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闯北极-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卞林根教授在测量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度,初步测定,太阳照射下来的热
量,60%被冰面反射到空中。
邹捍的小组在冰面工作24小时, 每6个小时放一个探空气球,观测一个变化过
程的大气参数。他说,这个地方的大气平流层比白令海的要高,气球在白令海升到
9000米高空到平流层,在这儿得升到11000米。
另外, 他们还发现这儿空中的气温非常高。300米上空的温度最高达17℃,而
我们所在的冰面气温为0℃左右。 可以判断,暖气流占据了这个地区的上空,而冰
面寒冷则是海冰融化大量吸热所造成。这点,也是刚才滴雨点而不是下雪的原因。
孙波和孟广林已经在包装他们采好的冰样。他们用汽油钻在冰上打洞取冰。沿
途看到不少冰洞,看来他们的工作成效不小。我把自己的这一观察结果说出来,他
俩都笑了。 孙波博士说,他们只打了两个洞,都在4米左右,还没打透这块冰。因
为冰在融化,很软,给取样造成了巨大困难。不过,已经取得的样品还比较理想。
我看到的洞是冰雪融化的结果,每个小洞是由冰面一块深色的物质,如泥上之类吸
收太阳热量而形成的。进一步的变化,就是变成一个小漏、进而变成一个小湖,这
是北极的典型现象。
的确,我们所在的这块冰上,就有许多小湖泊。太阳升上了海平面,小湖波光
粼粼,把我和聂晓阳吸引过去。
我们在雪龙号的左前方拍摄它在浮冰里的雄姿,突然听到船头广播传来二副汪
建忠的声音:“任建民、聂晓阳,你们已经到了浮冰的边缘,赶快退回去!”原来,
船上专门有人守望。我们在冰上觉得离冰边还很远,但在高处看来已很近了。
夏立民是最先乘直升机到达冰面的队员之一,他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放哨,背着
一支全自动步枪,两个弹匣分别压满了30发子弹。不过,只有人声称看见了北极熊
的粪便。
记者和部分队员开始返回船上,我帮盂广林拉一个盛满冰样的大箱子,在过一
个冰缝时,箱子卡了一下,一下子把我摔了个四脚朝天。好在有雪,衣服也厚,什
么事也没有。夏立民在雪上拉着一个大箱子,边走边念叨:“我要洗热水澡,我要
喝咖啡,我要吃面条!”
已是凌晨5点, 太阳升起来,从云缝里投出一片霞光,天边形成一道道波式的
云。我们虽然在冰上只活动了3个小时,不觉也是身乏脚软、饥肠辘辘。
差点忘了:如果你也有机会上冰,千万不要忘了带纸巾。虽然你没感冒,但自
始至终,清水鼻涕会流个不停。
0805-2(BJ0806) 24小时连续冰工作业完成,考察队发现北冰洋上空温暖如
春
连续24小时的大兵团集中作战于8月5日下午结束,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
位于北纬73度21分、 西经164度51分的一块冰盘附近进行了从上到下的立体交叉式
考察,这是考察队到达北冰洋以来进行的首次冰边缘海-冰-气的联合观测作业。
从下到上的考察内容是:
冰面以上:每隔4小时施放一个探空气球,共放6次,测得了高空15公里到25公
里的温度、 湿度、压力和风速、风向数据;施放了8次系留飞艇带升的“软式气象
塔”,观测到了1000米以下气边界层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超声风速仪测量近地
层的热量与动量的输送过程;大气辐射仪观测大气在地表附近的辐射平衡过程。
冰面:冰与大气界面的物理测定与取样;冰层厚度的雷达测定。
冰面以下: 用手摇冰钻成功钻取3。7米、1。O米、0。6米长的冰芯各一个,回国
后进行氢同位素、氧同位素、阴阳离子和硫酸根等的分析。
水面以下:CTD调查,测得了海水的温度、盐度和深度数值。
这次立体作业,大气方面集中了全国最强的力量,包括中科院大气所、国家气
象局和国家海洋气象预报中心的科技人员。冰雪方面则有全亚洲最强科研单位的参
与:中科院兰州冰川所、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所以及日本
极地所。
一般说来,大气和海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对全球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北极冰边缘,这种交换最强烈也最复杂。从高空到水下,观测一个24小时的连续
