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鸣凤的传说 >

第23部分

鸣凤的传说-第23部分

小说: 鸣凤的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白了,鬼文化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就把它理解为鬼的所作所为。人们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某种巧合,人们就误以为这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你这么说我就不信了。你像我们现在,本身是蚂蟥,却幻化为人身,这就是神秘的。中土的人见我们可以在人身和蚂蟥之间转换还不会把我们当做鬼。我们岂不就是鬼了。”

    “这不同。我们这是修炼,按人间的说法就是进化。我们由蚂蟥吸食了人血,就具有了人的属性。当我们具备了超人的属性就是在下为鬼,升天为仙。如果肉体消失而魂灵升天就是神了。要是我们肉身消失,魂灵尚存又不能升天呢?”

    “我不是说了,在下为鬼吗。我们不能升天的魂灵就是鬼。人类把我们这类就叫做鬼神。”

    张其危听着这叫做张二哥和徐三哥的两条由蚂蟥变人身的对话,大开眼界。就想把其中一条蚂蟥收编变成自己的智囊!

第48章 48,烟攻() 
在这样一群异类中有这样的人物和见识让张其危也相信民间有真龙。所谓藏龙卧虎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这两个议论了会儿,张其危等人也被拘的难受。接着又回来了三四个,都是空手,少不得议论一番,然后就硬着头皮去见假司马铁树。

    假司马铁树的手下一个个都空手而反。进了屋子少不得被赏以耳光。

    “就是有成人护得紧,你为什么不杀了他们的父母给我掳个来?!”这是假司马铁树的声音,接着就听见“啪”的一声,那是巴掌接触到面部的声音。

    “你不是说不能杀成人,这样会引起他们的警觉。我们就没有想到这。”假司马铁树的手下还想辩解。

    “啪”又是一声脆响,肯定是刚才分辩的又挨了耳光。

    张其危想,一个用暴力管理的队伍,除非手下非常忠心,否则是很危险的。

    “什么叫随机应变,一变就通,你们就会砍倒树捉八哥。一群废物!”假司马铁树说的砍倒树捉八哥是一句方言,大约是说被说的人做事死板,不动脑筋。

    张其危见假司马铁树的手下回来的差不多的时候,正准备要人点火驱烟时,就听见有喘粗气的声音。

    原来假司马铁树的一个手下正扛着一个半大的孩子,也许是累的喘粗气。张其危赶紧示意自己队伍的不要行动。张其危知道这假司马铁树一时半会还不会去吸食那个小孩子的鲜血,他还要手下把这孩子洗干净了再吸食的。

    那个把小孩子扛进屋,果然受到假司马铁树的夸奖:“你们说没有办法,小九就把食材弄来了嘛!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小九,你说下,你是怎么完成这个任务的?”

    “我在几家转了下,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下手,就在这时,这个孩子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的,大约是有夜游症吧。”那个小九说的完全是瞎猫子碰了个死老鼠的意思,毫无经验总结意义。

    “看看,小九就是多跑了路才找到合适的对象的,说过多少次了,要多跑路。机会只是留给勤奋的。小九,为了奖励你,过会儿我多传些功力给你,你从今天起就是小八了。原先的小八就降成小九。”张其危听见假司马铁树在吩咐说话。张其危也发现这假司马铁树也真会总结,是个当官的料。

    张其危后来到了公元二十一世纪时发现在天朝的官场好多人都和这假司马铁树一样会总结。明明是失误,总会被有些人转换角度,最后整成一个先进来。

    现实生活是有这样的一批人,本来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但每年要评先评模,没有办法,只好在矮子里拔将军。对于这样的先进本来是有灯下黑的现象。还有很多这样的先进是做出来的。当然这是后话。

    张其危就示意点火熏烟。烟雾一下就把房子包裹起来,刚才是微风,现在就是轻风。这风刚好把烟雾吹进屋子也不会被迅速带走。

    “阿嚏,阿嚏,阿嚏!”屋子里传来一个个被烟雾呛的咳漱,打喷嚏的声音:“哪里来的烟子,不会是什么地方失火了吧。快把门窗关紧。别把烟子放进来了,阿嚏!”

