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40部分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40部分

小说: 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你若是在行会,可没有我说话的份,想不到你如此年轻,就有着非同寻常之能力,我可是太羡慕了。”

    “四爷历经风波,不知道见过多少,这是客气了。”

    “可不是客气,吴副将,我今日来,本来想着是不是告知你这个消息,现在想来是一定要告知了,后日董槐大人要到京城来,且会食宿在我那里,吴副将若是有心,我来安排,让你和董大人见上一见。”

第五十三章 相识

    董槐,庐州府所辖定远县人,南宋著名的丞相。

    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董槐考中进士,步入朝廷,成为朝中大臣,一直到宝祐三年,被任命为南宋朝廷右丞相,兼任枢密使,担任右丞相的时候,立国安邦,任人唯贤,做了不少有利于国家的好事情,后因为忧虑朝中一些不好之现象,向皇上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皇亲国戚不能够执行法律,二是朝中执法官吏作威作福,鱼肉百姓,必须予以调整,三是京城之中的高官不约束属下,任其胡作非为,必须予以整顿。可惜这三点建议,没有得到皇上采纳。

    因为提出了这三点的建议,董槐遭遇到朝中奸邪的疯狂算计和诬陷,最终皇上相信了这些谗言,罢免了董槐的右丞相和枢密使之职。

    而算计和诬陷董槐的,正是南宋最为著名的奸臣丁大全。

    历史上对董槐的评价为:勤政清正,政绩卓著,朝野闻名。

    这应该说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当四爷说到董槐的时候,吴邵刚是很吃惊的,在他的想象里面,被罢官的董槐,应该是回到家乡去的,若是没有皇上的圣旨,或者没有朝中高官的邀请,其是不会来到京城的,毕竟京城里面的局势太过于复杂,稍微不注意就很有可能沾惹到麻烦。

    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吴邵刚答应了马上去见一见董槐。

    四爷立马表态,一定在董槐来到京城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安排。

    尽管四爷没有解释董槐为什么会来到京城,也没有明说自身与董槐之间的关系,可吴邵刚还是凭借着脑海里面的历史知识,做出了基本的判断,董槐前往京城而来,应该与丁大全被罢免有一定的关系,当初董槐被罢免右丞相之职,就是丁大全一力促成,现如今奸臣丁大全已经遭遇到皇上和朝廷的彻底排挤,此时此刻董槐来到京城,应该不存在什么危险。

    至于说董槐到京城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吴邵刚暂时无法揣测。

    不过对这一次的见面,吴邵刚没有作太大的指望,他只是想着与董槐交谈一番,看看能不能学一些东西,毕竟能够见到这位南宋著名的丞相,也是很难得的机会,或许能够从董槐的身上,感受到南宋名臣的风范,至于说让董槐来帮助自身建功立业,这样的奢望还是不要有,董槐此人,做过朝中的右丞相兼枢密使,就算是被罢免官职,一门心思都是在皇上和朝廷之中,宁死都要效忠,读书人的迂腐在其身上一定表露无遗。

    五月初五,蓬莱楼。

    吴邵刚进入三楼雅间的时候,看见一个姑娘正在弹奏弦琴,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抚摸着胡须,正在欣赏音乐,从老人陶醉的神情来看,的确是融入到琴声之中了。

    欣赏弦琴被称之为雅,是很多官吏以及读书人的爱好,但真正能够欣赏的并不多。

    姑娘弹奏的很是专心,没有注意到进入雅间的吴邵刚和四爷两人。

    四爷正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吴邵刚挥挥手,示意此刻不要说话。

    足足半刻钟的时间,姑娘才结束了弹奏。

    结束了弹奏的姑娘,起身给吴邵刚和四爷两人行礼,然后退出了雅间。

    “四爷,这就是你给老夫介绍的年轻人吗,温文尔雅,知书达理,不知道如此的年轻人,为什么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是进入到了军中效力。”

    老人恐怕早就注意到了吴邵刚和四爷两人,只是因为陶醉于琴声之中,所以就没有招呼,这在某些人看来,应该是很失礼的举措。

    还没有等到四爷开口说话,吴邵刚就接上了话题。

    “家中贫寒,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只能够进入到军中效力,总算还能够为家中减轻一些负担,不过在下认为,这朝中和军中,这文臣与武将,都是为国效力,应当是不分彼此的,若是一味的重文轻武,那么我南宋之江山,怕是难以保全了。”

