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690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690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七阿哥只觉得咳得喘不上气,咳得嗓子眼腥咸,才慢慢地止了咳。

    他看了一眼地上的药汤,十七福晋道:“好好的药,让我糟蹋了。不用再熬,晚上一起喝吧”

    十七福晋掏出帕子,帮十七阿哥擦了擦嘴角,道:“瞧爷说的,这是药,怎么能断?”

    “太医院里的方子,少喝一碗、多喝一碗,又能如何?谁还指望真能靠这个治病?”十七阿哥冷哼了一声。

    夏天生病之时,十七阿哥对太医院本就存了恶感;待八阿哥过世,他对太医院也就不再指望。

    能救不救,同杀人有什么区别?

    就算是皇子,遇到庸医,也要丢了性命。

    只是这其中的弯弯道道太多,十七阿哥虽不平,却不是他能出头露面追究之事。

    十七福晋闻言,道:“那也不能硬挺,要是爷觉得这个方子不妥当,那咱们再传个太医过来瞧瞧?”

    十七阿哥摇摇头,道:“不用了,折腾来折腾去的,没什么区别”

    夫妻两个正说着话,就听由院子里穿来仓促的脚步声,随后就有内侍隔着门禀道:“爷,福晋,奴婢有急事禀告!”

    十七福晋站起身来,看着十七阿哥,等着他示意。十七阿哥点点头,扬声道:“进来吧。”

    那内侍进了屋子,跪禀道:“爷,福晋,方才公府使人往宫里传话,老公爷没了”

    十七福晋闻言,身子一软,已是站不稳,强扶了炕沿,才没有跌倒。十七阿哥将身上的被子揭开,翻身下地

    孙家,鸦儿胡同,孙家新宅。

    曹颖坐在内堂,手里攥着帕子,脸上难掩忧色。

    “大爷奉大老爷与大太太出城了?”曹颖听了婆子的告禀,已是忍不住,红了眼圈。

    这半个月,她实忙得紧,既要为丈夫延医问药,还得操心搬家之事。

    因早就存了疑虑,怀疑是堂弟曹颙做的手脚,所以曹颖对家里“鬼打墙”之事,并没有什么惧意。甚至私下里,也存了幸灾乐祸之心,被丈夫欺凌这些年,也乐不得见丈夫多吃些苦头。

    谁会想到,事情发展却是出乎她的想象。

    孙珏的病,比想象中的重,几乎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开始时,他心浮气躁,有时还忍不住挥挥胳膊,打老婆两下出出气,没想到,只要动手,晚上“挨揍”的更凶。

    三番两次后,孙珏也折腾的怕了,不敢再随便动手脚,这半夜被“打”得才轻些。

    原以为是惹了不干净的东西,孙珏就使人请道士到家里做了两场法事,却是丁点儿用都没有。

    孙珏实撑不下去了,就使人高价在广化寺附近买了新宅子,急匆匆地迁居。

    除了刚迁居那两日太平外,其他时间晚仍是“挨揍”。孙珏到底只是个俗人,对于鬼神之说也存了畏惧之心。

    他一边打发人寻求高僧名道,一边拿了银子,使人去附近的寺庙里捐香火银子,祈祷平安。

    因着急搬家,新宅子就买贵了,加上这大半个月做法师、吃药的银子,银子花得跟流水似的,看得曹颖也是着急。

    曹颖这个时候也困惑,不晓得到底是不是娘家兄弟的手笔。

    就算要惩戒,这也折腾得差不多,并不见有什么成效。只怕日子太平,孙珏就要旧态复发。

    要是不是“惩戒”,真是惹了邪秽之物,那曹颖真是想也不敢想。

    说实在话,曹颖心里对曹颙这个堂弟,有几分畏惧之心。要是真将她被打之事闹大,那个堂弟绝对有本事好好教训教训姐夫,对于这点,曹颖始终深信。

    所以她才延迟至今日,才敢使人去寻曹颙。没想到,缘分不到,曹颙出城了。

    曹颖正是满心愁绪,不知该从何处整理,就见到婆子进来道:“奶奶,大管家寻了个道爷,在前院候着。”

    曹颖这边尚未说话,就听到里屋传来孙珏的声音,道:“快请,快请请到这边说话”

    曹颖见丈夫如此,只好遵命,使人去请前院的道士。

    少一时,就有个穿着灰色道袍的老者,跟在丫鬟后头进来。

    那老道脸上始终带着笑,眼神中满是探究。进了屋子,他来不及跟孙珏与曹颖见好,就直勾勾地望着孙珏,脸色越来越难看。

    孙珏被盯得头皮发麻,后背一阵一阵的冒冷汗

    那老道眉头蹙起,长吁了口气,摇了摇头。

    孙珏只觉得小心肝乱颤,嗓子眼响干,已经是说不出话。半晌,他才哆嗦着嘴唇,道:“尊者,可是有什么不对?”

