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道人-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乱世,不管是谁得了此物,都能即刻称王,但曹操深切明白眼下的自己绝对没有这个实力,所以,想征求李小道的意见。
经历了李小道几番献策,分析时事之后,曹操现在已经对麾下这个唯一的谋士心悦诚服,也彻底将之当做了自己人,更早已经将军师一职交予了李小道,而今面临这等情况,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军师前来问策。
不多时,李小道便悠悠来到了曹操的营帐里。
这传国玉玺之事是他一手推成,他又怎会不知。
不过,他既被这个世界的因果业力限制,不能够动用修为,自然也不便在曹操面前展露神异的手段,于是再见到传国玉玺的一刻,自然也适时的表现出了“震惊”的表情。
曹操却是急忙请教:“还请军师直言,此物该如何处置。”
李小道自然是腹中早有定计。
他选择加入曹操阵营之后,早就已经对曹操未来的发展路线做好了规划。
曹操本来就是三国之中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人物,在此番讨董结束之后,接下来将青州的那三十万黄巾兵收为己用,随之便开始展开北方的统一战争。
之后,在选择和袁绍决一死战,彻底奠定中原以北的霸主地位。
接下去就是如原来历史当中一样,南下江东,打一场赤壁之战。
有熟知历史的李小道在局中谋划,怎有可能让曹操再次重蹈覆辙,而只要打赢了官渡、赤壁这几场重要战争,曹操一统天下就是谁也不能阻挡的大势所趋了。
但现在曹操的势力毕竟还在萌芽阶段,对于如何处置这枚国之重器,李小道开口道:“而今董卓裹挟天子迁都长安,皇权名义上还在董卓手中,尽管明公得了传国玉玺,此时也并不能暴露,须得暂时忍耐,等待未来变化,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拿出此物必能起到大用。”
曹操闻言深深点头:“不瞒玄机说,我在见到这东西的第一眼后,第一个念头竟然是……唉,幸亏还有玄机在旁提醒。”
李小道可以理解,传国玉玺的含义如何之重,曹操在见到它的第一眼后,内心产生自己天命所归的想法没有丝毫奇怪。
曹操收起了玉玺之后,又与李小道开始谈论起了董卓的动向,他望着长安的方向,幽幽一叹,道:“而今盟军皆无心继续讨董,董卓此贼又不知道能威福多久?”
李小道目光一闪,微微一笑道:“明公放宽心,玄机可断定,董卓绝对活不过今年三月。”
曹操一喜,道:“当真?”
李小道轻吐一语,道:“日前在虎牢关下,吕布被那张飞骂做三姓家奴,此言可谓完全揭露了吕布的秉性,此人脑后生有反骨,数次倒戈,足以说明其人易被利益所驱使,而今董卓与盟军两败俱伤,董卓显然已没了昔日的威风和荣光,那么,只有再有智者捏准吕布这个弱点,令其与董卓反目,董卓必死无疑。”
曹操闻言眼睛里生出一抹亮光,拍手道:“极是,先前此子本为丁原之义子,却为董卓以财宝和神驹赤兔笼络,既有如此前车之鉴,那么董卓必然蹈其覆辙也。”
李小道悠悠道:“人生在世,如吕布这等盖世无双的猛将,所图也逃不过凡俗界限,财宝他而今虽然不缺,但若朝堂之上有人游说吕布,许他以爵位,又或者似吕布这等人,若以一绝色美女先许吕布,再送给董卓,必然能彻底分化他与董卓的关系,总之,吕布就是董卓的致命弱点。”
几个月之后,董卓真的如李小道这般说的,被王允以貂蝉用美人计铲除,那时得闻消息后的曹操可谓是瞠目结舌,对李小道更加拜服。
却说,就在今夜。
当曹操与李小道秉烛夜谈之际,忽地,城外喊杀声骤起,火光冲天而来。
有一小将满面惊恐的冲进帐中,大声禀报道:“不好了曹将军,董卓大将李傕、郭汜率领大军已经将洛阳城团团包围。”
曹操与李小道对视一眼,四目相对之中,竟然没有感到丝毫的意外,仿佛早有预知一般。
那小兵被曹操屏退之后。
李小道站起身来,看着营帐之外火光冲天的局面,对着曹操说道:“此番过后,明公是潜龙入水,只等一朝春雷炸响,便能一飞冲天,腾上九霄。”
曹操闻言深深点头。
这一战他是按照李小道的计策,明知必败也要来打,为的就是得到忠于汉室的名望。
在十八路诸侯纷纷遏制不前的时候,唯有他率兵继续追击董卓,在天下人心中,尤其是那些世家宗族的眼中,他可以博取到极大的好感,尽管此战输了,但是从长远的目光来看,他赢得东西是不可估量的。
有这份名望在,之后,他要招兵,招募贤才,都能轻易地得偿所愿。
此刻,二人听着喊杀声越来越近。
李小道轻轻道了一句:“是时候了!”
