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38-儿科萃精 >

第3部分

138-儿科萃精-第3部分

小说: 138-儿科萃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檀香、沉香、荜茇、香附、诃子、乌犀、朱砂、熏陆香、片脑、麝香等味为丸作枣核状),纳入孔中,二因脂膜 
遮瞒,无隙可通,古法先以金玉簪透之,刺破脂膜,再以苏合香丸照前法导之。 
〔真按〕热毒壅结,断不宜用黑白散,以损薄脆之肠胃,但以生甘草末加黄连末少许,煎汤服之,已足清 
热润肠。至粪门有一膜,名闷脐生,薄者以手微拍之,则膜破可通,浓者以金玉簪轻刺之,套以油纸捻,不使再 
合,即使谷道无孔,治法也不外是。 

卷二初生门
初生噤口
属性:小儿噤口之证,失治多致不救,其候舌上生疮,如粟米状,吮乳不得,啼声不出,因胎热所致也,古用清 
热疏利之法,主龙胆汤(如柴胡、黄芩、生甘草、钩藤钩、赤芍、煨大黄、龙胆 
草、槟榔、桔梗、赤苓,引用枣肉等味)。若肚腹胀硬,二便不通者,主紫霜丸(方见二便不通)。又有一种口 
吐白沫,牙关紧急者,此胎热内结,复为风邪外袭,主秘方擦牙散(如生南星、龙脑、二味,共研极细末,用指 
蘸合生姜汁,放大牙根擦之,立开,如不开者,其药设法吹入小儿鼻内,立时即刻开关),次服辰砂全蝎散(如 
辰砂、全蝎、硼砂、龙脑、麝香五味研极细末,以乳母唾调抹口唇里及牙龈上,证退),再以匀气散(方见不 
乳)调和脾胃。 
〔真按〕噤口系热毒流于心脾,胎中久蕴,故生后遂发于口舌之间,一名鹅口疮,倘治之稍迟,必口舌糜烂, 
难于痊愈,急宜清热泻脾,但用金钗石斛、黄连、生地、赤苓、灯芯五味各少许煎服,外用枯白矾、朱砂、马牙 
硝,研末,名保命散,以冷开水调涂舌与口角上,白退自安。 

卷二初生门
初生撮口
属性:撮口者,口撮如囊而不乳也,舌强唇青,面色黄赤,亦系心脾之热,受自胎中而然也,其证为危候,急当随 
证治之,如气高痰盛者,古法主辰砂姜蚕散(如辰砂、姜蚕、蛇蜕皮、麝香四味研末),用蜜调敷唇口,二便秘 
结者,古法主紫霜丸(方见二便不通),身热多惊者,古法主龙胆汤(方见噤口),手足抽搐者,古法主撮风散 
(如赤脚蜈蚣、钩藤钩、朱砂、直僵蚕、全蝎尾、麝香等味,以竹沥汁调服)。 
〔真按〕撮口为初生七日内之笃疾,若口出白沫,四肢冰冷,尤为恶候,急看儿齿龈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状, 
以棉裹纸蘸温水,轻轻擦破,用青黛、冰片、略涂口内,即能吮乳,不必服药,或用朱砂僵蚕散调敷唇上,可以 
采用,或研真西牛黄末少许,调竹沥汁沫儿口中亦佳。 

卷二初生门
初生脐湿脐疮
属性:儿生久坐水中,任意洗濯,或包裹时,水湿浸脐,尿湿浸脐,遂致肚脐浸渍不干,名曰脐湿,古法用渗脐散 
(如 龙骨、红棉灰、焙归头,三味研末掺之,或用白羯子即 子,烧灰敷上。)若渍湿已久, 赤成疮,名曰 
脐疮,古法用金黄散(如黄连、胡粉、龙骨等味),敷之可愈。 
〔真按〕肚脐湿气,最易惹起脐风,急治以防变状,只用枯白矾、 龙骨、研极细末,干撒脐中,至已 
成脐疮,或出血及脓,金黄散中黄连一味,仍嫌寒凉过甚,用海螵蛸、胭脂,共为末,掺之极易收干。 

卷二初生门
初生脐突
属性:婴儿热在腹中,无所发泄,故频频呻引,睡卧不宁,努胀其气,冲入脐间,所以脐忽肿赤,虚大光浮,名曰 
脐突,此乃胎热所致,非断脐不慎之过也,口法用内服犀角消毒饮(如防风、荆芥、炒牛蒡子、金银花、生甘草, 
煎熟,入犀角细末,调匀服之),外敷二豆散(如赤小豆、淡豆豉、天南星、白蔹为末,以芭蕉汁调敷脐上,可 
散毒热而愈)。 
〔真按〕脐忽肿突,最忌外敷寒凉之药,恐寒凝毒热,反足为害,内服亦不宜太凉,只用金银花、生甘草煎 
汤,外以猪板油调 龙骨、胡粉、敷脐周遭,俟小便一畅,则突自消。 

