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折锦春 >

第149部分

折锦春-第149部分

小说: 折锦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妪听了这话,便连连点头道:“可不是这话么,如此便也是礼数周全了,陶夫子必会高看秦氏一眼。”

    太夫人闻言便笑了起来,微有些感慨地道:“可见那东陵先生的赠言无错。你瞧瞧,自六娘去了白云观,家中可不尽是好事么?真真是高人大手、铁口直断啊。”

    此语言及府中女郎,周妪并不好接话,只陪笑了几声,便专心为太夫人打起扇来。

    太夫人似亦不需她接话,语罢便微微阖眼,似是闭目养神。

    房间里凉静氤氲,一旁的香炉升腾起淡淡的烟气。

    便在此时,忽听那廊下似有小鬟说话,旋即便见阿蒲的身影出现在了帘外,轻声禀报道:“太夫人,陶大娘子来了。”

    太夫人闻言,立时便睁开了眼睛,人也坐直了,略提了声音道:“快请。”

    阿蒲应了一声退了下去,这厢周妪便起了身,上前打起西次间的帘栊,没过多久,便见阿蒲领着一身简素的陶文娟,款步而来。

    “陶娘子有礼,快些请进,太夫人在里头呢。”周妪含笑上前屈了屈身。

    陶文娟知晓她乃是秦府最有身份的管事妪,因此并不敢受她的礼,微微侧身避让,又还了半礼,方浅笑盈盈地道:“妪多礼了。”

    周妪侧身往旁让了让,陶文娟便步履轻盈地走了进来,一举一动端庄优雅,虽衣着普通,风度却极从容。

    太夫人早便漾了满脸的笑,此时便笑着向她招手道:“来,来,坐到我这里来。那窗扇开了半格,此处恰有凉风。”说着便向外吩咐,“将那缸里的葡萄端一盘上来。”复又向陶文娟笑道:“我知道的,你们年轻人怕热,就爱吃个凉的。这葡萄在井水里湃了半日,想必你爱吃。”

    陶文娟先是上前向太夫人见了礼,此时便笑着掩了口,轻语道:“我是来给太夫人送经卷的,可不是为了这果子,太夫人莫要这般客气,倒叫我惭愧起来。”

    连日来,她与太夫人已是处得熟了,然言语间却仍旧维持着分寸,并不显得过分熟稔。

    这般行止,太夫人瞧在眼中,心下自是更为满意,便拉着她的手坐下了,周妪亲手端上了青瓷莲叶盆,盆中盛着紫郁郁的一串葡萄,上头还沾着水珠,看着便很喜人。

    将葡萄搁在了一旁的凭几上,周妪便退守在了一旁,仍旧为太夫人打扇。

    陶文娟便自袖中抽出一卷薄薄的经文,双手奉上,神态恭谨地道:“这是才抄得的经,原是答应了今日送来了,所幸未曾太迟。”

    太夫人笑得双眼都眯了起来,亲手接过经卷,打开细瞧,却见那上头是一手秀丽的小篆,字字精巧、笔笔端正,便像是陶文娟这个人,亦是一身的端正秀丽,叫人挑不出半点错来。

    她心下实是欢喜,吩咐周妪将经文收了,便与陶文娟说起话来。

    陶文娟打迭起了百分精神,应付着这位秦府的太夫人,言谈举动无一处不妥贴,更兼态度温婉和善,与太夫人相谈甚欢。

    两个人说了约一盏茶的闲话,陶文娟略吃了几粒葡萄,便起身告辞。

    太夫人心情颇佳,便叫人拿了只极精巧的小竹筐里,装了几只大的桃儿,上头又搁了几串大个儿的葡萄,方笑道:“难为你替我抄了经,我也无甚好回礼的,这些果子你带回去便是。那葡萄恐有些酸,你自己留着吃罢,那桃儿却是甜软的,便请尊君尝尝。这些皆是田庄上送来的,若是觉着好吃了,便再来。我们这里旁的没有,这些不值钱的果子可是多得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298章 青衿舞

    太夫人这话说得风趣,陶文娟便笑了起来,大大方方地接了竹筐,柔声谢道:“多谢太夫人,这些果子都是极好的,我替家君多谢您了。”

    太夫人笑着摆了摆手,一时间又似是想起了什么,便拿扇子向手掌上一拍,转向周妪道:“瞧我这记性,竟忘了还有药丸没拿。你去里间的架子上,将那只描莲纹的小匣子拿来。”

