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诊宗三昧-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牢脉之按之益坚也。撄宁生曰。革乃变革之象。虽失常度。而按之中空。未为真脏。故仲景厥阴例中。有下利
肠鸣脉浮革者。主以当归四逆汤。得非风行木末。扰动根株之候乎。又云。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金匮半产漏下。主以旋覆花汤。得非血室伤惫。中有瘀结未尽之治乎。其男子亡血失精。独无主治。云岐补
以十全大补。得非极劳伤精。填补其空之谓乎。是以长沙直以寒虚相搏例之。惟其寒。故柔和之气失焉。惟其
虚。故中空之象见焉。岂以革浮属表。罔顾肾气之内惫乎。
【促】促脉者。往来数疾中忽一止复来。不似结脉之迟缓。中有止歇也。促为阳邪内陷之象。经云。寸口
脉中手上击者。曰肩背痛。观上击二字。则脉来搏指。热盛于经之义。朗然心目矣。而仲景太阳例。有下之
后脉促胸满者。有下之利遂不止而脉促者。有下之脉促不结胸者。有脉促手足厥冷者。上四条。一为表邪未尽。
一为并入阳明。一为邪去欲解。一为传次厥阴。总以促为阳盛。里不服邪之明验。虽证见厥逆。只宜用灸以通
阳。不宜四逆以回阳。明非虚寒之理。具见言外。所以温热发斑。瘀
血发狂。及痰食凝滞。暴怒气逆。皆令脉促。设中虚无凝。必无歇止之脉也。
【结】结脉者。指下迟缓中。频见歇止。而少顷复来。不似代脉之动止不能自还也。结为阴邪固结之象。
越人云。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言结而少力。为正气本衰。虽有积聚。脉结亦不甚也。而仲景有伤寒汗下不
解。脉结代。心动悸者。有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满,小便不利。为无血者。一为津衰邪结。一为热结
膀胱。皆虚中挟邪之候。凡寒饮死血。吐利腹痛。癫痫虫积等气郁不调之病。多有结脉。暴见即宜辛温扶正。
略兼散结开痰。脉结自退。尝见二三十至内有一至接续不上。每次皆然。而指下虚微。不似结促之状。此元气
骤脱之故。峻用温补自复。如补益不应。终见危殆。若久病见此。尤非合脉。夫脉之歇止不常。须详指下有力
无力。结之频与不频。若十余至或二三十至一歇。而纵指续续。重按频见。前后至数不齐者。皆经脉窒碍。阴
阳偏阻所致。盖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所以仲景皆为病脉。
【代】代脉者。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不似促结之虽见歇止。而复来有力也。代为
元气不续之象。经云。代则气衰。在病后见之。未为死候。若气血骤损。元神不续。或七情太过。或颠仆重伤
。或风家痛家。脉见止代。只为病脉。伤寒家有心悸脉代者。腹痛心疼。有结涩止代不匀者。凡有痛之脉止
歇。乃气血阻滞而然。不可以为准则也。若不因病而脉见止代。是一脏无气。他脏代之。真危亡之兆也。即因
病脉代。亦须至数不匀者。犹或可生。若不满数至一代。每次皆如数而止。此必难治。经谓五十动不一代者。
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疏乍数也。又云。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此则阳气竭尽无余
之脉耳。所以或如雀啄。或如屋漏。或如弦绝。皆真代脉。见之生理绝矣。惟妊娠恶阻。呕逆最剧者。恒见代
脉。谷入既少。气血尽并于胎息。是以脉气不能接续。然在二三月时有之。若至四月。胎已成形。当无歇止之
脉矣。
【散】散脉者。举之浮散。按之则无。去来不明。漫无根蒂。不似虚脉之重按虽虚。而不至于散漫也。散
为元气离散之象。故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可知散脉为必死之候。然形象不一。或如吹
毛。或如散叶。或如悬雍。或如羹上肥。或如火薪然。皆真散脉。见之必死。非虚大之比。经曰。代散则死。
