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金牌小书童 >

第345部分

金牌小书童-第345部分

小说: 金牌小书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先师,往小里说算是侮辱天下读书人,往大里说便是公然挑衅大德。依姑娘之见,这该如何处理是好?”

第五百五十五章  唐氏神功,天下无敌

    柳倾歌一向醉心歌舞,什么大德大圣的,她根本连懂都不懂,一张楚楚可怜的小脸一扭,又求助般地看向唐安。

    王同一双贼眼片刻都没有离开过柳倾歌,唐安哪里不知道他想要给美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小心思?偏生还装成一副卫道士的模样,实在虚伪得紧。若是在大唐让自己遇到这种人,早就二话不说乱拳放倒了。

    可惜这里是齐国,并不是他能只手遮天的地方。

    唉,好多年不跟人讲道理了,还真是不太习惯,也不知道坑蒙拐骗的功夫有没有变得生疏?

    唐安强压心中怒气,云淡风轻道:“这位王同学方才说,要让季晨与马尚率对着孟子先师像磕三十个响头。”

    一听这话,柳倾歌眉头微微一竖,满脸厌恶地瞥了众学子一眼。

    “唉,早听闻齐国受古之先贤影响最深,民风淳朴,谦恭善良,岂止我等初来乍到便遇到这种事。所谓男儿膝下有黄金,跪拜圣人本无可厚非,可这位王同学咄咄逼人,硬是要在圣人面前折辱二人。若是不慎流传出去,让这两个堂堂七尺男儿今后还怎么做人?会有多少人背后背后戳他们脊梁骨?”

    季晨眼珠子一转,嘶声道:“与其忍辱偷生,不如死了算了!都别拦着我,马尚率,放手!让我死!”

    小个子显然没有那么多歪歪心思,傻乎乎得站在原地,暗忖俺没拉着你啊!

    此时此刻,最里外不是人的便是王同了。被眼前这个完美无缺的女人鄙视,本就让他一颗热切的心不断下沉,而唐安的一番话,更是将自己说成了欺生的恶霸。

    明明自己才是正义的一方好不好,为什么会这样?

    想来想去,王同终于想通了问题的关键,大声道:“你不要避重就轻!我让他们下跪认错不假,可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二人用肮脏之手,每人在亚圣的额头摸了三下,在场的每一个都是认证!这难道不是对先贤天大的侮辱?”

    “这怎么能算是侮辱?”唐安一脸夸张道,抱拳对着孟子像拜了拜,“这是他们表达对先师敬仰之情的一种方式。”

    这般不要脸的话,他怎么能说得出口?

    所有学子瞠目结舌,王同更是气的脸色通红,咬牙道:“好,这位管事先生,你倒是说说看是何道理!学生不才,想要听听先生何以如此论断。”

    唐安从容一笑,道:“我记得……方才这位王同学说的是‘若我说不出一个子曰’,如果能说得出,又当如何?”

    王同一脸不屑,道:“那你不妨说说看。若是我做错了,便向他二人道歉。”

    “好。”

    唐安背负双手应了一声,缓缓踱步走到石像跟前。虽然只穿着一件普通至极的灰色长袍,却似无法遮掩一身风流气质,周遭学子竟情不自禁地微微让开道路。

    熟悉唐大人的人都知道,以他护短的性子,怎么可能看着手下人吃亏?更何况这还只是无心之失而已。他故意把步子放的很慢,想来便是又在想什么坏点子了。

    及至石像跟前,唐安双脚并拢,看来已经想到了主意。一干学子脸带不屑,仿佛想要看他怎么出丑。

    “王同学刚才也说过,二人每人在亚圣额头摸了三下。我想请问各位,为什么不是两下、四下,而一定要是三下呢?”

    看着唐安脸上露出魔鬼般的微笑,一脸循循善诱地对着众人发问,柳倾歌的心也随之放松。她知道,每当唐安露出这个表情,就代表了他已经有了胜利的把握。

    那个聪明绝顶又狡猾可爱的男人,终于回来了!

    “倾歌,小糖糖真的好帅哦。”

    “对啊,他还有没有表哥堂弟?肥水不流外人田,干脆便宜姐妹们得了。”

    四朵金花你一言我一语地咬耳朵,而被围在中央的柳倾歌则美眸含情,一眨不眨地盯着唐安,喃喃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唐安——我的唐安!”

