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张大春散文集:认得几个字 >

第9部分

张大春散文集:认得几个字-第9部分

小说: 张大春散文集:认得几个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有唐一代,在终南山修道不仕的真隐者没有几个,但是太上隐者算是一个,因为他连真实的姓名都没有传下来。那首《答人》诗是这样的: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张容认为如果能够不用上学,天天这样睡大头觉,生活就实在太幸福了。这一天我认识了他的另一个自我:“答人”。的确,那是一只?#91;着眼睛看似十分瞌睡的小哈姆太郎。
  “不要吵他,”我叹口气,扔下那本鬼画符的作业簿,悄声说,“能像‘答人’这样幸福不容易。”
  “是我弹琴给他听,他才睡着的。”妹妹说。

  第46节:留名(1)

  27 留名
  金埴,字苑孙,号鳏鳏子,浙江山阴人。他的祖上是明代仕宦之家,父亲还干过山东知县。金埴自己也是一位诗人,功名不遂,终其一生不过就是个秀才,以馆幕谋生,十分潦倒。但是从他所留下来的笔记《巾箱说》、《不下带编》可以见出,他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最足以称道的,是曾经应仇兆鳌之请,为仇氏所著的《杜诗详注》做过文字声韵方面的校订工作。而所谓落寞以终,并非主观上多么侘傺不堪,反而有一种惹人惋惜的恬然。
  由于先父在日常读《杜诗》,也总是注意跟杜诗流传相关的故实,我还在大学里念书的时候,一日父子俩说起仇兆鳌注杜诗的点点滴滴,提到了这位连“挂名共同著作”的待遇都混不上的诗人,我带着些讪笑的口吻,说金埴“老不得意,动辄抬出笺注杜诗的功德来说道,像是老太太数落家藏小古董。”先父却从另一个角度对我说:“能够埋头在杜诗里做些小活儿,这样的人,也算‘立言’了,有些及身可享的功德也未必能比得的。”
  承这几句庭训,我对“埋名”二字有了不同的体会——早年从小说里见“隐姓埋名”,总觉得那是“侠士高人干些劫富济贫的勾当”所必须的掩护;要不,就是行止之间刻意放空身段,以免徒惹招摇之讥。可从未想过心怀坎壈、际遇蹭蹬,却能埋头在俗见的功利之外,为值得流传的文字做些有益于后世读者的服务——而且决计不会分润到任何名声。
  在已经成年之后才能体会这种跟基本人格有关的道理,我自己是觉得太迟了的。总想:不论是不是出于悟性之浅,或者是出于根器之浊,自己不论做什么,居然总要经过一再反思,才能洗涤干净那种“留名”的迷思,相对于做任何事都能够勉力为之、义无反顾、不计较世人明白与否,而又能够做得安然坦然,自己的境界就实在浅陋难堪、也往往自生烦恼了!

  第47节:留名(2)

  我的孩子入学之后,面对各式各样的考试和评比,其情可以想见:一群才开蒙的娃娃,个个儿奋勇当先,似乎非争胜不足以自安。于是,我的不安就更大了:他们在人格发展上是不是一方面能够重视荣誉,一方面又能够轻视虚名呢?这种关键性的矛盾如果在立跟脚之处没有通明的认识,日后往往不落浅妄、即入虚矫,他们人生就十分辛苦了。
  最近恰好遇上这么个题目。太阳系行星的认定,有了新的标准。国际天文学会投票定案:冥王星从此除名,另以“侏儒行星”呼之。此举令张容十分不满,他再三再四地跟我抱怨:这样做是不对的;投票不能决定“冥王星算不算”行星。我在前后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分别问了他六次:为什么他那么相信冥王星必须“算是”一颗行星?既然投票行为不能决定客观事实,我们只能说,这样的投票所定义(或修正)的是人类的知识,所呈现的是人类认知的限制,于
  本页旁注:埴(音zhí) 侘傺(音chà’chì)壈(音lǎn) 蹭蹬(音cēng’dèng)
  冥王星并无影响。我这当然也是老掉牙的调和之论,没什么深义。
  张容却坚持:“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说定义是人下的,可以投票就改变了,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再投一次票说冥王星的体积刚刚好就是最小的行星的标准呢?”
  我差一点开玩笑说:“你一定是受了台湾人对“修宪”的热中和执迷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你对客观知识的判准。”
  但是他说得坚定极了:“我也觉得冥王星很小,没什么了不起,可是行星这个‘名’应该是有标准的。标准怎么可以说改就改呢?”
  我不懂天文物理,所学不足以教之,只好一再去请教我的朋友孙维新教授。但是我很庆幸我的孩子重视的不是行星之名,而是形成一个“名”的条件。

