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543-温热经纬 >

第26部分

543-温热经纬-第26部分

小说: 543-温热经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人中黄、连翘、薄荷等汤剂中,颇建奇功。 
雄按∶周公谨云∶《局方》牛黄清心丸,止是前八味至蒲黄而止。自山药以后,凡二十一味,乃补虚中山芋丸。当时 
不知何以误并为一,因循不曾改正,贻误后人匪细。凡此之类,读书者不可不知也。一方用牛黄、雄黄、黄连、黄芩、 
栀子、犀角、郁金、朱砂各一两、真珠五钱、冰片、麝香各二钱五分,研炼蜜丸,每重一钱,金箔为衣,蜡匮,功效较 
万方为胜。汪按∶万方太轻,此方较有力。 
x至宝丹x 
生乌犀角 生玳瑁 琥珀 镜面 朱砂(研飞) 雄黄(研飞,各一两) 西牛黄(五钱) 龙脑(研) 麝香(研, 
各一钱) 安息香(一两五钱,为末,酒研飞净一两,熬膏,用水安息尤妙) 金箔银箔(各五十片,研细为衣) 
先将犀、玳为细末,入余药研匀,将安息香膏,重汤煮,凝成后,入诸药中,和搜成剂,丸如梧子大,蜡护,临服 
剖,用人参汤化下三丸至五丸。《本事方》有人参、南星、天竺黄。 
王晋三曰∶此治心脏神昏,从表透里之方也。黄,犀、玳、珀,以有灵之物,内通心窍。朱、雄、二箔,以重坠之 
品,安镇心神。佐以脑、麝、安息,搜剔幽隐诸窍。东垣云∶冰、雄、牛、麝,入骨髓,透肌肤。抱朴子言∶金箔、雄 
黄,合饵为地仙,若与丹砂同用为圣金。饵之可以飞升。故热入心包络,舌绛神昏者,以此丹入寒凉汤药中用之。能祛 
阴起阳,立展神明,有非他药所可及。徐氏云∶安神定魄,必备之方,真神丹也。若病因头痛而即神昏不语者,此肝虚 
魂升于顶,当用牡蛎救逆以降之,又非至宝丹所宜轻试。 
x凉膈散x(一名连翘饮子) 
连翘(四两) 大黄(酒浸) 芒硝 甘草(各二两) 黄芩(酒炒) 薄荷 栀子(各一两) 
为粗末。每服三五钱,加竹叶七片,水一碗半,煎一碗,去滓;入生白蜜一匙,微煎温服。 
与四物各半服,能和营泄热,名双和散。《本事方》加赤芍、干葛,治诸热累效。《玉机》云∶轻者,宜桔梗汤。汪 
按∶此方与第二方桔梗汤名同实异。即本方去硝、黄,加桔梗舟楫之品。浮而上之,去膈中无形之热,且不犯中下二焦 
也。 
雄按∶此方加减法,详《宣明论》。 
徐洄溪曰∶此泻中上二焦之火,即调胃承气加疏风清火之品也。 
余师愚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升散于上。大黄、芒硝推荡其中。使上 
升下行,而膈自清矣。余谓疫疹乃无形之热,投以硝黄之猛烈,必致内溃,因去硝、黄,加生石膏、桔梗,使热降清升, 
而疹自透,亦上升下行之义也。 
雄按∶法本宣明,剪裁甚善。 
x犀角地黄汤x 
暹罗犀角(磨汁) 连翘(各三钱) 生地(五钱) 生甘草(五分) 
水二钟,武火煎三物至八分,去滓;入犀汁和服。 
王晋三曰∶温热入络,舌绛烦热,八九日不解,医反治经,寒之,散之,攻之,热势益炽,得此汤立效者。非解阳 
明热邪,解心经之络热也。按《本草》犀角、地黄能走心经,专解营热。连翘入心,散客热。甘草入心,和络血。以治 
温热证,热邪入络,功胜《局方》。 
x导赤散x 
生地 木通 甘草梢(各等分,雄按∶生地、木通不应等分。) 
水煎服,或加淡竹叶。汪按∶古方淡竹叶即竹叶也,淡竹乃竹名耳。今药肆所售淡竹叶草,是小青之别种,性能凉 
胃,不能清心,医人每多误用。 
雄按∶本方去甘草,加黄芩蜜丸,名火府丹,亦治心热溺涩淋渴等证;本方加升麻、黄连、丹皮,名升麻清胃汤。 
轻清凉血,乃秦皇士透化斑疹之良剂。 
x理中丸x 
人参 甘草(炙) 术 干姜(各三两) 
捣筛为末,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 
雄按∶“未热”二字,须着眼,腹中不冷者,其可服乎。 
