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起北方 >

第201部分

风起北方-第201部分

小说: 风起北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ㄋズ幽匣韵厮翊灞芄伲ㄔ独朐揽频鄣南敕ǎ投家丫盗松轿鞯胤焦ひ捣⒄沟南嗟辈淮恚衷诠诤芏嗟胤接玫囊恍┘矣闷贰⒎靶钡榷际巧轿魃摹D歉鍪焙蛩驮夜谡沃暗恼曰成A私夤轿鞯氖虑椋蓝际窃谡蕴煲坏牟俪窒陆械模睦锩娑哉蕴煲痪秃苁呛闷妗:罄此孀耪蕴煲恢富泳哟虬苋毡救耍饩透眯焓啦哉飧瞿昙颓崆幔鸵丫诰雍偷胤浇ㄉ枭隙加卸赖街Φ哪昵崛撕闷嫘拇笃穑幻舛啻谓哟ァW詈蠛投戊魅鹨谎苁切郎驼蕴煲弧�

    这次见赵天一给总统的建议(其实只是呈报,算不上是他的“建议”)没有被总统采纳,看到他有些紧张和失望的表情,就决定出面支持一下这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年轻人。当然,他也并不完全是为了支持赵天一,也是有自己想法的;目前民国已经存在的政治团体和党派组织大大小小差不多一百多个。由于袁世凯领导的政府开始了全面建立议会民主制的最初尝试,言论自由以及其它因素,出现了众多的党派;虽然已经被取缔或者自己消亡了不少,但仍然有这么多还存在。比如统一党、共和党、民主党、民社统一党、共和统一党、公民急进党、大同民党、进步党等,还有什么国民协进会、国民共进会、中华联合会、国民协会、共和俱进会、共和促进会、国民新政社等等。这些政党和团体中,由革命党和同盟会发展转变而来的新国民党,虽然成立时间短了一些,但其组织成员以及人数都是前几名的,并且在政党运作方面和影响方面,也远远超过了其它的政党,自然会引起徐世昌的重视。

    徐世昌看来,以后的中国政坛,还是要以“和”为贵;这是他为官多年的主政心得,更是中国儒家文人“中庸之道”的体现。他想成立一个让所有国人满意、所有大党都参与的民主政府,所以对于新国民党这么一个“大党”,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既然人家都愿意低头,且都已经低头了,政府为何不能放下架子,与其结一个善缘呢!所以,在听了袁世凯的话之后,在看看赵天一的样子,徐世昌就站出来说到:“总统,其实这也是彰显总统成就的一个地方。今年三月,我们的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就要召开,那个时候,不管是(服从中央政府的)所有政党,还是普通的民众,都将对此翘首以望,且寄予厚望。既然已经准备召开大会了,派一个人去见见那个黄克强,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这即不丢政府的脸,也能给我们涨面子。我的看法是,既然总统也同意派一个人去,那级别还是要高一些的好;总统可能忘记了,这个黄克强曾经可是政府的参谋总长,还担任过南京留守府留守、川汉铁路督办等职。更重要的是,他也是我们政府授予的陆军上将,还是最早的那几个人之一,这身份,也不低;我们总不能随随便便派一个小科长过去吧,难道我们政府的陆军上将就这么不值钱”?

    听了徐世昌的话,屋里其它几个人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怀仁堂里面顿时嗡嗡嗡地响起来。袁世凯见状有些不耐烦地说道:“菊人,那了说怎么办,派谁去合适,总不能是你这个国务卿亲自去吧”!说到最后,袁世凯自己也笑了起来,他想到了自己和黄兴第一次见面时的样子,这位湖南骡子还称赞自己为“当代华盛顿”。想到这里,他就开始幻想如果是徐世昌到上海见黄兴,会是一个什么场景。他刚才有些不耐烦,不是对徐世昌不耐烦,而是对这个事有些不耐烦;他与徐世昌的私人关系,和王士珍一样,非常地深厚,所以不存在让徐世昌高不高兴的事情。