    那老道并不言语,只是从法袋里掏出个小袋子,口中念念有词,走了两趟八卦步,才用一把桃木剑,挑了张咒符,在孙珏眼前,好生舞了一番。

    孙珏见这老道的做派,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昏厥过去。

    曹颖在旁,心里也没底,小声道:“尊者,外子的病如何了?”

    那老道摇了摇头,并没有立时回答,而是道:“有些话,还要交代奶奶,劳烦奶奶出来说话。”

    这却是要背着孙珏了,孙珏不由发急,喝道:“有什么话,就这里说吧!”

    那老道还是不情不愿的模样,踌躇了半晌,方缓缓说道:“这位爷上辈子脾气暴虐,凌打妻妾。最后由妻妾们商量,一条白绫,将这位爷给完结了。阎王爷那边,本来是要将这位爷打入地狱,还是这位爷在阎王爷面前说尽了好话,立了善人誓言,才勉强转世。”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孙爷之前的宅子,小道方才随着贵管家,已经去看过。风水太恶,加上孙爷破誓,自是引得外邪入侵”

    孙珏已经吓得失了血色,惊恐道:“那当如何化解”

    小汤山,曹家庄子。

    经过半日跋涉,中午时分曹家诸人终于到了温泉庄子。紫晶这边已经使人预备好午饭,待众人放下行李,收拾完毕,饭菜酒摆好了。

    这边的温泉庄子,是曹颙亲自设计的,并没有请名家执笔。他按照几个泉眼的分布,设计了几个院落。

    曹颙夫妇自是占了主院,曹颙夫妇与紫晶带着孩子占了东院,田氏、怜秋姊妹用了西院。

    虽说不如当初第一处庄子修建的那样,有四时景致,但是这边庄子的好处,也不是一星半点。

    后院一处泉眼上,修了一座暖房,里面种了瓜果蔬菜。之前曹府里的供应,也有这边温泉庄子送进城的。

    曹颙怀疑自己是不是老了,不然为什么生起“务农”之心,对于那个暖房最为关切。

    用了午饭,曹颙便带着几个小的,往暖房去。连平素不爱动的天慧,听了父亲描绘的蔬菜瓜果,也露出向往之意。

    初瑜见了,舍不得违女儿的心思,叫人抱了天慧,也跟着往暖房里去了。

    暖房是砖木所建,只有在屋顶,用了半透明的琉璃瓦。平素琉璃瓦上,都要盖着大棉被。因今儿天气好,日头足,所以这才将棉被揭开。

    暖房足有十几间屋子那么大,两头点着炉子,使得暖房里比外头暖和得多。

    放眼一看,都是绿油油的菜地,韭菜、油菜、小白菜,还有茄子、辣椒、黄瓜什么的。

    几个孩子眼睛已经不够使了,妞妞也踮起脚尖,去摸菜架上的黄瓜花。

    连平素生活在市井中的方七娘,见了眼前其景,都不由诧异。外头数九严寒,路边积雪未消,草木皆枯,这屋子里就种出绿油油的菜。

    初瑜早听说城外有暖屋种菜的,但是亲眼所见,这也是头一遭,也不禁有些新奇。

    曹颙使劲地嗅了嗅鼻子,闻着这泥土同青菜混合的气味,看着这盎然生机,只觉得心里松快许多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第五百二十五章 谈棋() 
    第五百二十五章 谈棋

