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原特种兵 >

第239部分

草原特种兵-第239部分

小说: 草原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就学、看病都想到了。在我们的村子里,就算是父母也想不了这么多吧,整个科斯特罗马都没有学校,除了大波雅尔,谁生病有人治疗啊。”

    阿和马托娃说道:“这几个月,我几乎天天做梦,一会儿梦见锡蒂河那些死在泥地里的人,一会儿又梦见汪古尔歇斯底里的喊叫,梦见他那可怕的棍子,经常吓醒。不过现在总算有盼头了,我们一家还在一起,手里居然还有银币!”老婆笑了,悄声说道:“我把咱们的银币都藏在内衣里了,可是还是怕丢了,总是想摸一摸,白天害怕别人笑话,太难受了。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摸,现在不摸着银丹尼尔,我就睡不着觉了。”

    巴拉科夫笑道:“你可真是个贪财的婆娘,光想着钱。”他从上衣兜里拿出半块奶糖,是他从孩子的嘴里省下了的。他轻轻的喂到阿和马托娃的嘴里,看着老婆陶醉的脸都红了,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

    上帝啊,这里就是你的天堂了吧,莫非天堂里也是要有棍棒的么?

第327章 奇尔克伊() 
第二天早晨6点,带队的民政署官员通知他们一家,到奇尔克伊的公共马车7点钟出发,他们有1个小时的时间整理洗漱,连带吃早饭。7点整,在公共马车站集合,不要迟到了。

    7点钟,沉睡的马哈奇卡拉港已经醒来了,各行各业开始忙碌起来,道路上到处是赶着上班的人群。公共马车站,带队的民政署官员身边站着一个高大的撒哈辛人,他举着大牌子,上面用突厥文字写着:奇尔克伊。这个撒哈辛人,是奇尔克伊工业区当地的民政官员,在等着接人。经民政署官员介绍之后,巴拉科夫拿出文件和相关证件交给撒哈辛人审阅,撒哈辛人点点头,指着一辆马车说道:“你们的座位是5、6、7号,椅子上有座位编号,别坐错了。”

    半个小时之后,人员到齐,马车夫挥鞭启程,公共马车向西北方向出发了。巴拉科夫等人向陪同他们一路的奇斯托波尔民政署官员挥手告别。

    公共马车是4匹高大驮马拉的重型客车,有18个座位。马车有4个轮子,橡胶轮胎,加上弹簧钢减震器,舒服的皮质软条椅加上遮阳棚,使乘客十分舒适,长途旅行不至于过于疲劳。马车队足有26辆一模一样的车辆,巴拉科夫心里算了一下,他们这批到奇尔克伊的工人足有468人。如果每天都是这样的话,每年能往奇尔克伊输送16万工人!

    他不知道的是,整个达吉斯坦工业基地像这种规模的工业园区还有5个,包括:布依纳克斯克、温楚库尔、克孜勒尤尔特、德雷姆和诺扎伊尤尔特,都是在苏拉克河和捷列克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1年之后,整个达吉斯坦工业基地的人口将达到百万!

    马车队沿着苏拉克河谷地西行,宽阔的路面上车来车往,人员货物川流不息。路面是沥青碎石硬化路面,能够并排行驶8辆4轮马车,每方向4条车道,每个车道都用白线标的清清楚楚,车辆一律靠右侧行驶。所以道路上秩序井然,车队行驶速度并不慢。

    这是马哈奇卡拉…克孜勒尤尔特高速公路,是整个工业基地的主干道之一。道路中央有隔离带,两旁有护栏,地基比地面高出2米,排水性能很好。每隔20公里有服务区,服务区内有道路治安处、餐厅、马厩、兽医站、医疗站、车辆维修站,和换乘马匹。

    车队过了布依纳克斯克工业园区出口,丘陵地带消失了,山势越来越高,这里已经是高加索山东麓的崇山峻岭。马匹的脚步也不再轻快,喘气越来越粗重,有时候在一个服务区要换两匹驮马。

