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538部分

读者十年精华-第1538部分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熟的果子不会招蜂惹蝶,甚至连它的敌人也是深沉的。

  理想的幻灭大都是自我的幻灭。

  寒冬里那朵温馨的微笑,你就是拿整个春天来换我都不要。

  当我们羡慕鱼儿自由时,要知道我们是站在岸上。

  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哪一回做蠢事时,不是自以为很聪明呢?

Number:5846

Title:美国“皇帝”诺顿一世

作者:杨明杰

出处《读者》:总第115期

Provenance:历史大观园

Date:1990。11

Nation:

Translator:

  1859年的一天,一位穿着破旧的陆军上校戎装的潦倒穷汉来到《旧金山日报》编辑部,一本正经地对总编说:“我是美国皇帝。”总编觉得十分有趣,便同意把这位穷汉的第一道“诏书”刊登在日报上。从此,这位叫诺顿的穷汉便神话般地“君临”美国20年。

  约舒亚·阿伯拉罕·诺顿,181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821年随家人迁居南非。其父是个农夫,兼做出售船上用品的杂货商。1848年,老诺顿逝世。诺顿变卖家产,转赴巴西。1849年,他带着4万美元来到美国新兴城市旧金山,开了一间百货商店,有时也做点儿地产生意。

  1853年,他已积累了25万元财富。为了发更大的财,他几乎倾囊干起囤米居奇的生意。谁料财运不兴,米价暴跌。诺顿一蹶不振,两年后宣告破产。

  穷困潦倒的诺顿依然雄心未泯。1859年,他忽然心血来潮,找了身旧军服套在身上跑到报社,做起了皇帝梦。

  他颁布第一道诏书后一个星期,又传敕令,说国会高层贪污腐化,应予解散,他要躬亲治国。华盛顿自然对他的敕令置之不理。于是他下令美国陆军司令:“派一支适当的军队扫荡国会大厦。”

  旧金山市民觉得他很好玩。诺顿成了旧金山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了。

  这位“皇帝”不久又诏令各州派代表到旧金山音乐厅朝见,并“将法律作必要的改革”。接着又一道诏书,说墨西哥人不宜自治,所以“皇帝”要对墨西哥“摄政”。

  “诺顿一世”的“皇宫”是间简陋的公寓房子。墙上挂着拿破仑和维多利亚女皇的画像。每天午后,他在街上游荡,身后是两条癞皮狗。他不时威严地朝路旁鞠躬的“臣民”致意,还亲身视察阴沟或核查电车时间表。

  戏院都给他留下一个特别座位,每次“圣驾”一到,观众都肃立致敬。有一回,一个少不更事的警察以闲荡的罪名将其逮捕。全市哗然。警察局长只得亲自将“皇帝”释放,并一再道歉。

  “皇帝”一直由旧金山居民供养,食住行全部免费。一次,他在中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餐车上没吃到免费餐,便龙颜大怒,下令“查封”铁路公司。后来铁路公司给他一张终生有效的金制乘车证,龙颜才得稍霁。

  不过他袋里老是空空如也。于是他想出一种征税制度:商店老板每星期要纳税2角5分至5角,银行每星期3元。旧金山的市民都觉得这事很滑稽,可是很多人还是“照章纳税。”

  “皇帝”的“御袍”那件旧军装越穿越破。他又发一道诏书:“诺顿一世圣谕:朕近屡接臣民上奏……指御袍有辱国体。”第二天,市议会决定拨款给他缝制新装。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他深表关切,召林肯和南方首领戴维斯到旧金山,以便从中调解,可是两个人都没有“奉旨进京”。

  1880年1月8日,“皇帝”“驾崩”。两天内有1万人到他棺前吊唁。

  1934年,有人在他的墓前竖起一块大理石墓碑,上面刻着:

  “美国皇帝兼墨西哥摄政诺顿一世之墓

  约舒亚·阿伯拉罕·诺顿生于1819年卒于1880年。”

Number:5847

Title:袁世凯称帝趣闻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1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袁世凯在民国建立、攫取大总统宝座之后,意犹未足,总想当皇帝,这个满脑子封建迷信思想的大总统,却因自己究竟是不是“真龙天子”无法肯定而犹豫不决。

