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宝生涯-第5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信你应该也有所察觉了吧,汉代到现在,无论是干坑还是湿坑,你觉得会是这样的锈色吗?明显不对呀。”
孙老师接着说道:“可以用强光手电照射青铜器表面,是否有颜色空格。或者用小刀或其他工具将铜器表面的铜锈取下一块,观察铜锈下面露出的颜色。”
这么做是因为,伪锈下面露出的是铜色,古铜锈下面则一般是黑褐色或是银白色的氧化膜。虽然这件青铜卡尺的铜锈做的很逼真,但氧化膜还是很不自然,肯定达不到汉代流到今天的表现。
薛维永在青铜器鉴定方面的经验其实也挺丰富的,先前只是因为灯下黑,没有往这方面想,现在一经提醒,就看出了问题。
“我说老薛,你难道就不能吸取一点经验教训吗?”孙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
薛维永长叹一声:“哎,不说了,我这人就是这样,一兴奋起来,什么都忘到一边了。不过,这次我其实也是受了别的东西的影响。”
说着,他拿出了一件长方体玉器,但有损,一边已经缺了三分之一的部分。
“这是刚卯还是严卯?”孙老师一眼就认了出来。
刚卯、严卯是方柱形或八方柱形的玉佩,类似勒子,上面刻有用于驱邪的符咒和铭文,是一种汉代流行的辟邪佩饰。
刚卯、严卯的区别主要是在铭文内容和字数上,其铭文是有固定内容的韵文。根据史书记载和实物验证,刚卯铭文是三十二或三十四字,其铭文为:“正月刚卯,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瘴,莫我敢当。”也有在第一句加入“既央”二字的。
严卯铭文是三十二字,曰:“疾日严卯,帝令夔龙,慎尔固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瘴,莫我敢当。”
薛维永介绍道:“这是刚卯,从地里拿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缺了三分之一,他们解释说,是因为先前有炸的威力太大,把它给炸坏了,就找到这三分之二的部分,我看它不同于其它刚卯玉质极佳,表面为褐色沁,雕刻精湛,应该是王公贵族所使用,就放松了警惕。”
孟子涛拿到这枚刚卯发现,确实如薛维永说的这样,工艺非常精湛。一般来说,刚卯、严卯,国家博物馆收藏极少,民间收藏较多。通常工艺一般,因其主要是为刻铭文而用,铭文的刻制也很草率,字有减笔、简化的倾向。
而这枚刚卯做的十分精致,如果是完整器,都可以拿到故宫去展览。
孟子涛正准备把刚卯还给薛维永,但刚卯上的一处细节,却让他心中一动,又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才微笑着对薛维文说道:“薛先生,不知道这枚刚卯可否转让给我?”
“你要它?”薛维永有些惊讶。
“是的,不知你能否割爱?”孟子涛并没有找什么借口,但也不可能会实话实说。
“呃,这到谈不上什么割爱不割爱的……”说到这,薛维永注意到孙老师在给自己使眼色,他也读懂了眼神的含义,于是说道:“你想要那我就让给你吧,这东西也是送给我的,不值什么钱,价钱你随便给吧。”
“这玉质和雕工都很不错,就算五千吧,怎么样?”
“这到底是残器,五千也太多了吧?”
“其实并不多,现在的市场,就算买这么大的玉料,都不止五千块钱。而且我是真心喜欢它,老话说的好,千金难买心头好。”
如果是别的东西,薛维永还会以为是不是自己走了眼了,但这枚刚卯他都研究过很长时间了,根本不存在走眼的可能,因此他也没怎么多加考虑,就同意了,反正自己又没吃亏。
孟子涛直接给了薛维永五千块钱,完成了交易,之后薛维永也就告辞了。
薛维永前脚刚走,后脚警察和医护人员就赶了过来,把那年轻人带去警局,同时把那泼妇送去了医院。
已经是中午了,孟子涛和冯正生去吃饭,孙老师连忙笑着邀请道:“孟老师,刚才多亏了你,不然我说不定也有血光之灾,中午一起吃顿便饭如何?”
