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东宫有恙,还有药吗 >

第27部分

东宫有恙,还有药吗-第27部分

小说: 东宫有恙,还有药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殿下眸色如深,放下了小棂儿,两步过来,状似笑得温和喜悦,道:“皇叔的信说皇叔该是要明日才抵京,不想竟今日就到了。旅途劳顿,别来无恙吧?”

    能得太子殿下称呼一声“皇叔”的这位黑衣青年,便是大周国的定南王了,与康顺帝乃异母兄弟,封地在在大周南边的淮安,名讳夏瑜。

    定南王抱拳揖道:“臣,参见太子殿下。”

    殿下托起他,道:“皇叔不必多礼。”

    “臣也未想,中途行程快了些,比预计要早一日。故而今冒昧前来觐见陛下。”定南王道,“小皇子陛下初诞臣未能赶及,将满百日之喜臣是万万不能错过的了,此行来亦是赶早不赶迟。”

    殿下眼尾的余光瞥见官小国舅一直不遮不掩地盯着定南王看,嘴上笑说道:“如此甚好,皇叔远道而来,当在京中多留几日。想必父皇见到皇叔定大喜,本宫就不耽搁皇叔,皇叔请便。”

    定南王告退,步行入宫,堪堪自小国舅身边走过,风度翩翩。他眼稍轻抬,侧目看了她一眼,对视的刹那,盈出若有若无的笑意,如清风流芳。

    这让官向玉觉得熟悉。直到人走远了她才愣愣地回神,望着太子殿下,道:“他就是定南王啊?”这不怪她不认识定南王,定南王在淮安,甚少入京。就是前两年偶尔过年进京一回,小国舅在宫里与其人碰上一面见了也记不住他的样貌。

    殿下眯了眯眼,为她撩开马车帘子:“不是要回去吗,上车吧。”

第91章 打听() 
官向玉回到了官国府,官国府门前的两颗樱桃树上的樱桃早已经没了。她蓦地又想起在宫门口见到的那个黑衣黑发的青年,以及青年嘴角弯出的一抹笑意。

    安分了几日,这日官锦岚早朝回来小国舅便去缠着他,道:“爹,定南王来京城是干什么呀?”

    官锦岚不疑有他,道:“你小表侄要满百日了,定南王进京来贺。”

    小国舅沉吟了下,又问:“他有家室了没有?”

    官锦岚顿,继而满面警惕:“你想干什么?”这还是头一次官向玉主动打听一个男子的家庭问题,怎能不让官锦岚狐疑。“定南王在淮安,离京不止八百里之遥,就是你有那心思,也趁早断了吧,我不会同意的,你姐姐也不会同意的。”他觉得他应该先给官向玉放狠话,毕竟远嫁他乡这种事情没心没肺的官向玉是做得出来的。

    见官向玉不为所动,官锦岚再道:“定南王今年二十又六,比你大整整八岁。”

    隔天,一声欢呼雀跃的欢叫就冲进官国府的大门直直往里。官小国舅还在闺房中大睡特睡,小小糯糯的团子爬上她的床榻,左捣鼓一会儿右捣鼓一会儿,见小国舅还没有要醒的样子,不由憋足了气大叫一声:“小姨姑,我给你带的糯米丸子全被胡豆吃啦!”

    小国舅立马清醒,追着胡豆鸡飞狗跳地跑了几个院子。

    梳洗毕后,官向玉去到前厅,发现太子殿下竟也来了。此刻正跟官锦岚坐在一处闲话。不知道太子殿下跟官锦岚说了些什么,进门的时候官向玉只听见自家阿爹笑得声朗,道:“太子殿下见多识广结识者无数,往后还全仰仗殿下了,多带微臣小女去见见世面。”

    很久很久以后,每每回想起官锦岚说的这一番话,官向玉心中就止不住的好奇,问太子殿下:“你跟我爹说什么了,三言两语诓得他让你带我出去见世面?”

    太子殿下扬了扬眉毛,道:“本宫就只说了一句话。”

    “哪句?”

    他凑过来,附在官向玉的耳边,嗓音低沉酥骨:“我说,可以帮你找对象。”

    “那对象呢?”

    殿下笑得****,“你看,本宫可以么?”

