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闯北极-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险而言。这正如开着一辆装备齐全的越野车行走在丝绸之路上,古今对比已没有什
么意义,最多只能发一句感慨:现代科技!
0812(BJ0813)停靠图克港,两名队员挥泪告别
8月12日,雪龙号到达加拿大,停靠在离图克港20海里以外的地方。
从寒冷的北冰洋出来,我们又感受到了陆地温暖的气息。
雪龙号明天早上将派直升机按加拿大移民局的官员为队员办理上岸手续。在这
儿停靠的3天里,队员们只能分批上岸,每人只能在岸上呆1天时间。
据吴金友说,船上共有3条小艇,只有2条能开,为了安全,一只使用,一只备
航。 小艇到岸边单程需要2。5个小时。只能分两批送队员上岸,明大一批,后天一
批,上岸队员只能呆十几个小时,晚上必须返回。
两个月的海上生活,能上岸十几个小时就己令大家觉得非常珍贵。从昨天起就
开始盘算上岸计划,有人要打电话,有人想上网传稿件,有人想寄图片,还有人想
在岸上买点纪念品。我本人最大的愿望,是到超市买一堆黄瓜和西红柿,大嚼一顿。
队长晚餐时宣布两名考察队员离队的消息,令大家依依不舍。
要离开的两名队员分别是日本极地所的副研究员东久美子和国家海洋局第二研
究所(在杭州)副所长赵进平研究员。晚餐加了酒和饮料,厨房特别为他们做了松
花蛋等几个凉菜。大家为他们举杯道别,表示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合作。
在过去的1个多月中,东久美于是船上4名外国队员中最活跃的一个。她与中国
队员们一起工作、一起欢笑,赢得了大家的认同,特别是与海冰组的孙俊英、康建
成、孙波等人合作非常愉快。由于事先中国考察队临时更改计划,她预订了14日从
加拿大飞回日本的机票。在前几天的考察中,队里尽最大努力,为她和海冰组创造
了尽可能多的采样机会。
赵进平研究员以他的学识与为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不少队员感觉,他提前离
开非常遗憾。由于一个海洋方面的重大课题需要论证,赵进平研究员作为主要起草
人之一,必须在17日之前赶回去。
他们将于明天离开雪龙号。来自香港公开大学的队员何建宗将在图克港上船,
参加下一阶段的考察。
0813-1(BJO814)抛锚进不了港,停船靠不了岸
8月13日(北京时间14日) ,雪龙号飘泊在加拿大的图克港外,由于海面大雾
紧锁,所有队员都没法上岸。
图克港位于北纬69度133分, 西经133度02分。 全称为图克托亚图克
(Tuktoyaktuk),是加拿大北部临近北冰洋的小村子,也是爱斯基摩人的聚居点。
据当地海关官员说,全镇只有几百名居民。说是港,其实长期没船进出,一年有八
九个月的冰冻区。雪龙号一直密切关注这里的冰情,半个月前这里的冰还没解冻。
船长曾担心船进来后被冰住,回不去了。
现在冰化开了,但由于没有航道,雪龙号只能停在离岸约25海里的地方。
雪龙号的本意是要在这儿进港靠岸,但由于这是个特别平缓的海滩,停船的地
方水深只有11米,而两万多吨的雪龙号吃水近8术,再往前开,就有触礁的危险。
雪龙号上的长城艇最高时速只有8海里,上岸单程就要3个多小时,担心坐小艇
队员太辛苦,队里决定用直九飞机分批送队员上岸。按照宣布的计划,今明两天直
升机共飞21个架次。每个架次往返大约需要40分钟。
闲来无事,我拎起相机研究起周围的海面来。
我们的船停泊在图克港附近后,大家经常可以看见远远水面上露一个黑黑的小
脑袋, 在望远镜里看起来像一只小狗似的。 这些小东西好象怕人,始终与船保持
100米左右的距离。 东海水产所的陈冠镇说,这就是北极的海豹。据书中记载,海
豹肉味鲜美,是当地居民最喜爱的食品之一。海豹皮是较好的衣服、鞋帽原料,油
也有较高经济价值。肠是制作琴弦的上等材料,牙齿可制作精美工艺品。如此天生
尤物,肯定经常遭人暗算,怕人就不奇怪了。
吃完早饭, 我看见后甲板附近有一只小黑点,就拎着相机跑过去。但用350mm
的长镜头也只能拍着一个小黑脑袋。而且我刚举起相机,小家伙就沉到水里去了。
站在原地等半天,只远远看见几只。我决定收兵往回走,刚走出十几米,回头一看,
后甲板那儿黑脑袋又冒出来了。感情这些小家伙一直在水下盯着我呢!
