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贤妇-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连串的命令传达下去,又折回来,对济安王道了个万福,“还请父王稍等片刻,等我祖母和父母亲来了,就什么都清楚了。”
“胡闹。”济安王一巴掌拍在小几上,“这是我们济安王府的家事,何必要惊动亲家?还不快把人给本王拦下?”
——(未完待续。。)
ps: 还欠了一章,明天补吧,今天磨叽晚了,再写完一章生物钟又要倒回去了,唉~!
第336章 你们便和离了吧!
“父王,这已经不单单是济安王府的家事了。”简莹毫不退让地跟济安王对视着,“婚姻结的是两姓之好,大嫂指控我冒名替嫁,我的娘家又怎能脱得了干系?”
济安王眼色沉了沉,“你非要把事情闹大吗?”
“父王,不是儿媳非要把事情闹大。”简莹委屈地道,“首先,事情不是儿媳闹出来,是大嫂闹出来。
再有,这事儿本来就很大,不止关系到周简两家的交情,更牵涉到触犯律法律条的重罪,甚至会连累大伯父的官声。
没有家中长辈在场,我什么话都不好说,还请父王体谅儿媳的难处。”
孟馨娘又白白挨了一巴掌,正怒火中烧。听简莹这样说,只觉她是在变相求情,暗示济安王看在两家的交情和简大老爷那个阁老大人的面儿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唯恐济安王被她说动了,立时插话进来,“父王,您还瞧不出来吗?她这是做贼心虚了,怕自个儿说不清楚,打算搬出简家来压您呢。
简家是出了个阁老又怎样?难道出了阁老,就可以放任庶女顶替嫡女骗婚,就能由着一个假货在我们王府里欺上瞒下,为所欲为吗?
无论简家事先是否知情,都有失察之责,必要让他们给个我们一个满意的交代不可,否则要将我们王府的尊严置于何地,我们王府上下人等的脸面何在?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凭她装得再好,总有露馅儿的时候。您甭拦着,就依着她把人都叫过来,大家当面锣对面鼓地捋个明白。
今日若是不把这事儿弄清楚,儿媳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简莹心说对嘛,早该这样,于是哽咽地道:“父王,大嫂说的话您也听见了。
不是我不懂事,非要惊动两家长辈,实在是因为有人无理取闹。逼得儿媳没法子了。怀疑是毒。若不能及时根除,会成为家祸之源。
像今日这样的事情有第一回,就有第二回。这一回只是在家里,下一回说不定就要闹到公堂上去了。儿媳脑袋小。扣不起那些个大帽子。
罢了。在人到齐之前。恕儿媳无话可说。”
说完再道一个万福,便径自到孟馨娘下手的位子上落了座。
不一时方氏和周漱先后赶到,周瀚也被人从酒席上叫了回来。王府里重要的人物算是聚齐了。
孟馨娘拿出毕生最佳口才,将简莹的罪行一桩桩件件列举出来,又字字含泪,句句泣血,不遗余力地诉说了自个儿遭受的羞辱和委屈。
听到“冒名顶替”那一段,另外三人都震惊非常。方氏和周瀚是真惊,周漱那份惊却是演出来的。
简莹不申辩亦不反驳,无论他们怎样追问,都是那一句话,“等我娘家的人来了再说。”
多一个字都没有。
简家人来得不算快,也不算慢。济安王得到通报,吩咐将人直接请到落月堂来,以家礼相待。
简莹点名的人中,只来了一个简老夫人,简家四房的夫妻两个都没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简二老爷和简二太太,还附赠一个简大太太。
双方碰了面,彼此厮见寒暄过,分宾主落了座,简老夫人便开口问道:“王爷在这个时辰急着请老身娘儿几个过来,可是我这孙女儿做错了什么事?”
“不是父王,是孙女儿的主意。”不等济安王说话,简莹便抢着道,“只因有些话不好跟下人明说,只得借父王的名义请了祖母和各位长辈过来。
孙女儿知道此举不妥,然事急从权,也顾不得那许多了。”
语气略顿,“请祖母当着两家人的面儿,亲口说一说,孙女儿到底是不是简家嫡出的女儿?”
简老夫人不解,“你这没头没脑的,说的是什么话?”
