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第一贤妇 >

第124部分

第一贤妇-第124部分

小说: 第一贤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二太太也不同意,“是啊,说了实话,四弟妹和小六儿对济安王府那丫头做的事情自然也就包不住了,泰远侯夫人只怕会对小六儿心生忌惮。”

    “就说小六儿不知情,全都是我一个人的主意。”简四太太赶忙插话进来。

    “那也不行。”简二太太瞪了她一眼,“你忘了燕大太太了?若是知道你做出那样狠毒的事情,人家哪里还敢把女儿嫁过来?”

    简四太太眼珠子飞快地转了几下,“要不,全都推到那野丫头身上去?反正泰远侯府和济安王府一向没什么来往,泰远侯夫人也不会去寻了那丫头当面对质。”

    “糊涂。”简二老爷一巴掌拍在小几上,“在泰远侯夫人眼里,那丫头可是母亲一手调~教出来的简家嫡女,是你的亲生女儿,把责任推到她身上,是母亲脸上有光,还是你脸上有光?”

    简四太太瑟缩了一下,讷讷地嘀咕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二哥倒是拿个主意,说说到底怎么办才好啊?”

    简二太太脑中灵光一闪,“我倒是有个主意,只是要委屈他四叔忍痛割爱了。”

    ——(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130213132323742”童靴的月票(2张),鞠躬!!!

    晚上要洗手作羹汤,第三更会晚一些,多谢大家的支持!!!

第239章 失火

    这边商议停当,简四老爷便亲自出面,大张旗鼓地处置了一个名叫湛姣的姨娘。

    简二太太作为简家代表,到泰远侯夫人客居的院子说明了事情的缘由,并郑重道歉。

    按照简二太太的说辞,那位名叫湛姣的姨娘深得简四老爷宠爱,素来张狂难驯。因六姑娘看不惯她对简四太太不敬,当面呵斥了她几句,便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

    适逢今日摆宴,六姑娘回了娘家,她自觉机不可失,于是买通传菜丫头弄脏六姑娘的衣裳。又在栖霞小筑设下圈套,想将六姑娘置于身败名裂之地。

    结果玉簪姑娘先一步抵达那里,因容貌相似被误认成六姑娘,连同苗少爷一道遭了无妄之灾。

    简四太太为何会指着亲生女儿大喊什么野种呢?

    那是因为湛姣不知听谁说过,六姑娘出生的日子比预估的要早上几日,便疑心六姑娘并非简四老爷亲生,背地里一直称呼六姑娘为野种。

    简四太太看到亲生女儿平安无事之后,将前前后后的事情联系起来想一想,便猜到与湛姣有关,为其用心之歹毒感到震惊和愤怒。加之乍然听闻简四老爷有一个流落在外的女儿,受了刺激,有些神志不清,便脱口喊出了不合时宜的话。

    泰远侯夫人心知这不过是个故事,其中能有一半儿真话就不错了。可也只当是妻妾争宠惹出来的事端,并未往别处去想。毕竟庶姐嫡妹身份互换这种事情太过匪夷所思。无缘无故的,谁会想到那上头去?

    虽然依旧恼恨简家有所隐瞒,可简四老爷连宠爱的姨娘都舍出去了,又将玉簪记在简四太太名下,以嫡女的份例准备嫁妆,也算是拿出了足够的诚意。

    苗少闲一直喜欢玉簪,两人又有了夫妻之实,这门亲事是非结不可的。以苗少闲的品性资质,要想娶一个身份尊贵的姑娘的确不太现实,简家的记名嫡女配他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况且简二太太一再暗示。除去份例的嫁妆。简四太太还会私下里贴补玉簪一些田产作为补偿。

    泰远侯府倒是不会贪图简家的那份嫁妆,不过娶一个嫁妆丰厚的媳妇,对苗少闲来说总是好事。

    简家里子面子都给足了,她又何必较真。追着人家的**不放呢?