若病后大邪去。而热退身安。泄利止而浆粥入胃。或有可生者。又不当一概论也。古人以代散为必死者。盖散为肾败
之应。代为脾绝之兆。肾脉本沉。而散脉按之不可得见。是先天资始之根本绝也。脾脉主信。而代脉去来必愆
其期。是后天资生之根本绝也。故二脉独见。均为危亡之候。而二脉交见。尤为必死之征。
【清】清脉者。轻清缓滑。流利有神。似小弱而非微细之形。不似虚脉之不胜寻按。微脉之软弱依稀。缓脉
之阿阿迟纵。弱脉之沉细软弱也。清为气血平调之候。经云。受气者清。平人脉清虚和缓。生无险阻之虞。如
左手清虚和缓。定主清贵仁慈。若清虚流利者。有刚决权变也。清虚中有一种弦小坚实。其人必机械峻刻。右
手脉清虚和缓。定然富浓安闲。若清虚流利。则富而好礼。清虚中有种枯涩少神。其人虽丰。目下必不适意。
寸口清虚。洵为名裔。又主聪慧。尺脉清虚。端获良嗣。亦为寿征。若寸关俱清。而尺中蹇涩。或偏小偏大。
皆主晚景不丰。及艰子嗣。似清虚而按之滑盛者。此清中带浊。外廉内贪之应也。若有病而脉清楚。虽剧无害
。清虚少神。即宜温补以助真元。若其人脉素清虚。虽有客邪壮热。脉亦不能鼓盛。不可以为证实脉虚。而失
于攻发也。
【浊】浊脉者。重浊洪盛。腾涌满指。浮沉滑实有力。不似洪脉之按之软阔。实脉之举之减小。滑脉之往
来流利。紧脉之转
索无常也。浊为禀赋昏浊之象。经云。受谷者浊。平人脉重浊洪盛。垂老不得安闲。如左手重浊。定属污下。
右手重浊。可卜庸愚。寸口重浊。家世卑微。尺脉重浊。子姓卤莽。若重浊中有种滑利之象。家道富饶。浊而
兼得蹇涩之状。或偏盛偏衰。不享安康。又主夭枉。似重浊而按之和缓。此浊中兼清。外圆内方之应也。大约
力役劳 之人。动彻劳其筋骨。脉之重浊。势所必然。至于市井之徒。拱手曳裾。脉之重浊者。此非天性使然欤。
若平素不甚重浊。因病鼓盛者。急宜攻发以开泄其邪。若平昔重浊。因病而得蹇涩之脉。此气血凝滞。痰涎胶
固之兆。不当以平时涩浊论也。
口问十二则
问三焦命门脉
属性:门人问曰。读师传诸义。发智能光。如大火聚。扫却胸中无限阴霾矣。但某等根器疏陋。
尚有积疑未泮。如三焦命门。各有歧说。未获定鉴。愿师垂诲真铨。以破学人之惑。答曰。夫所谓命门者。即
三焦真火之别名也。以其职司腐熟之令。故谓之焦。经谓中精之府。言其所主精气也。又云。上焦如雾。中焦如
沤。下焦如渎者。言其气化之象也。岐伯曰。寸以射上焦。关以射中焦。尺以射下焦。此言三焦之脉位也。射
者。自下而射于上。其脉即分属寸关尺。凡鼓动之机。靡不本诸三焦。则知六部之中。部部不离三焦之气也。
三焦为真火之源。故有命门之号。难经独以右尺当之。而脉诀复有男女左右之分。男以精气为主。故右尺为命
门。女以精血为主。故左尺为命门。是命门之诊。尤重在乎尺内也,三焦鼎峙两肾之间。为水中之火。既济阴
阳。赵氏所谓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为性命之主宰。故曰命门。越人谓其有名无形者。以火
即气。气本无形。非若精津血液之各有其质也。然以气化为无形则可。以三焦为无形则不可。灵枢本藏云。肾
应骨。密理浓皮
者。三焦膀胱浓。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
。三焦膀胱结也。详此明言浓薄急结之状。讵可谓之无形乎。
口问十二则
问神门脉
属性:复问神门为心经之动脉。而王氏又云。神门决断。两在关后者。是指尺中肾脉而言。其故何也
。答曰。神门之脉有二。如前所言神门即是命门。命门即是三焦。属于七节之上。故于尺中求之。以尺为六脉之
根也。越人云。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水为天一之元。先天之命根也。若肾脉独败。是无根矣。此与诸脉
之重按有力为有根。脉象迥异。而为肾气之所司则一也。如虚浮无根。是有表无里。孤阳岂能独存乎。若尺内
重按无根。不独先天肾水之竭。亦为后天不足之征。仲景所谓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脉微所云。是指心经动脉而
言。按气交变论中。岁水太过一节。内有神门绝者死不治。言水胜而火绝也。其穴在掌后兑骨之端。即如人迎