  第48节:棋(1)

  28 棋
  孩子喜欢跟我下棋,但是不喜欢输,更不喜欢看出来我让他赢。所以跟孩子下棋,不需要有过人的棋力,但是一定得有过于棋力的智慧。我总觉得尽全力布局斗阵,并且在最后一刻弄得满盘皆输,其中机关简直称得上是一门艺术。
  在旅行之中,遇到了长途飞行或者长途车程,很难以窗外美丽自然景观让孩子们感受百无聊赖之趣,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借助于一方小小的铁棋盘、三十二颗小小的铁棋子——慢着,我并不是在跟孩子下棋,而是在重温年幼之时跟父亲手谈的景象。往往是在晚饭过后,父亲手里还握着个马克杯,里头是餐桌上喝剩的半杯高粱。总是他吆喝:“怎么样,走一盘儿罢?”
  我的父亲总是自称“下的是一手臭棋”,但是就我记忆所及,除了初学的半年多我几乎每战必胜之外,往后近三十年间,哪怕是每每借助于李天华的象棋残谱,苦事研习,往往还是在转瞬之间被杀得大败,我好像没有赢过他一盘。等我自己开始跟孩子下棋之后,才发现就连我先前的胜利都可以说是偷来的。
  父亲总仿佛在带着我下棋的时候,说些另有怀抱的废话。比方说,在强调“仕相全”之重要性的时候,会插上这么一段:“士也好、仕也好,都是读了书就去当官儿,官儿当到顶,不过就是个宰相。可是你看,在棋盘上,士就走五个点儿,一步踏不出宫门;相就走七个点儿,永远过不了河。这是真可怜。”再比方说,一旦说起了用兵、用卒,忽地就会岔出棋盘外头去:“你看,这小卒子,一头朝前拱,拱一步就后悔一步,又少了一步回头的机会。”甚至说到了车、马、炮,也时常把玩着马克杯,摇头晃脑地说:“这些马夫、车夫、炮夫都是技术人员,到了乱世,技术人员就比读书人要显本事了——你看,哪一个不是横冲直撞、活蹦乱跳的?”
  一晃眼四十年过去,我跟张容下棋的时候居然也很自然地会说些棋局、人生,甚至一时兴起,联想起什么人际斗争的机关,也会喋喋不休地说上一大套,仿佛我的父亲再一次借着我的嘴在跟我的儿子发表一番世事沧桑的感慨。有一回,张容像是忽然发现了什么大道理似的跟我说:“你知道吗?我发现棋盘上有一步棋永远不会走。”
  “哪一步?”

  第49节:棋(2)

  “就是‘将军’!”张容说,“不管是‘将’死老帅还是老将,说将死就将死了,可是从来没有真地走过——所以老帅和老将其实是永远不会死的。”
  “这很有意思!”我喃喃念了几回,心想,我还从来没这样想过呢,便接着说,“的确是这样啊——想想看,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下过象棋?这个世界上,又一共下出过多少盘象棋?每一盘棋的目的,就是‘将’死一个老帅、或者一个老将,可是,居然从来没有一个老帅老将被真地吃过。”我说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在重复孩子的话语。而且一连说了好几遍。
  最后,张容像是再也忍不住了,说:“你下棋的时候话实在很多。”
  “我知道。”我点点头,心想,我爸就是这样,你将来也可能变成这样的。

