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北方-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ぃ文弊懿康墓ぷ骰旧匣故堑糜伤涸稹T揽飧雒迨堑牟文弊艹な遣换峁苋魏问虑榈模裕湛统械F鹆苏蕴煲焕肟蟮墓ぷ鳌:迷谝荒昵氨凰偷矫拦鞯憔Q暗母底饕濉⑺锍热嗽谌轮醒氐搅斯冢蕴煲痪徒侨堪才沤瞬文弊艹ぃ湛ぷ鳌R环矫婕跚崴湛难沽Γ环矫媸桥嘌投土陡底饕宓热耍┲螅蕴煲灰恍腥死肟顺醮旱谋本ど狭饲巴偶铱诘穆烦獭�
虽然挂了一个“晋热河东北五省(区)巡阅使”的名头,但赵天一一行人到达张家口之后却没有继续向西进入山西,而是直接向北,进入了锡林郭勒大草原。他是想去热河特别区的经棚县、也就是克什克腾,那里的赵家集在赵天一势力进入东北时起过重大作用,到现在还是赵家军的一个秘密物资存储点和小型军事基地,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赵天一就是想去看看那里现在的样子,也是对六叔伯赵怀梓、师长张柱峰等那些先来开路的人的一种感谢,作为一个合适的上位者,手底下现在有了这么多人,对人心的笼络赵天一可不敢掉以轻心,尽管这里面还有他的家人兄弟,仆人佃户。
离开赵家集,穿过大兴安岭余脉之后,赵天一一行人进入了科尔沁草原,进入了热河都统姜桂题的地面。姜桂题是一个前清老军人,参加过捻军平叛、中日甲午,以及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的战争;也算是前清将领军最早投靠袁世凯的人之一,袁世凯对他也是很看重,一三年下半年就让他到热河做了都统,那个时候赵天一还在山西做他的山西都督,姜桂题可以说是袁世凯系统中的“老字辈”人物了。虽然是老字辈人物,但对于前陆军参谋总长、编练总长、泰威上将军、袁大总统的女婿这一连串头衔的赵天一,姜桂题一点也不敢怠慢,早在两天之前就在赵天一必经的海拉苏等候赵天一的到来。要知道海拉苏这个地方,可是距离热河特别区行政驻地赤峰直线距离超过了一百公里,姜桂题能够从那么大老远的地方跑到海拉苏来等候赵天一,可见他的诚心了。
不过赵天一在海拉苏没有停留多久,对自己老岳父手下可以说忠心耿耿的姜桂题勉励几句之后,他就离开了海拉苏前往东南的奈曼。四月九日,赵天一一行人到哲里木盟洮辽镇守使驻地博王府(今吉尔嘎朗镇),然后直接马不停蹄南下到达了彰武。在彰武,张作霖第二十七师第五十四旅旅长孙烈臣亲自在此带队等候参谋总长的到来。张作霖和杨永泰等人,因为身份致使,不敢远离驻地到这么远的地方来接赵天一,只能让自己手下第一亲信孙烈臣来迎接,而且是在秘密的情况下来迎接。
这一时期的东北各省,总人口虽然已经接近两千万,但这些人口相对于广柔的东北大地来说,散布其间之后给人的感觉依然是地广人稀,无法和关内的情形相比。赵天一一行人沿途虽然尽捡有人的地方走,但一路走来遇到的村庄比起内地也确实少了很多;只是到达彰武再往南时,村庄才慢慢密集了起来,他们一行人,加上前来迎接的孙烈臣,加起来人马超过了两百,马蹄声声中看起来很是威武。从孙烈臣口中,赵天一得知二十七师的部队这一年多变化很大,不仅是装备上的变化,士兵精神面貌的变化同样很大。这些事情赵天一早已经从暗影的报告中知道了,不过从孙烈臣口中说出来,听起来就是另外一种感觉了。
“占鳌,我听说上个月张师长派兵到安东(今丹东)执行任务,汤旅长(汤玉麟)因为调动他的部队,好像意见很大。最后这件事你们张师长如何处理的”?跟孙烈臣聊了一会儿东北的风土人情之后,赵天一突然话题一转,问起了三月初发生在二十七师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张作霖按照赵天一的指示,派部队到鸭绿江中朝边境地区搞拉练训练,吸引朝鲜日军注意,为在盖马高原的行动做掩护。因为汤玉麟的五十三旅驻防在奉天城附近,调动起来比较方便,所以张作霖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五十三旅。