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城管-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48章、死亡与新生(下)()
第448章、死亡与新生(下)
举个例子来说,中世纪的欧洲人一向以信仰虔诚而著称,而教会神职人员更是口口声声地宣布自己是“主的仆人”。但问题是,假如那时候真的有一位天使被上帝派遣到人间来颁布旨意,教廷的第一反应估计肯定是:“火刑柱已备妥,宗教裁判所全员出动!赶快送那个妄称天使的鸟人速速上路!”
之前在1453年的东罗马帝国时空,东正教会跟穿越者们之所以还算合作愉快,是因为当时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会被土耳其人给逼得走投无路,覆灭只在旦夕之间,为了生存已经是什么都不顾了。然后小鸟游真白前首相又用“邪王真眼”控制了东正教大牧首,再加上诸位穿越者一直没有直接走到前台以上帝的名义发号施令,诸位神父和修女们这才扭扭捏捏地勉强丢掉了节操,跟这些不明身份的家伙密切配合。
而这个时空的孟菲斯城埃及祭司团,显然没有这么强烈的危机感——虽然自从两百多年前,马其顿大军入主埃及,建立托勒密王朝以来,他们这些本土宗教权贵的势力已经被打压得大为缩水,但还没有真正威胁到埃及祭司集团的生存眼看着这个王朝在外忧内患面前摇摇欲坠,孟菲斯城的埃及祭司团反而愈加欣喜若狂,一再地挑唆内乱,试图浑水摸鱼,在乱局之中恢复昔日的权势和荣耀。
然而,这些自视甚高的孟菲斯城埃及祭司们,似乎从来没有想过,作为外来殖民政权的托勒密王朝;固然对他们有着诸多限制,让这些祭司们不能像过去的埃及本土王朝时代一样为所欲为。但问题是,等到埃及艳后兵败身亡,换了同样不信埃及诸神的罗马人来统治之后,难道就能对他们这些异教神官更客气吗?
(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埃及承受了整个帝国最沉重的赋税,每年都要无偿缴纳出一半以上的谷物收成,漂洋过海运到意大利,被罗马皇帝用于给罗马市民分发免费面包,收买人心。而在此之前,古埃及时代法老们征收的赋税,不过是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已。至于政治权力方面,埃及人更是被严格地排斥在罗马帝国政权体系之外,在罗马帝国的诸多行省之中,只有埃及行省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出过一个皇帝。)
眼看着这些原本貌似热心支持自己的埃及祭司团,先是狠狠地坑了自己一回,害得自己差点在佩卢西姆城外陷入绝境,如今等到“真神下凡”之后居然更加飞扬跋扈,一心要跟自己为难,气急败坏的埃及艳后在一怒之下,都已经开始在考虑,是不是应该再搞一次“孟菲斯大屠杀”或者“孟菲斯大瘟疫”了!
幸好,还没等克里奥佩特拉女王陛下考虑好到底该怎么炮制这些丧心病狂的埃及祭司,她的弟弟丈夫就已经替她代劳了——几天之后的某个傍晚,又有几个浑身是伤的光头祭司乘坐快船从孟菲斯逃了过来,带来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托勒密十三世挥师攻破孟菲斯城,把所有的神庙尽数付之一炬!
原来,之前御驾亲征的托勒密十三世法老,眼见着前线军队被姐姐不知用什么邪术给打得大败,背后的亚历山大港又被庞培给抄了老窝,前有狼后有虎。自己带着几千杂兵,被前后夹在中间进退两难。在跟亲信们一番商议之后,他索性出人意料地直接跳出战场,沿着尼罗河溯流而上,撤往南方的上埃及去了。
从兵学角度来说,不按照敌人预设的节拍起舞,跳出敌人选定的战场,才是最正确的战略。所以,仅仅从战术上来分析,托勒密十三世法老的这个选择无疑是相当高明的。
但问题是,托勒密十三世法老离开首都的时候,只是打算在近郊发动一场速战速决的小战役,并没有准备要进行一场如此漫长的远征,身边携带的军饷粮秣等物资均严重不足。而且,他麾下的士兵眼看着首都亚历山大港和半个国家瞬间沦陷,如今也是人心惶惶、骚动不安,急需大笔金钱犒赏来安抚军心。
于是,为了筹措维持军队作战的资金和粮草,以及发泄被姐姐克里奥佩特拉击败,又被趁虚而入的罗马人抢了老窝的愤怒,托勒密十三世索性在南下转进的途中,顺路攻破了埃及宗教圣城孟菲斯!