听闻此言的曹操将目光看向了洛阳城北方向。
眼见着李傕郭汜的大军紧逼而来,不足百步便要冲入曹操的主账大营。
忽地,北方数百轻骑绝尘而来,领头一个黑甲大将大喝一声:“曹仁来也!”
这数百轻骑势如破竹一般冲破了董军围剿而来的攻势,来到主帐大营,将曹操和李小道带到马上,转头继续冲杀了出去。
这数百轻骑自然是李小道早就安排好的后手,他和曹操早就知道此次追击董卓,势必大败,但败则败,性命可不能丢掉。
李小道自然不能像历史中那样,寄希望于巧合,碰巧在曹操被追杀到绝命途径,才有人出来救他,所以他在入洛阳城中的前一天,便先安排曹仁将数百轻骑隐藏在城外,为的就是城破之时,紧急杀入,将曹操这个主帅救走。
就是因为早有安排,所以曹操刚才一点慌乱都没有。
这一切都是按照李小道的布计行事而已。
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朗的大势()
被早就安排好的曹仁骑兵带出洛阳城后。
曹操率领一众不足五百的残兵败将,便开始朝着青州进发。
途中,夏侯惇从另一个方向赶来与曹操会和,随行中还有一个魁梧的汉子,他身高八尺,骑在马匹上就如同一座铁塔,马上布带里装着两个小戟。
这人正是典韦。
见到来人曹操急忙迎上前去,道:“张太守如何了?”
此刻的典韦满面悲伤,道:“太守被郭汜的伏兵埋伏,已经战死沙场。”
曹操叹道:“张太守乃是为国捐躯,都怪曹操不自量力邀请张太守一同追击董卓。”
典韦摇头道:“曹公和太守的忠心天地可鉴,纵观此次会盟诸侯,能真心示意匡扶汉室的,唯有曹公数人而已,一时战败,并不足以泯灭曹公为天下、为汉室的所作所为,天下人都将会记住曹公二人的。”
此时的曹操面色虽露悲伤,内心却是一片平静。
果然,这次追击董卓的好处此刻就显露出来了,尽管战败,但他的名望却是大大提升了。
随后,曹操问典韦道:“不知将军接下来意欲何为?”
闻得此言,典韦躬身下跪,诚恳的道:“典韦愿为主公效力,恳请收留。”
李小道在一旁默默的的瞧着曹操这一番做戏,并没有开口说话,虽然历史上典韦也是因为张邈战死才选择的追随曹操,但现在却是因为曹操早就知道了此行必败,还拉上张邈,为的就是将典韦拉入自己麾下。
所以,才有夏侯惇领兵去救援张邈,为的也是典韦这个大将而已。
曹操见到典韦投诚口称主公,连忙大喜,快步上前扶起了典韦,他终于获得了这名在李玄机武榜排名第三的罕世猛将。
有典韦加入,就算他麾下现在兵将不足千员,也是有足够的信心去青州剿灭那一众黄巾军,然后将他们收为己用。
如今的诸侯联军,由曹操与张邈二人追击董卓后,其余如袁绍等辈,在虎牢关下盘踞不足数月,最后皆回返了原地。
此次的诸侯讨董,尤以曹操所获得的利益最大,尽管他损失了近万兵士,但与所获得声望来说,都算不得什么。
在诸侯都未步不前,想着保留实力的情况下,只有曹操和张邈选择继续追击董卓,而今活下来的只有曹操一人,于是这诸侯之中,最为忠心汉室的名号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曹操的身上。
有此名望和人心加持,曹操所率大军一路直往青州而去,所过之处,招兵买马无所不应,尤其是那些汉朝的宗族之间,都是连番资助钱粮。
而就在曹操兵败赶往青州的数月之间,董卓的下场也如同李小道所说那般,为吕布所杀。
汉室大权为吕布和司徒王允所垄断,随之,这二人占领宫廷之后,不过数日,董卓麾下的李傕、郭汜打着为董卓报仇的名义,再次攻入长安城。
吕布仅带着数千步卒逃离长安,王允则是被吊死在了长安城,至此,一生苦难的汉献帝又落入了李傕、郭汜二人的手中。
听闻这个消息的曹操,对于李小道的预知,可谓是心悦诚服,不由拜服道:“玄机,而今我终于相信普天之下的谋士,独你居首位,你说董卓会被吕布所杀,如今果然如此,而且竟然真的不出你的那份计策所料,王允用的是美人计!!”