    整辆车都是蓝制服,男男女女的,基本上都是青壮。巴拉科夫一个也不认识,看的出来有俄罗斯人,但是大部分都是里海沿岸各个民族的穷苦人。大家对未来的命运忧心忡忡,没有人有心思搭讪说话,各个沉默不语。

    从布依纳克斯克开始,高速公路折向西北方向,道路在巨大的山谷底部延伸,尽头就是苏拉克河畔的奇尔克伊工业园区。下午3时,车队终于到达了终点,河岸上一排排规模庞大,干净整洁的厂房出现在巴拉科夫一家面前。

    车队进到公共马车站,撒哈辛人第一个跳下马车,高声喊道:“我们到了!下车了!下车了!大家在休息区原地休息20分钟,可以喝点水,车站两侧都有厕所,要赶紧上。留心你们的行李,尤其是证件要带好,不要丢了,补办的手续很麻烦的。

    20分钟以后,企业会派人来接你们,点到谁的名字就排好队,人员齐了以后就上车。厂里会把你们的工作生活安排好,这里今后就是你们的家了!”

    果然,20分钟后,来了一个希尔凡汉子大声喊道:“奇尔克伊制糖厂的!奇尔克伊制糖厂的在这里集合!”

    巴拉科夫带着老婆孩子走上前去,向那汉子问道:“我是制糖厂的,可是我妻子和儿子怎么办?她是棉纺一厂的。”

    希尔凡人不耐烦的说道:“你妻子和孩子自然有棉纺厂的人安排。你们每10天有一天休息,可以随便见面,你们来到这里,就要守这里的制度,在奇尔克伊,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除非你们挣够了钱,自己买了房子,那就没人管你们了。如果是住集体宿舍,只能这样,让你老婆带着儿子等着棉纺厂的车,你排队去吧。”

    在蒙古这么长时间,巴拉科夫早就明白了,这里只认制度不认人,不合规矩的事情怎么哀求也是没有用处的。他只好温言安慰哭哭啼啼的妻子和孩子,这个时候又有声音喊起来:“棉纺一厂的!在这里集合!”他紧紧的拥抱妻子,拍打着她的肩头,这么多磨难都过来了,他真的不忍和老婆孩子分开。

    现实是严酷的,他终于告别妻儿,上了制糖厂的马车。一同上车的有20多人,全是青壮男性,18人的标准硬塞进24个人,大家挤得像罐头一样动弹不得。在车上,希尔凡人做了自我介绍,原来他是奇尔克伊制糖厂的人事处职员,叫希尔维克。然后把大家的证件和档案收到了一起,告诉大家暂时由他来保管。

    制糖厂就在奇尔克伊大坝附近,离马车站也就20分钟的车程。道路的西侧全是沿河厂房,巴拉科夫认真的辨认着厂房门前的招牌,有棉纺厂、毛纺厂、成衣厂、鞋帽厂、糖果厂、罐头厂、糕点厂、面粉厂、皮革厂、酿酒厂、火柴厂、造纸厂等等等等。巴根台认出了棉纺一厂的字样,把这个地方牢牢的记在心里,这里将是他妻儿的栖身之所。

    街道的另一侧则是商业铺面,小饭店、小百货、冷饮店、五金店、服装店、修理铺、家具店、玩具店、生鲜肉店、蔬菜店、文具店、瓷器店等等。现在正是上班时间,街上人烟稀少,这些店铺的老板们或者打着瞌睡,或者互相聊着天,打发着这个无聊的下午。商业街后面,就是无尽的群山,奇尔克伊其实是一个狭长的山间谷地。

    终于,马车驶进一个巨大的院落,在一个5层的办公大楼的台阶下停了下来。希尔维克让大家下车,马车驶进了大院西侧的马房,那里有成排的马厩和车棚。希尔维克把大家领进办公大楼,迎面是宽敞明亮的大厅,两侧休息区有成排的座椅,楼上楼下穿着蓝色工服的人脚步匆匆的忙碌着。

    希尔维克让大家坐好,然后说道:“好了,现在我带领大家到大楼的人事处办理入厂手续。大家把行李暂时放在这里,等人事部门给你们安排好了宿舍房间以后,再回来拿也不迟。放心,在厂里不会丢任何东西。

    我提醒你们一下啊,在办公大楼里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奔跑、打闹,以免影响别人工作。对人要有礼貌,说话要和气。有什么疑问,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找我来解决。明白了么?”

