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明 >

第231部分

乱明-第231部分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等盛况,惊动了整个běi jīng城,好事者无不前往草园胡同看热闹。

    银子过了钱庄一趟手,意义却完全不同,骄傲的京城百姓苦涩地发现,朝廷最终还是默认了金票的合法xìng。此事一出,就连最恨林纯鸿的官绅,也不得不承认,朝廷已经完全无法掌控林纯鸿了。

    邦泰钱庄京师分号理所当然地陷入了狂欢之中,他们明白,过了这一关,以后金票的盛行只是时间问题。

    分号的主管名唤于乐水,早年在荆州军中干到了哨长一职,后来受伤后,离开了荆州军,至安防司任职。于乐水在金融上颇有天赋,钱秉镫在偶然中发现了他的才华,将其吸收至邦泰钱庄,悉心培养,这次,命令他至京师开创大局。

    信心满满的于乐水在朝廷兑换白银后,立即组织人马,四处向大商家宣传金票的优势,试图拉拢这些有钱人兑换金票。

    不过,令于乐水大失所望的是,所有商家均视金票为洪水猛兽,惟恐避之不及,更谈不上拿着真金实银兑换金票。

    疑惑不解的于乐水稍一调查,便明白了原因,京师的大商家无不为官僚士绅太监所控,现在朱由检正在气头上,他们深恐惹怒了朱由检,绝不敢将手头的银子兑换成金票。

    而且,细心的于乐水还发现,草原胡同附近,总是活动着几个莫名其妙的人,毫无疑问,这些人非朝廷的眼线无疑。

    看来,朱由检到底咽不下去这口气,试图通过严密的监视,挤压钱庄的生存空间。

    遭遇了市场以外的因素,已经超越了于乐水所能处置的范围,于乐水立即拟定了一份报告,火速送往荆州,向钱庄总部通报京师的情况。

    不多rì,钱秉镫的指示就抵达草园胡同,令于乐水暂时停止拓展业务,专心做好金票宣传即可。

    这让于乐水疑惑万分。于乐水抵达京师后,马上发现,京城内的交易规模非常庞大,资金流动非常频繁,简直就是金票的黄金拓展点,不在京师将金票做大做强,实在太可惜了。

    于乐水虽然不甘心,但也无计可施,只好贯彻钱秉镫的指示,着力做好宣传事宜。

    直到有一rì,于乐水带着三个随从前往通州公干,离通州城尚有十余里时,忽然发现身后有两人紧随不舍。这两人一人穿着白sè长袍,一人穿着浅蓝sè短衫,均戴着大大的帽子,脸部被帽檐遮挡得严严实实,明显不想让路人看出他们的身份。

    于乐水从尸山血海中杀出,三个随从也绝非胆小之辈,稍一合计,便回头质问跟随者到底有何目的。

    两个尴尬人见于乐水回头,也不显得紧张,白sè长袍者哑声笑道:“于主管,能否借一步说话?”

    于乐水也不怕两人有什么算计,随着两人来到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几人站定后,于乐水直言道:“有什么事就说吧,这里无人。”

    白sè长袍者拱手道:“耽搁于主管的时间,在下实在过意不去。是这样的,我们两人在通州有一笔银子,想在贵钱庄兑换成金票。”

    于乐水大奇,失口问道:“想兑换,犯得着这么隐蔽么?”

    白sè长袍者讪笑道:“此中理由,不说也罢。另外,我们二人还有个不情之请,希望于主管派人至通州取银子。”

    于乐水心里惊疑不定,不知两人在捣什么鬼,不过银子送上门来,他也没有拒绝的道理,当即应道:“到通州取银子没问题,不过手续费得上涨三成。”

    白sè长袍者道:“三成就三成,成交!”