孟子涛笑道:“孙老师,不用这么客气了。我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这时,旁边的负责人插话道:“冯先生,孟老师,说起来,刚才的事情,我们这边多少有些责任,给你们添了麻烦,很是对不起。方便的话还请到我们预定的酒店就餐吧,也算我们向两位表示歉意。”
想到今天中午也没什么事情,而且下午孟子涛还准备过来转转,再加上负责人盛情邀请,孟子涛和冯正生也就同意了。
饭店的位置到是不远,而且环境也优美,很符合专家们的身份。
等负责人带着孟子涛他们到达时,专家们已经就座了,其中有几位专家认出了孟子涛,当即就打起了招呼,而没认出孟子涛的专家,在打听之后,也都想了起来。
不管内心对孟子涛的印象如何,至少表面上,大家的态度很热情,这一方面是因为孟子涛身为郑安志的关门弟子,更重要的是孟子涛出神入化的书法水平。
一阵寒暄之后,大家纷纷就座,一共十几位专家分成了两桌,孟子涛和冯正生被安排在相比之下德高望重的专家那一桌,大家也都没有意见。
接下来,大家推杯换盏,因为下午还要鉴宝,所以大家都没有喝酒而是以果汁替代,但气氛还是非常热闹。
在座的都是行业内有名的专家,最小的都有五六十岁,在餐桌上的交流当然也离不开古玩这行的话题。
孟子涛作为在座年纪最小的,身份又不低,大家的注意力也都在他的身上,片刻后,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有些惊讶,实在是孟子涛太过博学了,每个话题都能聊得来,而且很有自己的见解。
到这时,大家惊叹、佩服之余,也对郑安志有些嫉妒了,好徒弟谁不想要,要是孟子涛能够做为他们的弟子那该多好。
饭后,大家又来到主办方准备的休息室小憩,一位专研瓷器的高老,拉着孟子涛在他的身边坐下,接着拿出了一件玉壶春瓶,说道:“小友,烦你帮我看看这件甜白釉如何?”
孟子涛看到这件玉壶春瓶有些讶然,此瓶撇口,束颈,溜肩,垂腹,圈足。通体施甜白釉暗花纹饰。颈刻卷草纹及如意云头各一周,腹部刻折枝石榴纹,枝干舒展,花果并丽,榴实熟裂,下衬灵芝纹。足饰万字纹一环。
他把玉壶春瓶拿到手中,嘴上问道:“这是永乐甜白釉?”
高老闻言稍稍有些兴奋:“对,我认为是永乐甜白釉,只是有些估摸不准。”
甜白釉瓷为明代永乐朝御窑厂创烧的一种洁白的釉色瓷。通俗地说就是在极薄的胎体上,施不含铁或含铁量极低的白色乳浊釉,再高温焙烧还原出成色极白的莹润釉色,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和甜净之意,故称甜白釉瓷。
永乐甜白器是在枢府瓷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起来的。在炼胎上,增加高岭土的比例,并经过多层过滤淘炼,去除杂质,使胎体韧性加强,拉坯更薄,更细白,同时增加铝的成分,使烧制温度升高,多数永乐甜白器处于半脱胎状态。
在釉的配伍上,去除铁的成分,釉色莹润白中微微泛米黄色,积釉处有湖水绿现象。清代仿品胎釉虽洁白细密,亦人工拉坯,但胎体偏厚,且上下相对比较均匀,釉面平整,做工规整,釉色细白,时见宝光,但积釉处无湖水绿现象。
现代仿品,机械陶胎,灌浆成型,修胎和釉面缺乏精美,釉色多用化学料调配,发色极不自然,看不见宝光,且“贼光”显然易见。
如果用灯光甄别,永乐甜白器物透光度由上至下,逐步减弱,这是因为永乐瓷,从底部、腰部到口部,坯胎由厚逐渐变薄的缘故。
(16/62)
第六百九十章 鉴宝活动(八)
正当孟子涛在那观察的时候,旁边一位也是研究瓷器的专家就开口道:“我说老高,你这件甜白釉便宜是便宜,但我不是打击你,这玩意乍看吧确实有一眼,但细看我怎么总觉颜色有些怪,包浆看起来也不太自然。”
高老横了他一眼:“什么不自然,我看老张你是红眼病犯了吧。”
张老嘻嘻一笑:“我看你心里也没底吧,不然就以你的性格,怎么还会把东西拿出来?”