汤玉麟因为在上次张作霖遇刺事件中受到了惊吓所以一直在家中休养,很少过问部队里面的事情,张作霖在安排这个任务时就没有告诉汤玉麟。他的意思是让汤玉麟安心养病,不要因为此事受什么影响。谁知汤玉麟在获悉消息后,对张作霖的做法是非常不满,认为师长调动五十三旅的部队,没有告诉他,是不将他这个旅长看在眼里,故意借喝酒的机会撒酒疯,直接将抱怨的话当众说了出来,并且还上出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狠话,让得知消息的张作霖很是生气。但早年汤玉麟曾经救过张作霖的命,所以张作霖也不好怎么发作,再者他自己也觉得这次出兵没有经过汤玉麟这个旅长,是自己有错在先,最后竟然亲自到汤玉麟家中看完汤玉麟,以示赔罪。这件事赵天一自然也得到了暗影的报告,所以这次见到孙烈臣,他就问了出来。
“这个。。。这个事我当时并不在奉天城,也不是很了解。不过最后好像听说是师长找了汤旅长谈心,也就没有什么了”。略一思索后,孙烈臣谨慎的回答到。汤玉麟为人心眼小,又极爱护短,手下部队军纪在二十七师中是最差的。他的部队士兵在奉天城里面经常做一些不法之事,奉天城里的警察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后来杨永泰担任奉天民政长之后,汤玉麟才让他的手下收敛了一些,但却不能彻底杜绝。这也是汤玉麟仗着救过张作霖,是二十七师的元老,再加上早年做土匪时养成的一些坏习惯,自大随便惯了。上次张作霖遇刺时汤玉麟受到袭击,也是这个爱讲排场爱出风头的家伙自找的。孙烈臣对于这个同僚,也是有些看法的,不过在参谋总长(虽然已经被免了)面前,他可是不敢流露出半点的情绪。谁知道这个年轻的上将,刚才问话的真正含义,他可不想因为一句话说错就惹祸上身,或者给自己的师长带来什么麻烦。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三一二章 老袁有些乱方寸()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一二章老袁有些乱方寸
赵天一在万奉天城路上的时候,却不知道此时在北京城,也正在发生着一件超出他事前预估的大事情。总统袁世凯因为他的事情受到了极大压力,政府里面里面已经有许多官员发出了对赵天一不满和将他全面罢官免职的声音。而这些原本一直持中立态度的官员,也是在看了这几天一些报纸对赵天一的某些报道之后,才开始改变立场转变想法的。上海的申报、时报、神州日报,天津的大公报等也进行了不发表报社意见的转载;最后就连北京城几家着名报社出版的报纸,如京报、国民公报、北洋学报等也都有样学样的进行了转载。只是和以前对某件重要事情不同,这次这么多家的报社,也只是转载了这些有关赵天一的消息,却没有加上自己的任何评论,显得非常的奇怪。
四月三日,中南海丰泽园的颐年堂,袁世凯的办公室(另外一个办公室)里,总统正背着手不停的在走来走去,从他背着的手里握着的报纸可以看出,总统本人也正在在报纸上面的事情着急。这间不大的办公室里面,除了袁世凯本人,屋子里面的椅子上,还坐着一个肚子微耸的漂亮女子,正在不停地用手上的手绢抹眼睛,看来刚才是哭过的样子。此人正是赵天一的妻子、袁世凯的七女儿袁复祯,看来也是为了自己的丈夫而来。
看着女儿的样子,袁世凯终于停下了走动的脚步,站在女儿跟前,“祯儿,你不要太为此事操心,小心肚子里面的娃儿。你放心,对健行,政府里面的官员还是很相信的,我也相信他的人品,一定是有人借机陷害他,这件事我不是已经让京师警察厅厅长亲自去查问了,一定会有一个结果,你就不要再哭了”。对于自己的家人,袁世凯一向要求的比较严格,但是对这个七女儿,他却是另眼相待。几个嫁出去联姻的女儿,只有这一个让他最满意,收获也是最大,自然要另眼相待。
袁世凯的话音刚落,袁复祯还没有来得及接话,就听见外面有人走进来的脚步声(一般到袁世凯的办公室或者生活住处,比要求脚步都要放重些,这是袁世凯特别要求的,也是防止有人偷偷接近)。果然,几个呼吸之后就听见门外传来了京师警察厅厅长、总统府秘密侦探处主任兼市政公所会办吴炳湘的声音。袁世凯没有等卫兵开门,直接快步走到门口将门打开,让吴炳湘进来。
