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栖特种兵 >

第114部分

三栖特种兵-第114部分

小说: 三栖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这房子已经打动了不少人的心,结果进去一看,基本上都被打动。不想走了。

    因为每个单元屋子里都是自来水供应到户,这种水就是今天交易的那些水,起码八百两银子一瓶的那种水!

    这些人本来就是身兼二任的,主要是来这里买水。现在看到同样的水敞开供应,条件是自己有一技之长,被娘子水主管招聘的人相中,谁还要费那些周折?

    现在人们的心态就从随便试试。变成全力以赴争取了!

    都说中国民间藏龙卧虎,果然是名不虚传!平常看不到,只是因为没有那种条件让龙现形、让虎发威。今天麦轲算是认识到了。

    随后,几处招聘的台子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为了提高效率。招聘按一些粗线条的行业划分,有些人认为自己样样精通的就去各台赶场,来个广种薄收。

    麦轲看到这样的人还不少,就专门另辟一台,就叫多才多艺招聘处,由麦轲亲自坐镇。

    加上原来就有的武工台,由谭世尊坐镇;采矿台,由万林虎坐镇;文治台,由张珷坐镇,这个虽说不是滥竽充数,也只能算矮子里面拔将军,还真没有比他更有文化的。

    农林牧副渔,这些行业本来就是娘子水人的本色行业,除了渔以前和这里的人无关以外。水都没有,何从谈鱼?没有鱼,哪里来的渔?

    但是现在规模无限扩大,原来自己动手的人,现在都成了领导阶层,所以也是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个展台由谭国的几个叔叔坐镇,周围接受招聘考核的也最多。

    另外就是有一个医术台,由乜世人负责,丐帮由于贫穷的关系,所以基本上自己给自己治病,也积累了一定的医疗知识,乜世人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就连吴仁晓也来凑个热闹,他要召集的是那些坑蒙拐骗之徒,作奸犯科之辈。

    那些虽然有一技之长,但是不够优秀的,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周围的魁城、卫星城也同样需要人,住在这些村子里,也可以免费喝娘子水的泉水、吃那十全果盘,只是没有这些高楼可住,没有多余供应。至少目前是如此。所以所有人的第一选择是娘子水。

    麦轲既然自己负责了一滩,就交待其他人,特别是张珷,把那些凡是拥有两门或者以上特长的人才都送到他那里去。

    有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不久,乜世人那里传来消息,说是李时珍的六世孙竟然亲自来应聘,他说一旦条件合适,他就把全家和所有徒子徒孙、师叔师大伯、师爷爷师奶奶的都带过来。

    他的条件很简单,就是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娘子水的泉水,同时娘子水以外的地区,如果有急需,比如大规模瘟疫,必须允许他们参与治病救人。

    麦轲听了小乜的汇报,说这个条件不算回事,全都答应了他们。可问题是,他们真的是李时珍的后代吗?这个可要考考他们!

    想吧,就叫小乜把那个叫李保珍的所谓李时珍的后代叫过来。麦轲也没有问他别的,就问他《本草纲目》的相关问题。

    麦轲当然自己不知道,但是他有灵犀一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原材料它都能找来,弄点古书的内容不在话下吧。

    “《本草纲目》一共有多少部?”

    “十五部。”对答如流。

    “药材最少的一部是什么?”

    “火部。”毫无停顿。

    “最后一部的最后一味药是什么?”…

    “金石部,黄矾。”简洁准确。

    “最后一个问题:人本身是不是也有药材,若是,在什么部?”

    “是。就叫人部。一共有六种药材。”

    麦轲悄悄地询问灵犀一动:“都正确吗?”

    灵犀一动回馈:“完全正确!”

