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当皇帝-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关系啊,陛下!”
朱由校不由得怒哼了一声,冷冷笑道:“好啊,郭允厚,你还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都死到临头了还要为李明睿背锅,你难道真的不怕朕对你用刑吗?”
郭允厚不由得哆嗦一下,刚摇头准备说不怕,但一看见陛下朱由校那人的眼神便立即又点了点头:“罪臣怕,但罪臣更怕欺瞒陛下!”
朱由校听从倒是笑了起来,虽说他刻意表现的很是愤怒,但对于郭允厚要死保李明睿的行为他还是很愿意看见的,因为这样的确可以使得革新派不至于实力大为受损,毕竟一旦这郭允厚承认李明睿涉及到了这贪墨大案,自己就必须得罢掉这李明睿的职。
但该做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至少不能守旧派的官员看出自己有所偏袒,也不能让其他官员误以为自己这个帝王好糊弄,朱由校还是怒不可遏地吩咐道:“来人,将郭允厚带入诏狱,重打四十大板!”
郭允厚明显也猜到了自己这位陛下是想要什么结果,所以为了配合朱由校,他还是刻意做出一副很痛苦的样子哭喊道:“陛下冤枉啊,李阁老真的没有此案,皆是罪臣一人之过啊!”
虽然事实上,李明睿也的确没有参与此事。
第二日,当李明睿等来到乾清宫西暖阁时,朱由校便将郭允厚、邹应权、邱茂华、李明允等官员贪墨之案告知给了在场的诸位内阁成员,并言及户部尚书郭允厚已经在诏狱畏罪自杀,邱茂华也同样是畏罪自杀,而邹应权则被枭首示众,对于李明允也被判了斩立决,李明睿则负有对其弟监管不严之罪,被罚俸一年,革掉其太子太保之衔,连带王承恩也被降为御马监太监。
第四百八十三章 卢象升做首辅
此次因霍乱发生而导致的一场贪墨案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但在朝野引起的震动却是不小,毕竟牵涉到一个尚书和一个御药房的少监以及顺天府尹,都是高阶官员,而且还有内臣与外臣勾结的性质。
这也是朱由校要严肃处理的原因,毕竟这内臣与外臣勾结本就是禁令,若不严格处理,很难保证自己以后会不会被这些内外勾结的大臣架空。
但此次案件因为处理的速度很快所以对朝廷政务的影响倒是不大,霍乱的疫情控制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尤其是在成基命这个内阁成员亲自主持顺天府事务后,整个疫情控制的工作效率明显快了许多。
没到一个月,每日的感染者人数增加量已经恢复正常,且渐渐有趋于平稳的现象,这说明朝廷的干预已经出现了效果。
当然,这些现象对于李明睿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自己弟弟被判了斩立决,而自己也被夺取了太子太保的加官,这无疑都在说明陛下有意要打击一下自己在文官中的名望,其言外之意就是不想让自己成为下一任首辅,以免造成过分压制守旧派的政治格局。
李明睿知道自己现在已经与内阁首辅无缘,而陛下现在又让守旧派新的领袖人物成基命全权负责疫情控制一事,明显是有意让成基命给一个立功的机会,以此找到借口提拔这成基命,让其达到有和自己足以分庭抗礼的政治资历。
李明睿的心情是很差的,他并不会也不敢记恨大明皇帝朱由校,毕竟无论是对郭允厚家族还是他李明睿家族,朱由校对他们都有再造之恩,所以李明睿现在只会恨成基命和吴又可,恨成基命堂堂内阁大学士却闲着没事干非要去做一个疫情统计,而且还找到了自己弟弟和郭允厚等贪墨的端倪。