然不及汤。汤法∶以四味根据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 
徐洄溪曰∶此仲景治寒多霍乱之方也,盖亦伤寒之类。后人以暑月之吐利当之,而亦用此方,更造为大顺散者,皆 
无稽之论也。 
x四君子汤x 
人参 白术(炒) 茯苓(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水煎,温服。 
徐洄溪曰∶此补脾之主方。 
x玉女煎x 
生石膏(三五钱) 熟地(三五钱或一两) 麦冬(二钱) 知母 牛膝(各一钱五分) 
水一钟半,煎七分服。 
雄按∶陈修园力辟此方之谬。然用治阴虚胃火炽盛之齿痛,颇有捷效。若治温热病,地黄宜生,牛膝宜删。叶氏引 
用,决不泥守成方,近读《景岳发挥》,果与陈氏之论印合。 
x四物汤x 
生地 当归(各三两) 芎 (一两五钱) 芍药(二两)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煎八分,去滓,温服。 
张路玉曰∶四物为阴血受病之专药,非调补真阴之药也。 
汪按∶调补真阴宜集灵膏。不宜四物,而人多误会。 
x小柴胡汤x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 
尤拙吾曰∶热入血室三条,其旨不同。第一条是血舍空而热乃入者,空则热不得聚而游其部,故胁满痛。第二条是 
热邪与血俱结于血室者,血结亦能作寒热,柴胡亦能去血结,不独和解之谓矣;第三条是热邪入而结,经尚行者,经行 
则热亦行而不得留,故必自愈。无犯胃气及上二焦,病在血而不在气,在下而不在上也。若诛伐无过,变证随出,乌能 
自愈耶? 
沈再平曰∶今人治疟,必用此汤。若非此汤,即不足以为治者。故致辗转淹滞,变生不测,竟能殒命,则知疟本非 
死证,惟概以柴胡治疟者,杀之也。夫柴胡为少阳表药,若其疟果发于少阳,而以柴胡治之,无不立愈。若系他经用之, 
则必使他经之邪辗转而入少阳,迁延以毙,乃既死犹曰∶柴胡为治疟主药,吾开手即用之,不知其何以死?病家亦以柴 
胡治疟而竟不效,真其命之当死也。彼此昏迷,不得一悟,良可浩叹! 
雄按∶《内经》论疟,既分六经,又分脏腑,并不 
泥定少阳一经,医家绎之。 
雄按∶本方柴、半各八两,准今得六钱零八厘。参、草、苓、姜各三两,准今得二钱二分八厘。枣十二枚。以水一 
斗二升,准今得八合零四抄,煮至减半,去滓,再煎至减半,夫煎而又煎,只取四分之一,其汤之浓郁甘柔可知。喻氏 
谓和药取其各药气味之相和。余谓和者,取其气缓味浓,斯为补正托邪之剂。故惟风寒正疟,邪在少阳者,可以按法而 
投。则参、甘、姜、枣,补胃充营。半夏利其枢。柴、芩解其热。病无不愈矣。犹之今人于疟发之先,饱啖羊肉酒饭, 
亦能取效。汪按∶疟疾寒来之时。强食过饱。往往一寒不能复热而死。吾见甚多。不可不戒。盖风寒自表而受,胃腑空 
虚,自能安谷,治必先助中气,托邪外出,即御外邪,杜其内入,诚一举两全之策也。若温热暑湿诸疟,邪从口鼻而受, 
肺胃之气,先已窒滞,病发,即不饥恶谷,脘闷苔黄,苟不分别,但执此汤,奉为圣法。则参、甘、姜、枣,温补助邪, 
骤则液涸神昏,缓则邪留结痞,且有耗伤阴血而成疟劳者。即不用全方,而专以柴胡为治疟主药,亦惟营阴充裕,或温 
热暑湿之邪,本不甚重。及兼感风寒之表邪者,始可见功。汪按∶治正疟必宜此汤。温暑亦有正疟。不独风寒方用。黄 
芩是清热非祛寒也。且柴胡主少阳半表半里。黄芩里药。亦非以治表邪。但当辨其是否正疟耳。若似疟非疟。妄用柴胡。 
必提成长热不退。或两耳大痛。甚至神昏。更或引动肝风痉厥立至。生平见之屡矣。故倪涵初所定三方,亦愈病者稀而 
加病者多也。汪按∶疟疾强止变成臌胀者多不救。而人但知其臌胀而死。未尝归咎于治疟之不善,故医者终身误人而不 
自知。虽告之不信也。世人凡患疟,不究病因,辄以姜枣汤灌之,其弊类此,羊肉亦然。凡属时疟,虽愈后亦忌食,食 
则必复,此时疟之所以异于正疟也。可不察哉! 