    等屋子里的咳漱喷嚏的声音渐弱,张其危示意冲进去。王清和史敬就率先用布巾遮住口鼻冲了进屋。进屋一看,在菜油灯下(那时人们照明就是用的菜油),地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蚂蝗。

    原来这些蚂蝗在烟子的熏陶下都现了原形。这些蚂蝗在地下正缩着身体在那一拱一拱地折腾。屋子只有被掳来的孩子一个是人类。

    “快,找篾片来!”张其危吩咐。

    雎县人都知道这蚂蝗最怕蔑签穿肚。据说这蔑签穿了蚂蝗的肚子,蚂蝗那滑溜溜的身体也再难逃脱了。现在这蚂蝗最小的也有一尺来长,用蔑签是穿不好了,只有用篾片了。这也是张其危由此及彼的推断想的办法。

    就有几个人出去,好在现在天已微明,张其危手下都有现成的刀剑,雎县又到处是竹林。

    一会儿就把篾片削了拿来了。这篾片一头已经被削尖。

    将篾片的尖头对准蚂蝗的肚子刺去,就将蚂蝗来了个二面穿。

    一根篾片穿了五六条大蚂蝗,那些蚂蝗还在不断扭动身体。

    那条最大的蚂蝗大约就是假司马铁树了。张其危用一块最宽的篾片穿起它。

    张其危叫王清用冷水将那个半大的孩子淋醒,那个半大的孩子被淋醒后见这这么些陌生的成人和硕大的蚂蝗惊呆了。

    张其危就叫人问清这小孩子的家就派人送他回家。然后带着这蚂蝗回雎县县城。离开花树镇时,花树镇的老百姓已经知道这件事了,都来看稀奇。花树镇的保长也来了。

    “张英雄,你们为民除害,我们镇的老百姓万分感谢,现在花树镇的大户南宫秋知道了,委托我要留住各位辛苦了的英雄吃了早饭再走。南宫秋在家整治酒席呢。”花树镇的王保长说。

    “谢谢保长的美意,我们还是赶快押运这些妖怪回县里。县里还有要彻底查办此事的朝廷的司马铁树将军等着消息呢。”张其危婉拒着,主要担心夜长梦多。

    “没有事的,这也是南宫秋代表老百姓要表示谢意,不要辜负大家的一片心意了。你们从昨天就开始,忙碌了一天一夜,想必也没有吃口热饭,更不用说吃个饱饭了。”

    张其危看了下自己的队伍虽然面带完成一件好事的欣慰之色,但眉宇间也掩饰不住疲惫饥饿之色:“好吧,却之不恭,恭敬不如从命。叨扰了。”

    王保长见张其危答应了邀请,面露喜色,就在前面带路,往南宫秋家走去。

    走了不远,就到花树镇的中心,张其危就见一个高大的门楼,连接门楼的是一溜丈二高的围墙。里面的情形外面根本就看不见。

    在这高大的门楼的门口,张其危就看到了一个老者,须髯洁白。这老者正在门口踮着脚尖向张其危这边张望。在老者旁边有一个穿着军官衣服的人,张其危一看似曾相识。

第49章 49;佳肴() 
这人不是别人,就是司马铁树!

    那个拿不出朝廷办差令牌的真司马铁树!

    张其危尽管和他只是一面之缘,但由于总是在不断比对和假司马铁树的外貌,所以印象深刻。

    走近门楼,那个须髯皆白的南宫秋就迎上来对张其危抱拳相揖说:“张英雄,你为民除害,功不可没。我谨代表花树镇的父老乡亲略备薄酒对你及各位英雄表达敬意和谢忱!”

    “南宫叔父乃是一方名人,我对你已是久仰,今日有缘拜识尊严,万分幸福!”张其危也说着当时场面上的套话。

    “这位身份尊贵,又有重务在身不便介绍,张英雄就称呼司马大人吧。”南宫秋向张其危介绍司马铁树。

    两人按江湖规矩互相抱拳相揖。

    进了院子再过两道天井就到了正屋。这南宫秋家房子的气魄还是没有张其危家大,张其危估摸也就四重天井。但这不符合当时民居的建筑喜单不喜双的特点。所以张其危想也许后面还有两道天井。这也只是根据经验的判断。

    在正屋摆了三桌酒席,在偌大的天井里也摆了四桌。现在可能是匆忙整治的酒席,席面还在不断上菜,南宫秋和王保长就将张其危的手下安排在院子里就坐,每桌都有一个士绅样的人在那招待陪侍。

    张其危是主客理应坐上席。司马铁树是朝廷命官但又只是陪客应该坐在张其危之下。但那时是非常讲究卑贱高低的,所以,司马铁树就被推上首席。张其危怎么也不坐次席推南宫秋上座。

    南宫秋又是东家怎么能够坐主客次位,就把王保长要推上坐。

    王保长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基层芝麻绿豆官,连品位都没有的官,怎么敢和朝廷的正二品将军坐一排?这点礼数王保长也还是知道的。最后这次席只好空着。