变化过程,对研究这种交换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鄂栋臣、张瑞刚两位分别来自海峡两岸的教授,利用便携式绝对重力仪,
成功地测出这块冰所在位置的绝对重力值为97962283。3微伽。由于这种仪器刚刚生
产出来,因此,中国北极考察队测得的数值是世界上首次获得的北冰洋绝对重力值。
据其可计算地球形状、海平面的变化,以及地壳运动规律等。
经过对观测数据的初步分析,科学家们发现,北冰洋上空温暖如春,用术语来
说,就是北冰洋上空存在强烈逆温现象。
来自中科院大气所两个小组的科学家通过不同手段观测,互相印证了这一现象。
所谓逆温,是指随高度升高而空气温度上升的现象。一般说来,空气温度随高度增
加是降低的。南北极地区逆温现象很常见,但温差达到17℃却很少见。
邹捍教授运用GPS定位探空气球, 在8月5日到6日的24小时内,每隔6小时施放
一次,气球最高升空达25公里。气球带动的传感器每升高30~50米传回一个温度数
据。 4次观测的数据是一致的, 逆温层的厚度在400米左右,逆温层的最高温度为
17。8℃,而冰面温度在0。8OC。
曲绍厚教授运用的手段是系留飞艇带动传感器升空,每隔2~3米传回一个温度
数据。他测量的最大高度为600米,共测量8次。根据他观测的数据,逆温层的厚度
为250米,温度最大梯度变化达到每10米1。2℃。
尽管两种方法得出的数据不完全一致,但强烈逆温现象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逆
温的强弱与大洋表面状态有密切关系。上述数据都是在一块方圆一公里的大型浮冰
块上测得的。而在三四成的浮冰区域观测,飞艇数据表明,逆温层厚度降为150米,
开阔水域(冰间湖)降为50米。
邹捍认为,逆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暖气团北上、下层空气与冰面进行热量交换
的结果。进一步的分析要留待回国后进行。由于冷空气密度高,呈下沉趋势,因此,
逆温现象非常稳定,上下空气的物质和能量交换非常困难,热量主要靠辐射传递。
国家气象局研究员卞林根和国家海洋气象预报中心的谢思梅研究员分别测出,
在冰面上,空气中50%的辐射热量被吸收,而在冰间湖中,空气中95%辐射的热量
被海水吸收。
曲绍厚研究员指出,这说明,一旦浮冰开始融化,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就会加
速进行。曲绍厚介绍说,从国际上对北极所进行的研究来看,北冰洋与外界的热量
和物质交换有几个途径: ⑴以1。5公里的高度为界,上下空气之间的交换,可以通
过卫星遥感的方式测得;⑵以北极圈为界,内外空气的交换,数以百计的陆基站己
观测了足够数据;⑶海水间的交换。北冰洋共有三个出口:白令海峡、格陵兰海和
巴芬湾,交换也研究得差不多了。而海冰气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最复杂的,是目前
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美国正在进行一个10年研究计划,课题就是海冰气交换。他们
把一条破冰船冻在巴芬湾,一观测就匙整年。
晚上,遇见邹捍,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的房间里也存在逆温现象。
考察队员住在雪龙船前部,分新旧两个区。旧区是船上原来的住舱,俄国人造
的;新区是前几年刚加的,中国人修的。旧区舱内的设备比较旧,但比较实用,新
区的内装修漂亮些, 但华而不实。新区共4层,其中三层一间舱内住着两位大气学
家邹捍和王维。两人都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研究所的,一位是教授,一位是高级工程
师。我从他们舱门口过时,看见邹教授正光着膀子在上铺抽烟,王高工拥着被子在
下铺看书。我大感奇悍,进去问个究竟。邹教授戏称为“逆温”现象。就像已经测
知,冰面气温是0℃左右,可300米上空是17℃一样。逆温现象容易保持稳定,因为
热空气密度低,冷空气密度高,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谁也不跟谁对流。
这道理我懂!我打断邹教授的话说,可我不懂你们舱内怎么就形成了“逆温”?