在李明睿看来,这明显是故意把枪口对准自己革新派,甚至还想直接将自己拉下水。
而李明睿之所以恨吴又可,则同样是这吴又可太不会做官,明明知道朝廷内部水很深,却偏偏把药材之事直接告知给当今陛下,使得自己这边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
当然,李明睿也不会和吴又可计较,他自然知道吴又可这种人对他并没有什么威胁,更何况陛下对这类人素来是器重的很,自己除非有吴又可谋反的证据,否则就很难让陛下下决心要对吴又可下手。
所以,李明睿现在想的就是如何对成基命以及他背后的守旧派展开反击。
不出李明睿所料的是,作为皇帝的朱由校的确就没有要让李明睿做内阁首辅的意思,因而在霍乱疫情刚得到控制且基本消灭后,朱由校就立即下旨召集六部七卿开廷推,即内阁成员增添与调级之事,当然,现在是朱由校独裁的时期,内阁成员增添与调级是由他乾纲独断,而廷推也不过是走个过场。
而朱由校最终决定担任内阁首辅即建极殿大学士的却是卢象升,卢象升还再次被加了个太保的衔,在生前就被加三公的官员在大明朝很少,尤其是文官,因而这对于卢象升而言是难得的殊荣,而增选进内阁的则是杨嗣昌、温体仁和杨廷麟三人。
除此之外,成基命也果然因为有效控制霍乱且发现一件贪墨大案避免瘟疫因此而蔓延有功被加了个少傅,成为三孤之一,也成为中极殿大学士,和李明睿平起平坐,甚至比李明睿还高半级,因为李明睿已经被夺掉了太子太保之衔。
一离开朝会,李明睿就不由得讶然失笑地离开了乾清宫,此时的他再也没多少人愿意接近他,毕竟谁都感觉的出来此时的李阁老似乎已经没有圣眷,而且与之太过接近没准也会被牵连进贪墨之案中。
倒是新入京担任左都御史之职的商周祚没有顾忌这些,见李明睿一人形单影只地行进在前面,就凑了过来:“李阁老为何看上去郁郁寡欢?”
“明兼(商周祚字明兼)说笑了,老朽何曾郁郁寡欢了,怎么,今日好几位同僚加官进爵,明兼你不去贺喜,来我这冷清的地方干嘛?”
李明睿笑着说了一句道。
商周祚作为曾经的两广总督,且对商业与外贸事业比较热衷的开明官员自然是跟革新派的李明睿等比较亲近,如今听到李明睿这样说,便也不由得笑着回道:“下官从来都不喜欢凑什么热闹。”
说着,商周祚就不由得拉着李明睿往一边走去:“李阁老,下官初次来京做官,有些地方还不是看得很明白,可否请您借一步说话。”
李明睿见这商周祚不避嫌疑,有意亲近自己,倒也颇为感动,因而也就点了点头。
然后,左都御史商周祚就将李明睿拉到一边来问道:“李阁老,下官斗胆问一句,如今陛下不让你做首辅,却让别的人做了首辅,还有意提拔成基命这样的老顽固却是为什么,难不成陛下是改变其初衷,开始遵循守旧了不成?”
一听商周祚这样说,李明睿不由得笑将起来,摇头说道:“你到底还是没看清陛下的心思,你仔细想想,陛下虽然升了成基命,但到底却没有让他成基命做内阁首辅,而是让一向不管政务只管军务的卢阁老做了内阁首辅,而新入阁的几名阁臣中有几个不是禁卫军系统的,就从这一点,你难道没发现什么?”
商周祚细想了想,就不由地道:“让好战者跻身帝国中枢,陛下这莫非是要走霸权路线不成。”
“嗯,素来掌军的官员是独立于革新与守旧两派的,如今陛下大力提拔他们,明显既有平衡我们的意思,也有加大对外作战执行力度的意思,只怕不久之后又要战云密布了。”
说着,李明睿又道:“不过,这对于我们而言却是好事,从来都是战争在前,生意在后,反而对于那些老顽固们是不愿意看见的事,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穷兵黩武之事,徒耗民财,且等着吧,这些人会惹怒陛下的!”