对此,李小道只是微笑,在这个历史世界当中,对未来局势变化一清二楚的他,“料敌机先”四字就是对他最好的诠释。
而是个人只要能对未来的局势了解,那么必然稳坐天下第一谋士之位。
就算诸葛孔明、郭奉孝、荀彧、庞统、周瑜等辈再如何妖孽,面对一个对未来大势心知肚明的开挂人物,能做到的只有甘拜下风。
曹操这边已经有了自己的战略布置,首要任务就是从青州开始扩张地盘,积攒家底,将那三十多万黄巾兵收为己用,这至少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所以这段期间的天下大势,如李傕、郭汜一流的动向,仅仅只是关注,并不再多做别的布置。
李小道给曹操现在的定制战略路线,就如同明朝朱元璋那样,“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等待未来献帝还都洛阳之时,再迎奉天子,届时,有天子在手的曹操便可谓是大势已成,接下来就是如历史记载的那般官渡之战统一中原,再来就是平定天下。
其实整部三国演义的前半部主角便是曹操,其从一开始讨董卓、剿黄巾,随后袁术称帝,诛袁术,灭刘备,平袁绍,定刘表,这些战役便是三国演义前半部的内容,写的是曹操扫清中原。
后半部的主角是诸葛亮,写的是他南征成功,北伐失败。
而李小道要做的就是让曹操从扫清中原后,杜绝赤壁大战的失败,直至一统天下,让三国演义从前半部就结束,不再有后来三分天下的局面。
现在曹操讨董之后,便是青州剿黄巾,收纳三十万黄巾为己用,慢慢步入发展壮大的正轨当中。
………………
却说天下大势在诸侯讨董之后可谓是乱成了一团。
今董卓虽然已死,然天子仍在李傕、郭汜的手中,却再也没有人十八路诸侯再前去讨伐了。
这个时候的天下诸侯也都察觉到了乱世来临,汉室真正已经衰败了,都各自生出了异心,纷纷回转各自旧地,或守成,或扩张,或图谋……
中华大地的版图上,诸多势力可谓是遍地开花,各自圈地,盘踞,建立起了自己的小王国。
此时的天下说乱,但在另外一批人的眼中,未来大势却已经开始明朗了起来。
汝南灵山。
一个草庐学堂当中。
“而今天下,或龙或蛇,都已经展露了头角,未来的真龙,定然就在其中一位诸侯当中,孔明你认为会是谁?”
说话的是一位碧眼鹤发的老者,他手执九节竹杖,抚捋颔下胡须,似在考问。
在他面前站立着的是一位身材瘦削的男子,其一身白衣,气质出尘,尤其是那双眼睛,仿似有星辰万点蕴藏其中,熠熠生辉又深邃难言。
诸葛亮看着面前这位老者,其人自称南华老仙,是五年前来到灵山的,似乎和他老师邓公玖熟识,住下了几个月之后,竟然开始教授起了自己,对他来说,此人也算是他的老师了。
诸葛亮闻听南华老仙询问后,目光投向了远方,沉吟之后,道:“彼时乱世方起帷幕,亮也不能确定。”
南华老仙目露异色,却很快掩饰掉,随后换了个问法,道:“那不知你意中明主,想要投奔的是谁?”
诸葛亮微笑道:“时候未到,再等几年,届时老师自会知道。”
第二百七十九章 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