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当皇帝-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倒是感到愕然,在他看来,既然能写出《湖心亭看雪》这样灵动雅致小品文的作者应该同现代的某些文艺小青年一样,虽说性格迥异,但也不至于如此潦倒窘迫,但眼前这个目光涣散的人很难让人联想起这就是那位曾经好精舍,好美婢,好***好鲜衣,好美食的纨绔少爷。
“起身吧,张岱,听魏忠贤说,你辞去了大明日报的主笔之职,但为何还赖在这里不走?”
朱由校问了一句后,就有些促狭地看向这位晚明文学巨匠。
张岱也没有因为是在当今陛下面前而有所拘束,很是直接地回道:“因为学生囊中羞涩,大半钱财都花光了,只要魏大公公不撵,学生就没想走,反正我们魏公公也是南0京城出了名的活菩萨,又爱帮助落魄的读书人,既然如此,学生也要靠魏公公接济了。”
的确如张岱所说,现在魏忠贤有了名望,一下子拔高了道德地位,反而下不来台,不好意思再撵走张岱。
朱由校见他如此泼皮无奈,也不禁笑了起来,又问道:“听魏忠贤说,你之所以辞去主笔之职,是因为不肯为罗氏粮铺写广告词一事?”
随着各种新事物的出现,大明也产生了各种新词汇,比如广告和广告词这类,就是因为大明日报的出现而诞生,且在全国尤其是江南等地已经广为人们所知,所以上文魏忠贤也提点了“广告”二字。
“魏公公掉钱眼里,但学生不愿意给这样的靠坑蒙拐骗起家的奸商写什么广告词,还想拿一字一两的高价打动我,没门,学生宁可饿死!”
张岱这么一说,倒让魏忠贤不由得尴尬一笑,但他也的确不能把张岱怎么样,这种恃才傲物的才子,有时候没办法同他们生气。
“朕刚才看了你对凤阳征收商税一事的评论,其中倒也颇多可值得肯定之处,而且看得出来,你也是推崇农商共进的,而如今大明日报也不仅仅是为昌教化,促民智,也自然是要带动商业的,而且这样也才能让大明日报更加壮大,你不会连这个也不明白?”
朱由校说后就起身走到了张岱面前,将之前买的一份报纸丢在了张岱面前。
张岱也不由得拱手道:“陛下有所不知,这位罗氏粮铺的老板罗鸿当年是靠囤积居奇其家,且又为恶乡里,学生宁愿为负责卖牛粪的郑驼背写广告词也不给他写。”
“倒也有几分气概,张岱,朕且问你,如果朕让你挂礼部郎中衔兼领翰林院侍讲学士担任大明日报主笔,且负责大明日报总编纂的工作,而日后刊载那些广告也由你和魏忠贤共同决定,你可还愿意继续当然大明日报的主笔?”
张岱倒也没想到当今陛下会突然要封自己的官,而且还是翰林官,挂五品礼部郎中的官衔,而且还让自己以后和魏忠贤共同决定广告刊载标准,顿时不由得大为触动,忙拱手道:“学生遵旨,谢陛下恩典。”
朱由校点了点头,同时又决定正式宣布让《大明日报》脱离南0京镇守府的直接管辖,而对朱由校直接负责,即直接独立出来成为一同太仆寺和太常寺等一样的衙门,只不过目前负责人依旧是魏忠贤,而负责日常事务的则是主笔张岱。
除此之外,由礼部代管的京城快报也被独立出来,且确定品级,日后作为朱由校在北方的宣传工具。
在朱由校确定国有两大报社的地位时,山海关外也传来了鞑子和吴襄部最新作战的情况。
就在这段时间,因为大明按照朱由校的命令拒不援救吴襄部且紧闭山海关的原因,使得吴襄部不得不与满清鞑子死战,但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大明的帮助,且这又是他们最后的生存之地的缘故,吴襄部居然顶住了鞑子数次对锦州的进攻。
而满清皇帝皇太极也没办法继续再打,便不得不撤退而去,两方则各败俱伤后依旧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不过,也许是因为大明没有援救吴襄部的缘故或者也是为了生存,吴襄部现在也撕破了脸皮,开始掠夺大明边境。
“杀我子民三十余人,这吴襄部还真当我大明不敢对他这乱臣贼子动手吗!”