    周妪领命去了,不一时回转,手里托着个小巧的木匣,那匣子不过巴掌大小,虽是普通的榉木所制,却漆着上好的绿沉漆,瞧来十分精致。

    太夫人将匣子拿了,亲手交予了陶文娟,笑着道:“这是枇杷丸,我以往咳嗽也常吃这个。听闻尊君有嗽症,犯的时候吃这个便会好一些,你也带回去罢。”

    她这番赠物赠药,皆不是名贵之物,却是件件贴心,十分顾及陶家的家境,并无半点居高临下之态,只看这待人接物的态度,便极有士族风范。

    陶文娟见此情形,心下倒也有两分真切的感动,再三向太夫人道了谢,方才辞了出来。

    因那小竹筐与小匣子都并不好拿,临走前,太夫人特意遣了个粗手大脚的仆妇,替陶文娟提着东西,又叫人提前备了辆牛车送她,陶文娟便与那仆妇步出德晖堂,径往前头的角门而去。

    此时正值午后,方才还灰蒙蒙的天,不知何时便放了晴,烈阳当空照着,天蓝得耀眼,不见一丝云絮。德晖堂院门前的那方空地上,是白晃晃的一地阳光,并无遮阳之物。

    那仆妇当先走在前头,陶文娟在后跟着,两个人避开了太阳地,转上了一旁的曲廊。

    陶文娟一面走,一面便四下打量。

    这条路不是她来时的路,方才她进来时,是从另一头的菀芳园那里过来的,却是不曾见过此处的风景。比起菀芳园的落红轻英、婉转多情,这阔大而空寂的庭院,便显出了一种说不出的情味,似是沧桑,又似是颓丧,即便那廊檐转角漆色油亮,亦掩不去那种骨子里的冷意。

    所谓百年士族,如今避居一隅,渐渐败落,总不免叫人唏嘘。陶文娟睹物感怀,心下颇是喟叹,正自四顾而视,忽觉眼角的余光处飘过了一角青色的裙裾。

    她连忙收回目光,转首看去,却见前方曲廊的转角处行来一人,却是个妙龄女子,青衣青裙,一带纤腰不盈一握,举手投足风姿婀娜,那闲步悠然的模样,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风流味道。

    那女子见了陶文娟二人,明显地怔住了,在原地站了一会,复又继续前行。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陶文娟觉得,自见了她们后,那女子走路的样子便有些不同了,低眉敛首,两手垂在身侧,比之方才规矩了许多。

    一眼扫罢,陶文娟便移开了视线。

    两下里走得都不算快,只这曲廊倒也不长,不过数息的功夫,那女子便已行至了陶文娟二人的对面。

    到得此时,陶文娟才终于看清,那女子身上穿着的,居然是东院使女的服饰。

    这发现让她大吃了一惊。

    方才从远处看时,她还以为是遇见了府里的哪位女郎呢,谁想这般风姿妖娆的女子,居然只是个使女,这委实出人意料。

    她忍不住蹙起了一双黛眉,那青衣使女此时已是避立在了曲廊的一侧,让过了德晖堂的那个仆妇,向陶文娟屈身行礼。

    陶文娟的面上便露出个淡笑来,冲她点了点头,不着痕迹地看了她一眼。

    那女子的头垂得极低,屈身躬背,从陶文娟的角度看去,根本便瞧不见她的脸,只能看见对方漆黑的发髻,那发髻却是梳了妇人的样式。

    陶文娟略松了一口气。

    这使女方才的仪态委实太过了些,若是未婚的使女,则这秦家的家风便可见一斑了,她回去后定要劝陶若晦早做决断。而今看来,却是她多虑了。这使女既是已嫁了人,则那婀娜的体态便也不算出格。

    便在她这般做想时,两下里已是擦肩而过。而在行过那使女身边的一瞬间,陶文娟的鼻端,蓦地飘来了一缕隐约的暗香。

    如兰似馨,淡雅清灵。

    陶文娟秀丽的面容上,划过了一抹极淡的讶然。

    这香料一闻便知颇是名贵,便是在他们陶家未曾败落时,她也从不曾闻过如此精雅的熏香。

    到底是百年士族,身家豪富,便连普普通通的一介使女,亦能用得上这样的香料。

    心中忖度着,陶文娟行不出几步,便又忍不住回首张望。

    那使女此际已然拐去了游廊的另一侧,那一角青色的裙摆,只在转角处一闪,便即消失,看她走的方向,却是向着通往东院的角门而去的。

    陶文娟慢慢地转过身来,伸手抚了抚裙摆,心中却是暗自苦笑。

    不过是偶尔遇见的一个使女罢了,就算那使女略出格了些,也不是什么大事,她这里倒疑神疑鬼起来,委实可笑。

    她松开眉心,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看起来,她这是被那个胡天吓破胆了,对这些士族便也有些不大信任,总觉得人家像是隐瞒了什么似的。

