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02-退思集类方歌注 >

第14部分

102-退思集类方歌注-第14部分

小说: 102-退思集类方歌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肢疼,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均宜以此主之。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切) 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 
分温再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通脉四逆汤
属性:治证同上,而脉微欲绝者宜此。 
四逆汤原方干姜用三两,加葱九茎。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属性:治阴盛格阳,手足厥冷,脉微欲绝,面赤咽疼烦躁者宜此。 
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半合。(诸药煎成,去滓,纳胆汁和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四逆加人参汤
属性:治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四逆汤原方加人参一两。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茯苓四逆汤
属性:治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 
四逆加人参汤内更加茯苓四两。 
四逆汤中姜附草,四肢逆冷急煎尝。(按∶方名“四逆”,必以之治厥逆。《伤寒论·厥 
阴 
细,口不渴,以其脏有寒故也,温之无疑。)饮邪干呕亦相当。(寒饮无实物,温之则寒散而 
饮去呕止。凡治饮皆用温法。)身疼清谷先温里,(凡病皆当先表后里,惟下利清谷,则以扶 
阳为急,而表证为缓,虽身疼痛,亦当先救其里,俟清谷止而身疼未除者,仍从表治可也。 
)不论三阴与太阳。(王晋三《古方选注》曰∶四逆汤“凡三阴一阳证中有厥者皆用之,故 
少 
汗亡阳亦用之者,以太少为水火之主,非交通中土之气,不能内复真阳,故以生附子、生干姜 
迎阳归舍,交接于十二经。反复以炙草监之者,亡阳不至于大汗, 
则阳未必尽亡,故可缓制留中,而为外召阳气之良法。”)表热里寒多汗出,更兼烦躁厥须 
防。(多汗烦躁,阳气外亡,最有厥脱之虑。)厥而脉绝加葱白,(名通脉四逆汤葱入营通脉) 
面赤咽疼猪胆 。(名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猪胆汁苦滑之极,能引阳药直达下焦,所谓“ 
热因寒用”也。)亦有加入人参者,(名四逆加人参汤)亡阳脱血此为良。(此亡阳而更脱血 
,故加人参以生津益血。)更益茯苓疗肾躁,(肾躁,即阴躁也。必引肾水上泛,故加茯苓镇 
之。)茯苓四逆汤名彰。(此即真武汤之变方,重用茯苓镇泄肾水。)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白通汤
属性:治少阴病下利脉微,恶寒蜷卧。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切一枚) 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两 
服。服后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暴出”乃药力所迫,药力尽则气仍绝;“微续”乃正气 
自复,故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属性:治少阴病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 
白通汤内加入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冲和服。 
白通(汤)姜附兼葱白,(此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少阴下利脉微给。(少阴下利脉 
微,但 
脏也。 
格,故 
取之” 
寒气格拒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当归四逆汤
属性: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并治寒入营络,腰股腿足痛甚良。 
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各三两) 甘草 木通(各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 水 