    旋即,双方约定了取银子的详细地点和时间,分道扬镳而去。

    两rì后,钱庄终于在通州完成了第一笔大额兑换业务,兑换金额达到了三万两白银。

    办完此事后,于乐水回头一想,估计这两个人看上了金票的方便之处,但又怕被朝廷的眼线盯住,方才采用了秘密接头的方式。

    于乐水大受启发,给钱庄总部拟定了一份建议书,建议在通州,或者在běi jīng周边,另建以钱庄,以方便此类人避开朝廷的眼线。

    不过,令于乐水失望的是,钱秉镫拒绝了这个提议,并告知于乐水,京师附近的钱庄必然受到朝廷的监视,目前没有建的必要。

    于乐水所不知道的是,在钱秉镫的规划中,京师钱庄早已被当成了花瓶,无非维持一个架子而已,在业务拓展方面并无任何期待。并且,于乐水也不知道,自朝廷将金票兑换成白银后,一个月内,京城内官绅持有的金票数额,绝不会低于三十万两白银的价值。

第二百九十四章 意外之喜() 
诚然,朝廷被迫向荆州集团让步后,让各地的商家对金票的信心大幅度上涨,不过,要想在短期内大肆扩大金票的发行量,显然不现实。

    但事实无法辩驳,在荆州集团控制的地盘上,金票发行量却陡然上涨,这让整个荆州集团高层吃惊不已。

    稍稍调查后,高层方才明白了原因,不由得哭笑不得。

    无论是林纯鸿,还是jīng于货币金融的钱秉镫和菲利斯,实在想不到,各地的官绅居然成了金票的第一批拥泵者。

    这事得从大明的官场习惯谈起。

    大明立国之时,太祖爷将官员的俸禄定得非常低,相比较每个官员的庞大开支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官员也是人,不仅贪图各种享受,还需要讲个排场,并不能像太祖爷设想的一般,仅仅维持基本的温饱即可。

    不过,大量的开销从何而来?于是,无论是京官,还是各地地方官,无不想尽一切办法捞钱。

    一般而言,地方官山高皇帝远,又主政一方,捞钱的机会远远超过京官。按照道理讲,所有官员应该对地方官职趋之若鹜才对。

    不过,事实并不如此,大多数官员还是希望当京官。毕竟,京官对地方官的制约能力还是非常强的。比如都察院里的言官,品级非常低,却让任何官员感到害怕,一旦惹怒了他们,弹劾奏章立马递到皇上面前,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再比如,户部十三个清吏司的官员,分管着各地的财计事宜,要是不侍奉好他们,非得给你难堪。

    如此这般,地方官不得不各自寻人,送上一份程仪,望京官笑纳。

    于是,京官和地方官在收入方面来了一次第二次分配,形成了稳定而又可持续的官场潜规则。

    潜规则一旦形成,任何人不得打破,否则就会遭到官场上所有人的唾弃,形成围攻的局面。

    送礼一事,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有着诸多的忌讳和规矩,并形成了专门的送礼文化,每个在官场上如鱼得水的官员,无不jīng于此道。

    比如,有谁见过直接赶着马车运银子送礼的?

    送礼得讲究一个秘密、典雅,以古玩字画等物为上上之选。

    古玩字画装在盒子里,单人就可以携带,显得隐蔽,而且,这些玩意儿价值也很高,足以拿得出手。于是,běi jīng城、南京城内古玩字画交易极其繁荣,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官场习惯的必然产物。

    在一次次的古玩字画的流转中,银子的分配达到了平衡,京官、地方官皆大欢喜。

    在林纯鸿弄出金票这个玩意后,又迫使朝廷默认了金票的合法地位,再加上在前期的票据之争中,荆州集团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信誉,各地地方官立即敏感地察觉到,金票这玩意简直就是送礼的天然之选。

    以前送的古玩字画,简直弱爆了。毕竟,购买古玩字画时,偶尔还会碰到假货,一旦将假货当做真品送到别人家,失去了银子还算小事,要是让当事人认为你故意消遣他,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况且,古玩字画还存在损坏的风险,而且在一次次流转中,还白白让古玩字画店的赚取利润,非常不划算。

    而金票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不仅比古玩字画更容易携带,更具有隐蔽xìng,而且还不容易损坏,各地官员当然趋之若鹜。

    这些地方官员一个个跟人jīng似的,哪能不知朱由检视金票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绝不敢到běi jīng的钱庄兑换,就连扬州、苏州、杭州等地的钱庄也不敢去,惟恐被无孔不入的番子和锦衣卫盯上。