    一帮学子面面相觑,没想到唐安竟然会在数字上做文章。王同显然嗅到了阴谋诡计的味道,冷哼道:“谁知道他二人在搞什么鬼,兴趣只是偶然也说不定。”

    “错了,错了。”唐安微微摇头,“我们大唐男儿最是严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之所以会摸三下,恰是为了表达对先师的敬仰之情。”

    见一帮学子面色大怒,唐安微微一笑,从容解释道:“三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孟子大德,扬儒之文化达济天下,传孝悌之道,度军法臣礼,乃是全天下都要敬仰的无上先贤。所以他二人的第一重意思,便是叹服于亚圣的才德,感恩孟子的思想如阴阳相济一般,至‘三生万物’,普度众生。让我等后背皆可蒙荫于先贤的智慧,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下知法懂礼、忠君爱国、友爱兄弟、重孝尊德。”

    “胡说!”

    “信口开河,颠倒是非!”

    听唐安一张利嘴把黑的说成白的,学子们一个个面红耳赤,如一群苍蝇般纷纷指责起来。

    让他们更为愤怒的是,明知道他说的都是假的,可是人家说的有理有据,让人找不出道理反驳。他口口声声皆是歌颂孟子的话,若是推翻唐安的论证,岂非是对亚圣更是不敬?

    “安静!”

    王同高举右手,聒噪的人群慢慢沉静了下来,只是一双双迫切想揭露谎言的眼神则紧紧瞪着唐安。如果眼神能杀人的话,唐安恐怕已经死了。

    王同强压怒气,冷声道:“这位大管事说了‘第一重意思’,不知是否还有其他意思?”

    “当然有。”唐安自信一笑,“第二重意思,便是表达二人的喜悦之情了。在路上的时候他们就与我说过,能够来到齐国瞻仰孔孟遗风,实在是三、生、有、幸。很显然,他们把这份激动与喜悦之情毫无保留地对孟子先师进行了表达!”

    王同捏紧拳头,道:“还有么?”

    唐安略一沉思,道:“我们汉人讲究三三不断,所以这第三重意思,便是希望亚圣的思想能够绵延不绝,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得到熏陶,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不待王同再发问,唐安已经当先伸出了四根手指。

    “至于第四——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二人连同孟子先师,部恰是三个人吗?这也表明了二人将永尊亚圣为师,孜孜不倦地汲取修身养性的知识,脱离低级趣味。”

    一连四重解释,一环扣一环,每一重都站在伦理道德的角度。季晨和马尚率情不自禁地挺直了摇杆,眼睛微微湿润,都被那些根本不属于自己得思想而感动了。

    “喂,季大哥,你方才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是个屁!老子是对老神仙许了三个愿望,希望他老人家保佑老子升官发财、长命百岁、子孙满堂!”

    “俺也是哎!俺祈求老神仙保佑俺当大官、发大财、娶个漂亮媳妇!”

第五百五十六章  稷下盛会(上)

    唐安如果听到二人的心声,不知道会不会活活气死。

    但此时此刻,他显然入戏已深,满脸心痛地叹息一声:“唉,两个大唐人,不远万里来到齐国,只为对亚圣聊表内心的崇敬之情,这是怎样的胸襟,怎样的情怀!对于这样的人,各位怎么能忍心伤害?怎么能开口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这难道就是堂堂大齐的胸襟?”

    王同一脸冷笑,一直期盼从他的话里挑出些许毛病,现在终于逮到了机会:“管事先生竟有如此才学,倒是学生看走了眼。不过很遗憾,三人行必有我师……可是孔圣的名言警句。管事先生错把冯京当马凉,这帽子戴的未免也太歪了一些。”

    “哈哈,这是哪位夫子教的学生?”

    “不错,连孔圣和亚圣都分不清,就敢跑来大放厥词!”

    学子们难得扳回一城,竟同时哈哈大笑,极尽冷嘲热讽。

    听了唐安不知廉耻的侃侃而谈,学子们都有一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他们不服气:齐国才学天下第一,怎能被一个大唐男人压得抬不起头来?

    更何况,这个男人还仅仅是一个低贱的歌舞团管事。这若是传出去,让他们的脸往哪搁?他们怎么会能好意思说自己是为了参加“稷下盛会”而来?