——在血淋淋的刀剑弓矢之下,原本不可一世的孟菲斯祭司团终于露出了他们最大的软肋:虽然对埃及民众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囤积了巨大的财富,但却缺少了最最关键的军事实力!
而孟菲斯城诸多埃及神庙在信仰上的崇高地位和心理震撼力,也仅仅局限于埃及土著之间。对于法老身边这支主体由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组成的托勒密王朝军队来说,根本就毫无意义。
结果,经过一番相当短促的巷战,法老的军队顺利攻入了这座圣城。红了眼睛的法老先是把城内的丰厚积蓄一律据为己有,然后把常年跟托勒密王室对着干的埃及祭司集团给统统血洗了一遍,最后还放了一把大火,将供奉着太阳神阿蒙、尼罗河神哈比、死神阿努比斯等等埃及神明的一系列神殿烧了个干净。
依靠从孟菲斯神庙里抢来的无数金银财宝和粮食物资,托勒密十三世总算是暂时有了喘…息之机。
接着,在成功摆脱罗马人的监视,逃出亚历山大港前来投奔他的二姐阿尔西诺公主的建议之下,托勒密十三世法老重新制订了作战计划,准备留下一支部队驻守在孟菲斯城,监视尼罗河三角洲的动静,然后自己带着整个宫廷沿尼罗河逆流而上,继续向叛乱连绵的上埃及地区转移。等到会合了上埃及的平叛部队之后,他就可以再使用刚刚劫掠到的财富,从法尤姆地区的希腊和马其顿移民之中选拔精壮,重新组建一支强大的军团,以此来与盘踞沿海地区的大姐和罗马人再次进行较量。
然而,无论托勒密十三世对未来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展望,对于侥幸逃出屠场的孟菲斯祭司来说,这一切都已经跟他们没有了任何关系,因为属于他们的世界已经毁灭了。
——连庙都没了,圣城也被敌兵霸占,他们这些僧侣祭司还能干什么?
嗯?到乡下组织信徒发动武装起义,反攻圣城?抱歉,这些养尊处优、脑满肠肥的埃及祭司,可不是日本战国一向宗那些一手拿刀一手念经的贼和尚,做不了这种高难度高风险的玩命行当。
于是,失去了神庙的孟菲斯城祭司们,只得凄凄惨惨地一路向北,准备逃到亚历山大港这边的神庙暂时避居。谁知到了地头一看,却发现这边的情况也同样糟糕,而地主似乎也不怎么友好
“世间最了不起的、万能的神!尼罗河的化身,水神的代言人,阿蒙…拉之子,奥西里斯的再世,埃及人民深深爱戴的法老啊,您一定要帮助我们重建神庙!埃及的诸神现在都已经没有容身之处了!”
一位胖胖的光头祭司站在女王面前,绞着双手,痛惜地叫道,显得异常沮丧,“亚历山大港市区内的神庙几乎没有一座完整的!宏伟的阿哥拉祭坛变成了一堆碎石瓦砾,瑟拉比斯神庙(亚历山大港的守护神,类似于雅典娜女神和雅典的关系)的屋顶塌陷了下来。荷鲁斯的檀香木神像被劈成了柴火。阿蒙神的庙宇更是好像被狂风掀翻了一样现在,我们只能住在帐篷里对着陶土神像焚香祷告!这是对神明的极度不敬啊!伟大的法老啊!我们希望您能立即拨出款子,修复这些众神的居所!”
然而,面对着这位涕泪齐下的埃及祭司,克里奥佩特拉女王陛下只是用嘲弄的眼神瞥了瞥他,对这家伙的人品甚是不屑——明明看见了那么多尚未掩埋的腐烂尸骨、还有流离失所的妇女和孩子,诸位祭司却完全没有为这些活人的处境感到一点心酸和同情,反倒对那些石头堆砌的死物如此上心。
“很遗憾,我不可能拿出手里仅有的一点积蓄,去修建这些累赘无用的庙宇!别忘了,我的宫殿同样在这场灾难中沦为了废墟,为什么我这位天神之女都能住帐篷,而你们这些侍奉神的仆人却不能?”