  有一天中午,袁合衣午睡,朦胧中似觉口渴,喊了声“倒茶来!”一侍女闻声即将茶端来,这时袁又翻身呼呼大睡起来,侍女不敢打扰,准备退出,一不小心将茶杯摔破。侍女深知此杯是袁心爱之物,恐受重责,慌忙向与其私通的袁府一小谋士求救。这人深知袁称帝心切,计上心来,吩咐侍女如此这般回答,万无一失。

  袁世凯醒来得知自己心爱的茶杯摔破,十分生气,马上传唤该侍女问话。侍女战战兢兢地跪在袁世凯面前回说:“奴婢听大总统要茶,赶快将茶奉上,不料看见床上卧着一条大龙,奴婢吓得不知所措,失手打坏了宝杯,该死,该死!”袁听后转怒为喜,挥手让侍女下去,没给任何处罚。袁从此自认为是“真龙天子”,决心改元称帝。

Number:5848

Title:专给副总统办的杂志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1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美国现任副总统奎尔走马上任以后,经常发表一些漏洞百出的讲话,做出一些与副总统职务不太相称的举动。因此,有些美国人认为他是一位“不内行”、“不够格”的领导人。这位副总统的不慎和失误常常成为许多美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

  一位名叫杰弗里·洛德的美国计算机系统专家,利用美国公众对奎尔这一政治人物的浓厚兴趣,和自己的妻子一道创办了一份名为《奎尔其人》的杂志,专门收录刊登奎尔有错误和表述不准确的讲话摘要。发表讽刺挖苦奎尔的文章。这份杂志问世以来,销路一直不错。

  奎尔本人也因此成为美国唯一有定期出版物专门介绍的政治活动家。最近,奎尔的新闻秘书说,副总统知道有这么一份杂志,但他至今尚未阅读过。

Number:5849

Title:杀人的乐曲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1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有这么一首乐曲,由于其曲调异常悲伤,在其问世后13年内,百余人为此魂归西天,这首名为《黑色的星期天》的乐曲,是法国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于1932年创作的,被世人称为“魔鬼的邀请书”。

  首先被“邀请”的是一位匈牙利青年,他在布达佩斯一家酒吧里一边喝酒,一边聆听乐队演奏《黑色的星期天》,只见他一口气干完杯中的啤酒,拔出手枪冲着太阳穴就是一枪。当警察赶到现场时,他已命归黄泉。在他的左手心里,一张《黑色的星期天》乐谱的空白处留下一句话:“我无法控制住自己悲伤的情绪,如果有一天我死了,那凶手就是这首乐曲。”

  一位活泼美丽的美国姑娘,素来热情活泼,她听到人们纷纷议论这首乐曲,好奇心使她向人借了这唱片回家听,第二天她没去上班,当天下午人们在其卧室内发现她躺在血泊中,唱机上还放着《黑色的星期天》的唱片,桌上留有她的遗书:“我无法忍受它的旋律,请把这首歌曲当做我的葬礼曲吧。”

  在华盛顿,一位钢琴家应邀参加了一次沙龙聚会,席间一位来宾接到了得知其母因车祸殒命的电话。当天正好是星期天,来宾恳请钢琴家演奏《黑色的星期天》以示哀悼。钢琴家开始不同意,在众人的恳求下,他才走到钢琴边,当他弹完此曲后,再也不弹钢琴了,医生发现他是因悲伤压抑所致。

  法国马赛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一生酷爱弹吉他。一天他在友人家看到了《黑色的星期天》的乐谱,出于好奇他想试一试乐曲伤感的程度。当晚,他在阳台弹奏,一曲完毕,老人痛苦不堪,纵身从阳台上跳下,当场身亡。

  这首曲子为什么具有如此作用?作曲家无从回答;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家也无圆满的解释。一位曾经自杀而被救的青年说:“听了这首曲子,我感到整个精神世界都崩溃了,只想尽快地了结人生,寻找新的归宿。”

  由于接受这份“邀请书”的人日益增多,英、美、法、西班牙等许多国家的电台、电视台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号召欧美各国联合行动抵制《黑色的星期天》,到1945年这份“魔鬼的邀请书”终于被烧毁了。制造这份邀请书的鲁兰斯·查理斯在临终前忏悔道:“没想到,这首乐曲给人类带来了如此多的灾难,让上帝在另一个世界上来惩罚我的灵魂吧!”