八升,煮取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属性:治证同当归四逆汤。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此。 
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二升,生姜半斤,以水六升,清酒六升,煮取五升,去滓,分温五 
服。 
逆乃太 
通阴阳 
汤全从 
茱萸生 
归四逆汤 
者,阴血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干姜附子汤
属性:治下后复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切) 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当与茯苓四逆 
汤参看, 
干姜附子(汤)回阳剂,昼躁夜安阴亦亏。(按∶阳虚有二证∶有喜阳者,有畏阳者; 
大抵阴 
须知不 
下后 
附子 
豫未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真武汤
属性:治少阴伤寒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 
呕,此汤主之;又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发热,心下悸,头眩,筋惕肉 ,振振欲擗 
地者。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炮一枚) 水八升,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子汤
属性:治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口中和,背恶寒者。 
附子(二枚生切) 人参(二两) 茯苓 芍药(各三两) 白术(四两) 水八升, 
煮取三升,去 
真武汤中用熟附,茯苓术芍生姜互。崇土扶阳泄水邪,少阴水逆阳虚故。(按∶肾之真 
阳盛 
芍 
疼呕利四肢沉,(皆脾胃病,盖水反侮土故也。)悸眩(水气凌心) 惕(阳气欲亡)兼能顾。 
( 
又 
惟附子生熟分两各异;其补阳镇阴之分岐,只在参、姜一味之转旋。于此等处,大宜着眼。 
)但以人参易去姜,温散之功转温补。(真武汤用姜而不用参,是温散以逐水气。附子汤去 
姜 
一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浆水散
属性:(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治虚寒水泻,冷汗脉微,甚则呕吐,此为 
急病;夏暑暴泻亡阳亦宜。 
附子 干姜 炙甘草 官桂(各五钱) 高良姜(二钱半) 半夏(二两) 
为细末,每服三五钱,浆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 
河间浆水(散)治吐泻,脉微汗冷亡阳者。附姜夏草桂良姜,(此即四逆汤加官桂佐附 
子,加 
时为取 
搅混, 
暑湿热 
月,不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回阳返本汤
属性:(陶节庵《伤寒六书》) 治阴盛格阳烦躁。 
附子 干姜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炙甘草 腊茶 水一钟煎之,临服入蜜五匙,顿冷 
服之 
回阳返本汤陈皮,四逆生脉二方披。(此四逆汤合生脉散,回阳而兼复阴。加陈皮以理 
气也 
也。 
戴 
黄连入,(黄连与附子同用,能交水火于顷刻。)但躁不烦不可医。(内热曰“烦”,谓心中 
懊烦闷,为有根之火,故但烦不躁,及先烦后躁者,皆可治也。外热曰“躁”,谓身体手 
足扰动,欲坐卧裸衣入井,为无根之火,故但躁不烦,及先躁后烦者,皆不可治也。)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附姜白通汤
属性:(喻嘉言《医门法律》) 治猝暴中寒,厥逆,呕吐泻利,色清气冷,肌肤凛栗无汗, 
阴盛没阳之证。 
附子(炮) 干姜(炮各五钱) 葱白(五茎取汁) 猪胆(大者半枚) 水二大盏, 
煎附、姜二味 
留白二寸许, 
熨二三饼;又 
散阳回,身温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附姜汤
属性:(喻嘉言《医门法律》) 治猝暴中寒,其人腠理素疏,自汗淋漓,身冷,手足 
或外显假热躁烦,乃阴盛于内,逼其阳亡于外,即前方不用葱白也。 
附子(炮) 干姜(炮各五钱) 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加猪胆汁一蛤壳,和温冷服。 
不用葱熨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附姜归桂汤
属性:(喻嘉言《医门法律》) 治中寒用附姜汤后,第二服随用此方继之。因寒 
伤营血,故用此兼理营分之寒。 
附子(炮) 干姜(炮) 当归 肉桂(各二钱五分) 水二大盏,煎减半,入蜜一蛤 