高老这人有个习惯,有了好东西喜欢秘而不宣,很少会拿出来请别人鉴赏,如果不是他心里琢磨不定,张老才不会相信他会让孟子涛鉴赏。
高老语速一缓道:“今天我心情好,想要和孟小友探讨一下行不行?”
张老笑而不语,到底有没有问题,看孟子涛怎么说就行了,如果孟子涛也认为也没问题,那估计就没什么问题了,要说他为什么这么相信孟子涛,是因为他和王之轩是朋友,因此对孟子涛的水平也有所耳闻。
原本,他心里其实是有些半信半疑的,但刚才在饭桌上,听了孟子涛一些见解后,他相信王之轩没有说谎,孟子涛的眼力确实很厉害。
片刻后,孟子涛把玉壶春瓶放回桌上,高老连忙问东西怎么样?
这时,一些专家都围了上来,有人还出言问孟子涛能够说的详细一点。
于是,孟子涛侃侃而谈道:“首先咱们说胎釉,永乐甜白釉的胎色为米黄色,积釉处有湖水绿现象,而清代仿品胎釉虽洁白细密,亦人工拉坯,但胎体偏厚,且上下相对比较均匀,釉面平整,做工规整,釉色细白,时见宝光,但积釉处无湖水绿现象。”
“现代仿品,机械陶胎,灌浆成型,修胎和釉面缺乏精美,釉色多用化学料调配,发色极不自然,看不见宝光,且“贼光”显然易见。”
“如果用灯光甄别,永乐甜白器物透光度由上至下,逐步减弱,这是因为永乐瓷,从底部、腰部到口部,坯胎由厚逐渐变薄的缘故。”
“而清代仿器,全身胎体薄厚均匀,所以灯光之下透亮度基本一致。现代仿器由于淘炼粗糙,杂质颗粒较多,灯光之下,胎体不匀现象较为普遍。”
“再用20倍显微镜下看气泡,永乐甜白器气泡大、中、小共存密布。清仿器物,气泡大小疏朗分布;现代仿品气泡大小均等密布……综上所述,从这几个方面来看,这只玉壶春瓶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吧……”
高老原本长舒了一口气,“但是吧”三个字,又让他的心提了起来:“但是什么?”
孟子涛说道:“觉得有些遗憾吧,这件玉壶春瓶是修补过的。”
“什么,修补过的?!”周围所有人都哗然起来,你要单纯的说真假完全没有问题,但大家都是经验丰富的专家,怎么可能连修补过的瓷器都看不出来?这着实不太可能啊!
看到大家都一幅不可置信的模样,孟子涛觉得这也正常,实在是修补之人水平太高了,就算他亲自动手,也有可能达不到这种水平。
高老忍不住问了起来:“到底是哪里修补过的?”
孟子涛指着瓶底部分的一处位置说:“地方不大,差不多底部的四分之一的部分,有一条比较长的冲线,咱们使用强光手电,也能隐约看出修补的位置。”
说话间,孟子涛拿起强光手电,对着他说的位置照了一下,经过他的指点,大家确实也都看到一条隐约的线条,只是真得不太明显,一般情况下根本注意不到。
等大家都看不清楚了,孟子涛接着说道:“使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也能够发现这个问题。”
孟子涛拿出一把钥匙,在补修的部位轻轻敲打,又在旁边完好的部位敲打,两边的声音很明显并不相同。
高老表情苦涩:“这个办法到是很简单,但一般情况下,也没谁会把整个瓷器都敲一遍吧?”
大家也都纷纷表示确实如此,除非是你有本事找到修补过的地方,不然的话那就只能靠运气了。
张老对着孟子涛说道:“我以前都没有看过这么高超的修补技巧,不知小友能否解惑?”
孟子涛没什么隐瞒的想法,介绍道:“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说起来也简单,先用棉线附在裂纹上,再将配置的溶液点滴在棉线上,几小时后,冲线内的污渍大部分被‘拔’出来,然后用高速电动细砂轮将冲线磨出一道细槽,两面都磨。再后将调试好的‘磁浆粉’填充到细槽中,瓷桨粉固化后,进行精细的刮研与打磨,最后用喷灯加热,烧制出釉光。”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说起来是很简单,但能够修补到这种地步,已经算得上是巧夺天工了。而且,这样的修补,对整器的价值影响其实并不大,高老买的便宜的话,也是捡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