    老人猛的看向了吴邵刚,眼睛里面射过了一丝的寒芒。

    “年轻人,说的不错,几百年时间过去,靖康之耻,依旧萦绕在很多人心头,若是没有强盛之军队,真的是难以保全这大好的江山。”

    到了这个时候,四爷才找寻到说话的机会。

    “董大人,这位就是殿前司所属催锋军副将吴邵刚,吴副将,这位是董槐大人。”

    “闻名不如见面,果然非同寻常,四爷,你的眼光大有长进,吴副将,老夫年长一些,摆了一些老资格,还望你不要有什么想法。”

    “董大人是长辈,长幼有序,不可紊乱,在董大人的面前,在下自当尊重。”

    这一下,董槐是真的有些吃惊了。

    短短的几句话,吴邵刚表现出来的气质与成熟,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且不说吴邵刚只有十六岁,就说这位军中的副将,因为家境贫寒,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其真正的学识,也不可能高深到哪里去,可刚刚表现出来的气质,以及不亢不卑的话语,就算是很多科举考试出来的朝中官员,也做不到的。

    站起身来之后,董槐再次开口了。

    “听闻四爷说到了吴副将,老夫以为吴副将乃是军中骁将,必定是体形魁梧、孔武有力的大汉,想不到吴副将斯文儒雅,不亢不卑,若不是知晓了吴副将之身份,老夫还真不敢相信吴副将曾经在战场上厮杀,令对手胆寒,来来,请坐请坐。”

    董槐在观察吴邵刚,吴邵刚同样在观察董槐。

    他发现董槐并非是迂夫子。

    其实这也是吴邵刚的理解有误,穿越之前看过的小说和电视剧都很多,对于古时候的文武大臣有着一套比较固定的认识,文臣肯定是文质彬彬,圆滑世故,透露出来奸狡巨滑,武臣总是身材魁梧,雄赳赳的没头脑。

    再说穿越者之前看过的那些小说和电视剧,绝大部分都是描写明清时期的文武大臣,要知道明清时期的大臣,面临的环境与现如今大不一样。

    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本就是南宋的大臣,其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尚未占据主流,现如今朱熹去世不过六十年的时间,其《四书章句集注》也还没有成为科举考试之来源,所以南宋朝中的大臣,自由度还是高很多的。

    更加关键的是,唐宋时期,封建集权尚未达到顶峰,皇上的威严并非是至高无上的,文武大臣也有自身的想法,那种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的思想,绝没有蔓延开来。

    时代不同,文武大臣以及诸多官吏的表现自然是不一样的。

    看着吴邵刚落落大方的入座之后,董槐面带笑容开口了。

    “刚刚老夫正在欣赏这《姑苏恨》,词曲慷慨激昂,爱听之人不多,不过老夫独独喜欢这首曲子,每每听见,都会想起很多的事情,不知道吴副将认为这首曲子如何。”

    吴邵刚有些发懵,他对弦琴没有丝毫的兴趣,更没有这方面的爱好,偏偏董槐首先问及的就是曲目的事宜。

    一味的去附和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吴邵刚也没有那样的性格。

    “董大人,在下一直都是在村中长大,闲暇之余能够看看书,就算是很不错了,至于说欣赏弦琴一事,实在是无法企及,故而对弦琴很是生疏,董大人的询问,在下回答不上来。”

    “说的是,贫苦的山中,能够活下来就算是不错了,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欣赏弦琴,老夫倒是见笑了。”

    “在下并非此意,董大人的提醒,在下记住了,既然来到了京城,就要能够鉴赏弦琴。”

    。。。

    四爷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大概是觉得这样的交谈有些艰难,索性不开口为好。

    不过四爷恭敬的神情,吴邵刚是看在眼里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四爷表露出来如此的神情,看样子四爷与董槐之间的关系绝不一般,两人应该是相交日久。