    听了袁世凯有些发牢骚的话,徐世昌确实没有任何生气的感觉,他调侃到:“如果我手头上的事情不多的话,让我去也未尝不可。就算我去不了,见黄兴的人,还请大总统慎重对待,万不可随意行事”。徐世昌讲完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的段祺瑞也表示赞同;他也是考虑到将来的一些情况,希望能够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政治对手。袁世凯见两位主要手下都有相同的看法和意见,就想再问问总统府秘书处的秘书长梁士诒,看他对待此事是一个什么意见;自从王士珍外放四川接替陈宦担任四川将军之后,袁世凯身边能够和他说得上话的人也就是梁士诒了。杨度、孙毓筠等人均已经回老家去了,袁世凯身边亲信虽然也不少,但能说上话的人已经不多。

    就在袁世凯刚要开口的时候,外交总长陆征祥走了进来;他是来向总统报告和日本人进行的谈判事情的。从一五年十月开始,中日之间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三个多月四个月了,但最终的结果却一直没有能够达成。除了中国方面的条件太多太过于严苛之外,日本方面在谈判过程中的拖拖拉拉,总是在一些环节上面软磨硬泡讨价还价,致使谈判过程断断续续,谈判进度一拖再拖。甚至在今年元月初图门江事件爆发时,日本方面还但方面提出终止谈判,要求中国军队退回图门江以北地区以后谈判才能进行的条件。结果参谋总长赵天一去了一趟谈判地点,中国的六架轰炸机到平壤上空飞了一圈之后,这些话音都消失了,谈判正常进行。

    中国对日本提出的“八大条”,前面几条中的一些款项都已经在实施,比如日本从中国撤军的事情,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现在除了在北京使馆街日本使馆有一个小队的日军,天津有一个中队的日军,上海的日租界有日军之外,整个华北就再没有日本军队的存在了。当然,在旅顺,在南满铁路沿线,还是有日本军队以及所谓的护路军存在,再南方的厦门,有日本驻军存在;不过南满铁路的日军护路军,人数已经由一千五百人减少到五百人。整个东北地区,日本人的行为都收到了很大的限制,不复之前那样一家独大,享有各种特权。不过中国政府提出的第三条:“日本政府允准,将南满铁路使用以及管辖权交还中国政府”,以及第四条“日本从朝鲜撤兵,将朝鲜归还其原宗主国,并允许中国在朝鲜半岛水原和江陵以北任何地方开建商阜”等条款,日本人是怎么都不答应。南满铁路问题上,日本人当初是通过战争行为从俄国人手里夺过来的,谈判最后日本人只答应减少护路军人数,以及停止在铁路两旁进行矿物开采。现在双方就日本对中国开放佐世保、长崎、福冈、神户、大阪、东京等城市,以及日本将旅顺归还中国、日本从朝鲜撤军进行谈判。原本打算的要日本赔款,也是双方口水仗的一个焦点,日本谈判代表日置益竟然当众流泪,表示日本国大藏省已经是没有一分钱的存货了,中国要是再要求赔款,自己等人只好把衣服卖了。

    见陆征祥进来,袁世凯也就没有心思去关心谁去上海和黄兴见面了。前文讲过,袁世凯在日本人手上吃过很多亏,从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藩属国朝鲜,那时起日本就曾经多次派人暗杀袁世凯。最后他被日本人逼迫化妆逃离朝鲜,到当上民国总统,日本人仍然以上国的姿态对待他,在他心里面早就恨日本人之极。如今又机会修理日本人,赢回当年的面子,他怎么能轻易放过;对日本的八大条,最苛刻的部分就是他和赵天一商议拟定的。让日本人难过,他袁慰亭就高兴;能让日本人难过的人,就是他袁慰亭的能人。这也是赵天一在袁世凯心目中有位置的一个原因,攻青岛、炸海城,这些都是不世之功。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二六五章 南行 爆发()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二六五章南行爆发

    在怀仁堂前厅门口,徐世昌叫住了正要走远的赵天一,几步走到他的身边小声地说道:“健行,从上海来送信的新国民党的人还在北京吗?我想见见他,跟他了解一些上海的事情。如果方便的话,可不可以让他晚上到我家里来一趟”。“还正好,送信的人有事在北京多留了两天,就住在我家附近,我这就派人回去给他送信,让他晚上到您家里去拜访您。不瞒总理,这位从上海来的年轻人,和我还谈得来,关系相处的还不错,您老就多担待一些”。赵天一也没有将自己和蒋介石的关系藏着掖着,直接告诉了徐世昌;徐世昌指着他一笑:“你呀!也就是一个军人,否则别人还不知会怎么想,光是总统身边的那些人,就够你烦的”!

