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698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698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府,偏厅。

    曹颙已得了消息,从衙门回来,顾不得更衣,直接过来见方种公。

    他之前在魏黑面前说得淡定,但是心里如何能不惦记着那幕后黑手是哪个?

    “图寿,怎么会是他?”曹颙听了,惊诧莫名。脑子里浮出个人影来,就是噶礼的女婿,元威、元智的父亲,康亲王府的旁支镇国公图寿。

    只听方种公道:“曹爷,小老儿跟着王五,这几个月来在直隶查询春日里的悬赏案,确实查到这人身上。当初他使唤往济南去的就是他一个心腹管事郑留。不知为何,放出府去,郑留就在昌平沙河镇买房子置地。小老儿同王五查到他身上,就赶到沙河。却是去迟了一步,郑家一家六口,尽数被屠,连襁褓中的婴孩也没有放过。”

    说到这里,方种公脸上浮出愤愤之色,道:“他们又在沙河设下陷阱,除了小老儿侥幸逃出生天,其他三人都落到官府手中。听说原是想要按照杀人行凶来判,但是证据不足,正赶上庆陵发现盗墓洞,就按照盗掘前朝皇陵判了。因王五他们几个,身份也有些不清白,早年也行过类似营生,却是辩无可辩。”

    虽说已经过了数年,但是曹颙记得清楚,当初前门买火药的那位图爷,听着是贝勒府的管事。这个图寿虽也占了一个“图”字,但是身为黄带子国公,不可能去行管家之事。

    再说,康熙四十八年,噶礼先升户部侍郎,随后擢两江总督,风头一时无二。图寿借着岳家的势,正在京城作威作福。

    图寿是什么人?

    以堂堂黄带子,攀附勋爵之家,借着董鄂家的势,才有些脸面。岳父家倒台后,逼死发妻,为讨后妻欢心,将两个嫡子放逐出京。

    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同曹颙并无仇怨,自不会巴巴地害他。看来,不过是行走狗之事,幕后还有正主。

    有了图寿这条线,总会将上面的蚂蚱拽出来之时。

    看来,是该寻个由子,将元威、元智兄弟两个调回京来。曹颙想起热河国公府那些老鸨,只觉得国公府养的那些姑娘,少不得也同图寿脱不得干系。

    当初就觉得有些奇怪,元威兄弟瞅着虽没心机,但是那几个国公府的管事看着是老成的,怎么会让老鸨子欺到头上。

    “曹爷,王五死得冤枉。小老儿亏欠曹爷人情,将这把身子骨断送就断送了,绝无二话;王五却是受小老儿牵连,饮恨离世。此仇不报,小老儿有何颜面,再存于世。”说到这里,方种公已经站起身子,屈膝下跪。

    曹颙见状,忙起身相扶,道:“方老放心,王壮士既是因曹某丧命,曹某定给方老一个交代。”

    方种公却是不起身,仰首道:“曹爷是官身,上有垂暮双亲,下有娇妻弱子,总有身不由衷之时。说到底,还是小老儿有付所托,轻敌于前,才使得兄弟受累。小莺是王五所遗孤女,小老儿亲族凋零,多年来同七娘相依为命。对于故人遗孤,也无相托之人。小老儿今日前来,并非为着曹爷诉苦,实为托孤而来。”

    这番话说得仁义,曹颙却不能坦然接受。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无需方老交代,曹某自会视王壮士遗孤为骨肉,保其衣食周全,方老放心就是。”曹颙扶起方种公,心中不无感慨。

    若不是他存了利用之心,先拘七娘在前,后援手方百魁在后,也不会使得方种公跑上这一遭。

    方种公却是个真汉子,一言九鼎。即便遇此大变,仍是恪守信义,没有怨尤之意。

    见曹颙诚挚,方种公反而不好意思啰嗦。有句话,他却是将说未说,那就是自己的女儿七娘。

    想来这些日子,方种公也吃了不少苦头,面上难掩疲惫之色。

    曹颙见状,道:“方老,来日方长,咱们从长计较。方老先下去休息,晚上曹某摆酒给方老接风。”

    方种公的视线从曹颙的官服上,落到曹颙脸上,跟着点了点头,跟着管事去客房休息。

    屋子里只剩下曹颙与魏黑二人,魏黑道:“公子,方种公报仇心切,还得好生拦着。皇城根底下,真要是杀了个国公,也是骇人听闻的大事儿。”