    董槐一直都是在朝中为官,地位尊贵,怎么会与飘在江湖的四爷有交集,这倒是很有趣的事情。

    一直到酒菜上来,四爷才开口说话,无非是吩咐茶酒博士要小心一些,菜肴之类的必须要上最好的。

    四爷是蓬莱楼的老板和掌柜,吩咐这些事情,那是很自然的。

    在这个过程之中,董槐并未开口说话,甚至没有客气一下。

    这个情形很是耐人寻味,好像四爷所做的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不知道为什么,此刻的吴邵刚,突然想到了行会,当初黄茂生说到行会的时候,说是行会做主的有四人,四爷前面还有三人,难不成董槐是其中之一吗。

    不过这个想法,很难得到肯定,要知道董槐曾经的身份不一般,贵为朝中的右丞相、枢密使,如此的身份,怎么可能与行会有什么交集,再说董槐遭遇到丁大全等人的排挤,若是其与行会之间有着不一般的关系,那么行会也有可能遭遇到打击的。

    吴邵刚脑海之中冒出了很多的可能性,但最终一一否定,到了这个时候,他更是觉得行会不一般,恐怕不仅仅是江湖上的组织了。

第五十四章 相知

    酒宴开始之后,四爷亲自斟酒。

    整个的雅间里面,也就是董槐、吴邵刚和四爷三人,尽管是在四爷所拥有的蓬莱楼里面吃饭饮酒,但没有任何的伙计和侍者,也没有任何的姑娘。

    看来这是四爷专门做出的一次安排,背后究竟有什么目的,吴邵刚不是很清楚,先前的观察,已经让他感觉到,董槐与四爷之间,必定是有着很特殊的关系,这个关系究竟是源于个人之间,还是行会,暂时说不清楚。

    南宋的读书人,是严格遵守食不言寝不语之规矩的,吃饭开始之后,董槐基本不说话,除开端起酒杯简单说出几个字以外,其余时候都是面带微笑满嚼细咽。

    吴邵刚对于这种规矩不是很适应,穿越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基本就没有遵守这个规矩,每每吃饭喝酒的时刻,就是交谈的时间。

    不过满脑子的疑惑,让吴邵刚也忍住了没有开口说话,见到董槐的时间不长,他已经感觉到董槐并非是迂腐之人,骨子里还是活跃的,这样的一个人,被罢免官职之后,明显是难以闲下来的。

    吴邵刚没有想到的是,董槐对他的观察更加的仔细。

    出身贫寒、作战骁勇、心狠手辣、少年得志,这是董槐对吴邵刚的整体印象,但是见面之后,更多的感慨与疑惑,也同样出现在董槐的脑海之中。

    不过十六岁的吴邵刚,在见到他这个朝中前任的右丞相之后,并未表现出来畏惧的情形,自始至终都是不亢不卑,尊重之间保持自身的尊严,且谈吐大方,展现出来不凡的阅历,话语之中透露出来不一般的学识。

    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可以说吴邵刚的表现,远远超过了朝中某些长期为官的官员。

    有着如此不凡的本事,为什么会进入到军中,而且刚开始不过是军中的一个效用,要不是因为鄂州遭遇到蒙古鞑子的进攻,那么吴邵刚这样的人才,注定就是被埋没。

    酒过三巡,四爷站起身来,说是去下面看看。

    董槐轻轻点头,表示了同意,吴邵刚也没有开口挽留。

    雅间里面只剩下董槐与吴邵刚两人。

    气氛在四爷离开雅间的时候,发生了一丝的变化,董槐的神情也稍稍严肃了一些。

    其实董槐与四爷之间,眼神的交流是很多的,这些都没有瞒过吴邵刚,尽管他很多时候都是微微低头,从两人的眼神交流来看,四爷主动离开雅间,明显是董槐的意思。

    雅间的门关上之后,董槐主动端起了酒杯。

    “吴副将年轻有为,来,老夫敬你一杯。”

    “恭敬不如从命,谢谢董大人,在下先干为敬。”

    眼看着董槐杯中酒喝完,吴邵刚主动端起了酒壶,给董槐续酒。

    “在下也要给董大人敬一杯酒,董大人为民操劳,深得百姓爱戴,是在下学习之榜样。”

    董槐听见吴邵刚这样说,脸上再次绽放笑容,很快端起酒杯,一口气喝下去。

    放下酒杯之后,趁着吴邵刚再次倒酒的时候,董槐不紧不慢的开口。

    “吴副将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