埃及女王撇了撇嘴,斩钉截铁地拒绝说,“现在的当务之急,并不是修建这些浮华的装饰品,而是应该首先把财力投入到赈济难民身上,避免出现饥馑和骚乱;其次则是整理市区废墟,重新清理出道路和街区,给穷人修建简易住所;再次是扩充和加强军队,以应付环绕国土各个方向的敌人。只有在全城的平民百姓都安顿好了,并且战争的阴云已经远去情况下,我才会考虑要不要把剩余的钱用于建造庙宇。”
克里奥佩特拉抬起一只手,止住了那位脸色涨得通红,似乎还想要争辩的埃及祭司,“好了,请下去吧!我的营帐现在不欢迎你!等到什么时候我的心情好了,自然会再召见你们的!”
看着这位狼狈离去的祭司,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顿时觉得胸膛里出了一口闷气,情绪也似乎愉悦了许多然而在下一刻,贴身侍女辛西娅匆匆送来的一张小纸片,却又让她的心情一下子提了起来。
“什么?又有罗马人来了?!这么快?!!”
第449章、被震动的世界(一)()
第449章、被震动的世界(一)
北非,昔兰尼加(现代利比亚的班加西)海湾
绚丽的夕阳从西方的天际缓缓落下,而它的余晖则让云朵染上了金红的色彩;而在逐渐黯淡的天空中,点点星辉已经在快乐地眨着眼睛。徐徐的海风吹过干燥的沙漠海岸,送来带着咸湿味儿的新鲜空气。
地中海的墨绿色浪花,轻轻拍打着雪松木质地的船舷,卷起白色的泡沫,又徐徐退散下去。
五十多艘地中海上的霸王——三列桨战舰,静静地停泊在这片沙漠港湾之中,任凭四周潮起潮落。
在希腊罗马时代,这种三列桨战舰,是当时西方几乎所有海洋强国的主力舰。按照后世考古学家的考证,一艘标准的三列桨战舰,有大约四十米长,五到八米宽。每一艘三列桨战舰里拥挤着大约二百多名船员。其中在甲板上安置着身披铠甲的武士和轻装的弓箭手,光着膀子的划桨手则藏身于甲板之下。这些划桨手坐在狭窄的长凳上,分成彼此错开的三层,每人手持一根长长的船桨,按照敲鼓手的节奏,整齐划一地划桨。当这些密密麻麻的船桨一起伸出去的时候,整艘战舰看上去就象一只漂浮在海上的蜈蚣。
古代的希腊人、罗马人和迦太基人,之所以要在一艘船上安排这么多的划桨手,就跟后世大英帝国的造船厂不惜牺牲火力和装甲,也要往巡洋舰上拼命塞锅炉一个道理,是为了提高这种战舰的速度。不仅是为了增加机动性,以便于追击或躲避敌人,还要靠航速来以发动当时地中海上最流行的撞击战术——在每一艘三列桨战舰的船头,都有一个数米长的巨大尖顶,上面裹着青铜或铁片。当战舰全速冲向敌人的时候,尖顶可以一下子撞破对方的侧舷。一旦进水,战船会要么沉没,要么搁浅,丧失战斗能力
但问题是,如果在发动冲击的时候,船只的速度不够快,那么原本应当致命的撞击,就变成了不痛不痒接舷战,甚至还有可能被敌船避开。只有速度超过10节,才能有足够的冲量撞破敌舰的船舷。
因此,为了增强战舰的驱动力,将撞击战术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塞满划桨手的三列桨战舰就诞生了。
每艘三列桨战舰有两面风帆,不过一般来说,在海战期间,很难确保战舰抢到上风,而且风力还要足够强劲。所以在战斗期间,它主要靠划桨手的肌肉来推进。当所有划桨手喊着号子全力划动的时候,三列桨战舰的速度可以爆发到14节。在当时,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将近50吨的庞然大物,以每秒7米多的速度冲向敌人,可以产生巨大的冲量,哪怕是再坚固的木质船板,在它的金属冲角面前也会变得不堪一击。
从希腊罗马时代到中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以及之后兴起的阿拉伯海盗,这种划桨战舰一直在地中海上纵横驰骋,厮杀争雄。直到工业革命时代,它才被蒸汽机船的彻底淘汰,不甘心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虽然古典时代的三列桨战舰看似威力巨大,但建造一条这样的战舰,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而为了把它运转起来,又需要大量的人员。由于船上载了太多的人员,挤占了大量的舱位空间,使得每一艘战舰上能够储存的淡水和食物极为有限,通常只够三天之用,不要说横渡大洋,就连从雅典直航到埃及都做不到,基本上每天傍晚都要靠岸。如果不能及时靠岸补给的话,全船官兵都会饿死渴死。
而且,运转这些战舰的代价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