邹教授说:“暖气系统漏了,舱里太热,只好开舷窗,就这样了。”怎么解决?两
位大气学家还没想出来。
0806(BJ0807)我们和北极熊撞了个正着
8月6日,吃夜宵时,副队长鄂栋臣讲述了他白天的遭遇,但没人理睬:“我正
在房间里写东西,忽然听见一阵骚动,急促的脚步声跺得舷梯咚咚响。我赶紧拉开
门,只见很多人神情紧张地往下冲。‘什么事?什么事?’我连问儿声,没有一个
人理我。正茫然问,听见外面有人喊了一声‘北极熊!’我赶紧抓起相机往外跑,
到右舷一看,一个人都没有,再跑到左舷……”
胡传功当时在驾驶台上,他说,刚发现第一头熊时,它就在船头不到10米处一
块大冰上。有大雾,能见度非常差,我们没看见它,它也没看见船,结果撞了个正
着。熊抬头看见一个黑色庞然大物朝它冲过来时,落荒而逃。
我当时正从外面向舱内走,很多人往外跑,隐隐听见广播里说了一个词:北极
熊!赶紧跑回房,取相机,再跑到甲板。
两头北极熊,离船有几百米远。其中一头从冰上一下子跳到了水里,头在水里
一沉一浮。船走得很快,熊在我们的视野里很快就消失了,到目前,我们已看见了
5头北极熊。
我们走回舱内,刚坐下,广播里传来一个声音:“右舷冰面,北极熊!”我第
一个冲到了右舷,可是什么也看见。接着又冲出几十个人,有人说:看见了,太小!
我一口气爬了6层舷梯, 上到驾驶台,按一个船员的指点,看到了正在水里游
的熊。它游了一段,想爬上一块浮冰。但没爬上去,又到了水里。离船太远,加上
大雾,很快看不见了。
好多人不死心,守在甲板上不走,但随之雾越来越大,只好作罢。
董利感叹一句:北极熊还是怕人的,否则不会跑那么快。
不过我们又分析,熊实际怕的是船,不是人,因为船实在太大。野生动物从来
不怕人,如果人没有伤害过它。
鄂栋臣说:“北极的动物还是太少,一两头熊把大家兴奋成这样。要是在南极,
各种动物随你看!”
南极动物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保护得比较好,而北极动物前些年曾遭到大范围
的捕杀。由动物保护,大家又说到环境污染。于是有人又提出昨天下午发生的一起
令队员们痛心疾首的“垃圾事件”不知什么人,往浮冰上随手倒了一次垃圾。计有
饼干袋1个、香烟盒4个、香烟蒂若干。在洁白的冰面上,这一堆垃圾格外地醒目。
每一个经过的队员都会盯着看几眼,摇摇头。一位考察队员说,“这是我见过的最
肮脏的垃圾。”
政委李远忠气冲冲地跑到广播室,对全船人声说:“提醒大家,请严格遵守考
察船上的垃圾管理规定。维护中国科学考察的形象,不要往冰面上扔垃圾!”
极地所的陈波博士痛心地说:“这可能是谁稀里糊涂犯下的错误,但抬手问就
酝成了大错!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深刻的教训!”1990年,美国一家很有影响的
杂志封面上,就登出过一幅这样的照片,画面是:南极大陆,被抛弃的青岛啤酒易
拉罐。
我们来极地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地球,但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岂不是沾污了这块
人类最后的净土?
0807(BJ0808)它不是计划内测站,可以干,也可以不干
8月7日深夜, 大洋组接到执行P断面的决定。已经休息了两昼夜的大洋组考察
队员马上振作起来,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那一夜,队员们没有合眼。22点40分,1点,3点,5点,开早饭时。4个站的数
据和样品已经收入囊中。
到达P5站时,队员们已经辛苦了一夜。P5站是2700米的深水站。赵进平研究员
简短地告诉大家,这站可能是我们在北冰洋做的最深的测站,请各专业考虑作业项
目;船外冰情严重,要注意人员和仪器的安全,不好做的项目可以不做。
但报上来项目非常令人感动,各学科都拿出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