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论语 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 >

第24部分

论语 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第24部分

小说: 论语 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V好好学习了。

“语”,本义“谈论、议论、辩论”;“之”,指代“语“的对象;“惰”,衰败;“其”,通“岂”,难道,表示诘问。 “与”,同“欤”,表诘问。本章的意思是,难道能言善辩的只有颜回吗?也就是说,颜回之所以是颜回,并不是因为他能言善辩。当然,一个好学的人,自然能言善辩,但好学不在于能言善辩,多有能言善辩之徒,不过死剩一张嘴,这种人,又有什么用?

这一章,依然是在肯定颜回之学,只有颜回得孔子之髓。孔子之学,不在言语上,不在文字上,不在如讼师般的口若悬河上,否则,全民讼师化不就完了?就像这个时代,谁都能忽悠、谁都能恶搞,但又有多少人是真明白事的呢?生不知生,死不知死,那叫行尸走肉。人身难得,又有多少人能不耗费在嘴上、床上?说取行不得的,行取说不得的,参!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说:任何人与他辩论而他都能语不衰败的所谓能辩之士,难道只有颜回吗?

(待续)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60)(2007…03…26 15:19:01)转载   分类:文史哲学(《论语》详解)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杨伯峻: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钱穆:子贡问如何才是一君子?先生说:“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

李泽厚: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先履行所说的,然后再说。”

详解:子贡,孔子最出名的学生之一,聪明而善辩,正是上章孔子所说“语之而不惰者”,但在孔子心里,他和颜回是有区别的,从《论语》相关章节就不难明了。本章,子贡问君子的标准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假问题,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并不是一个道德标准所能规范的。子贡希望得到一个静态的标准性定义,孔子却用给出了一个当下性回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上面三位的解释,似乎“行在言先”,没有说出来就不是“言”了,但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和是否说出来无关。这种强调说不说的逻辑,就是培养伪君子的最好温床。其实,“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是“先行其言而后从其言”的缩略。 “行”,发hang,连续贯穿;“言”,不单指出言论,更包括人的一切思想以及相应的行为;“行其言”,把他的言论、思想以及相应的行为连续贯穿,也就是孔子在后面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只有“行其言”,才可能“一以贯之”;“从”,通“纵”,广泛,光“一以贯之”,而不能“从之”,不能使之广泛,那不过是小圈子甚至是个人的自渎,没什么意义。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君子,孔子说:“先使自己的言论、思想以及相应的行为一以贯之,然后再使之广泛。”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杨伯峻:子贡问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道:“你好比一种器皿。”子贡道:“什么器皿?”孔子道:“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

钱穆:子贡问道:“赐怎样呀?”先生说:“你是一种有用之器。”子贡道:“何种器呀?”先生说:“你像是放在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

李泽厚:子贡问孔子:“我怎么样?”孔子说:“你是一种器皿。”问:“什么器皿?”答:“敬神的玉器。”

详解:本章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子贡,聪明而缺智慧,却对自己的聪明甚为自负,所以就问孔子“我究竟怎么样?”希望得到孔子的肯定。“赐”,是子贡的名。孔子一语双关提醒子贡“君子不器”,子贡不明白,还以为孔子说他是一种器皿,就反问什么器皿。孔子很有幽默感地告诉他,是瑚琏,一种宗庙里盛黍稷敬神的名贵玉器。

知识分子、儒生,总有点臭美的传统,其实,百无一用是书生,儒生那些鬼把戏,最终都成了更大的政治经济把戏的炮灰,知识分子,不是被人当枪使、当旗忽悠就是百年寒门当寒号鸟哀鸣。孔子这里的幽默更绝,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就算把你供起来,也不过是祭坛上的摆设而已,至于知识分子好争的名,不过如摆设那玉器的成色,无论成色如何好也还是摆设而已。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子贡问:“我,怎么样?”孔子说:“你,“器”呀。”问:“什么器皿?”答:“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那样的名贵器皿”
 
(待续)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61)(2007…04…03 15:27:02)转载标签:论语缠中说禅 分类:文史哲学(《论语》详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杨伯峻: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道:“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钱穆: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行它的呢?”先生说:“怕只有一个恕字吧!你自己不愿要的,莫把来施加别人。”

李泽厚:子贡问道:“有一句话可以一生遵循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便不要给予别人。”

