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14-本草乘雅半偈 >

第35部分

014-本草乘雅半偈-第35部分

小说: 014-本草乘雅半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品泉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择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久食令人 
有颈 
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茶传) 
山宣气以养万物,气宣则脉长,故曰山水上;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其濑峻流驶而清, 
岩 
江,公也。众水共入其中也。水共则味杂,故曰江水次之;其水取去人远者,盖去人远, 
则 
余少得温氏所着茶说,尝试其水泉之目,有二十焉。会西走巴峡,经虾蟆窟,北憩芜城, 
汲蜀冈井,东游故都,绝杨子江,留丹阳,酌观音泉,过无锡, 惠山泉水,粉枪末旗,苏 
兰薪桂,且鼎且缶,以饮以啜,莫不瀹气涤虑,蠲病析酲,祛鄙吝之生心,招神明而还观, 
信乎物类之得宜,臭味之所感,幽人之嘉尚,前贤之精鉴不可及矣。(煮茶泉品) 
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清而白,流于黄 
石、 
山浓者泉浓,山奇者泉奇;山清者泉清,山幽者泉幽,皆佳品也。不浓则薄,不奇则蠢; 
不 
泉不甘,则损茶味。前代之论水品者以此。(茶谱蔡襄,字君谟着) 
吾乡四陲皆山,泉水在在有之。然皆淡而不甘,独所谓它泉者。其源出自四明潺 洞 
,历大兰小皎诸名岫,迥溪百折,幽涧千支,沿洄漫衍,不舍昼夜。唐鄞令王公元伟,筑埭 
它山,以分注江河,自洞抵埭,不下三数里。水色蔚蓝,素砂白石,粼粼见底。清寒甘滑, 
甲于郡中。余愧不能为浮家泛宅,送老于斯。每一临泛,浃旬忘返,携茗就烹,珍鲜特甚。 
洵源泉之最胜,瓯牺之上味矣。以僻在海陬,图经是漏,故又新之记罔闻。季疵之杓莫及, 
遂不得与谷帘诸泉齿,譬犹飞遁吉人,灭影贞士,直将逃名世外,亦且永托知稀矣。(茶笺) 
山泉稍远,接竹引之,承之以奇石,贮之以净缸,其声琮琮可爱,移水取石子,虽养其 
味 
甘泉旋汲,用之斯良。丙舍在城,夫岂易得。故宜多汲,贮以大瓮,但忌新器,为其火 
气未退易于败水,亦易生虫,久用则善。最嫌他用,水性忌木,松杉为甚,木桶贮水,其害 
滋甚,挈瓶为佳耳。(茶疏) 
烹茶须甘泉,次梅水。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大瓮满贮, 
投伏龙肝一块,即灶中心赤土也,乘热收之。(茶解) 
烹茶水之功居六,无泉则用天水,秋雨为上,梅雨次之。秋雨冽而白,梅雨醇而白;雪 
水五谷之精也,但色不能白;养水须置石子于瓮,不唯益水,而白石清泉,会心亦不在远。 
壬寅腊八,过南屏,僧碧婆煮茶,不拘老嫩,皆可人口。又不在茶具,虽饭镬中,亦称其旨, 
时与之游,遂成茶癖。每令长须远汲虎跑泉,葛仙翁井,或索友人携来惠山泉水,以茶之妙 
在水发也。每值梅雨,托布承接,或荷叶,或磁盘,或以锡作板,溜积瓮中,试烹 
都有雾气,远不及泉水之清且洁也。一日偶取所蓄梅雨,见孑孓乌虫数十百,跳跃碗内,遂 
都好,但未可就用,须置器日久,俟其色变虫去,色香味始妙,不似山泉但可留数日,久即 
味变也。此后不烦远役奴子,亦不颛取梅雨,唯待久雨时,向急溜中,大缸承贮。月余后, 
另移瓮内,百日始佳,半年更妙。四时皆用此法。春雨味更鲜浓,雪色尤为洁白,居卤斥之 
地, 之东,日日天泉作供,不但自受用,亦不但供宾客,并及其妻孥,真无量快活也。 
( 
天气上为云,地气下为雨;雨出天气,云出地气,色变虫生,正所以攘地浊,以现天清 
也。诸泉日久作变,变则化,化则去泥纯水,本色本味,和盘托出,毋自倾弃,以失性真。 
(月枢笔记) 
贮水瓮,须置阴庭,覆以纱帛,使承星露,则英花不散,灵气常存。假令压以木石,封 
以纸箬,暴以日中,则外耗其神,内闭其气,水神敝矣。(茶解) 
茶记言养水,置石子于瓮,不惟益水,而白石清泉,会心不远。然石子须取深溪水中, 
表里莹彻者佳 
瓮中,徙倚其侧,应接不暇,非但益水,亦且娱神。(茗笈) 
仁智者性,山水乐深,载 清 ,以涤烦襟。(茗笈) 
【评】曰∶得泉寻茗,得茗寻泉,如选俦觅偶,事主相夫,两家仔细,万一失所,此身 
已矣。 
七、候火 
其火用炭,曾经燔炙为腻脂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古人识劳新之味,信哉。(茶传) 
