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鸣凤的传说 >

第19部分

鸣凤的传说-第19部分

小说: 鸣凤的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纯的人只活在那些山大人稀的地方,张其危的人生经验得出,在大山里。信息闭塞,人和人交往困难,所以只要有人到了这山区,都会受到山里人的热情接待。

    再个就是对于土匪的认识,雎县人由于长期以来风调雨顺,太平日子过久了,也不愿意冒险。就是有几个胆大妄为的,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哪个也不愿铤而走险。

    就是营子山的土匪,除了土匪头子吴鄂作外,像点子多这样的人,也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上次点子多为了谈判,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就只能在营子山上老老实实待着。

    吴鄂作也不是生下来就当了土匪,他也有自己一肚子苦水。

    吴鄂作有个姐姐,模样十分俊俏,在当时的雎县可是出了名的美人。

    雎县有个姓谢的大户人家,这个大户人家有一个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不务正业,专门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有次无意识中撞见了吴鄂作的姐姐,谢国忠就是那个谢公子的大号。谢国忠见了吴鄂作的姐姐后就挪不开脚步了。

    谢国忠跟踪的结果是知道这是吴家的大小姐,谢国忠就央人说媒。结果谢国忠大失所望!

第39章 39,子嗣() 
吴家大小姐根本就没有看上他,不同意这门亲事。

    谢国忠就和自己的一帮混混兄弟强抢吴恶作的姐姐成亲。当时吴恶作正巧不在家,等他回家闻听这强抢民女的事情就到官府去告谢国忠。

    谁知官府护着谢国忠,不接此案。吴恶作一怒之下,夜晚潜入谢家杀了谢国忠及全家,然后要救出他的姐姐。他姐姐见有这么多命案,寻空自尽。吴恶作为了躲避追捕只好流落他乡,最后上山为匪。

    吴鄂作上山为匪虽不是完全的逼上梁山,但与官府的关联还是有的。

    张其危听说岳嫂回来了,就打算找岳嫂谈一次正邪的事情。

    第二天吃罢早饭,张其危本来是准备就去找岳嫂的,但大清早去又有些不妥。就按捺住自己,突然想起那本无字天书,就翻了出来,打开看时,里面还是看不见一个文字和图画。

    张其危百思不得其解,但想到那个乞丐给自己说的都一一在验证,也许是自己的功德还没有达到可以阅读无字天书的程度,就把书收起。在家里转了一圈。

    这些天忙于雎县发生的一些事情,也没有到几房太太那里去看看了。

    前面交代过,张其危没有子女,就想到广种薄收,娶了九房老婆。

    他的发妻和张其危年龄相比,比张其危要大四五岁,实际上是张其危的童养媳。当时张其危娶这个老婆时才十岁,根本不懂男女之事。他的老婆已经十八岁了,虽不懂男女之事,但意识里有种朦胧的觉醒,无奈张其危太小,根本不解风情。

    正像许多大户人家一样,这童养媳都是给公公娶的一样。张其危的发妻揭开男女之事还是张其危父亲帮的忙。他的发妻在张其危还不能和他同房或者叫圆房的时候就怀了孕,这毕竟是会闹笑话的,于是在那时医疗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躲躲闪闪让她流了产。

    张其危当然是被蒙在鼓里。就是在他成人以后也只是隐隐约约感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也许是发妻流产造成了不孕症。张其危从十六岁和童养媳圆房到二十岁还没有子嗣。张其危的父亲就为张其危张罗了第二门婚事。

    张其危的第二个老婆是雎县尉氏家的二姑娘。长大银盘大脸,一副富贵相。尉二姑娘嫁到张家,算是高攀。因为尉二姑娘的娘家是个小裁缝家庭。靠手艺吃饭。张家之所以看中尉二姑娘是因为她家兄弟姊妹有九个,是个人丁兴旺的家庭。张其危的父亲就考虑这样家庭的子女生育能力应该是很强的。而且尉二姑娘的姐姐嫁到雎县的李家后两年生了三个儿子。第一胎是一个儿子。第二胎是双胞胎。就在尉二姑娘出嫁后的那年,尉大姑娘竟然又生了个龙凤胎。