我伏下身子,悄悄走回来,蹲到船帮后面,透过船帮上的洞向外窥视,还不见
海豹上来。我低头看一眼自己,莫不是身上这件红色的防寒服大显眼?顾不上正在
飘落的小雨点,我把防寒服反过来,灰色的里子向外。又蹲了几分钟,听见船边有
水响,我猛一起身,一只海豹正露出大半个身子,在离船只有10米的地方。大眼瞪
小眼, 这小家伙大概有点发懵,1秒后才返身逃跑。我赶紧举起相机,把它的狼狈
相收入镜头。
海豹怕人,为什么还喜欢在船附近探头探脑的呢?从我拍到的照片来看,这是
一些半大的“孩子”,可能还没见过这么大的船,有些好奇。
0813-2(BJ0814)加拿大警察进驻雪龙号,移民局官员追查偷渡客
8月13日早上,当地海关和移民局官员准备上船联检,并为队员办理入境手续。
但由于大雾, 起飞时间一再推迟。到船时已是上午9点过,当地时间下午2点。6名
官员上船后(2女4男),大家各自填表、一阵忙乱。但吃完午饭,雾又加重,飞机
无法起飞。
新华社记者上前拍摄加方官员与中国考察队领导握手的照片,当场遭到拒绝:
不准照相!记者一愣,反问:为什么?加方官员耸耸肩,答不上来。船上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领土,自己的公民照相理直气壮。加方官员大概一时糊涂,以为是在自己
的办公室里。
不过他们可能是装糊涂,趁人不备,加方官员掏出相机,在船上四处拍照,后
被中国队员制止。
所有队员集合填表,连同扩照统一交加方官员验证。这时候出现一个问题,有
一名最后没有上船的考察队员的护照也一同交给了加方。加方官员一看,中方申报
入境名单中没有此人,而这本护照中却签有中国上海海关的出境章,就问:你们说
实话,这个人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可是个天大的难题,他压根儿没有上船,天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加方官
员认为事情严重,当即请示上级,做出决定:扣留护照。
另外还有一项决定:6名官员5名当天离船,留下一位警官驻扎在雪龙号上。他
的理由是监视雪龙号上的武器弹药库,避免流失到岸上。刚才我看见吴金友在秦为
稼房间的沙发上铺被子,原来他把自己的单间腾出来给这位官员住。大家半开玩笑
地说:“官员应该睡在弹药库中,才能万无一失。睡在老吴房间,好像就是走走过
场。”
留宿船上的海关官员是名白人男子,看样子40多岁。天气阴沉,气温只有6℃,
与他同行的其他几位官员都是防寒服加身,而这位老兄只着一件浅蓝色短袖衬衫,
胸牌臂章齐全,显得神气活现。我问他:“Excuse me,are you feel cold?(请
问,您觉得冷吗?)”他回答:“Not too much。(不是很冷。)”
后来我才知道,6名加拿大官员中有1位黄种人,是移民局官员。开始我们都以
为她是当地的爱斯基摩人。而这位官员却是位姓王的华裔,她从小在中国广东生活,
后来随双亲移居加拿大并取得了加拿大国籍。他们检查武器库时,一名队员开玩笑
地说,听说图克港只有几百人,我们有小艇又有飞机,还不上去把他们给占了,看
他们还检查来检查去!
可万万没想到,“爱斯基摩人”王女士不但能听懂中国话,而且还能说中国话。
只不过,她说出来的话,不再代表中国而已。她一下飞机,就表情严肃,不像其他
几位官员还对我们点头微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不定她还在想:不要把我
和你们混为一谈,我现在已经是加拿大官员!