    赵天一耸了一下肩膀,将军大衣的衣领子往上提了提,又故作无奈的摇摇头,然后转身就准备走。谁知徐世昌一把又拉住了他:“健行,我刚才突然想到了一个事;这政府去上海和黄克强见面的人,也许你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首先你和新国民党的党魁有关系,又在里面有朋友熟人,这个对见面很有帮助;再说了,你的威望在那里,就算是革命党人,也没有指责你的理由。不错不错,等下我和芝泉商议一下,然后报告总统,由他同意”。赵天一看徐世昌这么笃定,心里想到“孙大炮革命党人不知道在怎么恨自己,还‘没有指责的理由’”;只不过这话他不能说出口,只能另想他法说道:“总理,你知道的,说起政治这玩意,我最讨厌;再说了,全国各地的陆军编练已经好好几个月了,都在等着我去检查,我可真没有时间去上海见黄克强”。

    说真的,赵天一确实是不想去上海,因为到了那里就必须得和上海地界上的三教九流各种人物见面;而他,现在还不想过早的和这些人打交道,因为现在和这些人接触,都是找他办事帮忙的,而且都是和一些商品、军火有关系。这几年山西、陕西等内地工厂生产的日用品非常的抢手,像什么牙膏、香皂、肥皂、各种护肤品,还有什么衣服、床上用品等等;不但质量比外国进口的要好,价格还便宜很多。至于包头太原兵工厂生产的军火,在黑市上的价格,那就不用提了。所以很多高等级商人都把眼光瞄向了赵天一,任何时候,商业间谍的鼻子都是最灵的;他们从赵天一在山西发展工业,修建工厂这些方面入手,最后慢慢感觉好像山西最大的老板就是陆军参谋总长。

    徐世昌还想说什么,赵天一已经大步走远了,他就朝赵天一的背影说到:“健行,回去好好考虑一下,我觉得,你去很合适”。已经快要出前厅北门,进入礼堂的赵天一朝后摆摆手,就走出了怀仁堂前厅,进入了礼堂。就在徐世昌还想追上去说几句时,却又见赵天一从礼堂门口探出上身说了句:“到时候再说吧”!然后又消失不见了。徐世昌只能作罢,转身从怀仁堂前厅南门(正门)走了出去。

    原来赵天一以为徐世昌让他去上海只不过是一个临时主张,说说也就算了;没有想到总统袁世凯最后竟然点名叫他也去上海,是陪同国务卿徐世昌一起去。这下赵天一克实在是没了辙,他自己一大堆事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上海!哪怕是两天时间。不过袁世凯把他单独找去谈了一次话后,赵天一只能同意去;老袁也清楚自己这个女婿很忙,不想去上海浪费时间。但去上海和新国民党见面,梁士诒已经提醒他了,这关系到他下一届总统选举的大事,必须得派一个“自己人”和徐世昌一起去。正好徐世昌提议要赵天一去,袁世凯一看,嗯,不错,这个是自己人,就决定让七女婿去。在和赵天一的谈话中,袁世凯也是特别交待,去了上海除了代表自己看望黄克强和几位新国民党元老之外,重要的是要摸清这伙人在三月份国民代表大会上的举动,有没有回危害到政府(袁世凯自己)利益方面的事情。就这么的,赵天一作为国务卿特别助理,陪同国务卿徐世昌一起,去上海看望病重的黄克强。

    一月十九日,徐世昌一行人坐上南下的火车前往上海。按照赵天一的风格,去这么远的地方一定是要坐飞机的;可惜此一行除了徐世昌和他,以及蒋介石之外,还有十余位随行人员。有些是二人的警卫侍卫,有些是总理衙门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和此行有关的人;这么多人一架飞机可坐不了,赵天一又不想派两架飞机,最后只能坐火车去上海了。临行前,赵天一派人将自己连夜(凭借记忆)赶制出来的m1加得兰式半自动步枪图纸送往包头,交给加得兰,希望对他的研究有帮助。对于加得兰,赵天一是寄予厚望的,他希望这款后世闻名的步枪,能够在加得兰得到自己金钱和技术的资助之后,一年之后能够面世,也就是一九一七年面世。他已经告诉了郑好,对加得兰,一切敞开,他需要什么提供什么,金钱、材料、设备、人手等等;而且对他的研究过程不得干涉不得影响,随他去做。

    民国初期的一九一六年,北京一共只有三个火车站,即东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