Number:5850

Title:尘埃世界

作者:理查德·施耐德

出处《读者》:总第115期

Provenance:读者文摘

Date:

Nation:美国

Translator:

  打扫的人嫌它讨厌,但没有它生命便不能存在。

  多年前一个寂静的夏日早晨,我独个儿坐在祖母的客厅里,沉醉于书中。突然,我抬起眼睛,就在那里,在一道阳光中,我看到了最奇特的景象:闪闪尘屑在缓缓回旋,像银河里的星星。我伸手穿过那道灰尘,每只手指都拖着个闪烁的旋涡。

  打扫家中缝隙里的灰黑尘土,总是没完没了,很容易教大多数人忘了第一次在一束阳光中所窥见的令人着迷的灰尘世界。由于上天的安排,世间不少美事全赖尘埃。

  有尘埃,就没有云,也没有深浅有异的绿叶或色调不一的阴影,我们更不能领略到山上可爱的乳色雾霭,或欣赏到教人叹为观止的落日。

  大气中不但有空气分子,而且有微小飘浮的尘埃粒子,它们把阳光中较短的(蓝色)光波截住并使其分散,我们因此才有蔚蓝的天空。日落时,充满尘埃的大气把较长的橙色和红色光线显出,将天空染成橙红色。浮在大气较上层的细微尘粒产生黄昏的余晖,那迷人的暮色悬留在西边的天空,就像一段美丽的乐章的结尾。总之,尘埃是我们的诗兴之源。

  但除了美丽的景象,尘埃亦带来不少实际益处,雨就是其中之一。要形成雨云,水气必须有个核心才能围着它结聚,就像珍珠要有颗沙粒一样。飘浮在空中的尘埃正好做此用途。

  二

  尘埃是哪里来的?大部分是我们自己造的。我们在路上每走一步,皮鞋会将混凝土刮下一些微粒。硬币每次易手,也有些少会脱落。划着一根火柴,千百万粒炭末会逸入空中。你翻阅这本杂志,光滑纸表面上的微小黏土粒子、油墨的碎片和手指的皮屑会飘进大气。

  要看你住在哪里,你地毯上的尘埃可能有很多来自附近的工厂。灰尘最多的是制钢厂、采石厂、水泥厂和面粉厂。大部分的人造灰尘来自燃烧燃料。火电厂烟囱每天喷出许多吨烟尘;喷射机引擎喷出的废物,不停地掉到我们身上。但奇怪的是,空气中的尘埃只有极少一部分来自汽车。

  你的屋子里就有无数亿粒尘埃,有些穿过吸尘机的袋,被马达烧烤,发出一股“焦”味。电视机的荧光屏最容易积聚尘埃。因为后面显像管的电子枪对着荧光屏发射,使荧光屏带负电荷,由于异性相吸,带正电荷的尘埃在附近飘过时,便会飞向荧光屏。

  当然,泥土是天然尘埃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但鲜有人知道海洋是另一主要尘埃之源。每次波浪冲击,风便把无数的盐粒吹向内陆,而且可达数百公里之遥。这些产自海洋的结晶体每年有3亿吨,是人类总采盐量的1。5倍。来自太平洋的会落在内华达州里诺市赌场的停车场。偶而,大量的盐吹向新泽西州海岸,在电线的绝缘体上积成盐霜,引起停电。

  有些尘埃是活的,尘螨住在你的床上和地毯上,快乐地吃你身上每天脱落的千百万粒皮屑(它们的排泄物经发现是最最强力的过敏源之一)。还有酵母,它是尘埃世界的化学师,生产它的孢子很小,在一条1厘米长的线上就可排列1100个,酵母能把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将萄萄汁变成酒,大麦变成啤酒。要是大气中每年没有那千百万吨的花粉飘过,大多数的花和树木就不能繁殖。

  各种典型尘埃颗粒其大小不同。烟的微粒直径不到1微米(一个针孔的直径约为400微米)。细菌通常为1…2微米,云里的小水滴为6…18微米,花粉大于25微米。尘螨很小,在这句子结尾的句号上,至少就可聚集12只。

  尘粒下落的速度亦有很大差别。一粒3微米的尘粒可能要半分钟才下降30厘米,但一粒1/4微米的尘粒下降的速度却要慢200倍。极细的尘粒会被个别空气分子的振动撞来撞去,因而可能在空中飘浮数世纪之久。

  有些尘埃尽管非常微小,却能造成破坏。用于电脑、电话、电视游戏机和一些“灵敏”设备的晶片最易受损。每块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