    很快,官锦岚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说的话,派上了用武之地。

    五月,京郊水田里的秧子正是生长的旺季。阳光足,水田里的水足,泥地里的肥料也足。一切都成盎然之景,待到夏末时节就又是一番好的收成。

    可是,才将将一入六月,就出问题了。官员急报,京郊大片大片的粮田,出现了灾情,相当的严重。

    蝗灾。

    成批的蝗虫吸附在长得正绿的秧子上,啃噬秧叶,使得田中的秧子就只剩下光杆了。灾情来得突然,势不可挡,再不想法子,恐怕到今年夏末整个京郊就会颗粒无收了。

    太子殿下当即接管了此事。

    同时,一面圣旨下达了官国府。要求官小国舅爷与太子殿下一同负责此事,去京郊阻止灾情蔓延。

第92章 随东宫出行() 
一直以来,官向玉这个国舅爷当的是个闲职,哪里做过件把正经而又有意义的事情。在她的印象里,约莫最正经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十四岁在朝堂上听封受赏的时候了。

    如今再一度接到了圣旨,感觉很复杂。感慨有,好奇有,对即将要做的大事充满了期待,也有。

    而官锦岚就比较担忧了,第二日官小国舅正式跟太子殿下会合前往京郊,他就不住地叮嘱:“小玉,莫要给殿下添麻烦,他肯带着你为父也没有想到,但总归你在家闲着也是闲着,那国舅爷也不是白当的。”

    由于是跟太子殿下出行,一行人都是铮铮男子,官小国舅一个娇弱女孩子显得太不合群,因而她也扮了一身男装,斯斯文文。坐马车太显得小家子气,可马她又没骑过恐控制不来,于是她要了一头温顺的……驴。

    一头驴穿街而过,驴上坐着一位悠闲的青衫小公子。公子唇红齿白娇小水嫩。官锦岚负责把闺女送去与太子殿下会合,远远便看见太子殿下坐于暗枣色骏马之上器宇轩昂。走近以后,瞧见太子殿下看那驴子的抽搐眼神时,官锦岚就感到无比的头大,把官小国舅往太子殿下队伍中一塞,说两句场面上的话以后赶紧撤人。

    他丢不起那个脸。

    官小国舅的驴与太子殿下的马并在一起,整个人就矮了一大截,说话需得仰着脸看殿下,满脸正义道:“大表侄,我们且出发吧。快一步解决了蝗灾,粮食就少一分危险。”

    “小姨说得是。”太子殿下笑了笑,驱马走在前头。他的马与他的衣色浑然一体,马儿十分的漂亮,毛发也分外柔顺。

    小国舅一见了心里就直叹,果然是什么样的人养出什么样的马啊。走着走着,将将走出京城的城门上了郊野官道,小国舅就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她骑的驴,越走越慢越走越慢,被前头的太子殿下落下一大截,简直是拖了整个队伍的后腿。

    走在前头的太子殿下,抬手打了一个手势,示意跟着的这支队伍先行,而后调转马头,哒哒地走向小国舅。小国舅正与驴打着商量:“好歹这也是在外头,你给我点面子,回头我多给你几只胡萝卜吃,你走快点好么?”

    殿下在她身侧,忽然出声似笑非笑道:“这驴子,似乎有些倦怠。”

    官小国舅淡定道:“是么,可能是今早出门的时候它没吃饱吧,现下饿了。大表侄你莫管我,我随后就来。”

    太子殿下眯着凤眸,看着明媚的阳光底下,队伍小跑着往乡野粮道去,道:“是吗,可你不是说,想要快一步解决蝗灾的吗。”

    官小国舅揪了揪驴子的耳朵,道:“都是一家人出来办事,实际上不必分什么你我。你快些去解决了,不就等于我快些去解决了。”

    “你想得倒美。”殿下轻轻笑了两声,身体往马背后稍退两许,“你过来,我们一起骑马,你牵着驴子,驴子不用驮你也好走得快一些。”

第93章 京郊粮地() 
实际上,官小国舅打从一见了太子殿下的马儿,就眼馋得紧。她闻言,不住多看了那马两眼,伸手怯怯地去摸一摸马儿的鬓毛,又缩回来,紧张地问:“我要是上来了,它会不会发飙,一会儿把我甩下去?”

    太子殿下低着眸子看她,勾一勾唇,道:“不会,我亲自训的马,温顺得紧。”

    小国舅笑了起来,眼睛一闪一闪地,嘿然道:“那,那我就试试。”但凡是个人都对自己不会的东西向往之,她不会骑马,自然想试试骑马跟骑驴的差别在哪里。

    太子殿下朝她伸出手臂,她抓着他的衣裳,任由他将自己从驴上抱了过来,稳稳当当地坐在了马上,后背靠着他的胸前。

    神经比脖子粗的官向玉,根本没意识到她和太子殿下这般亲密地共乘一马有何不妥,相反她觉得她骑马的时候能有人在身边看护着她觉得相当合适又安全。

    缰绳在官向玉的身前,太子殿下要拿好缰绳,需得双臂绕过她的腰际。如此一来,就好似若有若无地将这位青衫假小公子收进自己怀中。

    官向玉一手牵着驴子,一手尽情地抚摸着马儿的鬓发,心想骑马的感觉果真是要比骑驴子好,感慨道:“大表侄,你的马真漂亮。”

    女子香浸入太子殿下的鼻间,他笑得云淡风轻,双目却沉甸甸的幽邃,道:“嗯,喜欢吗?”

