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蒙军在山东济南府周遭聚集的兵力估计超过二十万的情报送来的时候,吴邵刚陷入到了沉思之中,尽管他异常的兴奋,但也要仔细的思考和部署,不能够让兴奋的情绪左右思想,与蒙军在山东的决战异常关键的,关乎大明朝廷的未来。
接连几天的时间,吴邵刚都是单独召见李庭芝等人议事,询问的事情也很明确,就会明军在山东应该如何与蒙军作战。
李庭芝进入到屋里的时候,吴邵刚几乎做出了决定。
“岳父大人,坐下说话吧。”
“皇上,山东之部署,是不是已经确定下来了。”
吴邵刚点点头,神色略微严肃。
“此战至关重要,不管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朕需要详细的筹谋,诸位爱卿的意见,都是要集中兵力在山东与蒙军作战,朕也是这么看的,朕以为,在兵力方面,我们必须要占据优势,蒙军不是有二十万左右的兵力吗,那朕就投入三十万兵力,与他们捉对厮杀,不过有一点,朕还是需呀提醒蔡思伟等人,不要想着涟水县之战的情形再次出现,也就是说不要想着在莒州或者济南府的作战之中,彻底剿灭二十万的蒙军,此番作战的目的是彻底打败他们,让他们损失惨重,进而撤离山东。。。”
“皇上,臣以为能够彻底剿灭蒙军,乃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忽必烈不能够容忍山东的失败,定会要求蒙军拼死抵御的,臣与姚枢、史天泽等人都商议过了,他们也是此等的看法。”
“岳父大人说的不错,不过在二十万大军与山东两个方面做出选择,朕想忽必烈心中还是有数的,此番在莒州或者济南府展开的厮杀,忽必烈可不完全是为了能够固守山东,还期盼着能够打败朕,进而觊觎开封府等地,朕预计蒙军一旦难以支持了,忽必烈必定会命令蒙军迅速的撤离,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毕竟这二十万蒙军之中,有十万的蒙古铁骑,也是忽必烈最为精锐的大军了。”
“皇上说的是,臣明白了。”
“嗯,后日早朝之后,就专门商议此事吧,南方稳定之事,朕就委托你了,太子尚在南方巡查,需要注意的一应事宜,也请岳父大人多多操心。”(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八章 后宫事物
皇上御驾亲征的决定,遭到了李庭芝等人的强烈反对,不过众人最终还是屈服了。
谁都知道即将开始的战役意味着什么,这是决定大明王朝未来的战斗,如此生死攸关的战役,皇上御驾亲征也就不算是什么过分的决定了。
集结在山东的明军,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而提前赶赴山东的张珏、常明全、张世杰等人,更是心潮澎湃,斗志盎然,要知道想着参与此番作战的将领,数不胜数。
更多的明军军士则是在开封府城外集结。
六月初五,吴邵刚亲率大军,即将从开封府城出发,赶赴山东所辖的沂州。
蔡思伟、张炳辉、袁世春、马龙等人跟随,吴邵刚身边则是张文谦与史天泽等人跟随。
吴邵刚决定带着吕文焕一同前往山东作战,这个决定让很多人吃惊。
朝中诸多事宜,依旧是李庭芝负责,众人协助。
三十万大军将集结在沂州和海州两地,与蒙军展开厮杀。
时间转眼到了六月。
开封府城的气氛骤然有些紧张了。
明军与蒙军在山东即将展开的厮杀,消息是瞒不住的,京城不少人都是知晓的,特别是那些商贾,包括从大都费尽千辛万苦来到开封府城做生意的商贾。
在寻常百姓的眼里,皇上早就被彻底神话了,只要是皇上指挥的战斗,那是无坚不摧,一定会取得完胜的,诸多的官吏对于皇上同样是崇拜的,跟随在皇上身边这么多年,每一次的战斗都是取得胜利的,从未有过失败。
李庭芝等人心情则有些复杂,他们知晓几乎所有的部署,也知晓皇上为了打败蒙军,殚精竭虑,每一次战斗的胜利,都饱含了皇上的艰辛,而且这样的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毕竟皇上身边的将领,譬如说蔡思伟、张炳辉等人,整体的战略思路还是不全面,来都是跟随在皇上身边作战,重大的战略决策都是皇上直接做出决定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宋朝廷重文轻武,一味的压制武将,导致武将只能够是在战场上拼命的厮杀,对于整体的战略布局,没有太多的思考,而那些所谓文武双全的文人出身的高官,却不是特别了解底层军士的心思,做出的诸多战略决定,对于寻常军士来说是不利的。