    “是啊。就算要报仇,也不能真一刀了事。”曹颙点点头,对魏黑道:“此事还得仔细思量,魏大哥不要担心,还是如期带着香草嫂子回乡祭祖吧。”

    魏黑闻言,皱眉道:“沙河镇捕快、昌平县县令、刑部司官、皇陵宿卫,这一连串下来,都得使人详查,才能晓得眉目。我要是走了,公子使唤何人?曹甲、曹乙也不晓得到底是老爷的人,还是天家的人,还需瞒着”

    曹颙摆摆手,道:“不管他们是谁的人,到我身边,也是为了护着我这条性命。有些事,是瞒也瞒不住的。就算没有同曹甲说过方种公的去向,他同七娘那边就打探不出来么?魏大哥,咱们只是想查个真相罢了,一没触犯国法,二没违背家规,无需瞒着他们。如此一来,就算有人想要无中生有攻讦我们,也不过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魏黑还是有些不放心,曹颙道:“魏大哥若真不放心我,那明年开春就早些回京。左右查询这个,也不是一日两日能弄清楚的。刚好魏大哥到时候回来,也当查的差不多了,还得魏大哥拿个主意”

    曹家,客房。

    七娘捧着一包糖炒栗子,亲自剥了一颗,送到方种公嘴里,问道:“阿爹,甜不甜?香姨给的,她最疼七娘。”

    方种公刚洗了把脸,瞅着精神好些,笑着回道:“甜,好闺女给爹剥的,怎能不甜?”

    “那是自然。”七娘拉着父亲的胳膊,嘟囔着小嘴说道:“还是七娘心软,阿爹去了这么些日子,原还想着不理睬阿爹。谁让七娘这一个老爹,就便宜阿爹,不同阿爹计较。”

    方种公抚了抚女儿的头发,道:“七娘长大了。虽说你小莺姐姐比你大几岁,往后能照看的地方,你也多照看些。”

    七娘听了,觉得奇怪,歪着脑袋,问道:“有阿爹在,为何要七娘照看小莺姐姐?香姨听了,要笑死了。在她眼里,还将七娘当成小宝宝。”

    “七娘不是长大了么?就发发善心,为老爹分忧。”方种公半是宠溺、半是正经地说道。

    七娘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吃吃笑道:“照看就照看,只是七娘平素还得香姨多费心,瞧着小莺姐姐娇滴滴的,也不知她乐意不乐意同七娘玩儿?”

    方种公道:“你小莺姐姐也是出身武门,有些拳脚功夫,不过这些日子为了你王叔之事伤怀,清减了些,看着羸弱。”

    七娘听了,眼睛不由放亮,带着几分雀跃道:“真的?太好了。曹爷家什么都好,就是女孩见风就倒,没个痛快的。看来,小莺姐姐同七娘,倒是能凑到一起。”

    方种公心里,有千言万语要对女儿交代,但是话到嘴边,又都咽了回去。

    见女儿话里话外,不离“香姨”,对于曹家众人,也尽是亲切之意,他心里放心不少。魏黑之妻香草,他是见过的,晓得是个温柔妇人。

    七娘同父亲说了会儿话,见他不言语,只当他乏了,笑笑道:“阿爹先歇歇,曹爷使人吩咐厨房预备席面了。这边府里有个师傅前阵子学了几道福州菜,有点那个意思,阿爹会喜欢的。待会七娘来唤阿爹。”

    “慢着。”方种公唤住要走的七娘,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送到七娘面前,道:“这是早先曹爷送我的盘缠,还剩下不少,你先收好。往后分做两份,你留一份,给你小莺姐姐一份。”

    说话间,他又从怀里摸出个手绢包,摩挲着打开来,里面是对根银包金的簪子,亦是送到七娘面前。

    “娘的簪子,阿爹怎么搁七娘这?”七娘一手接了荷包,一手接了发簪,有些不解。

    “本就是你娘留给你的,因你原来还小,爹爹替你收着。如今,你大了。”方种公慈爱的说道。

    七娘被父亲说的,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讪讪道:“都是七娘胡说,七娘前阵子还想阿爹想得哭鼻子”

    见闺女这般小儿女态,方种公只觉得鼻子发酸,盯着女儿,满心不舍。

    “阿爹?”七娘察觉出父亲异样,上前扶着他的胳膊,低声问道:“阿爹又想娘亲了么?有七娘陪着阿爹,往后又添了小莺姐姐,阿爹也当宽怀。”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见女儿这般乖巧懂事,方种公放心不少,点了点头,默认了七娘的说辞。