    苗少闲也好。泰远侯府也好。日后要仰仗简家的地方还多着呢,没必要为逞一时的意气,伤了彼此的情面。

    当下便拿出苗少闲的庚帖。表示愿与简家结为儿女亲家。

    小六儿精心准备了一番说辞,以防泰远侯夫人问起她为何要约苗少闲去栖霞小筑,谁知泰远侯夫人只字未提,只嘱咐她成亲以后跟苗少闲好好过日子,倒把她闪了一下子,整个晚上都疑神疑鬼,惴惴不安。

    事情这般发展,最高兴的当属苗少闲,不但可以名正言顺地抱得美人归,连洞房花烛都提前过了,当真春风得意。

    最难受的当属简四老爷,湛姣是他纳进门的女人之中颜色最好最懂情趣的一个,若不然也不会被他宠爱那许多年,还育有一儿一女。

    这样一个可心的人儿,说声卖,提着两脚就卖出去了,他怎能不心疼?可是为了简家,为了妻子儿女,再心疼也得忍着。

    简四太太却是时喜时忧的,喜的是那个处处与她作对的狐媚子总算消失了,一想到湛姣拼命喊着“四郎救我”,却得不到简四老爷回应时,那副绝望的样子,她就通体舒爽,恨不能跳起来大叫三声“痛快”。

    然而一想到小六儿就要嫁给苗少爷了,又胸口堵闷,耿耿于怀。那感觉就像在茅坑里瞧见一块金子,不捡太可惜,捡了又怕沾染满手异味,洗都洗不掉。

    将苗少爷跟周漱放在一起对比一下,愈发觉得苗少爷轻浮浅薄,周漱器宇轩昂。于是惋惜了一回又一回,也把抢走好女婿的简莹恨了一回又一回。

    简莹很相信简家善后的能力,也相信他们绝不会让她声名有损,是以并不操心简家那头的事儿。吃过晚饭,与几个大丫头玩了几把叶子牌,眼见二更过了,周漱还没有回来,便独自睡下。

    睡得迷迷糊糊之中,忽然听见外面传来阵阵嘈杂之声。

    “出什么事儿了?”她闭着眼睛问道。

    她和周漱都不喜欢下人在眼前晃来晃去,值夜的丫头一向是宿在外间的。云筝是个警醒的人,外头一有动静便醒了来。正推开里间的门往里探头,听见她问话,赶忙小跑着来到床前,“二少夫人,您醒了?”

    “嗯。”简莹含含糊糊地答应一声,又问了一遍,“外头吵吵什么呢?”

    “奴婢刚才去院子里瞧了一回,发现有火光,好像府里什么地方失火了。”

    “失火?”简莹吃惊之下眼睛睁开,头脑也紧跟着清醒了,“哪里失火了?”

    云筝怕她受惊,赶忙安抚她道:“二少夫人别怕,奴婢瞧着失火的地方像是老太妃的佛堂,那里偏僻人少,与别的院子离着又远,火势不会太大。

    已经有人去灭火了,想来很快就会扑灭的。”

    “老太妃的佛堂吗?”简莹疑惑地蹙了眉头,“好端端的,怎么会失火呢?”

    据她所知,老太妃过世之后,那佛堂一直空着,除了每日例行清扫的下人,只有济安王偶尔会过去缅怀亡母,府里的其他人都不会踏足那个地方。

    晚上更是人影鬼影皆无,只有铁将军把门。既没人烧柴,又没有点燃的香烛,突然失火,实在蹊跷。

    略一思忖,便吩咐道:“你把元芳喊起来,叫她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云筝答应着出门而去,不一时又折了回来,顺手端来一碗补汤,“元芳已经赶过去了,等您喝完这碗汤,她应该就能回来了。”

    简莹点了点头,起身靠在床头,捧着汤碗慢慢地呷着。

    果然喝完汤没多大一会儿,元芳就风风火火地回来了,“确是佛堂起火,救得及时,只烧了两间屋子。

    王爷、世子爷和二少爷都在那儿呢,好像烧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王爷发了好大脾气,命令颜管家天亮之前查明失火的原因。”

    简莹有些惊讶,“二少爷也在那儿?”

    元芳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就听见一串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抬眼张望的工夫,周漱已经一脚跨进门里。

    一面脚步不停地往里走,一面冷声吩咐:“你们都出去,关好门,没有我的吩咐,谁也不许进来。”

    ——(未完待续。。)

    ps:  感谢“nidaye323”童靴的月票,鞠躬!!!!

第240章 你放的火?

