今天可怜见,总算是有了指望,再没有比这个更叫人欢喜的。现下真是什么都不求了,只求双亲长寿,儿女平安。”

    “奶奶心肠好,自会有好报。每逢佛诞,稻香村都往寺庙里捐香油,年年腊月,还要跟着衙门在粥棚施粥,都是奶奶的功德。”韩江氏低眉顺眼地说道。

    初瑜看了韩江氏一眼,道:“这稻香村的买卖,交到你手里,我同大爷都放心。又不指望这铺子糊口,只要买卖顺当就好。”

    “到底是奶奶的铺子,总要他们认识谁是正经主子才好。他们的身契有十年,有二十的。听着曹爷的意思,还指望将奶奶这几处铺子做成老字号,留着给少爷、姑娘们添零花钱。”韩江氏微笑着说道。

    初瑜想着眼前这人无父无母无夫无子,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怜悯,并没有显露出来,只是淡淡地说道:“不管是多少年的买卖,既是大爷信过了韩掌柜,就要劳烦大掌柜多费心。”

    “这些年厚颜蒙曹爷与奶奶照拂,总算是不负所托,要不然小妇人更是无地自容了。”韩江氏躬身回道:“因小妇人年轻,行事多有不当之处,这里也谢过曹爷与奶奶的款待。”

    初瑜见她越说越见外,道:“何须如此。对于令舅,大爷是提过多遭的,老爷也夸过。令姊之事,大爷也提过,实是坎坷可怜。若是她还在世,韩掌柜也能多个依靠。”

    韩江氏听到姐姐,有些黯然。

    初瑜起身道:“瞧我,说这些引得你感伤。既是他们来请安,你就陪我去见见吧。”

    韩江氏跟着起身,两人一到出了梧桐苑。

    刚好紫晶过来接回事,听说铺子掌柜来给初瑜请安,颇为意外。对于外头的买卖,有韩江氏与曹方,初瑜从来不插手,更不要说传外头的人来。

    初瑜见紫晶有事,道:“紫晶姐姐先到院子里吃茶,我去去就回。”

    “既是奶奶有事,就先去忙。刚好要寻田奶奶借两副鞋样子,一会儿等奶奶回来,我再过来。”紫晶笑着回道。

    “今儿内务府送来两框青柑,还没往各处送。姐姐要是去田嫂子院子,就给他们送些。”初瑜想了想,说道。

    紫晶应了,等初瑜与韩江氏走了,才跟着喜烟来取青柑。

    除了府里的分了几份,喜烟还专程拿了个篮子,装了一篮子,放在一边。

    紫晶看了一眼,道:“这是给韩奶奶的?”

    喜烟点了点头,道:“是奶奶方才吩咐的。”说到这里,她压低了音量,道:“紫晶姐姐,韩奶奶像是要嫁人了”

    紫晶闻言,甚是意外,道:“这是她同奶奶说的?”

    喜烟摇了摇头,道:“那倒是没有。只是听格格同喜彩说话,提到韩奶奶,说她可能要离开稻香村,要不然也不回安排别的。她是大爷请来的,格格也不好说什么,只等大爷回来,才能拿主意。”

    紫晶一听,的确如此。

    之前韩江氏除了端午、中秋、年底三次会账外,鲜少到曹府。

    这中秋节后半个多月,才了好几遭了

    塞外,永安拜昂阿,圣上行在。

    虽说圣上北巡,是年年都有的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