    又撒了会儿娇,七娘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方种公站在门口,直到女儿的背影,才转过身子,慢慢收了脸上的笑。

    士为知己者死,王五拼却己身,拖住官兵,才使得方种公得以逃出生天。他方种公岂能因贪恋父女天伦,就违了道义,苟且偷生。

    如今小莺有了安置,七娘瞧着也懂事不少,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他原想给曹颙留封信,环顾客房一周,没有见到纸笔,就弃了这个念头。多说无益,徒增感伤罢了。

    原来带着的行囊,要是背着出去,怪惹眼的。方种公只摸了几块碎银,塞到腰间,将两个匕首,放到裤脚掖好。

    方种公打定主意,就没有多留,推门出去。

    院子里,站着一人,正是穿着常服的曹颙。

    “曹爷”看着曹颙若有所悟的眼神,方种公仍是坚定得很。

    曹颙方才回了梧桐苑,就觉得不对,只觉得方种公神情中带着决绝之意。他更衣完毕,没有耽搁,就往客房这边来。

    “方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不是只争朝夕之事。”曹颙看着方种公,道:“方老稍安勿躁,请信曹某这一次。王壮士之事,曹某这边,定早日给方老一个交代。”

    就听方种公道:“曹爷好意,小老儿感激不尽。只是这些日子,小老儿本就不该苟活于世。那随同王五兄弟一同被行了绞刑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当日沙河镇外,我们中了官兵伏击,我本同王五一处。他骗我说,他两个儿子在旁处,让我去援手。而后拼了全力,使得我逃出伏围。过后小老儿才知,他是故意支我出来。这事小老儿没有脸对小莺说,只告诉她,与她两位兄长走散。”

    说到这里,方种公不禁老泪纵横:“若是当初小老儿没有顾惜己命逃脱出来,说不定拼了全力,还能为王兄弟留下一个子嗣。王兄弟糊涂,小老儿风烛残年,这条性命算什么?可怜王家两个侄儿,大的十九,小的十七,都没有成亲生子,就受小老儿拖累送了性命。这些日子,小老儿寝食难安。若不是顾及大仇未报,王家侄女无处安置,早就抹脖子谢罪了。”

    虽没有亲眼所见,但是曹颙也能听出其中的惨烈,心里亦是震撼不已。

    王家父子之死,方种公固然内疚,追究溯源,他曹颙也不是能心安之人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第七百三十二章 难堪() 
    第七百三十二章 难堪

    西拉乌苏地方,圣驾行在。

    外头虽是北风呼啸,行帐里却摆了好几个炭盆,暖和得紧。十阿哥举着筷子,在火锅里夹了块飞龙肉,送到嘴里。

    却是味同嚼蜡,感觉不到半点滋味。

    这次圣驾祭陵,随扈皇子只有十阿哥、十二阿哥、十六阿哥三位。

    刚好御膳房新到了一些飞龙,十六阿哥就使人煮了锅子,请两位哥哥过来同吃。

    算不上是筵,也没有酒,倒也不算逾越。

    十二阿哥盛了碗飞龙汤,用调羹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在诸位皇子中,他向来是皇父遗忘之人。熬到三十多了,也没有随扈过几次,这次皇父钦点他,也使得他有些受宠若惊。

    十六阿哥看看十阿哥,又瞧瞧十二阿哥,心里叹了口气。不管是厌也好,还是畏也好,这两位表现得也太明显了些。

    许是因八阿哥之死,使得十阿哥对皇父不无埋怨,没有传召,从来不露面;每次露面,也是低头缄默,一个字儿也不肯多说。

    十二阿哥这边,则是惶恐不安,上头垂问一句,恨不得立时跪下捣蒜。

    一来二去的,康熙见了这两个儿子,也都是皱眉不语,气氛甚是郁闷。

    十六阿哥就算想从中圆活两句,也无处下手,只能干着急。今儿请两位哥哥来,就是寻思如何劝上一句。

    还没等十六阿哥开口,就听得十阿哥道:“有肉无酒,真是扫兴!”

    十二阿哥最是胆小,生怕十六阿哥真地拿出酒来,忙道:“十哥,喝不得,多少双眼睛看着。”

    “是啊,喝不得。真是狗屁规矩,狗屁规矩!”十阿哥撂下碗筷,冷笑两声。

    十六阿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