火必以坚木炭为上,然本性未尽,尚有余烟,烟气入汤,汤必无用。故先烧令红,去其 
烟焰,兼取性力猛识,水乃易沸,既红之后,方授水器,乃急扇之,愈速愈妙,毋令手停, 
停过之汤,宁叶而再烹也。(茶疏) 
炉火通红,茶铫始上。扇起要轻疾,待汤有声,稍稍疾重,斯则文武火候也。若过乎文, 
则水性柔,柔则水为茶降, 
若过于武,则水性烈,烈则茶为水制,皆不足于中和,非茶家之 
要旨。(茶录) 
苏 仙芽传,载汤十六;云调茶在汤之淑慝。而汤最忌烟,燃柴一枝,浓烟满室,安有 
汤耶?又安有茶耶?可谓确论。田子 以松实、松枝为雅者,乃一时兴到之语,不知大谬茶 
政。 
( 
【评】曰∶好茶好水,固不容易,火候一着,更是烦难,如媒妁一般,谋合二姓,济则 
皆同其利,败则咸受其害。李陵传云∶媒 其短。孟康曰∶媒酒酵也。 ,酒曲也。谓酿成 
其罪也。师古曰∶齐人名曲饼,亦曰媒妁,君子司火,有要有伦,得心应手,存乎其人。 
八、定汤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巳上水 
老,不可食也。凡酌置诸碗,令沫饽。沫饽,汤之花也。花之薄者为沫,浓者为饽;细轻者 
为华,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 
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渭水;又台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皓 
皓然若积雪耳。(茶传) 
水入铫,便须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 
时。 
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时老汤,决不堪用。(茶疏) 
沸速则鲜嫩,风逸沸迟,即老熟昏钝。(茶疏) 
汤有三大辩∶一曰形辩,二曰声辩,三曰捷辩。形为内辩,声为外辩,气为捷辩。如虾 
眼蟹眼,鱼目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 
声、振声、骇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为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缕及缕乱不分, 
氤氲乱绕,皆为萌汤。直至气直冲贯,方是纯熟。蔡君谟因古人制茶,碾磨作饼,则见沸而 
茶神便发,此用嫩而不用老也。今时制茶,不暇罗碾,仍俱全体,汤须纯熟,元神始发也。 
(茶录) 
余友李南金云∶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瀹茶,鲜以鼎 ,用瓶煮水, 
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辩一沸、二沸、三沸之节。又陆氏之法,以未就茶 ,故以第二沸为合 
量而下,未若以令汤就茶瓯瀹之,则当用背二涉三之际为合量,乃为声辩之。诗云∶砌虫唧 
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磁杯,其论固已精矣。然瀹茶之 
法,汤欲嫩而不欲老,盖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若声如松风涧水而遽瀹之,岂不过于 
老而苦哉。惟移瓶去火,少待其沸止而瀹之,然后汤适中而茶味甘,此南金之所以未讲者也 
。 
(林玉露罗硕,字大经着) 
李南金谓当用背二涉三之际为合量,此真赏鉴家言。而罗 林惧汤老,欲于松风涧水后, 
移瓶去火,少待沸止而瀹之,此语亦未中 。殊不知汤既老矣,去火何救哉。(茶解) 
【评】曰∶茶经定汤三沸;茶录酌沸三辩。通人尚嫩,伯渊贵老, 林别出手眼,高君 
因以驳之,各有同异。各取死机,三沸而往,三辩随之,老去嫩来,无有终时。 
又评∶定汤谈说似易,措制便难。急即鼎沸,怠则瓦解。须具燮阴阳,调鼎鼐,山心水 
味始 
九、点瀹 
未曾汲水,先备茶具。必洁必燥,瀹时壶盖必仰,置磁盂,勿覆案上,漆气食气,皆能 
败茶。(茶疏) 
茶注宜小不宜大,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若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 
量投 
投茶有序,无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 
。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茶录) 