x桂枝红花汤x 
《伤寒》桂枝汤加红花。 
原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 
x葱豉汤x 
葱白(一握) 香豉(三合) 
水煎,入童子小便一合,日三服。 
雄按∶芦根、桑叶、滑石、蔗浆之类,皆可随证佐用。 
张路玉曰∶本方药味虽轻,功效最着。凡虚人,风热伏气发温,及产后感冒,靡不随手获效。 
尤拙吾曰∶温邪之发,阴必先伤,设有当行解散者,必兼滋阴之品于其中。昔人于葱豉汤内加童便。于栀豉汤中加 
地黄、麦冬。亦此意也。 
雄按∶二方加减,古法最详。 
华岫云曰∶在内之温邪欲发,在外之新邪又加,葱豉汤最为快捷方式,表分可以整肃。 
邹润安曰∶栀子与葱白,一系泄热,一系通阳。泄热者纵,通阳者横。纵则能通上下之道,此所以宜于汗吐下后, 
表邪已解之时。横则能达外内之情,此所以宜于病初起,卒难识别之际。而豆豉擅开发上焦郁抑,宣导阴浊逗留,故在 
先在后,咸借以奏功也。 
雄按∶叶氏春温篇,于新邪引动伏邪,亦主是方。盖此汤为温热初病开手必用之剂,鞠通不察,舍近而图远,遂为 
喻氏臆说所惑,以桂枝汤为初感之治,仍不能跳出伤寒圈子矣。意欲绍述仲圣乎。则祖上之门楣,不可夸为自己之阀阅 
也。拘守其迹,岂是心传。尤氏云∶桂枝汤为伤寒表病而里和者设。设温病伏寒变热,少阴之精已被劫夺,虽有新旧合 
邪,不可更用辛温助热而绝其本也。吴氏殆未之闻耶? 
x清心凉膈散x(一名桔梗汤) 
即凉膈散去硝、黄,加桔梗。余氏又加生石膏,为治疫疹初起之良剂。 
x苇茎汤x 
苇茎(二斤) 薏苡仁 瓜瓣(各半斤) 桃仁(五十枚) 
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 
雄按∶邹氏续疏云∶苇茎形如肺管,甘凉清肺,且有节之物,生于水中,能不为津液阂隔者,于津液之阂隔而生患 
害者,尤能使之通行。薏苡色白味淡,气凉性降,秉秋生之全体,养肺气以整肃,凡湿热之邪客于肺者,非此不为功也。 
瓜瓣即冬瓜子,冬瓜子根据于瓤内,瓤易溃烂,子不能 ,则其能于腐败之中,自全生气,即善于气血凝败之中,全入生 
气,故善治腹内结聚诸痈,而涤脓血浊痰也。桃仁入血分而通气,合而成剂,不仅为肺痈之妙药,竟可廖肺痹之危 。 
x泻白散x 
桑白皮 地骨皮(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为粗末。每服一二钱,入粳米百粒水煎。 
徐洄溪曰∶此方能治肺中之饮。 
雄按∶此泻去肺热而保定肺气之方也。若肺不伤于热而伤于风寒者,诚有如鞠通所谓必将邪气恋定,而渐成劳怯矣。 
故用药必先议病也。 
x葶苈大枣泻肺汤x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鸡子大) 大枣(十二枚) 
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雄按∶《外台》用葶苈、杏仁各一升,大枣六十枚,合杵如膏,加蜜作丸桐子大。桑白皮汤下六七十丸,以大便通利 
为度。《本事方》无杏仁,有陈皮、桔梗,枣肉丸梧子大。每服五七丸,饮下,名枣膏丸。元戎于本方加麻黄、五味子, 
汪按∶此二味并用,似嫌夹杂。并治痰实饮闭而为喘胀者。余治虚弱人,患实痰哮喘者。用葶苈炒黄,煎汤去渣,以汤 
煮大枣食之。亦变峻剂为缓剂之一法也。 
x竹叶石膏汤x 
竹叶(二握) 生石膏(一斤) 半夏(半斤,洗)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炙) 麦门冬(一斤) 粳米 
(半斤) 
雄按∶陈修园曰∶《伤寒论》用人参者有数方。皆因汗、吐、下之后,亡其津液,故取甘凉以救其阴也。 
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集验》此方加生姜,治呕最良。 
雄按∶余用此方,治暑疟极妙。 
徐洄溪曰∶此治伤寒解后,虚赢少气之善后方也。盖大病之后,必有留热,治宜清养。后人俱概用峻补以留其邪, 
则元气不能骤复,愈补愈虚矣。 
雄按∶此理惟喻氏知之,叶氏精之。 
x清燥救肺汤x 
经霜桑叶(三钱,去筋) 杏仁(七分,去皮尖,炒黄) 麦门冬(一钱二分) 生石膏(二钱五分) 人参(七 
分) 阿胶(八分) 胡麻仁(一钱) 枇杷叶(去毛筋,一片) 甘草(一钱) 
水一碗,煎六分,食远服。痰多,加贝母、栝蒌;血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