商周祚听后也不由得点了点头,他此刻才算明白了一点自己皇帝陛下朱由校这样安排内阁成员和等级秩序的真正用意。
第四百八十四章 灭林丹汗部
在数月之后,霍乱疫情最终完全得以消弭,所丧命者也不过千余人,感染者中倒也有十之四五的人得以在及时发现与大明版抗生素与大量中药材的帮助下得以痊愈。
与此同时,山西爆发的鼠疫也因为朝廷的严令而得到了控制,并也开始逐渐消亡,死亡人数也大大减少,总的来说,爆发于天启十五年的瘟疫最终没有酿成大变,没有出现原有历史上的大范围蔓延,并最终在崇祯十六年左右直接导致整个京城已无可战之兵。
对瘟疫的抗争本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能否战胜瘟疫并不是在于治疗手段与防疫手段有多么先进,而是在于一个国家的财力与执行力有多强,在大明数百年中,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大疫,但在王朝初期国富民强时,自然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而在后来的明末肆虐整个华北则也跟大明当时已经毫无能力组织抗疫有关,如今的大明在朱由校的改革下已然远远区别于原本历史上的明末,帝国实力甚至远超隆万时期,因而能迅速组织力量将要大范围肆虐华北的瘟疫扼杀于摇篮之中。
然而,更让朝廷官员在此霍乱中疫情深刻的并不是大明对于新型外来入侵病菌的迅速应对机制有多么完善,而是陛下对于囤积居奇借此发国难财的官员之处罚力度之严格,让这些一众在新时代下面对更多利益诱惑的官员们受到了极大的震慑,至此以后他们在商业竞争中不得不考虑整个国家的利益与是否违背人伦道德。
内阁大学士被罚俸且降级处理,堂堂户部尚书死于狱中,且家族产业被没收,连带作为天子内臣的少监也难保其性命,天下第一府尹也同样被判处死刑,这些都让开始逐渐败坏的吏治再次在堕落的过程中再一次刹住了脚,并为以后进军林丹汗部和对战罗刹国奠定坚实的国内政治基础。
而兵部官员卢象升与杨嗣昌政治地位上升,也不过是一个表观现象,林丹汗部的可汗林丹汗不是皇太极没有一个完善的情报体系,也没能够从大明的这些公共消息中察觉到大明即将对其兴兵伐罪的信息。
就在天启十六年秋季快要结束之际,皇庄在新的施肥技术推广后,整个大明再一次迎来了大丰收,粮食产量再一次达到了历史新高,而这个时候也多是鞑子扣关劫掠时,但此时大明皇帝陛下则率先下达了召集禁卫军出关征伐蒙古林丹汗之旨意。
历经近两年的准备,禁卫军已扩充到了三十余万,每个主力军已经达到了五万余人,主力武器也基本上完全更新换代为新一代后装式线膛枪,火炮与投掷类炸弹也得到了极大更加,适应于各类作战的类型也大大扩充,毒气弹的种类也增加了许多,飞行营的武器也不再仅仅是燃烧包,也能利用滑翔机投掷炸弹具备轰炸机的一定功能。而战车的速度也因为材料科学的进步而大大提高,虽然已经比不上战马奔驰的速度,但至少能比人奔跑时快,其灵活性也大大提高,因为随着蒸汽机的进一步改良,热力学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使得蒸汽机的体积减少。
不过,此次没再由卢象升参与实际指挥,作为内阁首辅的卢象升现在也只是待在京城同杨嗣昌一样调度钱粮与策划战略,而实际指挥权则交给了常延龄。
这也算是常延龄第一次直接指挥数十万人的作战,不过好在对手林丹汗部只是一支古典式的骑兵,在大明禁卫军面前已经不具备任何挑战性,因而常延龄倒也不用担心会打败仗,他现在最需要担心的也只是能否全歼林丹汗部的有生力量。
不过,此次出征蒙古林丹汗部的不止是三十余万禁卫军,还有九边边镇的边军主力,除留守各处边关重镇的兵力不计外,共计五十余万边军也即将出关扫荡归附林丹汗部的蒙古其他部落。
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是为了报大明百年来边镇军民被关外鞑子一直欺凌之仇,二是也趁此具备对蒙古诸部的绝对优势之时练一练边军,重燃边军血性。
正因为将整个帝国的军事力量都投注于征伐林丹汗部的漠北战场,朱由校还特地将此次征伐取了一个代号,即叫:“狩猎”,顾名思义,大明帝国只是将此次军事行动看做是一场全国性的狩猎而已,而所猎之物只有林丹汗部和他控制的其他蒙古部落。
孙传庭、王在晋、毛文龙、曹文诏、满桂、赵率教、周遇吉等边镇大将都参与了此次征伐,他们将同禁卫军各军一起会猎于漠北,在诺大的草原上展开一次规模空前的实战训练。
除常延龄负责指挥禁卫军专门针对林丹汗部本部作战以外,孙传庭则被任命为指挥边军各部征伐处林丹汗部外其他蒙古大小部落的最高指挥者,而孙承宗则被任命总提调官,负责整个大军的后勤供给,同时,杨嗣昌也参与此事,确保大军后勤保障。
毕竟,这一次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