握茶手中,俟汤入壶,随手投茶,定其浮沉。然后泻以供客,则乳嫩清滑,馥郁鼻端, 
病可令起,疲可令爽。(茶疏) 
酾不宜早,饮不宜迟。酾早则茶神未发,饮迟则妙馥先消。(茶录) 
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巡甘醇,三巡意欲尽矣。余尝与客戏论,初巡为婷 
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阴矣。所以茶注宜小,小则再巡已终。 
宁 
终南僧亮公,从天池来,饷余佳茗,授余烹点法甚细。余尝受法于阳羡士人,大率先火 
候,次汤候,所谓蟹眼鱼目,参沸沫浮沉法皆同。而僧所烹点,绝味清乳,是具入清净味中 
三昧者。要之此一味,非眠云 石人,未易领略。余方避俗,雅意栖禅、安知不因是悟入赵 
州耶。(茶寮记陆树声,字与吉着) 
凡事俱可委人,第责成效而已。惟瀹茗须躬自执劳,瀹茗而不躬执,欲汤之良,无有是 
处。(茗笈) 
【评】曰∶法四气三投,度众寡器宇,此点瀹之尝则。因人以节缓急,随时而制适宜, 
此又点瀹之变通。还得具有独闻之聪,独见之断,乃可以尽人之性,尽茗之性,尽水火之性, 
正 
十、辩器 
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磁,莱州以石。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 
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银也。(茶 
传) 
山林逸士,水铫用银,尚不易得,何况 乎。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茶笺) 
贵则金银,贱恶铜铁,则磁瓶有足取焉。幽人逸士,品色尤宜。然慎勿与夸珍炫豪者道。 
(仙牙传苏 ) 
金乃水母,锡备刚柔,味不咸涩,作铫最良。制必穿心,令火易透。(茶录) 
茶壶往时尚龚春,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所重,盖是粗砂,正取砂无土气耳。(茶疏) 
茶注茶铫茶瓯,最宜荡涤燥洁。修事甫毕,余沥残叶,必尽去之。如或少存,夺香败味, 
每 
(茶疏) 
茶具涤毕,覆于竹架,俟其自干为佳。其拭巾只宜拭外,切忌拭内,盖布 虽洁,一经 
人手 
茶瓯以白磁为上,蓝者次之。(茶录) 
人各手执一瓯,毋劳传送,再巡之后,清水涤之。(茶疏) 
茶盒以贮茶,用锡为之,从大坛中分出,若用尽时再取。(茶录) 
茶炉或瓦或竹,大小与汤铫称。(茶解) 
宜铁,炉宜铜,瓦竹易坏,汤铫宜锡与砂,瓯则但取圆洁白磁而已。然宜小,必用柴 
汝宣成,贫士何所取办哉。(茶笈) 
【评】曰∶付授当器,区别得宜,各称其用,各适其性而已。亦不必强以务饰,亦不必 
矫以 
十一、申忌 
采茶制茶,最忌手污膻气,口臭涕唾,及妇女月信,痴蠢酒徒。盖酒与茶,性不相入, 
故制茶时,少有沾染,便无用矣。(茶解) 
茶之性淫,易于染着,无论腥秽,及有气息之物不宜近,即名花异香,亦不宜近。 
茶性畏纸,纸于水中成受水气多,纸裹一夕,随纸作气尽矣。虽再焙之,少顷即润。雁宕诸 
山,首坐此病,纸帖贻远,安得复佳。(茶疏) 
吴兴姚叔度言茶叶多焙一次,则香味随减一次,余验之良然。但于始焙极燥,多用炭箬, 
如法封固,即梅雨连旬,燥固自若,唯开坛频取,所以生润,不得不再焙耳。自四五月,至 
八月,极宜致谨。九月以后,天气渐肃,便可解严矣。虽然,能不弛懈,尤妙,尤妙。(茶 
笺)不宜用恶木敝器,铜匙铜铫,木桶柴薪麸炭,粗童恶婢,不洁巾 ,及各色果实香药。 
(茶录) 
不宜近阴室、厨房、市喧、小子啼、野性人、童奴相哄、酷热斋头。(茶疏) 
【评】曰∶茗犹人也。超然物外者,不为习所染,否则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矣。圣 
人致 
十二、防滥茶性俭,不宜广,则其味黯淡,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夫珍 
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 
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茶传) 
按经云∶第二沸,留热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者,名曰隽永。五人则行三碗,七人 
则行五碗,若遇六人,但阙其一,正得五人,即行三碗,以隽永补所阙人,故不必别约碗数 
也。(茶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