与气口并称。皆主关前一分而言。其穴在喉之两旁。乃足阳明之动脉。能于是处求诸经之盛衰乎。可知神门二
说。各有主见。各有至理。不可附会牵合而致疑殆也。
口问十二则
问冲阳太溪脉
属性:问冲阳太溪。皆足之动脉。每见时师求之于垂毙之时。验乎不验乎。答曰。是即仲景趺
阳少阴也。尝闻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未尝决之于二处也。或谓以此本属胃与肾脉。虽变其名。仍当气口尺中
诊之。脉法以寸口趺阳少阴三者并列而论。是即寸关尺三部之别号。但未明言其故耳。喻嘉言释仲景平脉首条
云。条中明说三部。即后面趺阳少阴。俱指关尺而言。然何以止言趺阳少阴。盖两寸主乎上焦。营卫之所司。
不能偏于轻重。故言寸口。两关主乎中焦。脾胃之所司。宜重在右。故言趺阳。两尺主乎下焦。宜重在左。故言
少阴。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但二处动脉。犹可求其绝与不绝。非推原某脉主某病也。设闺中处子。而欲按其足
上之脉。殊为未便。
口问十二则
问反关脉
属性:昔人所云反关之脉。但言脉位之异。未审所见之脉,与平常之人可例推乎。抑别有所异乎。答
曰。凡脉之反关者。皆由脉道阻碍。故易位而见。自不能条畅如平常之脉也。其反关之因。各有不同。而反关
之状。亦自不一。有胎息中惊恐颠仆而反关者。有襁褓束缚致损而反关者。有幼时跌仆动经而反关者。有龆龀
疳积。伐肝太过。目连 而左手偏小。有似反关者。有大惊丧志。死绝复苏而反关者。有一手反关者。有两手
反。关者。有从关斜走至寸而反关者。有反于内侧。近大陵而上者。有六部原有如丝。而阳溪列缺。别有一脉大
于正位者。有平时正取侧取俱无。覆手取之而得者。有因病而正取无脉。覆手诊之乃得者。总皆阴阳伏匿之象。
有伤寒欲作战汗。脉伏而误认反关者。大抵反关之脉。沉细不及。十常八九。坚强太过者。十无二三。欲求适
中之道。卒不易得也。亦有诸部皆细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此经脉阻结于其处之状。故其脉较平人细小
者。为反关之常。较平人反大者绝少。不可以为指下变异。谓之怪脉也。凡遇反关殊异平常之脉。须细询。其
较之平时稍大。即为邪盛。比之平时愈小。即为气衰。更以所见诸证参之。
口问十二则
问人迎气口脉
属性:门人问曰。人迎主表。气口主里。东垣内外伤辨。言之详矣。而盛启东又以新病之死生。
系乎右手之关脉。宿病之死生。主乎左手之关尺。斯意某所未达。愿闻其义云何。答云。病有新久。证有逆顺。新
病谷气犹存。胃脉自应和缓。即或因邪鼓大。因虚减小。然须至数分明。按之有力。不至浊乱。再参语言清爽
。饮食知味。胃气无伤。虽剧可治。如脉至浊乱。至数不明。神昏语错。病气不安。此为神识无主。苟非大
邪瞑眩。岂宜见此。经云。脉浮而滑。谓之新病。脉小以涩。谓之久病。故新病而一时形脱者死。不语者亦死。
口开眼合。手撒喘汗遗尿者。俱不可治。新病虽各部脉脱。中部独存者。是为胃气。治之必愈。久病而左手关
尺软弱。按之有神。可卜精血之未艾。
他部虽危。治之可生。若尺中弦紧急数。按之搏指。或细小脱绝者。法在不治。盖缘病久胃气向衰。又当求其
尺脉。为先天之根气也。启东又云。诊得浮脉。要尺内有力。为先天肾水可恃。发表无虞。诊得沉脉。要右关有
力。为后天脾胃可凭。攻下无虞。此与前说互相发明。言虽异而理不殊也。
口问十二则
问初诊久按不同说
属性:问脉有下指浮大。按久索然者。有下指濡软。按久搏指者。有下指微弦。按久和缓者
。何也。答曰。夫诊客邪暴病。应指浮象可证。若切虚羸久病。当以根气为本。如下指浮大。按久索然者。正
气大虚之象。无问暴病久病。虽证显灼热烦扰。皆正衰不能自主。随虚阳发露于外也。下指濡软。久按搏指者
。里病表和之象。非脏气受伤。则坚积内伏。不可以脉沉误认为虚寒也。下指微弦。按久和缓者。久病向安
之象。气血虽殆。而脏气未败也。然多有证变多端。而脉渐小弱。指下微和。似有可愈之机者。此元气与病气
俱脱。反无病象发现。乃脉不应病之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