    云筝和元芳见他面容冷峻,气势骇人,依着吩咐飞快地退了出去。

    “怎么了?”简莹感觉他神色不对,赶忙问道。

    周漱不答话,几步奔到床边,长臂一捞,就将她紧紧地抱住了。

    身体贴近,简莹才发现他在发抖。棱角突出的下颌深埋她的肩窝之中,夹杂着酒气的呼吸声在耳边哧哧作响,两条手臂死死地扣在她的后背上,勒得她脊骨生疼。

    隔着几重衣衫,她依旧能清晰地感觉到他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是紧绷的,某种强烈的情绪随着咚咚作响的心跳在他体内来回滚动,好似在寻找一处薄弱之地,然后穿透血肉,喷薄而出。

    她不知道他是怎么了,只为这样的他感到心疼。她明白此时任何言语都是苍白无力的,便任由他抱着,一手轻轻地拍打着他的后背,用自己的身体和动作送上无言的安慰。

    过了许久,他的身体慢慢放松下来,呼吸声也渐趋平稳。稍一动作,听见她倒抽冷气的声音,才大梦初醒一般松了手,“抱歉,我弄疼了吧?”

    “废话。”简莹瞪了他一眼,“你那两条胳膊就跟老虎钳子似的,能不疼吗?”

    周漱一脸的歉意,赶忙帮她捋胳膊揉背。

    “别忙了。”简莹抓住他的手,直直地盯着他的眼睛,“告诉我,到底出什么事了?”

    周漱抿了抿唇,“刚才我在祖母的佛堂里放了一把火。”

    语调平平。好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你放的火?”简莹吃惊不已,“为什么?”

    周漱抽出手来,脱靴上床,与她并排靠在床头,才缓缓地开了口,“娘子还记得我跟你说过,母妃身边有一个名叫清墨的大丫头吗?

    曲嫂就是清墨。”

    简莹猜到曲嫂跟秦氏有关,却没猜到她就是清墨,惊讶之余,又疑惑不解。“她怎么会在泰远侯府?”

    周漱将曲嫂先遭人追杀。后滚落山崖,被泰远侯夫人所救以及伤好之后音容尽改的事情一一说了,“我最先开始找的人就是她,坊间。农庄。甚至烟花场所。都没有她的踪迹。

    后来我找到了吴嫂子的儿子,他说他是亲眼瞧见清墨姐姐被人杀死的,我便信以为真。

    现在想想。他那个时候年纪还不如我大,并不时常来后院,又是晚慧迟聪之人,怎能分得清死的是哪一个丫头?

    不过就算我没有听信他的话,也未必想得到清墨姐姐会在泰远侯府。”

    简莹在他手背上拍了拍,“等我们分府另过,就把她接过来吧,让我们的孩子认她做干娘,给她养老送终。”

    自梳是一种形同于毒誓的仪式,想让清墨改变初衷嫁人是不太可能了,但至少可以保证她后半生衣食无忧,死后有香火供奉。

    “我也是这么说的,可她不愿,她想留在泰远侯府。”周漱苦笑了一下,“她一心报恩,我也不能强行将她绑了来。”

    “总会有法子的。”简莹劝了他几句,又将话题转回正轨,“清墨都跟你说了什么?”

    周漱脸色凝重起来,“父王和母妃争吵的内容,我只听到只言片语,清墨姐姐却从头到尾听得一清二楚。”

    据曲嫂回忆,那天前来拜祭的人特别多,晚上秦氏安排好灵堂事情,就早早歇下了。

    快三更的时候,济安王突然面目狰狞地闯进门,将秦氏从床上粗鲁地拖下来,抓着她的肩膀大声质问为什么。秦氏不明所以,反复追问他怎么了。

    济安王暴怒之下语无伦次,说了半天才说到重点。原来是贴身伺候老太妃的云妈说秦氏趁他不在王府,虐待病中的老太妃,致使老太妃溘然早逝。

    济安王起初不信,叫人开棺验看过老太妃的尸首,发现老太妃的脖颈上有扼喉留下的指痕,便认定老太妃是被秦氏谋害而死。

    秦氏一再否认,说她一直尽心服侍,不曾虐待过老太妃,谋害一说更是无从谈起。

    两人争吵了许久,济安王似乎被秦氏说服了,态度有所动摇,走的时候虽然还是怒气冲冲的,可脸色比进门的时候好了许多。

    转天下午,济安王又将秦氏叫到了灵堂,让她跪在老太妃的灵牌和棺木跟前发誓,说她没有杀害老太妃。

    秦氏照他所说发下毒誓,之后两人在灵堂里说了大半个时辰的话。

    因为离着太远,清墨没有听清他们具体说了什么,只隐隐约约地听见秦氏提到皇上,还提到玉杖什么的。

    之后没多久,就闹出周瀚和方氏在灵堂失仪的事情,紧跟着竹纸就死了。

    “这么说,父王跟母妃争吵是在竹纸出事之前?”虽然事情经过跟自己预料的差不多,简莹还是越听越心惊,忍不住插话问了一句。

    周漱点了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