我们猜测,“王女士”可能认为中国人的话污辱了她伟大的加拿大,于是才有
了警察进驻的结果发生。而她又自认为了解中国人的“伎俩”,才会怀疑有人偷渡。
0813-3(BJO814)中国队员的脸上,分不清泪水还是雨水
下午6点, 队里放长城艇下水,送当地官员返回并将离队的东久美子和赵进平
送上岸。考察队还要完成一项重大任务一一与一个叫“全球华人北极世纪行”的旅
行团汇合。
8月13日夜里,旅行团已到达图克托亚图克,正等待上船。
船长袁绍宏终究放心不下,亲自下到小艇上。一块满是油污的化纤毯子在船上
铺开,袁绍宏跪在上面,展开一张海图,放上两把尺子,从嘴里迸出两个字:开船。
小艇先绕大船一周,以确定方位。不一会儿,就消失在浓浓的雾色中。小艇最
高时速8海里, 两个多小时后,小船的影子在雷达上消失了,电台也联系不上,消
失在雪龙号的水平线以下。此时夜色降临,正飘着小雨。
艇上没有导航设备,只能用便携式GPS导航。这种小型GPS信号较弱,必须在外
面才能接受到,因此船长便跪在前甲板上,摆上海图,指挥驾驶。外面正下着小雨,
那冰冷的雨水打在身上,在寒风的吹拂下,让人透着心地冷!中国队员把几名加拿
大官员让进驾驶室避风雨,包括东久美子在内的其他人都在外面。
“长城艇,航向向右10度”、“长城艇,你的位置偏右。”大副汪海浪和二副
王建忠一人守着一个雷达,通过无线电遥控着几乎没有自导航能力的小艇向迷雾中
的港口驶去。5海里、6海里,小艇首先在大副的雷达上失去,7海里、8海里,小艇
也从二副的视野中失去回波。小艇,更遥远的迷宫路,现在只能靠自己了。
可船长一直在甲板上不时地用对讲机发布命令, 指挥小艇前进。 “向左”、
“向右”,通过高频传来的船长口令,不像是在指挥小艇,而像是在指挥着大船驾
驶室里的每一个人,任何的声响唯怕干扰了这远方口令的正确执行。“只有多次驾
驶过小艇的人,才能真正知道小艇在这种海况下自航的危险”,王建忠说。7点、8
点,船长的口令最后淹没在时钟的响答声中。而小艇最多才驶了16海里。
“9点、 10点、11点,我的嗓子已被香烟熏得冒火,大副坐下去,又站起来,
反反复复。11点40分,电话终于传来了他们平安的消息。胃的刺疼使我想起了只吃
了几口的晚餐。”王建忠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感受。
风雨中,李晓川的机器一直在运转。“我边拍边看着跪在板上的船长,脸上分
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加拿大官员也为之感动了,他们主动与中国队员说起了话。原来这些警察并不
驻在图克港,因为这实在是个蛮荒之地。他们是专程赶来检查我们的船只的。因为
他们从我们自己申报的清单中,知道有很多枪支,因此感到很紧张。他们东张西望,
就是不放心,担心是不是还有更多的武器。以前俄罗斯船只来过,带的武器比我们
多得多,但总是少报。
警察还与图克港的警察所联系上了,请他们到码头等候。
经过4个小时的航行, 小艇终于能看到微弱的警灯在闪烁。在加方人员的指引
下,小艇绕过浅滩,安全靠港。
中国队员踏上图克港时, 己是当地时间凌晨2点。据船员王硕仁以及邹捍、高
国平、李晓川等人回忆说:举目远眺,只见几间小房子在昏暗的灯光下零星地散布
着,道路在雨水的浸泡下泛起黑色的泥浆,让人无从下脚行走。为了让我们去看看
这小村,船长一人留在小艇上。于是我们一行十几个人便搭载警察的车去找全球华
人北极世纪行的队员,由于警车后箱是全封闭的,体积又小,所有人都挤在一起,
气都喘不过来。管事叶明明说:“如果把我们卖了都不知道!”好在几分钟便到了,
等警察把门打开,出来一看,才知道到了一个小旅馆。一打听,发现并没有华人住
在这里,其中有一个警察答应帮我们再找。由于外面正下着雨,征得老板同意,我
们都到餐厅里坐着。这里的老板是个肚子挺大的老人,待人很热情,还为人家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