壳,温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附姜归桂参甘汤
属性:(喻嘉言《医门法律》) 治阳气将回,阴寒少杀,略有端绪,第三服 
附子(炮) 干姜(炮) 当归 肉桂(各一钱半) 人参 甘草(炙各二钱) 水二 
大盏,煨姜三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辛温平补汤
属性:(喻嘉言《医门法律》) 治中寒服前三方后,阳已回,身温色活,手足不 
除,第四方即用此平调脏腑营卫。 
附子(炮) 干姜(炮) 肉桂(各五分) 当归 人参 甘草(炙) 黄 (蜜炙) 白 
术(土炒) 
至一盏,入蜜五蛤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甘寒补气汤
属性:(喻嘉言《医门法律》) 治中寒服前药后,诸证尽除,但经络间微有顽痰 
药服之不能通快者,第五方用此。 
人参 麦冬 白芍(酒炒各一钱) 黄 (蜜炙一钱二分) 生地黄(二钱) 甘草(炙 
七分) 丹 
附姜白通(汤)治中寒,吐泻厥冷身无汗。还须艾炷灸关元,(脐下一寸五分名“气海”, 
二 
行其严令,埋没微阳,肌肤冻裂,无汗而丧神守,急用附子、干姜,加葱白以散寒,加猪 
汁引入阴分。然恐药力不胜,熨葱灼艾,外内协攻,乃足破其坚凝。少缓须臾,必无及矣 
”)魄汗淋漓阳外亡,但将附子干姜唤,(名附姜汤)此即前方除去葱,专主回阳勿兼散。( 
其人肾阳素扰,腠理素疏,阴盛于内,必逼其阳亡于外,魄汗淋漓,脊项强硬,用附子、 
姜、猪胆汁,即不可加葱及熨灼,盖恐助其散,令气随汗脱,而阳无由内返也。宜扑止其 
陡进前药,随加固护腠理。不尔,恐其阳复越也。)寒邪入中必伤营,当归肉桂宜参赞 
附姜归桂汤 附、姜专主回阳,而其所中寒邪,必先伤营血,故服附姜汤后,即须当 
桂,以驱营分之寒,才得药病相当也。)俾得阳和阴少衰,附姜归桂参甘(汤)灌。(服 
后,阳气将回,阴寒少杀,即须加入人参、甘草,调元转饷,收功帷幄。不尔,姜、附 
直将犯上无等,必堕前功也。)利止身温汗亦收,辛温平补汤宜按, 术芍味入前方 
阴阳毋间断。(服附姜归桂参甘汤二三剂后,觉其阳明在躬,运动颇轻,神情颇悦, 
、五味、白芍、白术大队阴阳平补,不可歇手。盖重阴见 ,浪子初归,斯时摇摇 
若怠缓不为善后,必堕前功也。)经络之间微有痰,休养其阴痰乃涣,甘寒补气(汤) 
甘, 地芍丹梨竹爨。(用平补后,已示销兵放马,偃武崇文之意。兹复有顽痰留积经 
但宜甘寒助气开通,不宜辛辣助热壅塞。盖辛辣之味,始先不得已而用其毒,今阳既安 
即宜休养其阴,故但宜甘寒补气,缓缓调之,斯为善后之计耳。)次第编成共六方,嘉 
费深心纂。长沙《猝病论》虽亡,从此寻求思过半。(汉张仲景先师着《伤寒论》十卷 
传经阳病,《猝病论》六卷,治猝暴阴病。生民不幸,《猝病论》当世即已失传。嗣后 
辈出,从未有阐扬之者。惟韩祗和于中寒一门,微有发明,诲人以用附子、干姜为急 
为仲景之徒矣。清季喻嘉言尚论仲景《伤寒论》,凡于阴病见端,当以回阳为治者, 
之。乃复着《阴病论》,并度金针,畅言妙蕴,观其所订六方,次第精详,深合仲景心 
且《猝病论》亡,难以征信。然取《伤寒》《金匮》治虚寒之方绎之,见治热病杂病 
者,用药且若此,而治暴病中寒之说,可深信不疑矣。嗟乎!猝中寒邪,阳微阴盛, 
急之候,设非姜、附之猛,斩关直入,何以迅扫阴氛,挽回阳气,百中能有一活耶 
来,霍乱盛行,顷即肢冷脉伏,面青音哑,旋见烦躁而死。虽当夏暑,讵非阴邪入中三 
危证乎?余有感于斯,故纂喻氏方论,约编歌诀,表彰厥功,以鉴世之得失,且以自警也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益元汤
属性:(陶节庵《伤寒六书》) 治面赤身热,不烦而躁,饮水不入口,名戴阳证。 
附子(炮) 干姜 艾叶 黄连 知母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甘草 加入姜、枣、葱 
白煎, 
益元(汤)艾附与干姜,麦味知连参草将,姜枣葱煎入童便,(姜、附、艾叶回阳,协 
人参、 
附丽, 
赤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回阳救急汤
属性:(陶节庵《伤寒六书》) 治三阴中寒,初病身不热,头不痛,恶寒战栗, 
引衣自盖,蜷卧沉重,腹痛吐泻,口中不渴,或指甲、唇青,口吐涎沫,或无脉 
力。 
附子(炮) 干姜 肉桂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 陈皮 甘草 五味子 水二钟, 
姜三片 
回阳救急(汤)用六君,(参、苓、术、草、半夏、陈皮,名六君子汤。)桂附干姜五味 
群,加 
药,祛 
用也。)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四维散
属性:(张介宾《新方八阵》) 治脾肾虚寒,滑脱之甚,或泄痢不止,或气虚下陷, 
脱不能禁者,无出此方之右。 
人参(一两) 制附子(二钱) 干姜(炒黄二钱) 甘草(炙一二钱) 乌梅肉(五 
分或一钱酌其 
蒸一饭顷, 
四维散治痢无休,脾肾虚寒滑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