朱由校气愤地一拍桌子,但却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现在军械司的新制枪械刚刚进行生产,而禁卫军的新军编练也还没完全结束,自己现在根本就没办法朝吴襄部等势力发动战争,但这不代表朱由校就毫无办法。
一待他冷静片刻后,便将李明睿叫了来:“拟旨,命毛文龙部开展对吴襄部报复行动,任务随机,但一月后必须给朕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朱由校这么一说,王承恩不禁问道:“陛下,这样一来,会不会逼反吴襄部,使得他们真的与我大明开战。”
“哼,朕巴不得他开战,他现在刚经大战,士气不高,再加上背后还有满清这条勐虎,他吴襄部不要命了,敢跟我大明作对!”
朱由校很是笃定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三章 辽东情况
自从大明与满清议定海州卫以南的辽东半岛全归大明以后,朱由校打算是以辽东半岛和山0东登莱为基地建立一个足够坚固的前沿战略阵地,并在日后对吴襄部和满清起到钳制和夹击作用。
而且,朱由校想的是让袁崇焕统领辽东半岛和登莱一带的军政大权,毛文龙负责军事行动执行,这样大明在辽东的战略态势将不仅仅是单纯的游击,而是将游击和堡垒封锁相结合的可攻可守且且步步蚕食的战略。
但现在,袁崇焕因为骄傲跋扈被自己处死,而毛文龙虽说有开镇一方,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但的确也有袁崇焕所说的放浪不羁,拥兵过重之嫌,且在私德纪律上也有所不足,再加上朝中不少大臣对一武官开牙建府颇多微辞,因而朱由校便没有让毛文龙直接管辽东半岛和登莱两地军政。
最后,朱由校不得不让兵部尚书卢象升空降海州卫,并开始统筹管理辽东半岛和登莱两府。
而蓟州的事务则交与杨嗣昌管理,如今禁卫军各地新军编练已经卓有成效,皇家军事学堂的先期军官生培训也已经走上了正轨,在下一期招生工作开始前,卢象升倒也抽得开身,去主政辽东半岛和登莱两地。
卢象升起于地方,不但善于统兵也善于民政,因而让卢象升去主政辽东和登莱其实本来就比让袁崇焕适合得多,而且据锦衣卫来报,卢象升去辽东后第一件事就是拜见了毛文龙,且还与毛文龙来个桃园结义。
兵部尚书与封疆大将结义本是大忌,但也得按照实际来看,在这个重文抑武的时代,兵部尚书卢象升敢折腰与毛文龙结为弟兄更多的政治意味是卢象升明白毛文龙在辽东的地位和战略价值,所以才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与毛文龙携手相好以让毛文龙相信自己的意思。
朱由校听闻后也没有任何意见,这种结义只是私交,在这个时代,即便是皇帝也没办法阻止文官与武官的相互依附,但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让一方做大,无论是休戚与共还是剑拔弩张的都不重要,不要联合在一起对付自己这个皇帝。
卢象升没有拿半点尚书的架子,且事必躬行倒也折服了毛文龙,因而在辽东半岛的军事布置也顺畅得多,再加上如今朝廷钱粮充裕,因而没到一两月,整个辽东半岛便新增城堡三十余座,开垦荒地数万亩,恢复生产的农牧地也达到数万亩。
其实,上述成就也与新近迁移了大量人口去充实了辽东的原因有关,人口则是从秦晋等地招募的流民以及一些犯官的家属奴仆,其中不乏一些有些文化水平的,卢象升干脆成立学校,首先对东江兵进行知识普及(主要是歌功颂德的洗脑内容)。
如今被杀的三十余名大明子民正是如今新编入辽东户的百姓,在收到朱由校的意见是要对吴襄部采取报复行动的旨意后,卢象升就连夜召集了毛文龙等诸将领和自己带来的一批由秀才举人到进士不等的基层地方官准备商议如何对吴襄部采取报复。
“在这关外,从来就是我们欺负别人的理,如今却被别人给捅了一刀,真是够丢人的,上千石粮食被劫倒是小事,但关键是我们大明何曾被这样欺负过,三十四条人命和二十七人受伤,这可不是小事,而且陛下下了严旨,务必要对吴襄部采取报复,诸位可别忘了袁崇焕的下场,所以在座的今日都提提意见,一定要尽快拿出对吴襄部的报复办法来。”
卢象升这么一说,毛文龙便主动前来单膝跪在地上:“此次我大明子民被杀实乃末将疏于职守所致,末将有罪,请大司马责罚!”