    麦轲至此,完全相信了这位自称的李时珍后代就是李时珍的子孙,其实麦轲本身就是多疑,他以为古人也如同现代人一样,喜欢把古人抬出来为自己虚张声势。

    古人恰恰相反,把有成就的先人亮明,实际上是为自己增加了压力,表明自己有责任感,不会玷污了先祖的名声。

    收获了名医后代,麦轲大喜,立刻就交待他把一家都搬来,而且尽可能的扩大收徒范围,因为麦轲知道一场巨大的瘟疫即将来临。

    就在麦轲心满意足的时候,一个更厉害的人才找上了门。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招聘会上,各路贤才齐聚,其中一位就是李时珍的六世孙。

    。。3032268。aspx

第279章 二顾同至归心() 
麦轲刚刚接收了明代医学大家李时珍的后代李保珍,并且因为有此收获心满意足的时候,就听张珷派过一个人来说,来了一个姓顾的,说是什么顾祖禹的后代,说得都是一些这里有山,那里有河等没用的东西。

    所以张珷让他来问问,愿不愿意听听那个似乎没有一技之长的人说得都是什么。同意的话,就让他过来;否则直接赶走了事!

    顾祖禹?这个人可是麦轲心中极为佩服的二顾之一。麦轲对他佩服,不仅仅是对他的人品,而且是对他的学识。这家伙简直就是一幅活地图。不但是活地图,而且直接就是活军事地图。

    他的后人,别说超过了乃祖,哪怕和顾祖禹持平,甚至只有他的一半,也绝对是超级人才了!

    麦轲赶紧站起身来,连问那个人在哪里,要求快带他去见他。

    那传话人一看麦轲的态度,直到自己看走了眼;不但自己,张珷也是一样不识真人。连忙头前引路。

    来到张珷主持的招聘处,带路人指着站在圈外的一个长袍说:“那就是顾先生了。”麦轲一看,那里站着两个人,一个正在有点愤然地说:“方舆兄,我看还是离开算了!这里既然如此不识货,我们有这个愿望也没有用。”

    “日知老弟,既来之则安之,还是等等要我们去见的那个人吧。”另一个长袍回复到。

    带路的人也不知道另一个人是谁,麦轲也没有再问,先上去打个找乎:“顾先生大驾光临,不胜感谢!让你在这里久等,罪过罪过!”

    然后伸手过去:“我是麦轲,欢迎顾先生来到娘子水!”

    没想到,麦轲一只手伸过去,两个人都伸了过来,同声到:“不必客气!”

    这事有点怪!怎么一个人变成了二个?难道二人都是顾祖禹的后裔?

    二人各道了名字,麦轲这才知道。两个人真的都姓顾。一个叫顾继之,字方舆;另一位也姓顾,叫顾延之,字日知。

    刚才和张珷接触,顾延之并没有上去,他本来到这里来并不感兴趣;之所以来,是好朋友顾继之强邀的结果。因此,刚才顾继之吃了闭门羹,他更觉得来此没有意思了。这时麦轲以为这二人都是顾祖禹的后代了,就对他们表达了对其先祖的敬仰。说他曾经看过《读史方舆纪要》。非常佩服他的学识和民族气节。今日能与他的后人你们二位把酒言欢,感到不胜荣幸。

    这时候,顾继之已经意识到麦轲有了误会,当即纠正他说:“麦轲先生。日知的先祖和我的先祖非一人也!他先祖乃是撰著《日知录》的顾炎武先辈。”

    麦轲自己险些闹出乌龙虽然甚觉不好意思,但听了介绍这顾延之的先祖竟然是顾炎武,自己最敬佩的二顾又一人,不禁大喜过望!放下学识不说,这顾炎武的民族气节可是杠杠的!

    麦轲不禁又是伸出手去,对他的后人表述一下对顾炎武的敬仰。

    看着麦轲对自己引以为豪的祖先不但熟知,而且特别尊敬,瞬时就对麦轲生出一种亲切感,那种白来一趟的郁闷一扫而空。已经感到不虚此行了。

    这二人和大多数不一样,可不是为了喝水,更不是为了买水而来的。

    二人和麦轲一起到了麦轲的招聘点,三人围桌而坐。借着秋日的阳光,麦轲进一步打量了二人一番。当然不是那种直接经意的方式。他那眼睛快速一看。就如同扫描机一样,对象都成了图画,印在他的记忆里。

    看顾延之,如同后世勤恳的地质学家,看面色就知道经常野外作业,风餐露宿。看顾继之呢,则如同沉稳睿智的成熟政治家,不怒而威,泰山崩于前而不惊。

    麦轲笑着对二位说:“看来二位非常熟悉,我看这样好不好,你们互相介绍一下对方,然后说说你们有什么要求和想法。我想二位肯定不会是来买水的吧?”