进门之后的吴炳湘不敢怠慢,不用袁世凯父女出声询问,自己就赶紧开口说到:“总统,我让人查了这条消息最先出现的报馆,是一家名叫辕门钞的小报馆。馆主叫李泽生,北京本地人,之前做了点生意攒了些钱。这几年见别人开报馆很是兴隆,也就自己花钱开了一个。据他讲在一周前,也就是三月二十四日左右的一个晚上,有人将一个信封塞进了他报馆的门缝;里面除了几张写满了字信纸,还有一张英国汇丰银行伍佰元的汇票。就是这个信封,他也交给我我带来了”。吴炳湘一边说着一边从上衣口袋里面取出一个不大的牛皮信封,交给了袁世凯,他自己则不停的继续说到:
“信里面的内容我看过了,正是诬陷赵将军的东西。据报馆老板讲,他当时很缺钱,见有人主动送这些信息上门,自然高兴,何况还有五百块钱赚,于是他就连夜安排人进行印刷,第二天投到了北京市面上。只是老板没有想到,这件事会闹到这么大,赵将军是什么人他自然知晓,心下里害怕后就觉得这件事有些古怪,于是将这个信封留了下来。总统,从我得到的情况看,给报社送这种内容信封的,远不止北京辕门钞一家,在外地外省肯定也有一人用了同样的方法。要不然也不可能一下子连南方那些省份报纸也会出现类似的报道”。
袁世凯一边含含糊糊的点头,对吴炳湘的话表示认可,一边却认真的看起手上刚刚拿到的信的内容来。一边看一边脸色也是飞快的变了几变,嘴里也开始骂到:“这些王八蛋,竟然用这种手段阴我的女婿,吴厅长,你可以继续追查下去,找出这幕后的主使之人,决不能轻饶”。原来这份信上面的内容,正是报纸上这几天转载报道的内容,也是政府里面那些官员反对赵天一的原因。见父亲看完了信,袁复祯也连忙从袁世凯那里取过信件,看了起来。一般情况下,袁世凯是不允许自己的家人参与和干涉政务的,除非这个家人本身就是政府这方面的官员。但眼下的情况确实有些特殊,他也不好说什么,不过袁复祯很是乖巧懂事,快速几眼扫完纸上的内容之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就起身离开了。虽然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却被说一大堆话都管用,人家女儿是把一切都交给袁世凯这个父亲了,你就看着办吧!
中午刚过,闷闷不乐的袁世凯回到怀仁堂办公室,就见自己的办公桌上放了几份公文,其中一份还是用表明机密和重要的黄色红两色卷宗装着的。坐在位子上,伸手将那个黄红两色的卷宗取过来,还没有等他问话,等候在办公室里面的特别秘书蔡廷干就连忙说到:“总统,这是今天上午江苏冯国璋将军派人送来的,说是重要的事情,必须要总统亲自拆阅,所以我们都不敢乱动,等候总统来拆看”。冯国璋?他派人送什么信,有电报这个玩意,还用的着写信吗?除非。。。。。。。
打开卷宗,取出文件一看,果然是冯国璋的亲笔字。冯国璋早年跟随袁世凯多年,他的字袁世凯当然一眼就能够认出,知道这封信是冯国璋自己执笔写的。示意蔡廷干等人出去,袁世凯就开始观看起冯国璋的这份信来。说实话,自从冯国璋在一九一三年七月南下江苏,担任江苏都督和宣武上将军之后,两三年时间里,两人之间就很少有书信的往来,一般都是用电报进行交流和传信的。加上近年袁世凯重用冯国璋的对头段祺瑞,有借助女婿赵天一之手消减冯国璋手中的兵权军队,袁冯两人关系已经大不如前,更谈不上什么亲自给对方写信了。今天突然看到冯国璋给自己写信,袁世凯也有些好奇和宽慰,毕竟冯国璋还是他带起来的人!
但随着袁世凯对这份信看的深入下去之后,他原本还有些平和的脸色却变得越来越难看,最后甚至将手中的信纸“砰”的一声放在了办公桌上,嘴里也忍不住说到:“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难道冯华甫眼界现在竟然如此之低?头脑如此简单?简直是不可理喻,胡言乱语”!原来,冯国璋给袁世凯的亲笔信里面,除了开始几句是问候老长官老上司好的话语之外,其它的内容竟然全部是针对赵天一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