卷二初生门
初生脐风
属性:脐为百风总窍,五脏寒门,小儿之根蒂也,儿在胎时,口鼻未通,呼吸惟脐间真息,随母之呼吸为呼吸,其 
下地呱呱一声,气通口鼻,而胎元之一息,不复为用,遂寄于脐内一寸三分,中虚一穴,名曰神阙,穴近三阴, 
喜温恶凉,喜干恶湿,惟不知慎 
重,致水湿风冷之气,入于脐中,儿必腹胀脐肿,吮乳口松,或多啼不乳,此脐风将作之候也,古法用驱风散 
(如苏叶、防风、陈皮、浓朴、枳壳、木香、僵蚕、钩藤钩,引用生姜等味)。 
〔真按〕散风消导,未免太过。 
若寒邪深入,已成脐风,古法又分别所兼之形证治之。 
(甲)肚腹胀硬,大便不通者,风兼实也,主黑白散(方见肛门内合)。 
〔真按〕婴儿未下脐粪为实,不宜重攻,大伤元气。 
(乙)面青肢冷,二便不实者,风兼虚也,主理中汤(方见不乳)。 
〔真按〕以参术补虚,未免呆滞。 
(丙)痰涎涌盛,气高喘急者,风兼痰也,主辰砂僵蚕散(方见撮口)。 
〔真按〕以此散调敷唇口,不得已可用少许,但不宜多。 
(丁)身体壮热,面赤口干者,风兼热也,主龙胆汤(方见撮口)。 
〔真按〕此方过凉,蜣螂尤不宜用。 
(戊)面青呕吐,曲腰多啼者,风兼寒也,主益脾散(如茯苓、人参、草果、木香、炙甘草、陈皮、浓朴、 
紫苏子各等分,每服一钱,姜枣汤调服)。 
〔真按〕此方有补、有渗、兼疏散,甚难。 
(己)撮口唇青,抽搐不止者,风兼惊也,主撮风散(方见撮口)。 
〔真按〕此方蜈蚣、蝎尾、麝香等味,万不宜试。 
若脐边青肿,爪甲均黑,口噤不开,是为内抽,不治。脐风见于一腊者(即七日)血脉未凝,病已中脏,不 
治。百日内见此证,手足蜷者亦不治。 
帮助∶脐风恶候,有内外二因。 
外因∶脐有湿气,客风乘虚而入,内伤于肾。肾传肝,肝传心,心传脾,脾传肺,蕴蓄其毒,发为脐风。 
面赤啼叫者心病,手足抽搐者肝病,唇青口撮者,痰涎壅盛者脾病,牙关紧急者肾病,啼哭不止者肺病。 
五脏之症,略见一二者,犹可治,全见者不治。 
内因∶禀父母真阳不足,必发于六七日之间,病在于五脏,故不可治。 
〔真按〕此症先以简便之法行之。 
(一)儿两乳内有小核,宜轻缓常常搓之,以化为度。 
(二)儿齿龈上有小白点泡,以温水蘸青布,或丝棉裹指,轻轻擦破,此法出在脏经,切勿藐视。 
(三)吸吮儿之前后心、手足心、脐下七处。 
外敷用黄柏末、釜下墨、乱发灰各等分,研匀干掺之,或以油调敷之。若肿硬如盘,前散再加麝香少许敷之可痊。 
至随证分别内服汤剂,有风而兼虚、实、寒、热、痰、惊,所兼何症或几症,非临时详辨,不敢率拟。 
再古法有用全身灯火,按穴灸之,使儿徒受痛苦,于病无益,万勿轻试。 

卷二初生门
初生啼哭不止
属性:小儿初生,不妄哭者易养,如日夜啼哭不止,为母者以诚求之,渴则饮之,饥则哺之,痛则摩之,痒则抓 
之,其哭止者,中其意也,如仍不止,而又日夜大哭者,肝热也,古法主泻青丸(如羌活、川芎、黑栀仁、龙胆 
草、当归、防风、大黄,研末,炼蜜为丸,青黛为衣),清茶化下。若日夜啼哭,身热烦躁者,心热也,古法主 
导赤散(方见不小便),煎汤温服。 
〔真按〕因肝热而啼,不过清肝热,不必多味,但用石决明、生甘草、灯芯三味,煎汤服之,若因心热 
而啼,不过泻心 
热,但用淡竹叶、方通草、生甘草三味煎服,中病而止。 

卷二初生门
初生夜啼
属性:夜啼之症有二,一因脾寒,二因心热,皆受自胎中,观其形色,便知病情,但见儿之面色青白,手腹俱冷, 
不欲吮乳,曲腰不伸者,脾寒也。古法主钩藤饮(如川芎、当归、茯神、白芍、茯苓、甘草、木香、钩藤钩,引 
用红枣)。若面赤唇红,手腹俱热,小便不利,烦躁多啼者,古法主导赤散(方见不小便)。 
〔真按〕寒则腹痛而啼,多在下半夜,盖夜则阴盛,寒则作痛,所以夜半后啼也。但用淡干姜、制乌药、 
炙甘草,煎服;热则心躁而啼,多在上半夜,或有汗仰身而啼,面赤心热者,必是痰热也,但用灯花三颗,研细, 
另用灯芯煎汤,调涂口中,以乳汁送下,最良,或用前方竹叶、通草、生甘草三味煎服亦可。若无以上形证, 
但多啼者,只用去翅足蝉蜕下半截五个,灯芯七寸,煎服,可以止啼。 