    她再度拂了拂裙,似是将那淡淡的疑虑也拂了去,便又继续前行。

    接下来这一路再没遇见什么人,到得角门处,那秦府的牛车已经等候多时了,陶文娟赏了那仆妇两个钱,打发她走了,便自上了车。

    陶若晦赁下的院子便在荷花里的尽处,再往前便是和惠大街,离着秦府路程不远,不过小半盏茶的时间便到了。

    陶文娟提着东西进了自家院门,迎头便见满枝葱翠,却是一架精巧的蔷薇花幛,那花幛上碧叶重叠、翠华如幕,微风拂过时,那满架绿影便随风轻颤,似向着来人问好。叶间偶有一两朵娇娜的轻粉、醉颜般的酡红,却是“人间六月犹春色,不肯轻易下枝头”的蔷薇花了。

    这院子比之上京宽敞了许多,虽只得一进,这一架花幛却将院子隔成了前后两段,花幛后便是内宅,有一明两暗三间正房,东西两厢各一间小巧的房间,而花幛前头则只有一间略大些的房间,如今便是陶若晦的书房,偶有客来,亦是在这书房间起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299章 客忽来

    陶若晦此时正坐在书房里,虽眼睛盯着书,心里却记挂着女儿,正自等得心焦,忽见陶文娟两手堆得满满地走了进来,他连忙跨出屋门,上前接过了小竹筐,又问:“如何去了这般久?可是秦家有事?”

    陶文娟先向陶案上搁下手中物事,方掏出布巾擦了擦额上的汗,笑道:“无事的,父亲勿要担心,不过是陪着太夫人闲聊了几句而已。”

    这一路虽坐在车上,到底天气热,她一张鹅蛋脸被暑气蒸得微红,越显得眉若翠黛眸含水,极是秀丽动人。

    见女儿言笑晏晏,陶若晦的神情却未见放松。他将竹筐往陶案的边上挪了挪,便自坐了下来,眉心微微皱起,满面忧色。

    陶文娟自是知晓他的心事,因并不想触及他伤心处,故只佯作不知,手脚利落地收拾着案上的书籍文具。

    “我听说,秦家……也是才从上京回来的。”陶若晦的声音突兀地传了过来,语声低沉,似是昭示着说话者情绪的低落。

    陶文娟无声一叹,手上的动作终是缓了下来,回首看向了陶若晦。

    陶若晦此时已是眉头紧皱,眸中的忧色浓得几乎化不开。

    自己的女儿被那无赖胡天攀扯,此事终非什么好事,那秦家自上京归来,说不得便已听说了这件事,也说不得便将陶文娟看低了一眼。

    每思及此,陶若晦的那颗心便像刀割一般地痛。

    小娘子的名声总是要紧的,纵然他心怀壮志,却也始终将这个独生女儿看得比什么都重,此时想起前事,不由便又痛悔起来。

    若非他一意孤行,若是他当初不急着赶去上京,那些事情或许便不会发生。

    这般想着,他眸中的忧色便化作了黯然,语声低低地道:“这还是都怪我,我这个做阿爷的无用,却累得……”

    “父亲勿要说了。”陶文娟柔声打断了他的话,秀丽的面庞上,一双眼睛明亮而清澈,“父亲身体不好,身为女儿自当为父解忧。且,父亲白首尚有雄心,我这个黑发人更不该气短于胸,效那些无知妇孺了。”

    娟好动人的语声,似山间清溪婉转流淌,而她说出来的每个字,却是掷地有声,隐有大志向。

    陶若晦被她说得微有些愣怔,停了片刻,眼眶忽然发酸,忍不住以袖掩面。

    “吾女如此,阿爷实是……无颜得很。”他语声微颤地道,那深青色的衣袖随着他的语声颤抖着,连同他花白的头发,亦在这语声中颤巍巍地,说不出地苍老憔悴。

    见老父如此自责,陶文娟心中早是一片酸楚,却终是忍住了涌上眼眶的泪水。她微红着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