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原特种兵 >

第311部分

草原特种兵-第311部分

小说: 草原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走投无路,准备到君士坦丁堡投靠鲍德温二世。小伯爵号召这些部落攻陷布尔加斯,凑够长途跋涉的粮草再走,否则大部分老弱都走不到君士坦丁堡。”

    德格布挥手命令侦察参谋退下,命其有情况随时汇报。然后转过头,苦笑着对莫秃干说道:“你预见的最糟糕的事情还是出现了,我的失误太大了。现在,我正式请求你接管基地司令部,统一指挥我们两个团的作战。”

    莫秃干说道:“不,我刚刚到这里,对部队并不熟悉。而且基地换防并未完成,你仍然是基地司令长官,我无权接管指挥权。我,和我的奇尔克伊民兵团完全服从基地司令部指挥。德格布阿哈杜,现在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我们都完全信任你。”

    德格布略为沉吟,然后坚定的说道:“好!那么我就不推辞了,埃纳参谋长,请记录我的命令。

    一、命令驻港海军立即启航,派通讯舰只直航苏利纳,向黄凯长官通报我军敌情,请求支援。海军舰炮做好射击准备,等待司令部下一步命令。

    二、命令飞艇连强行起飞,向阵地前沿300米投掷照明弹,3发一组,间隔2分钟一组,连续投掷10组。

    三、命令1号炮台、2号炮台、3号炮台,在照明弹指引下分别向1号区域、2号区域和8号区域开火,实施拦阻射击,阻止敌后续部队向我阵地攻击。命令4号炮群暂时隐蔽,等待司令部提供射击目标。

    四、命令喀山民兵2营增援1号区域,喀山民兵3营增援2号区域,奇尔克伊民兵1营增援8号区域,与阵地守军汇合。待我炮兵火力延伸之后,立即向当面之敌攻击前进,将来犯之敌赶进湖里。

    五、命令奇尔克伊民兵2营立即接防第三道防线。

    六、命令宪兵连、海军陆战队排、基地炊事排、通讯排、侦察排、工兵、辎重排连和联勤部工作人员立即集结组成预备队,由联勤部长里斯特耶尔统一指挥,随时听候司令部命令,支援一线作战。”

    埃纳记录命令非常快,几乎和德格布口述同时完成。德格布对莫秃干说道:“你还有什么补充么?”

    莫秃干说道:“我请求到前线,统一指挥二线防御阵地对敌反击。”

    德格布为难的说道:“这不是特种部队作战,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火力优势,随时要准备白刃接敌,我必须要为你的安全负责。”

    莫秃干镇静的说道:“我们的职责就是守住这里,如果这个基地被匪帮攻克,将耽误我军的战略大计。我们身为蒙古特种部队军人,深受黄金家族信任,巴根台长官教诲,现在正是我们杀敌报国之时,我怎么能贪生怕死?我要和前线部队在一起。”

    德格布点点头,说道:“好!我同意你的请求。如果你阵亡了,我就接替你的位置,和5年前一样,我们同生共死。”

    在这样的大雾天气,蒙军的火力优势难以充分发挥,敌人的兵力优势却很明显。一旦陷入乱战、近战,兵力不足的守军将十分危险,谁也不敢保证这是不是老战友最后一次见面。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军人,一生出生入死太多了,没有人婆婆妈妈的伤感。德格布把一顶钢盔扣在莫秃干头上,给他整了整战术马甲,然后两人郑重的敬礼告别。

    二线阵地的核心是一个巨大的明堡,顶部平台上有4门82迫击炮,控制着前方一千米的战场,堡内有一个机枪排控制着防御正面,理论上说这里是无法攻克的。莫秃干带着少量警卫和参谋人员赶到的时候,炮击仍然在进行,飞艇在60米的高度上向下不断投掷照明弹,引导炮火攻击敌人的重兵集团。

    黎明的浓雾中,照明弹忽明忽灭,黑压压的敌军不断从湖上登陆。敌军在5号地区触发了地雷阵,死伤惨重,所以基本放弃了从陆路进攻的意图。敌军像潮水一样从湖区涌上来,冲上湖岸,1号、2号和8号的部分铁丝网已经被突破,二线阵地至少失陷了10余个地堡。当然敌军在猛烈的火力打击下也死伤惨重,在狭窄的区域至少遗尸5百具以上,伤者不断哀嚎,惨不忍睹。