简莹看了孟馨娘一眼,“大嫂怀疑孙女儿跟兰姐姐互换了身份,冒名替嫁。”
简家各人脸上露出了不同程度的惊讶之色,惊讶褪去,脸色都不太好看。
简老夫人更是干脆拉下了脸,连正眼都没有扫孟馨娘一下,只盯着济安王问,“王爷,您这是什么意思?”
“老夫人,说实话,本王直到现在都糊涂着呢。”济安王苦笑道,“乍然听说此事,本王也很吃惊。身为一家之长,总不能偏听偏信,原想叫了老二媳妇过来问一问,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老大媳妇在气头上,老二媳妇的性子也急了一些,这话赶话的……
是本王没能好生约束她们,这才惊动了您老和诸位亲家,确是本王的不是。”
又是含糊其辞,又是欲言又止,只说管教不严,并为此道歉,自身的疑虑和想法却是半个字儿也不提,把自个儿一干二净地摘出来当成了旁观者。
简老夫人也是老成精的人物,岂会听不出他在玩文字游戏?他这样避重就轻,无非是想听听简家对此事作何解释。直接对他解释,会显得心虚。若与孟馨娘一个小辈当面对质,又会失了身份。
他旁敲侧击,她便直切要害,“既如此……”
目光一扫简莹和周漱,“你们便和离了吧。”
“什么?”周漱吃了一惊,这一回真实的反应。
简莹似是惊呆了,半晌才哽咽地叫了一声,“祖母……”
“你还有脸哭?”简老夫人厉声训斥道,“你自小就养在我身边,一言一行,我都严格教导于你,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你嫁了人,能够独当一面。
若不是你言行有失,别人何至于将我简家悉心培养调~教出来的嫡女当成庶女?又何至于让你祖母我厚着一张老脸亲自上门解释?
你这样不争气没出息,迟早丢光婆家和娘家的脸。不如速速和离了,随我归了简家,好好学上几年规矩,再寻合适的人家嫁了吧。”
她这一番话,明着是教训简莹,实际上是在指责济安王府侮辱简家,将简家细心培养出来的嫡女当成庶女。
连孟馨娘都听得出她是指桑骂槐,济安王自然不会听不出。明知简老夫人这是婉转地逼他入局,可也不得不入,忙赔笑道:“老夫人言重了,以我们两家的交情,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好端端的,怎就说到‘和离’上去了?”
——(未完待续。。)
ps: 感谢“晴空墨色”同学的打赏,鞠躬!!!
第337章 坑嫂
“是啊,老夫人,您消消气。”方氏面带歉意地接起话茬,“说起来,这都是我的错。
我这阵子身子不是很好,鲜少过问府中的事情。王爷也是体谅我,才于百忙之中亲自过问这件事。他一个读书习武的人,说话做事都大开大合的,哪里理得清这里头的曲折?
管教儿媳本是我分内之事,唐突冒犯之处,都是我失职之罪,还请老夫人见谅。”
说罢起身,郑重道了个万福。
夫妻两个一唱一和地赔不是,简老夫人脸色虽未放晴,可也没再说那和离不和离的话。简大太太适时加入谈话的圈子,问起方氏的身体状况,便将这一茬不动声色地揭了过去。
孟馨娘听方氏和简大太太闲话起来没完没了,从身体说到天气,又从天气说到京城的风土人情,离题越来越远。总有种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感觉,心下暗暗着急。
长辈说话,她不好冒然插嘴,其他人也跟约好了一样,谁都不提“冒名顶替”的事儿。
简老夫人只管捧着茶盏慢慢品茶,简二太太见两人聊得投机,也来凑热闹。济安王和简二老爷做了最忠实的听众,偶尔以茶代酒,相互致意,默默共饮一口。
简莹和周漱各自想着心事,偶有目光交流,其中蕴含的关切和情意不言自明。周瀚似是饮了酒,垂着血丝隐现的眼皮坐在那里,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的样子。
坐得久了。腰间的伤口一阵紧似一阵地灼痛,挨了巴掌的脸颊也热胀胀的,最让她难受的,还是被遗忘被忽略的感觉。她是举发者,受害者,本该是所有人关注的中心,怎就成了无人搭理的摆设?