卷二初生门
初生遍身鱼泡
属性:儿初生下,遍身如鱼泡,或如水晶,碎则成水,此因孕妇湿热过重,儿在胎中感受其气而发也。古法用密陀 
僧研极细末,撒之即愈。 
〔真按〕此证湿重于热,故不 肿,然宜速设法治之,以保全肤,惟密陀僧出银坑者难得,今皆倾银炉底 
入药煮一伏时,辛咸有小毒,不可用,不如以炉甘石、 龙骨,共研细末,干掺尤良。内服土茯苓、金银花、生 
甘草三味,以清内之湿热,更易收功。 

卷二初生门
初生螳螂子
属性:新产月内,小儿两腮肿硬,不乳不啼,名螳螂子,又名 
腮,此症少迟片刻,肿延喉鼻,则不可救,然亦最忌割治,古法用麝香、朱砂、螺蛳、用捣如泥,敷囟门上,待 
其自干自落,切勿剥去,若极重者,将银针微刺患处出血,以好陈墨磨涂立愈。 
〔真按〕历代诸书,并无割治,吴俗盛行此风,亟宜改良,不必用银针刺血,宜速以真正八宝京墨磨浓汁频 
搽患处,最妙。若以麝朱螺蛳捣敷囟门上,恐因拔毒而伤元气,苟一时难觅京墨,即用青橄榄核以好醋磨汁频搽亦佳。 

卷二初生门
初生猢狲疳
属性:小儿初生,从肛门或阴囊边,红晕长起,渐至遍身溃烂,即不可救,此儿受父母命门相火之毒而发,名猢狲疳, 
切忌洗浴,古法用牛黄、琥珀、花乳石、濂珠、川具、乳香、冰片、绿豆粉、人中黄、灯草灰,研末,开水调服。 
〔真按〕此症先用敷药,以生石膏、大梅片、白蜡、赤石脂、滑石、青黛,共研极细末,以哺胎鸡蛋调敷 
患处,倘疳湿,即以药末干掺之,俱可。然后再以生甘草煎汤,兑入金银花露,野蔷薇露,炖温徐徐送之。若毒 
过重者,略加真西黄末、真西珀末、灯芯灰各少许,调汤缓服为安。 

卷二初生门
初生阴囊过大
属性:小儿新生,阴囊甚大,名曰胎疝,日后长成,恐变水疝,古法俟儿过盈月后,遇端午日午时,以脚盆盛热水, 
安于中堂,随抱小儿将阴囊放水内一浸,再将小儿在于中门槛上中间一搁,其阴囊上之水,印痕于槛,将艾火在 
槛上湿印处烧三次,其囊逐渐收小,其效如神。 
〔真按〕此法固甚简便,不能尽信,但用石蟹磨好醋常常擦之,以收小为度。 

卷二初生门
初生阴囊缩入腹
属性:儿初生六七日后,阴囊忽然收缩入腹,啼哭不止者,此受寒所致,古法用硫磺、吴茱萸,为末,和大蒜调涂 
脐下,仍以蛇床子微炒布包熨脐即下。 
〔真按〕硫磺大毒,不宜轻用,但以吴茱萸、小茴香,共研细末,和大蒜同捣如泥,俟不冷不热时,贴于脐 
下,以软帛束之,外再以热水袋熨之,至阴囊垂下而止。 

卷二初生门
初生赤游风
属性:儿生遍体丹毒赤肿,游走不定,多由胎中毒热而成,亦有因生后过于温暖,毒热蒸发于外,致皮肤赤热而肿, 
色若丹涂,名曰赤游风,先发于头面四肢之间,若内归心腹则不治,此症不可以针刺血,古法用犀角解毒散(如 
犀角、牛蒡子、荆芥穗、防风、连翘、银花、赤芍、生甘草、黄连、生地,引用灯芯等味),或用兰叶散(如兰 
叶、黄芩、犀角、大黄、柴胡、栀子、升麻、石膏、甘草,引用竹沥等味),外以生赤小豆末调鸡子清涂之,或 
用猪精肉切薄片,贴于患处。 
〔真按〕丹毒乃热毒之气,与血相搏,而风乘之,故游走赤肿。此毒自腹内生出四肢,则易愈,自四肢入腹 
则难治,须趁其毒未入肾未入腹之先,内服以桑叶、金银花、生地、生甘草煎汤,兑入竹沥汁少许,徐徐送之。 
外以寒水石、生黄柏、生甘草,共为末,调芭蕉汁敷之,无芭蕉汁改用新汲水亦可,再仿移花接木之法,以黄牛 
肉切薄片,先用黄连水浸过,贴患处干即易之,以吸收其丹毒,比用猪精肉更佳。 

卷三
身体诸病门
属性:(首叙四诊要言) 

卷三身体诸病门
面部五脏部位
属性:额上属心火居南。左颊属肝木居东。鼻准属脾土居中。右颊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