    张其危就坐在下把位上。

    这时桌上的菜肴已经上齐。

    这菜肴是按照雎县人家过四六的规矩配置的。四六的意思就是四个大碗和六个小碗装菜。简称四六。

    这四个大碗分别是:鸡蛋糕一碗。

    这鸡蛋糕的做法据说是源于宫廷菜,可是后来的满汉全席里却没有雎县的鸡蛋糕。这鸡蛋糕应该是雎县一绝,它的做法独特:

    鸡蛋糕是雎县的一道传统名肴,鸡蛋糕采用传统工艺,它的特点是所选材料是雎县山区农户用粮食饲料的猪坐墩肉,所用的鸡蛋全是山区人散养的士鸡下的蛋;所用食盐全是富硒高钙低钠保健盐。第二是做工精细,完全采用传统手工制作,肉馅是采用手工刀剁,因此口味地道纯正。据说这刀剁肉中,那些木案板上的木屑也可以增加鸡蛋糕的味道。第三是所有佐料完全是自然生长的植物,绝对不用任何添加剂,在雎县人口中传着了“喝茶要喝鹿苑茶,吃糕要吃鸡蛋糕的民谣。?

    张其危虽然也读圣贤书要远庖厨,但鸡蛋糕的制作方法还是了解的:

    1、用新鲜的猪肉,大腿肉最佳,去掉肥肉,只留取纯瘦肉,撒盐腌制48小时。注意一定要保证低温,以防肉变质?。

    2、把腌制好的肉切成小块,再加去皮的荸荠,配比10:1,用刀剁成碎末。

    3、在搅的肉末中加加豆粉、蛋清、花椒、蒜泥、料酒、香料拌匀。豆粉的配比是10:2,注意不要加多也不要加少,少了做出来的糕会不结实,多了影响味道,和豆腐相近了。雎县人挖苦说这种豆粉加多了过于结实的鸡蛋糕都可以甩过雎河了。

    4、把油豆腐皮平铺笼屉内,把肉糊平摊在上面(约3公分厚),坐旺火沸水锅上蒸30…40分钟,揭开笼盖,将生鸡蛋黄抹在肉糕上面,再蒸5分钟取出,剞成十字花刀后,继续蒸30分钟,出笼晾冷,切成适当小块。

    第二道菜是方肉。这方肉是取猪坐墩上的肥肉先用小火加盐和八角,茴香等香料煮至八分熟后捞起沥干水汽,在肉皮上抹用蜂蜜和酒调制成糊状的调味品放进油锅里炸。至肉皮金黄至深棕色就可以用一种带钩的雎县人叫做肉起子的专用工具捞起备用。上席时用刀划成正的四方体,在碗底铺垫上腌菜或者雎县特产炸辣椒,或者土豆,上面放上方肉成拱形,再上笼蒸,出笼时在其表面撒上葱花蒜苗。这方肉肥而不腻,一口咬下满嘴生香。

    第三道大碗的菜就简单了,就是猪脚炖到入口即化的程度装盘上桌即可。当然炖的时候作料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道大碗是酥鸡或者肚片山药。这是四大碗中唯一可以灵活调整的。

    这酥鸡就是将洗净的鸡剁成方块后腌制一段时间,用豆粉拌的面糊糊在表面上笼蒸熟就可上桌。

    山药肚片就是一道现炒现上的菜肴。很是普通,在天朝很多地方都可以品尝得到。雎县的山药肚片就是炒的时候醋放的较多。

    六小碗是三荤三素。三荤是可以换的,主要是鱼,蒸肉,香肠,小炒肉等。三素是时令小菜。

    当时的小菜在雎县不值钱,稍微讲究点的家庭这素菜就可能有煎豆腐。那时的煎豆腐是介于荤菜和素菜之间的。不是有个笑话说有个人做客吃饭,吃菜是就净吃煎豆腐,旁人笑话他。他就说,你不知道,豆腐是我的命。后来主人上了蒸鸡蛋,这人就光吃蒸鸡蛋,别人笑他怎么不吃是命的豆腐了。他说见了鸡蛋,我连命都不要了。

    在素菜里还有一个上档次的菜就是煎鸡蛋,也是介于荤素之间,炖鸡蛋也是。

    有些少见的蔬菜也是讲究家庭里的菜肴。

    张其危也知道当时也只有注重生活质量或者品质的家庭才会有这些讲究的菜式。当然像现在就是非常正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