    顾继之说:“好!就这样办!怎么介绍呢,还真不知道怎么来。要不麦轲先生你先介绍一下你自己,让我们学学,同时,也为了理解你。”

    “没问题!我的名字你们都知道了,以后叫我麦轲就好。我年龄小点,就尊称二位为兄长了。我的职责嘛,虽然没有正式确定,可以叫做总管,也就是说一切都是我说了算。

    “当然不要误会,认为什么事情都我说了才算。我可没有那么多的闲心什么事情都管。

    “这里人人都对自己管的事情负责,但是我可以制止任何人的错误做法,当然什么是错的,也同样是我说了算。

    “因此,二位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跟我提出来!如果我答应了,就是最后决定了!”

    “好!干脆!那我们直接提要求了!嘿嘿,当然要让你知道我们提要求的根据。”还是顾延之代表二人说话。

    听顾延之介绍,这次到这里来,是顾继之极力促动的。起因还是和《读史方舆纪要》相关。原来顾祖禹写书的时候,保留了一些最机密的东西,没有包括在那本书中。

    然后把这些秘密口口相传,留给下一代,并且让他们留意,如果有人进入了这些机密所在,顾家后人就要去辨识,看是无意偶为,还是识破了这些机密,要善加利用。

    这娘子水正是最重要的秘密地点之一!顾祖禹提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也特别提到这里五行缺水,一旦什么时候有人把水解决了,娘子水就是显示它真正战略地位的时候!

    “因此,一听说这个历来缺水的地方要召开喝水大会,就如同一声惊雷把继之搅动,他也就从那时开始,一直鼓动我一起来看看。现在看起来,果然有点门道。”

    顾延之把顾继之的情况简而不漏地介绍完,麦轲更加明白了水对娘子水的命脉作用。难怪六划也是这样强调。

    轮到顾继之介绍顾延之就更简单了,他本来就不擅言辞,加之顾延之又是自己抓来的壮丁,只是在此强调了一些他和顾炎武的联系,尤其提到了一条,就是他位兄弟,自幼胸有大志,又严格秉承祖训——绝不事清!所以一身本领无从施展。

    如果能找到一个不违祖训的地方,他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理政大才!

    麦轲心中大喜,既然有志,普天之下,难道有比我能提供更好条件的吗?

    ps:

    着名的反清志士顾炎武和顾祖禹的后裔归心麦轲,借喝水大会的招聘环节,齐聚娘子水。

    第279章?二顾同至归心

    p3032268。aspx

第280章 驭风双重功能() 
当麦轲知道顾继之不但把乃祖的《方舆纪要》背得滚瓜乱熟,还在精确度上加强了一步,尤其是他还有个理想,要把它的范围推展到更远的四夷去,心里就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拿下!

    他的这个一技之长太不可多得了!太需要了!有了这个活地图,地利这个因素基本都掌握在手里了。他的作用甚至比顾延之还大得多,虽然顾延之从个人水平上更高出一筹。

    “不错,现在娘子会既然有了水,就已经五行具有了。我们已经理解和确定这里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中枢之地,并且着手建成一个综合基地,进可攻退可守的那种。

    “如此,两位兄长有何要求和打算?”

    顾延之还没有说话,顾继之发言了:“你知道家祖为什么要花费几十年工夫写那方舆纪要吗?”

    “为什么?”麦轲当然知道。他知道是因为他的是后人,多出好几百年的信息;可是他不清楚这个顾家后代是否清楚,故而有此反问。

    “唯一的目的——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祖父在他的遗嘱里特别叮要求:顾家若有人用此书为满清服务,就不是顾氏子孙,一定要逐出门墙。” 当下,向四面高山一指,对顾继之说:“你看!看到四座主峰的要塞城堡和防御工事吗?如果不是反清,在一个内地山区哪里需要如此强力设防?放心,反清是我们的最低基础。”

    二人的眼光也再一次向四面高山看去,发现好像和昨天晚上又不一样了。他们既然是带有考察的意味来这里,当然要把四周的形胜都掌握清楚。因此,昨天一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