    小汤山,曹家别园。

    曹寅夫妇所在之处,是园子的正中,是座两进的院子。前面有厅五间,厅西三间凉房,厅东则是连着游廊,连着园子东南角的一处亭子。

    后面正堂五间,是曹寅夫妇的起居之处。堂西有抱厦三间,是当值丫鬟、婆子歇宿之用;堂东抱厦三间,则是空着,没有住人。

    带着孩子们转了一圈暖房,曹颙同初瑜两个就带着众人回到这边院子。

    因今儿是来汤泉庄子的第一日,李氏的意思,是要大家伙吃个团圆饭。等到明日,在各院吃各院的。

    李氏带着女眷在西屋,曹寅父子带着几个男孩在东屋吃席。

    今日的晚饭却是丰盛,琳琅满目,看得几个小家伙都不眨眼。曹寅见满满地摆了一桌子,原还想板起脸来,同儿子说说“节俭”;待看到碗盘里别有洞天时,他还是合上嘴巴。

    八道压桌小菜,麻油干马齿苋菜、腌杂菜、腌鬼子姜、拌苏子叶、虎皮冻儿、炸小鱼儿、红油肚丝、白水羊蹄。

    八道碟菜,焦溜丸子、素烹茄丁、焖烧蒜苗、肉丁青豆、炒血豆腐、爆炒羊肉、酱烧斑鸠、红焖带鱼,野鸡脖子炒肉丝。

    四个碗菜,炖泥鳅、羊肉汆丸子、山珍烩野鸡、干豆角炖排骨萝卜。两个锅子,一个酸菜白肉,一个羊蝎子。

    曹颙看了,却是微微一愣,有些怔住。不说别的,就是腌杂菜与腌鬼子姜两道小菜,是他上辈子常见的。小时候,家中老母腌制的酱菜中,就有这两种。

    热菜还好,几个小家伙多是也认的,小菜中却是都瞅着眼生了。

    虽说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但是天佑看了看眼睛的菜,又看了看碗中的饭,忍不住低声对曹寅问道:“祖父,这饭有栗子味儿”

    曹寅看了看碗中的饭,微红色,确实香气扑鼻。

    曹颙在旁,道:“父亲,这是栗子饭,生栗子碾碎同小米一起煮的。儿子前几年来庄子时曾吃过一遭,甚是美味。”

    满屋子菜香,几个小家伙,齐刷刷地在望向曹寅。

    见曹寅动筷子,其他人才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或许是新奇,或许是下晌在菜棚子玩累了,几个小家伙筷子飞快,吃得甚是香甜

    遇到不认识的菜肴,他们就撂下筷子,小声发问,待晓得名字后,亦是满心好奇,想知道暖房里有没有。

    曹寅见几个小家伙越来越闹,原想“咳”一句,让他们安静安静。不过,见曹寅一会解说这个,一会儿回答那个,父子众人其乐融融的模样,曹寅露出淡笑,没有说话

    西屋,女眷这边。

    李氏、初瑜婆媳,都是宅门里长大,对于这些山野村食,也多是初次相见。田氏与怜秋姊妹早年在外头生活过,多是认识的。

    遇到她们婆媳相问之处,少不得田氏等人也一一解说。七娘与妞妞也在坐,妞妞听得津津有味,七娘则是在田氏与怜秋姊妹不认识的,做了补充。

    紫晶原在下首侍立,为众人布菜。

    李氏叫她坐,她连道“不敢”,仍是站着侍候。李氏实是没法子,就命她下去自用。

    现下,看这些吃食,预备得甚是有心,味道也极为可口,荤素相宜,有两道是李氏、曹寅平素喜欢吃的。

    李氏忍不住对初瑜夸道:“紫晶真是不错。不管她打理什么,都能让人省心。到底是老太太调教出来的,既能干又贴心。”

    初瑜点点头,道:“是啊,太太。除了老爷太太,这么疼额驸与媳妇的就只有紫晶姑娘了。”

    这话里对紫晶的推崇不是一二,已是将之当成长辈般,李氏心里虽晓得紫晶人好,但仍忍不住有些吃味。

    就算再能干忠心,也不能就拘在府里当老姑娘。

    既是老太君临死前,将这个丫头给了曹颙。那看在老太君面上,曹颙也得给紫晶好生安置才是。

    紫晶看着虽年轻,但是算算岁数,也是三十来岁的人。

    现下想说亲,寻个鳏夫做续弦,也不是难事。毕竟紫晶长得体面,为人行事又可亲,曹家再给置办一份嫁妆,也能风风光光地出门子、做奶奶。

    想到这里,李氏不由生出做媒的心思。

    只是饭桌上,有七娘与妞妞两个孩子在,不合适说这个,所以她就低下头,喝了两口汤,心里已经开始琢磨,待会儿得空,好好与媳妇商量商量

    此刻,紫晶并没有回屋子,而是被人请到前院。

    “姑娘,今年那四顷地的租子,租子拢共收了一百八十三石粮食。虽说咱们这边是井地,但是天旱得厉害,收成不如往年,只有七成成色,所以比往年的少些。已经尊姑娘的吩咐,舍了一百二十石。刚好城北有几家处寺院准备腊八开始施粥,就每处舍了三十石。还剩下的六十三石,是继续往寺庙舍,还是留在仓中,还要请姑娘拿个主意。”何茂财道。

    紫晶早已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