    相比较而言,荆州集团直接控制的地盘就安全多了,这么多年,任何势力都很难将手伸到荆州集团的地盘上,包括锦衣卫和东厂在内。

    于是,大多数官员指使心腹将银子运到荆州等地兑换成金票,揣在了怀中,等待恰当的时机将金票送给该送的人。

    金票的流转非常快,仅仅月余,按照钱庄总部的估计,流入京城的金票面额就超过了三十万两白银。

    于乐水当然不知道这些事,直到他发现京城内的金票成泛滥之势时,方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钱秉镫维持京师钱庄花瓶地位的意义。

    而且,于乐水还发现了一个事实,自金票出现之后,běi jīng的古玩字画市场越来越萧条,并在半年后开始出现倒闭的现象,其市场规模急剧缩小。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谈。

    朝廷接受金票缴税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在江南,以贾思宜为代表的亲近荆州集团派,首先开始接受金票,毕竟,相比较票据、大圆和铜钱而言,金票简直太方便了。

    贾思宜作出了表率,王大俊紧接着跟进,不仅兑换了数量可观的金票,还找扬州货栈购买了大量的货物,成为了甲级信用者,开始接受荆州集团的保护。

    王大俊的想法非常简单,林纯鸿有能力让朝廷让步,捏死他们不跟捏死一只蚂蚁似的?前段时间,林纯鸿之所以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不愿意做这个事情。

    王大俊向荆州集团靠拢,带动了一批人开始争取甲级、乙级信用,试图得到荆州集团的保护。

    江南力量对比的急剧变化,引起了李多义和范永斗的高度重视,此时,李多义就窝在绩溪老家,手里拿着一张金票,不停地赏鉴。

    要说,截止到王大俊投靠荆州集团为止,仁和钱庄的势头非常好,联合源丰钱庄,从邦泰钱庄的口中夺了不少食,让李多义赚取了高额利润。

    李多义不是容不下人的主,虽然与王大俊明争暗斗多年,但还是邀请王大俊一起办票据。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徽商恢弘的气度。李多义很清楚,要是能拉着王大俊一起,仁和钱庄的根基至少要牢靠一倍以上。

    不过,令李多义失望的是,王大俊拒绝了李多义的提议,拒绝的理由也非常简单:他怕仁和钱庄被林纯鸿瞬间搞垮。

    李多义对这条理由嗤之以鼻,认为王大俊被林纯鸿吓破了胆,此类无胆sè之人,李多义自然诸多鄙视。

    当仁和钱庄、源丰钱庄开办好几个月后,市面上未出现一张伪造的票据,让范永斗和李多义暗地里长舒了一口气,忍不住弹冠相庆。正当他们试图追加投资,将分店开至全国各地时,结果突然冒出了金票。

    紧接着风云突变,官绅们对金票趋之如骛,就连王大俊也投入到荆州集团的怀抱。

    仁和钱庄的业务,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影响,甚至还出现了白银倒流的迹象。于是,追加投资、增开分店的计划理所当然地被取消。

    白银倒流的现象让李多义紧张万分,毕竟,这就是挤兑的前兆,一旦发生挤兑cháo,李多义的抗压能力可远远赶不上荆州集团。

    源丰钱庄的状况略好于仁和钱庄,但也把范永斗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立即提醒李多义提高本金率,以降低风险。

    提高票据的本金率,则意味着减少其他行业的投资,李多义一直将本金率提高到七成,方才把悬着的心放回肚子。不过,李多义一算账,发现这一番折腾后,钱庄前期挣的钱还抵不过其他行业收缩所带来的损失。

    李多义动摇了,开始考虑是否将仁和钱庄关闭,专心致志地发展自己熟悉的行业。哪想到,此举遭到了范永斗的强烈反对,并以立即出售仁和钱庄两成股份相威胁,jǐng告李多义绝不能单独行动。

    时至今rì,李多义方才明白,自己上了范永斗的贼船,想下船都不可能。而且,自己还成了范永斗的挡箭牌,如果林纯鸿要对付两家钱庄,势必首先选择仁和钱庄下手,这给了源丰钱庄相当的反应时间。

    “奇了怪了,这帮老西为何就如此执着于办票据呢?”

    李多义百思不得其解,心里痛恨范永斗万分,但又无计可施,只好继续苦挨。

    好在范永斗做得还不是太绝,不仅在仁和钱庄追加了投资,还暗暗地告知李多义,他已经将源丰钱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