此番吴邵刚决定带着吕文焕前往山东作战,就是有着这方面的考虑,要说吕文焕此人,能文能武,其指挥作战的能力,甚至超过了吕文德。
吴邵刚来到后宫的时候,皇后李涵薇眼睛有些红。
尽管说做了皇上,可吴邵刚没有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身边还是那些女人,皇宫之中的宫女人数很少,太监更是寥寥无几,吴邵刚身边侍候的多是宫中的宿卫,当初李庭芝认为皇宫之中的人太少,有失颜面,可惜吴邵刚认为这不是什么丢失颜面的事宜,皇宫之中的人不多,就能够尽量的减少开支,节约下来的钱粮,能够用于地方民生事宜,更是能够用于作战,再说吴邵刚内心也认为,皇宫之中的嫔妃太多,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女人之间的相互算计,最令人头疼。
“皇后,是不是想着朕要出去征伐了。”
李涵薇点点头,没有否认。
她这个皇后娘娘,得到夫君的疼爱也不少了,夫君做了皇上之后,后宫没有增加嫔妃,让她这个皇后内心窃喜的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就连父亲李庭芝都会找时机谈及后宫嫔妃太少的事宜,毕竟后宫是皇后直接管辖,皇上不会操心那么多的事宜。
“皇上征伐,也是为了朝廷,奴家不敢阻拦,只是希望皇上保重龙体,奴家离不开皇上,诸多的姐妹离不开皇上,太子更是离不开皇上。。。”
吴邵刚看着李涵薇,微微叹了一口气。
诸多女人之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李涵薇,恐怕若干年前,李涵薇绝对不会想到会成为皇后娘娘,也不知道什么宫中的礼仪,皇后娘娘母仪天下,自然需要注重自身的形象,故而成为皇后娘娘之后,李涵薇变得端庄,很多的个性也完全的收敛了。
吴邵刚认为这样做没有什么必要,可惜李涵薇不这样认为。
“皇后,朕征伐这么多年,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此番就更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只是你管理后宫的事宜,操心太多,顾忌太多,朕有些看不下去了,其实没有什么,想想我们刚刚成亲的时候,那个时候想到什么说什么,也没有那么多的顾忌,现如今就是想的太多了,岳父大人的好心,朕是明白的,可很多的事情,不必完全拘泥于礼仪。”
“皇上万万不要如此说,奴家若是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必定给皇上添麻烦。。。”
吴邵刚摆摆手,看着李涵薇开口了。
“皇后,你说朕打天下的目的是什么,朕想来想去,就是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当然是想着国富民强,我大明强大了,百姓富足了,人家岂敢觊觎,第二个目的,就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若是朕打下了这江山,处处都要遭受掣肘,你说朕如此辛劳是为什么。”
“有些时候,就需要有如此的想法,否则一味的拿太多的礼仪来禁锢自身,适得其反,朕让太子到南方去巡查,就是想到了这些事宜,当初朕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不也有人说太子是千金之躯,不能够轻易涉险吗,看看如今,还有谁会说,太子到南方去,见识了很多的事情,有朝一日管理这天下的时候,外人岂能随便的忽悠。”
“朕其实也没有想着做皇帝,高处不胜寒,现如今很多话,朕不能够随便在外面说,只想和你说了,朕可不想你也如同朝中大人一样,规劝朕需要注意的事宜,其实那些规矩,朕都是知道的,也会注意的,可朕回到了后宫,就是想着好好歇息一下的。”
“皇后母仪天下,那是对着外面的,在朕的面前大可不必如此。”
李涵薇冰雪聪明,很快就明白了吴邵刚的意思。