    这个喜讯让张家也着实兴奋了一段时间。尉大姑娘和尉二姑娘的长相身材不相上下,都是银盘大脸不说,也是那种骨盆很大的体型,据说女人骨盆大的会生育。

    张其危哪段时间鹿茸虎鞭没有少吃,可就是只问耕耘,不见收获。两年过去了。张其危看着平平肚皮的尉二姑娘也说不出什么话来。这事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也不是能够试一试的。你说她不会怀孩子,总不能让别的男人来帮助验证呀。

    当时的医疗水平也不可能来帮助检查,做个量性分析。

    张其危的父亲着急了,就为张其危又娶了一个老婆。这个老婆的娘家是一个耕读之家。女儿的父亲是一个不及第的秀才。叫枚犒钟。枚家嫁到张家的姑娘是老幺。这次张其危的父亲就和娶尉二姑娘的判断反着。

    这枚幺姑娘长得身材苗条,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雎县有句老话:秧好一半谷。大概的意思是种子好了,收成好就有很大的把握。这枚幺姑娘身体素质就那个样,如果把女人的身体比作生育的田的话,枚幺姑娘这块天就是贫瘠的土地。张其危的种子种在尉二姑娘肥沃的土地上就没有长出庄稼来,现在在这贫瘠的土地上耕耘,会有什么结果。而且枚幺姑娘对张其危的要求反应也很冷淡。

    张其危每次都要辛勤努力才能稍微调动一下枚幺姑娘的情绪。实际上枚幺姑娘的情绪就没有调动起来过。她是见张其危那样子后故意装出来迎合下张其危的。

    不到半年,张其危的父亲就看出来张其危不怎么到枚幺姑娘的房间去播种了。自然枚幺姑娘也就更没有种子发芽了。

    张家毕竟是雎县的大户人家,家道殷实,在雎县城东就有两三百亩良田。还有在九里岗的几大座山林。在雎县还开了药铺,绸缎店等。这偌大的家业没有人继承可不是一个小事情。古代人讲究的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没有后人就是对列祖列宗最大的不孝。这列祖列宗将来的香火可就没有着落了。

    张其危的父亲就为张其危这个长子以一年取一个的速度又连娶了六个。

    张其危父亲的这一举动最大的好处是,家里的事情可以分工负责,而且都有专人打理。比如绸缎店就由尉二姑娘去管理经营。毕竟是裁缝的女儿,对布料的经营有天生的敏感。所以绸缎店在她的打理下生意是蒸蒸日上。药铺由张其危的第八个老婆管理。这第八房老婆有必要在这里交代一下。

    张其危娶第八房老婆时已经快三十岁了。没有子嗣的痛苦折磨着他。

    张家为了后代,人们说的祖坟出了问题,没有找到好地方,还专门请了阴阳先生看了风水宝地,为列祖列宗还迁了坟。没有效果。要修桥补路,济危扶困,张其危的父亲在接济穷人上也不吝啬。

    在都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就只有看医生这招没有用了。在雎县有个中医世家。这中医世家姓蔡。现在这悬壶济世的蔡家同样遇到了人丁不旺的问题。传到现在就只有一个女儿。

    在那时,医生还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人们总喜欢把巫和医连在一起。经常人们说的就是巫医。

第40章 40,招弟() 
今天在山上劳动一天,回家时精疲力竭,现在两个眼睛皮在打架。硬撑着码字,很是痛苦。就这样先对付一下。

    而且更让蔡家纠结的是,中医世家,就是祖传的一些看家本事现在面临失传的危险。在天朝好多手艺都是传子不传女的。因为女儿外向。这绝技就有可能被外人所掌握。

    蔡家前面的几辈人不存在传不传女的问题,因为家里有儿子继承。到了现在,蔡家就只有一个姑娘。

    蔡医生为了继承人的问题,给这个独生女取名招弟。

    这招弟不知是不是没有下力气去找,到快要出嫁了还没有招来。

    蔡医生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把如何望闻问切,怎样配伍中药等等绝招都传给了女儿。蔡招弟毕竟有遗传因素,中医的全套功夫很快都掌握了。

    蔡招弟青出于蓝胜于蓝,在行医时注意了理论联系实际。将验方的药加大剂量。蔡医生见她下的方子,骂她下的虎狼之药。

    可是一些在蔡医生没有治好的病人,经蔡招弟之手后救活了很多人。一些顽疾也被蔡招弟治好了。

    蔡医生百思不得其解,就问女儿为什么用这么大剂量的药。

    因为古时候所使用的中草药都是野生的,药性要足。现在有些药都人工种植了,生长周期短,药力就不够,所以只有用大剂量来弥补药性不足的问题。蔡医生就夸女儿深得中医的精髓。