一口气憋在胸口,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别提有多窝火。
忍了又忍。终究还是忍不住了。瞅准她们话语的当空问了一句,“简四太太为什么不来?”
厅里静了一瞬,方氏便状若不经意地笑道:“是啊,有日子没见着亲家母了。她怎的也没跟你们一块儿过来走走?”
“四弟妹这几日有些咳喘。见不得风。”答话的是简二太太。
孟馨娘一听这话就是推脱之词。唇边的冷笑就有些藏不住了,“这还真是不巧,那么简四老爷为何也没有来?
最了解子女的莫过于父母。今日这样的场合,亲爹亲娘总要来一个吧?双双避而不见,却是个什么意思?”
简家没有人答话,济安王和方氏也没有出声呵斥的意思,厅里又一次安静下来。
还是简老夫人用一声几不可闻的冷笑打破了沉默,“世子妃还真是咄咄逼人呢,想必王爷和王妃心中也有不少的疑惑,只是碍于我这张老脸不好明问。
也罢,今天咱们就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儿,把这事儿搞个清楚,弄个明白吧。
老四跟老大去了泰山,为迎接圣驾祭天做准备,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老二家的,你亲自回府,就是抬也要把老四家的给我抬了来,免得有人觉得我们简家的媳妇胆小怕事,避而不见。”
简二太太应了声“是”,朝众人福了一福,便向外走去。
济安王和方氏脸上都露出惭愧的神色,想要说两句什么,简老夫人却没有给他们开口的机会,“王爷和王妃什么都不必说了,等人来了,一切自见分晓。”
简二太太去了约莫三刻钟的工夫,就将简四太太带了来。
众人有意无意地打量过去,只见简四太太脸色蜡黄,眼下隐隐透出青灰色来,两颊染着不正常的潮红,呼吸急促,从进门到停步见礼这么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就咳了两次。
任谁瞧见她这副模样,都不会认为她这病是装出来的。
方氏亲切地慰问了几句,又说了些“亲家母身体有恙”,“本不该惊动”之类的话。
等她们客套完了,简老夫人十分干脆地一挥手,“滴血认亲吧。”
周漱原以为简老夫人是打算叫了简四太太来跟孟馨娘对质的,没想到竟是要滴血认亲。他知道简莹并非简四太太亲生,不免心中打鼓,忍不住看了简莹一眼。
简莹投给他一个“放心”的眼神,这滴血认亲的主意本就是她出的。
在原来的世界,某些闲得蛋疼的砖家看过某部红极一时的宫廷大戏之后,特地做了一系列有关“滴血认亲”的试验,最后证明任意两个人的血滴在一块儿,都是能融合在一起的。
可见没有dna鉴定之前,有多少人被这坑爹的认亲方法骗了,心甘情愿地戴上绿帽子,替隔壁老王养了一辈子的儿子,或者女儿。
今天她就要拿这玩意儿来坑嫂。
孟馨娘见简老夫人说出“滴血认亲”四个字之后,包括简莹在内,简家人人镇定自若,并未露出丝毫担忧、慌张之类的神情。疑心他们要在滴血认亲的时候做什么手脚,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唯恐错漏了什么。
济安王也有同样的怀疑,于是也暗暗留了神。
方氏依简老夫人所说,亲手准备一个白瓷碗和一根绣花用的银针。分别刺破简莹和简四太太的手指,将血滴进白瓷碗中。
两滴血在碗底慢慢地氤氲开来,不出意料地融合在了一起。
“不可能。”孟馨娘瞪着那凝融成一片,分不出彼此的两滴血,不愿相信这个结果,“这不可能,不应该是这样……”
简老夫人面色一沉,“滴血认亲的东西都是王妃准备的,血也是大家伙儿眼瞅着滴下去的,丝毫作不得假。
老四家的只生过小六儿这么一个女儿,滴血认亲的结果就摆在眼前,世子妃却左一句‘不可能’,右一句‘不可能’。
老身自认已经给足你面子了,你如此不依不饶,却是个什么意思?”
最后一句,已是声如寒冰。
失去打击简莹的最重要的一个把柄,孟馨娘有些慌神,下意识地摇着头,“不对,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