    走投无路的敌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前仆后继,奋勇向前,不断扩大突破口。就在这个时候,照明弹投了下来,要塞炮兵开始火力覆盖了。这可是硝基火药的高爆弹,不是原始炮弹,可怕的爆炸横扫一切生命,瞬间就把敌人的攻势压了下去。

    3个营的援兵趁此机会迅速机动到二线阵地,莫秃干团长赶到中央堡垒的时候,攻击部队已经进入到了预定位置,等待炮火的延伸。

    炮击会持续20分钟,莫秃干把攻击部队连以上军官都请到了中央堡垒,开始给他们讲解攻击动作的战术要点。

第423章 敌在侧后() 
“炮群10分钟之后就会火力延伸,攻击就要开始了。我只能给你们讲几点,你们要牢牢记住。”莫秃干团长神色严肃的说道。

    “第一,你们在进攻过程中,不要一窝蜂的向前冲锋,这不利于发挥火力优势。也不要排成密集队形,这会造成进攻的慢节奏和呆板,丧失冲击的势头。各连指挥官要把你的连队每排分成三组一队,形成一个正三角形协同前进。

    最前面的是突击组,在他侧后方两侧,一侧是爆破组,一侧是火力掩护组,最后是救护队。当接敌的时候,爆破组首先投弹,然后趁敌有生力量遭到打击,突击组在爆炸烟雾的掩护下发起白刃突击。当遇到敌重兵集团的时候,侧后方的机枪组和排枪首先射击,然后爆破组迅速上前,和突击组协同并进,边投弹边突击。救护队在最后面,一方面救治伤员,一方面保护全排的侧后方。

    第二,要注意保持各排、各连之间的距离。全连3个排要相互掩护,交替前进,排与排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50米。各连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100米,如果孤军深入,陷入重围,立即打信号弹通知友邻部队,以免落单。

    第三,连长要时刻注意进攻节奏,攻击的时候要短促迅猛,不给敌喘息之机。只要百米内有兄弟部队,就要坚决向敌纵深穿插,把敌人彻底分割开来。”

    莫秃干团长边在黑板上画出队形,边讲解要点,直到每个连长都理解。最后说道:“雾气很大,这不利于我们发挥火力。但是长生天是公平的,敌人同样看不清我们的攻势,这会带来很大的突然性。弟兄们,让我们的刺刀把这些匪徒的屁股刺成蜂窝吧!”

    “必胜!必胜!”营连长们发出狂野的高呼。

    “出发!”莫秃干团长发出了坚定的命令。

    6时15分,蒙军炮火开始延伸。随着三发绿色信号弹升空,攻击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当面之敌发起攻击,9个连队在宽达3千米的战线上向敌人猛打猛冲。

    蒙军的要塞炮火已经阻断了匪军后续部队,在二线阵地附近至少有4千敌人前进不得,后退不能。他们从湖上悄然接近布尔加斯,突然发起进攻,不到半个小时就占领了10余个碉堡,特兰西瓦尼亚的普拉霍瓦小伯爵欣喜若狂,以为攻破布尔加斯就在眼前,精心策划的进攻没有白费。

    就在这时候,天上投下了照明弹,把他们彻底暴露在蒙古人面前,接着就是铺天盖地的炮弹。仅仅20分钟的炮击,就至少杀伤了近2千名匪徒。弹着区血流成河,到处都是残肢断臂。

    这可怕的场景吓坏了普拉霍瓦小伯爵的匪帮,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和蒙军特种部队交过手,如何不知道蒙古大炮是什么。本来指望雨雾逃过火炮和枪械的杀伤,贴近蒙军近战,使蒙古炮火发挥不出优势。谁想到蒙古人投下了照明弹,任你是老鼠兔子也无法遁形,数千攻击部队暴露在蒙军炮火之下。

    更可怕的是,蒙古炮兵的覆盖射击阻断了后续部队继续登陆,数千先头部队则被困住了。前面,是一个又一个坚固的堡垒群,和宽阔的堑壕。后面,则是炮弹组成的钢铁火墙。正当这些乌合之众被困在夹缝中动弹不得的时候,蒙军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击,1千2百名蒙古民兵在各自营连长指挥下齐头并进,将被困住的敌军迅速割裂。

    莫秃干在指挥所静静的观察着战场。蒙古士兵跃出战壕,各个连按照莫秃干的战术部署,火力突击和白刃突击交替进行。匪军虽然不乏勇悍敢战之士,但毕竟是纯冷兵器部队,哪里见过这等战法,很快就被赶出了二线阵地前沿。一部分人依托蒙军丢掉的堡垒抵抗,很快被手榴弹加长矛杀个干干净净。