    中医讲究辨证治疗

    招弟医生的名气越来越来越大。蔡医生只好当女儿的药剂师。蔡医生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准备为招弟招一个倒插门女婿。

    在那时倒插门的男子是要随妻改姓,并立下文书:小子无能,愿随妻改姓。

    一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女婿,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蔡医生设计的道路。他们接收了一个疑难杂症,按理,治病救人就有风险,他们可以规避风险,不能接诊的就坚决不接就行了。但蔡招弟艺高人胆大,接下这疑难杂症后施以中医外科手术,当时是夜晚,病人的病情不允许拖到第二天白天再手术,就在关键时刻,一阵大风吹熄了油灯,蔡招弟又恰在下刀子的时候,一刀下去,没有了光明,刀子偏了点,割在了病人的动脉血管上,出现了大出血。可是在当时的医术下,根本无法止血。病人就没有下手术台。

    患者家属不干了,和蔡家打起了官司。一条人命的赔偿,蔡家倾其所有也不够患者家属的狮子大开口。

    张其危父亲闻之此事,就主动帮助垫付赔偿。

    蔡医生为了报答张家在危难时的援手,就把招弟嫁给了张其危。

    开始张其危并不接受这门亲事,认为有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嫌疑。但张家越是这样重情义,蔡医生越是要把女儿嫁到张家,就是做妾也要嫁。

    蔡招弟嫁到张其危家,张家白捡了一个郎中。家里本来就开的有药铺,顺理成章就交给蔡招弟打理。

    蔡招弟开始还有心理阴影,张其危对她就格外体贴,在蔡招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张其危都把自己当做试药的靶子。

    蔡招弟慢慢就又恢复了自信。就在招弟嫁到张家的两年后发生了一件事情。

第41章 41,堕胎() 
当时有对不能生育的夫妻来找招弟诊治不孕不育症。招弟检查完后,发现他们夫妻的官能正常,只是没有把握好受孕期,就给他们夫妻开了一副普通的中药,并嘱咐在什么时候服药,什么时候行房。

    这副药实际是个幌子,什么时候行房才是关键。

    这对夫妻在张家药房拿了药后,出门时,丈夫要把蔡招弟开的药扔掉,并对妻子说,当医生,自己结婚几年了,肚子一点动静也没有,还治人家的不孕不育。鬼才相信呢。

    蔡招弟听了这对话很是伤心。但有苦难言。

    张其危很保守,蔡招弟要对张其危的生育能力检查一下,尽管他平时的夫妻生活正常,但有没有器质性的毛病并不知道。张其危不干,蔡招弟也没有办法。

    后来张其危又娶了第九个老婆。一段时间后还是没有动静。

    蔡招弟就可以得出结论,问题在男方。但男方不配合,她也没有办法。

    就在张其危想怎么找岳嫂时,岳嫂找上门了,不过不是找张其危。是找蔡招弟的。

    “怎么啦?嫂子,什么地方不舒服?”蔡招弟不认识岳嫂,只不过见已婚女子招弟都叫嫂子。

    张其危今天正好在药房看生意怎样,见岳嫂来找蔡招弟,就在隔壁屋里听二人对话。

    “有几个月未见红了。”岳嫂说。

    岳嫂说的未见红是女人之间没有来月经的一种含蓄说法。

    蔡招弟见岳嫂的装扮和年龄,心里就有了八九成的把握。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给岳嫂号了下脉。确实是怀孕的脉象。

    张其危听蔡招弟说过号脉的作用。

    “老婆,你们医生看病就是从脉象上诊断出来的?”

    “夫君,我告诉你了,你不要告诉别人。我们号脉来诊断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在病人进屋前的言谈举止就要有个基本的判断,号脉只是一个辅助判断,在号脉时更重要的是要想好汤药歌,也就是要用哪几味药。你总不能在病人等着的时候,你在哪里冥思苦想。”蔡招弟告诉张其危说。

    “嫂子,恭喜你,你有喜了!”蔡招弟自己不能怀孕,对能够怀孕的女子是羡慕嫉妒恨,但表面还是不露声色的,甚至还要装作很高兴的样子。

    “哦。”岳嫂什么也没有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