    “这些齐国人真是讨厌,脸比纸还白,心比针还细。”

    “就是,瞧瞧他们得意的嘴脸,不就抓到一点小把柄么?有本事也像咱们小糖糖一样罗列出那么多大道理来!”

    “哼,要和咱们小糖糖比才学,让他们再学十年也赶不上!倾歌,你说是不是?”

    四朵金花满心不岔地抱怨,柳倾歌却浑然没放在心上。优雅地微微一笑:“放心,他能应付的。”

    ***************************************

    唐安当然能应付,只不过心中有一点点小尴尬而已。

    他妈的,肚子里墨水太多,竟然一不小心记岔了。

    不过没关系,这点小事岂能难住老子?唐安眼神中带着浓浓的同情,嗟叹道:“亏诸位还自称齐国学子,实在是可笑之极。”

    王同笑不出来了,铁着脸问道:“哪里可笑了?”

    “孔圣人创立儒家学派,孟子亚圣在其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使儒家学说流传更广。孔孟之道,同气连枝,本就是一脉相传的宝藏,诸位不去思量如何将其融会贯通发扬光大,反而斤斤计较何为孔言何为孟言,实在是本末倒置。我想就算是孔圣在世,看到子孙如此,恐怕也会黯然神伤吧!”

    学子们感觉快疯了,眼前这个家伙怎么能这般颠倒黑白?怎么能这般信口开河?怎么能这般臭不要脸?

    可是……仔细想一想,他说的还蛮有道理的,这是怎么回事?

    王同被反驳的哑口无言,闭着眼睛苦思对策。可唐安摆明了站在更高的角度,仿佛长辈教训顽童一般谆谆教诲,偏生还在情在理。他心中暗恨:这混蛋出口成章,句句扭曲事实却又以理为据,如此才学,何苦去那风月之地做一个管事?

    这种压抑的感觉,真的好憋屈。无数人心中暗暗咒骂:先师啊,求你显显灵带走这个人渣吧!

    唐安不理会一个个想要反驳自己的白面书生,无比潇洒地转过身去,痛心疾首地咏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可怜,可怜呐!”

    王同险些吐血。

    以他饱读诗书的学识,怎会听不出唐安言下之意?他分明是说孔圣人买下了一颗思想的种子,无数子孙后代将其发扬光大,致使现在全天下都受到了儒家智慧洗礼。可惜自己这些人明明是齐国人,在离圣人最近的地方传承智慧之光,却只学到了皮毛却学不到内涵,精神世界无比单薄。

    毫不客气地打脸,才华横溢的嘲讽。

    “说得好!!!”

    “镖师”们就没有这么客气了。见唐安大显神威,狠狠教训了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屁孩,一帮胸无点墨的大汉们拼命地拍手,仿佛为他替大唐争光而大感解气。

    拍手之余,大汉们还不忘倾斜眼角,看向柳倾歌身旁四个欢呼雀跃的小娘们儿——有文化,果然连泡妞都不往不利。瞧这几个娘们满脸含春的模样,简直恨不得立刻脱了衣裳,简直比她们自己出了风头都要高兴。

    不过话说回来,他妈的,这几个小屁股真是翘!

    身为当事人的季晨和马尚率鼓掌鼓的最响,他们无数次亲眼见证了智慧所带给唐安的好处,这一次在外国吃了亏,终于狠狠下定决心:回大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务必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看着唐安负手立在刚刚冒出嫩芽的枯树之下,满脸哀伤地望向孟子石像,仿佛要和这位大能产生些许共鸣的骚包模样,学子们既愤怒,又悲哀。

    愤怒的是唐安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悲哀的是……他们明明占了道理,却从头到尾都陷入被动,好像自己才是做错事的人。身在文化之都,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在才辩上替齐国争光。而败给一个大唐人,让这种挫败感尤为明显。

    “王兄,怎么办?”

    学子们显然将王同当成了主心骨,见对面气势逼人,满心屈辱地问道。

    王同脸上阵红阵白,有心杀贼,却怎么也无力回天。尤其是唐安最后的一首诗——自己的对子被人轻而易举地张嘴便来,人家的讽刺诗自己怎么就对不上来了呢?

    挣扎了许久,终于无奈地叹息一声,道:“管事先生高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