    望远镜里,一个个蒙军身影在爆炸的硝烟和浓雾中若隐若现,看似十分混乱。莫秃干不看重这些,他只看队形。只要每个战斗组、战斗排、战斗连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即使在三组一队的配合上有些微混乱,也不会有大的影响。最怕的就是三组一队形不成协同,或者有战斗连排形成突出,遭到敌重兵包围。

    这些工人出身的士兵都是在大工厂里工作,操作机械设备,全部经过工人训练班的严格训练。遵守纪律,服从长官,早就让训练营教官的棍棒死死的敲在他们心里。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们都是巨大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细胞,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损失,共同协作的团队精神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即使是在战场上,这也成为了下意识的行为。所以总体来看,各营队形保持的不错,莫秃干基本满意。

    匪军很快被穿插分割,攻击部队一股一股的吞噬着深入蒙军阵地的敌人,幸存者也很快失去了统一指挥。恐慌像瘟疫一样蔓延,撤退变成了大溃退。蒙军猛冲猛打,很快追过铁丝网,像一条洪流一般滚滚向前,匪军四散奔逃,溃不成军。

    一切顺利,1千多名蒙军已经把残余的数百名匪军围在了1号和8号地区的湖岸上,炮台炮火封锁了整个湖面。一个个火力支援组在各营营长指挥下很快构筑了简单的机枪阵地,蜂巢一样的米特机枪枪管对准了绝望的敌人,一场屠杀就要发生了。

    莫秃干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危机似乎要结束了。只要把敌军赶出既设阵地,蒙军的炮火很快就会控制战场,敌人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先期突袭造成的优势不复存在了。基地司令部碉楼上观察战场的德格布司令官,也松了一口气,老战友莫秃干团长的指挥能力还是让他放心的。

    就在蒙军上下认为战局已经转危为安的时候,从攻击部队侧后方,也就是8号地区滨海方向传出密集的射击声,混乱的呐喊声由远而近,迅速插向二线阵地和三号阵地之间的堑壕地带,声势惊人。

    德格布的心猛的抽紧了,他忽然意识到,真正的疏忽在哪里!

    8号地区实际上是一个潟湖,被沙嘴和一道沙坝与外海分割开来。当涨潮时候,海水淹没沙坝,冲入潟湖,使湖面水位与海面无异。当落潮的时候,海水退出,沙坝露出水面,形成潟湖——离岸坝地貌组合。这个过程每天有两次,晚间的一次大约23时40分左右涨潮,黎明5时48分退潮。

    就是说,在40分钟前,离岸坝刚刚形成。原本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条陆桥!蒙古海军巡逻艇在迷雾之中根本无法用火力封锁这道桥梁,陆上对这条时隐时现窄桥基本不设防。而这条窄桥恰巧通向二线阵地和三线阵地的结合部,一旦被大批敌人冲入,二线阵地和三线阵地将被割裂,二线阵地将失去基地屏障作用。

    很显然,匪军指挥官普拉霍瓦小伯爵一定有当地土著带路,他知道这条退潮的准确时间。在湖区的大规模的登陆不过是为了吸引蒙军的兵力和火力,真正的杀手锏在突然出现的陆桥这里。当蒙军集中兵力对付正面敌人的时候,真正的精兵突入整个防御体系最薄弱的的位置!

    现在,成千上万的巴尔干匪军正沿着这个陆桥蜂拥而入,一时间蒙军竟然没有合适的兵力堵住这个口子。唯一能够发挥作用的,是三线阵地碉楼上的机枪。因为射界的关系,能够发挥作用的只有3挺机枪和5门迫击炮,一旦敌人冲过陆桥在宽大地区展开,这点火力就根本无法阻止大群敌人的迫近了。这些碉楼的设计,是为了对付正面敌人的,在防御正面可以形成交叉火力,可是在侧后方就无能为力了。

    “这些苍蝇!吃我的,喝我的,这个时候却出卖我!我就应该把这些土著苍蝇杀个干净!”德格布揪下帽子,狠狠的砸在桌子上,发泄着愤怒!他心里明白,这是自己有又一个重大疏忽。如果说莫秃干团长刚刚接防,不熟悉情况可以理解,可是自己在这里4个月的时间,居然对眼皮底下的漏洞无动于衷,这怎么也要承担重大责任。

    他心里那个后悔啊,只要两挺机枪提前封锁住那道窄桥,多少人也冲不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