其实李涵薇也不想这样,包括在吴邵刚的面前都要做到笑不露齿,就算是特别的高兴,也不能够开口大笑,特别悲伤,也不能够在吴邵刚的面前表现出来等等,这些规矩看起来都是很不错的,也是能够很好解释的,不过夫妻之间,若真的是相敬如宾了,那还算什么夫妻。
“皇上,奴家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朕可不想看到你每天都是一样的笑容,在朕的面前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了什么,你要是如此,朕说话也要注意了,生怕说的不合适的地方,被你劝诫,家人之间真的到那一步了,还有什么意思。”
李涵薇笑了,笑的很是会心,从刚刚的话语之中,她感受到了,吴邵刚没有变化,就算是做了皇帝,脾气秉性还是与从前一样。
阿珂察的神色不是很好,以至于吴邵刚进入屋子里的时候,阿珂察第一时间居然没有反应过来。
终于看见吴邵刚之后,阿珂察连忙站起身来行礼,脸上有着稍微惶恐的神情。
明军与蒙军就要展开厮杀了,这一次吴邵刚会亲自领兵作战,不管怎么说,阿珂察都是以前的蒙古公主,蒙古草原就是她的娘家,夫家与娘家展开惨烈的搏杀,放在谁的身上都是不好受的,好在阿珂察虽然是蒙古公主,可对于作战的事宜还是知晓一些的,她知道明军若是不能够调兵遣将主动出击,蒙军也是会杀过来的。
“阿珂察,给伯父写封信吧,问候一下。”
“皇上,奴家不敢,若是在信函之中透露了什么。。。”
“怎么还担心袁世春会查你吗。”
“奴家不担心这些,奴家是怕内心不安,夫君就是奴家的天。”
吴邵刚走到了阿珂察的身边,伸出手来,轻轻将阿珂察抱在了怀里。
阿珂察终于忍不住了,扑在吴邵刚的胸前,低声的抽噎了。
吴邵刚没有说话,他知道阿珂察内心的矛盾。
吴瑞林、吴瑞博等人集中在大殿之上。
吴邵刚看着众人,脸色严肃的开口了。
“你们的学业不能够放松,朕回来之后要检查的,朕允许你们到城中去娱乐嬉戏,是不愿意将你们禁锢在这皇宫之中,不过你们都要注意,在外面切不可恃强凌弱,朕知道你们不会这样做,可你们也要警惕身边之人,你们年纪虽然小,可你们都是朕的儿女,该注意的地方都需要注意,你们若是胡作非为了,那一些权贵的子弟,也就会跟着你们学,到时候朕都没有脸去惩戒他们,太子到南方去巡查了,吴瑞林,你要记着,带好弟妹,明白吗。”
看着吴瑞林等人恭恭敬敬的点头,吴邵刚也有些伤感,父子父女之间,因为皇家这一层的身份,冒出了太多的规矩,好多的规矩吴邵刚都无法改变,只能够遵从,这让家人之间的亲情,在这些规矩面前逐渐的有些淡化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九章 谢太后的请求
来到开封府城近半年的时间了,谢太后从开始的担惊受怕,到后来的慢慢平静。
大宋皇室之人,没有遭遇到任何的伤害,而开封府城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谢太后感觉到异常的吃惊,尽管说谢太后没有到过开封府城,可是从皇宫之中的口口相传,她脑海之中还是有一个固定的开封府城的,没有想到来到开封府城,看见的实际的情形,与宫中相传的完全不一样,繁华富庶都是在预料之中的,关键是开封府城太大了,分为了内城和外城。
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无非是自由方面遭遇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能够每日里都出去闲逛,这种混吃等死的日子,其实也是难熬的,可谢太后很清楚,这已经是大明朝廷所能够做到的最大限度的宽容了。
皇室之人住在外城,一处很大的宅院里面,这里曾经是驿站,单独的开辟出来,作为了府邸,供大宋皇室的主要成员居住,府邸里面也有服侍的太监和宫女等等,相对来说,这些宫女和太监的行动还要稍稍自由一些。
时间长了,谢太后也明白了,大宋皇室之人安排在开封府城,并非是什么好事情,而且皇室之人留在这里,也是不伦不类的,故而想着离开开封府城的愿望是愈发的强烈了。
谢太后不好意思提出来这样的要求,可是李显的年纪太小了,还只有四岁,难不成一辈子都固定在这个小小的府邸里面吗。
谢太后倒是无所谓了,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