“毛总兵不必如此,此事不怪你,而且现在也不是追究谁责任的时候,而是怎么把这个仇报回去”,朱由校这么说,毛文龙就又站起身来朝卢象升拱手道:“以末将看,不如我们直接掘了他吴氏一族的祖茔,如今由于吴襄部与满清在锦州大战一场,使得吴襄将其守墓的大量精锐也调到了锦州,如今正是我们报复吴襄部的最好时机。”
卢象升听了毛文龙所言,便抚须点了点头:“此计不错,毛总兵,你且把如何掘墓,如何引开吴襄部注意的大致想法告之于我们,我们要尽快拿出一套方案来,让吴襄部尝尝我大明朝廷的厉害,同时也打消日后移民至此地的百姓的顾虑。”
吴三桂此时正与自己父亲高兴地坐在宽敞明亮的广厦内喝着酒,各自怀中还偎依着一位美人,父子两人都是上下其手,倒也毫不顾忌影响,其中,吴三桂甚至亲自将一杯清酒倒入一美人嘴中,然后将这美人推到其父面前:“父亲请饮此茶。”
“吾儿孝心可嘉”,吴襄一张乌黑老嘴含住了那红唇就吮吸了一口夹杂着唾液的酒水,很是享受的品味起来,然后就对吴三桂说道:“此次锦州之战能击退皇太极,我儿居功至伟,朝廷想借鞑子之手消灭我们,真是痴心妄想。”
“朱由校以允诺满清不干涉我们任何军政事务为条件而使得皇太极能毫无后顾之忧的攻打我们,虽然我们保住了锦州,却丢了大凌河堡这块要地,损失不可谓不小,朱由校此招不可谓不毒,为了让他尝尝教训,杀他几十子民和抢他千石粮食,看他如何应对。”
吴三桂自己也喝了一杯后就将酒杯重重地放在了桌上。
倒是吴襄不由得担心地问道:“你说朝廷知道后会不会借此大举兴兵,剿灭我等,要知道这朱由校可是一直没忘了当年我们屠永平之恨,如今我们与鞑子刚刚打完一战,元气大伤,只怕很难扛得住朝廷的雷霆之势。”
“父亲大可放心,如今朱由校忙着推行新政,又铲除了北宗孔门,还降低了儒家孔氏地位,可以说是激怒天下士子众怒,如今仗着他的禁卫军和保皇党压制着这些士子的怒火,如果他擅开战端,就得做好后院起火的准备,即便是不起火,我们也要帮他起火,不过以儿臣看,朱由校不会这么莽撞,现在各地禁卫军的精锐依旧还散布在关内各地,没有集中之象,我们现在要防范的是卢象升和毛文龙会不会采取报复,不过儿臣已经严令各处将官务必要严加小心,坚壁清野,最好减少单独行动。”
吴三桂说道。(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四章 挖吴三桂祖坟
碧空之下,一处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处,原属于大明的中后所,几座亭阁呈左右布置,十多座雕砌精美,巨鳌托碑的坟茔错落有致的坐落在茂密的松林之间,倦鸟长鸣,蝉声延绵,午后的阳光照耀下,使得守卫坟茔的吴家家丁都不由得眯起了眼,打起了瞌睡。
这些吴家家丁并非是那种培养做精锐之私兵的家丁,而是一群货真价实的家奴,一个个大都也是散漫惯了的,或者在主人跟前也讨不到好,所以才被发配到了这里守墓。而其他兵丁亦是如此,基本上可战之兵都被调去了锦州,留在这里的不是缺胳膊瘸腿就是年过花甲,因而不可能指望他们能发觉擅长游击的东江兵。
夏季的辽东草长而林深,毛文龙趴在一人高的蒿草间,头上戴着草环,身上披着草根编织的蓑衣,而头则被剃得只剩下半根猪尾。假扮鞑子劫掠吴襄部是东江兵常做的事,而如何更好的隐蔽自己对他们而言也是驾轻就熟,更何况这次为了挖吴三桂的祖坟,毛文龙还是亲自出马,且带上的都是自己最得力的亲兵。
慵懒的吴家家丁没有注意到草丛里的异动,困倦的他们依旧打着盹,丝毫没注意到死亡的临近,其中一人更是百无聊赖的嘘嘘着朝草丛里走了过来,且就站在一埋藏着的毛文龙面前开始解裤腰带准备要小便。
眼瞅着这些家丁都已经松懈懒怠,毛文龙便抓紧时机突然如勐虎般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