详解:钱认为“言”解释成“字”,其余两人认为“言”解释成“句”,这都是肤浅之见。其实,这里的“一言”,不在“字句”间,是“言”而“一”。“一”,纯一不杂,而没有“一”,何来“终身行之”?“行”,发hang,连续贯穿。一而行之,也就是一而贯之的意思。注意,子贡所理解的一而贯之,与孔子所理解的是不同的。子贡希望得到一个规律、一个定义、一个天理、一个天道之类东西“一而贯之”,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一个上帝式的想法,但这显然不是孔子的“一而贯之”所指。对于孔子来说,只有现实的当下才是“一而贯之”的,没有任何不变的准则、道德等是可以“一而贯之”的,为了表明这个问题,孔子因而有下面的回答。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恕乎?”的倒装,千古以来,所有人都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当成了所谓孔子的“恕”道,其实都是把这句倒装话的意思给搞反了。“其。。乎”的句式,表示的是诘问、反问。正因为当时都喜欢谈论所谓“恕”道,而且给出不同的定义,认为自己的定义才是正确的,然后都企图把自己的定义“一而贯之”,这种想法,就如同子贡的想法一样,孔子就用一个反问句给于反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当时最流行的对“恕”道的定义,也是最普通的常识,孔子反问,难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恕”道吗?显然,孔子并不一味地、脱离当下现实地认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所谓的“恕”道。通过反驳这个最常识言论的非绝对性,孔子就表明了没有什么言论是可以如子贡所认为的可以终身一而贯之的。可笑的是,千古以来,竟然被这样一个简单的反问句所疑惑,竟然把孔子反对的东西当成孔子的东西,这《论语》被这群儒生饭桶给当饭吃了,还论什么语呀?

其实,假设“己所不欲”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否要“勿施於人”呢?如果否,这就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言论矛盾,如果是,既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勿施於人”,那还废话什么?这样的垃圾言论竟然成为两千多年来强加给孔子的所谓语录,简直无聊透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看出这话的逻辑矛盾,看出这是一句垃圾废话,一个“其恕乎?”的诘问就把这话给扒了皮,可惜两千多年来的人都是睁眼瞎,竟然没一个人再指出,可笑可怜呀!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贡问:“有可以终身一而贯之的言论吗?”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就不施加给别人,难道就是“恕”吗?”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杨伯峻:子贡道:“我不想别人欺侮我,我也不想欺侮别人。”孔子说:“赐,这不是你能做到的”

钱穆:子贡说:“我不要别人把这些加在我身上,吾亦不要把着来加在别人身上。” 先生说:“赐呀!这非你(能力)所及呀!”

李泽厚: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强加什么东西给我,我也不想强加给别人。”孔子说:“子贡呀,这不是你所能办到的。”

详解:本章重点在何谓“加”?上面与通常都解释为“施加、强加”,其实,这都是“加”的延伸意思。“加”,从“口”而用“力”,十分形象,本义是虚报、夸大其辞、说过头话、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添、把本来没有的添加上去、诬枉。子贡自己不想诬枉别人,也不希望别人诬枉自己,孔子认为,这不是子贡所能办到的。其实,何只子贡,只要是社会中的人,只要是在“人不知”中的人,就不可能办到,连孔子自己也不能办到。

这子贡,从来就没明白孔子,依然继续他的“一而贯之”的名言游戏,本章又来了一个“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又发着“我不想别人诬枉我,我也不想诬枉别人”的梦。但在当下现实中,这种玩意从来就不可能“一而贯之”,从来就是幻想,不可能实现。一个人对别人的评论、观察,“不患”地在其角度上,在量子力学中,观察者不可能“无加”于观察结果之外,在现实的当下,在“人与人”的观察中,显然也不可能,这种“无加”的把戏如果被当成一个目标去追求,就是大傻瓜,就像企图在量子力学中排除观察者状态的影响一样。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明白这个道理,一句“赐也,非尔所及也”,说白了,就是“子贡,别脑子进水、白日做梦”。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问:“我不想别人诬枉我,我也不想诬枉别人。”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所能达到的。”

(待续)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62)(2007…04…05 15:33:21)转载标签:缠中说禅论语 分类:文史哲学(《论语》详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杨伯峻:孔子道:“赐!你以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又能够记得住的吗?”子贡答道:“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道:“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钱穆:先生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学了而一一记在心的吗?”子贡对道:“是呀。(随又说)不是吗?”先生说:“不是的。我是在此多学中有个一来贯通着的。”

李泽厚:孔子说:“子贡,你以为我是多学多记的人吗?”子贡回答说:“对。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对。我是用一个基本看法来贯串它们。”

详解:本章字面意思很简单,但所有的解释,都把孔子的“一以贯之”当成用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看法、一种逻辑、一个上帝、一种主义为基础的子贡类的“一而贯之”。当然,这种观念很常识,人,从最原始的对自然神秘的崇拜,把自然、天、神秘力量当“一”,到巫教类的,把人与自然、上帝、天之间某种灵魂类的沟通、神秘的感应为“一”,再到所谓的理、道、梵、绝对精神、自然规律、科学知识、资本力量、拜物教等等为“一”,人如浮萍,总要寻“一”为依靠,甚至要弄一个所谓的“人”出来,人道主义一番,其实都如喝鹿趁阳焰,自渎闹剧一场。

 

“一以贯之”,可一者,必是“不患”者,对于现实中的人,最基础的、最前提性的、最可“一”的,就是当下的现实本身,一切离开当下现实的,都非一。如前所说,《论语》的关键在承担,承担什么?就是承担这当下的现实,必须首先承担这当下的现实,才可能有改造、超越。“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就是“一以贯之”的另一种说法,直下承担,才可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可能“一以贯之”,否则就只能继续制造些名言的垃圾来延续自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