  第50节:帅

  29 帅
  我在瑞典汉学家林西莉的《汉字的故事》里读到关于“獸(兽)”这个字的解释的时候,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字形左侧就是一个弹弓——中间是一条细长的皮索,两头系着圆形、大约等重的石球(“單”这个字上方的两个“口”)。尤其是从一张表现石器时代人类猎鹿情景的绘图里,我们得以清楚地发现:先民如何甩抛掷索石、绊倒奔踶突窜的猎物。林西莉对于“单”(索石弹弓)的发现,让我想起三十年前第一次上文字学课的情形。
  黑板上写着“率”、“帅”两个字,解释中国字里同音通假的原理。其他的细节我大都忘了,就记得当教授用许慎《说文》里的文字说明“率”的意义之际,好像忽然之间为我擦去了蒙覆在中国文字上的尘垢。我们今天在许多语词中发现“率”这个字的功能和意义,像“带领”、“劝导”、“遵行”、“楷模”、“坦白”、“放纵”、“轻易”等等,但是回到许慎那里,这个字原来就是“一张两头有竿柄的捕鸟的网子”。教授说,但是并没有写在黑板上:“‘率,捕鸟毕也。’”
  “‘毕’又是个什么东西?”当时,坐在我旁边的曾昭圣一边用他那笔娟秀的楷书记笔记,一边小声问我,“是毕业那个‘毕’字吗?”
  “应该是吧。”我是用猜的,因为印象中读音作“毕”的字里面,也只有这个字的形象是能捕鸟的。
  不需要太长的时间,我们在课堂上读熟了这些经常用来解释六书原则的例字,对于作为“长柄的捕鸟网”的“率”和“毕”,似乎又恢复到视而不见的认知习惯——它们再度沦为“表意的符号而已”,不再像一个借着“率”字凭空跳出来的捕鸟图一样,向我传达一个陌生而新鲜的世界的影像。
  也许我过于郑重其事,但是,的确直到我“教孩子认字的生命阶段”开始,这一个一个的字才似乎又一笔一划涂抹上鲜活的质感。或者该这么说:我并不是在教孩子们认字,而是让自己重新感知一次文字和世界之间初度的相应关系。
  三天前学校课辅班一位负责照看孩子写功课的老师跟我说:“张容的字,实在写得太丑了!真的很想叫他全部擦掉重写。”我唯唯以退——直觉是因为孩子对“字”没有兴趣。
  回家之后,我找了个题目跟张容谈字的“漂亮”、“好看”和“帅”。他承认,是可以把字写整齐,但是那样太花时间,“会害我没有时间玩”。
  “如果把你学过的每一个字的构造、原理还有变化的道理都像讲故事一样的告诉你,会不会让你对写字有多一点点的兴趣呢?”
  本页旁注:踶(音dì)
  “不会。”他立刻坚定地回答。
  “为什么?”
  “这跟懂得字不懂得字没关系,跟你讲不讲故事也没关系。我知道我的字写得很丑啊!”
  “你会想把字写帅一点吗?”
  “我想把字写得让人看懂就可以了。”
  “你不觉得字写得漂亮一点、好看一点,自己看着也舒服吗?”
  “就跟你老实说吧——”张容说,“帅的人很好,会比较喜欢他;帅的字没感觉,而且很浪费时间。这样你懂了吗?”
  “你的意思就是要先玩够了才会去练习写字吗?”
  张容慎重地想了一下:“你这样就懂我的意思了。而且你一定要相信我:我总会有玩够的时候。”

  第51节: 舆图(1)

  30 舆图
  每当我看见以某地为范围、而标示的却非山川道路之类地貌的时候,就会大叹中文词汇往往将就先入为主的使用习惯而不计意义之确然与否。“地图”不就是这样一个词儿吗?
  十月上旬我从法兰克福书展现场扛回来两轴各有四尺多长、三尺多宽的大图,一张是太阳系各等星运行轨道示意图,一张是世界各地主要动物分布图。装裱完成,各自张挂,孩子们指指认认,自然不会认识那些用英文标示的物种名称,于是翻查字典和百科全书,恍然大悟于动物俗名和意义之间微妙的关连,颇成一趣。但是打从一开始就有争议。他们称那张“太阳系星图”为“星星地图”,称那张“全球动物分布图”为“动物地图”。我说不对。两者都不该有“地”字。
  孩子们对于“太阳系星图”或“星图”这个词的运用没有意见,但是对于“全球动物分布图”就觉得冗赘拗口,还是习惯称“动物地图”。我说这不是地图,孩子说叫它地图又有什么关系。
  我觉得古人称地图为舆图还比较有道理呢。虽然“舆”这个字是指“大地”,由《易经?说卦》中来:“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为母牛、为牝马、为大舆……”
  但是,“大舆”这个用语,显然是中国老古人所做的一个譬喻,作为本来的字意,“舆”之为车、车厢、轿子这一类的东西必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