    “喜欢。”

    殿下便道:“它叫绝尘,还有一个伴儿叫倾尘,是匹白马,你想要的话,回宫以后我送给你。”

    “好啊好啊。”

    太子殿下轻轻扬了扬缰绳,绝尘在官道上哒哒地跑了起来。绝尘通主人的心意,跑得不快不慢,迎面扑来凉爽的风,让官小国舅心情大好,一扭头瞧着绝尘身边的驴子跑得四蹄慌乱,笑道:“我看你跑得蛮快的吗,你再用点儿劲儿。”

    京郊的粮田远方有群山围绕,中间地面一望无际平坦开阔,风从远方扬过来,带着草木之香,在稻田里掀起了阵阵绿浪。只可惜,有了蝗灾的影响,蝗虫散播得非常快,若是从高处看下去,那绿浪之中就会很明显地彰显出一块一块的伤疤,正是被蝗虫啃咬过后留下的稻秧光杆。

    这里不仅地势开阔,路面也十分平坦,以青石板铺就而成;且每隔百丈便会有一个巨大的粮仓,为方便临时存放和运输粮食所用。这片粮地,是整个京城最大的粮地,所有粮食都要入大周国的粮库,以备不时之需。

    粮食是国家百姓生存之根本,若粮库空虚,一旦有何灾荒,辄会国家大乱。因而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这附近的百姓都被雇过来种粮食。太子殿下和官小国舅才一到地儿,日头炎炎的,一齐出来的人已为他们就近找好的农庄打点了歇处。只是太子殿下没有要歇一歇凉的意思,看着出了一头薄汗的官向玉,浅声道:“你先去歇着吗,等我先去看一看就来。”

    官向玉一位娇滴滴的姑娘,如花朵儿一般,如何经得住烈日哄晒的。主要太子殿下还是心疼她。但官小国舅毫不领情,义正言辞道:“我们是来办正事的又不是来避暑的,正事要紧,我跟你一起去。”

第94章 蝗虫满天() 
太子殿下侧脸迎着阳光,晃得他眯起了眼,眼里稻浪重重,明暗不定。他弯着嘴角道:“是么,那一会儿你中暑了怎么好?”

    官小国舅道:“那也算是工伤,回头让皇帝姐夫好好赏赏。我要真昏了,你且让绝尘把我驮回去就是。”

    见她这么坚持,太子殿下也没再阻止,翻身下马,留她一人在马上。顿时官向玉身子就有些僵硬。他素白的手指摸摸绝尘的头,拿着缰绳笑道:“不怕,我牵着。”一会儿人多,见着他跟官向玉同骑一匹马,不知道官向玉是个姑娘的还不觉有什么,但知道她是个姑娘的那就不好了。

    官小国舅把驴子的缰绳丢给一旁的粮农,道:“你帮我喂一喂这头驴子。”

    粮农应下,牵着驴子便去阴凉处吃草去了。

    后太子殿下召集同来的数位官员,平日里那些官员都是钻研农作物生长这一类问题的,另还有数位苗圃里经验丰富的师傅。这些人亦是将将寻了各处农舍坐下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便又匆匆赶来。

    清脆的马蹄声在青石路面上敲响。太子殿下牵着马儿,马儿上坐着青衫小公子,前后有官员呼拥,往稻田深处走。

    越是接近那光杆稻田处,那蝗虫的糟乱之声便越是清晰入耳,能将人的头皮都给麻了起来。

    官向玉尚且淡定,在马上能高出一截,极力眯着眼朝那灾田看去。只见空中漫天都是那细小乱窜的蝗虫,以光杆灾田为中心,正向四周绿油油的秧子蔓延。形容十分的可怖。

    忽然一道舒缓的幽香盈鼻,官小国舅眼前的视线一暗。太子殿下不知何时将自己的外袍脱下来兜头盖住了官向玉。这些蝗虫虽然不咬人,但数量如此庞大,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杀伤力的。

    小国舅两只手捏着那沉丹色的外衣,从里小心翼翼地探出了一双眼来。

    幸好此行前来带了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