    “明白了。”

    “好了,现在排好队,跟我走。”

    沿着楼梯,一行人上到5层,走过长长的走廊。房间靠走廊一侧都是落地玻璃结构,办公室内可以从外面看的清清楚楚。房间内里面摆放着成排的办公桌,和文件柜,每张桌子后面都有人在埋头工作。终于,他们来到一个大房间,门口用突厥语言写着:人事处。

    希尔维特让大家座在走廊的椅子上等候,叫到谁谁才能进办公室办事。随后,他走了进去,巴拉科夫从玻璃窗外看到希尔维特走到一个靠墙的办公桌之前,和一个满面黄胡须的魁梧中年人说着什么,黄须大汉不住的点头,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似乎是对他的工作很满意。巴拉科夫意识到,这个黄须人是一个地位很高的人。

    不一刻,希尔维特推门出来,开始喊人。被喊进去的人坐在黄须人的对面,黄须人似乎是问了一些话,然后就让新人填写一些文件,填完之后。就有人带这些新人出来,消失在走廊尽头。

    终于喊道巴拉科夫了,他畏缩着走进办公室,来到黄须人的办公桌前。黄须人笑着说道:“坐吧,不必拘束,以后我们就是一个厂里的同事了。这里人人平等,只有职务上的差别,没有身份上的高低。”

    巴拉科夫下意识的立正,大声说道:“是!长官!”

    黄须人笑着摇摇头,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说道:“我是厂里的人事处长,我叫莫秃干,札剌亦尔蒙古人,我是从特种部队退伍下来的。”他拍拍腿,自嘲的笑道:“莫洛噶河之战把腿打坏了,成了瘸子,被部队赶出来了。”

    “好了,现在我们言归正传。你的材料我看了,过去你是磨坊工人,还会一些木匠活。经过训练营的训练,你识字,会算术,能使用突厥语交流,还是中队长,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这很好啊,这是我们的企业急需的人才。根据你的情况,我们分配你到压榨车间工作,你有什么意见么?”

    巴拉科夫坐的笔直,像训练营里一样。这个人蒙古贵人说话和气,和蛮横的汪古尔大大的不同,但是已经养成服从习惯的他哪敢造次。他也不懂什么是压榨车间,只能说道:“全凭长官安排!”

    莫秃干处长说道:“很好,现在把这份表格填了。还要在工作合同、安保合同和生活合同上签字。你要仔细阅读上面的各项条款,有不同意见现在你要提出来,但是一旦你签字认可,就必须完全按照合同执行了。

    手续办完以后,工作人员会带你到宿舍休息,告诉你各项注意事项。明天开始,安排你进行5天的上岗培训,以后,正式工作就开始了,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是!长官!”

第328章 岗位培训() 
巴拉科夫走出人事处办公室的时候,头还是晕乎乎的。他真的认真看了合同的条文,如果有什么心情的话,那就是难以置信。他不是奴隶,他有工资,他的工资是每月16个银丹尼尔!扣除保险、伙食费、住宿费、训练营贷款、儿童教育基金和个人所得税之后,仍然有12个丹尼尔,这是1个金索里达啊!真正的金子!

    如果他能力出众,还能够升职,现在他是徒工待遇。如果转为正式压榨工,他的工资将是税后2个索里达,班组长3索里达6丹尼尔,如果升为车间主任或者车间技术员,工资将是惊人的12索里达2丹尼尔!而在奇尔克伊,一袋50公斤的面粉不过1。5丹尼尔,5公斤的牛肉只有1个丹尼尔,一套二室二厅的住房不过120…160索里达的水平。

    他每天只需要工作10个小时,如果加班可以领加班费,每10天还有一个休息日。合同期限是10年,过了10年合同期他就自由了,想去哪儿去哪儿。但是在合同期内,他就必须在厂里,他的工作在厂里,生活也在厂里,他挣的钱也要在厂里的商场消费。除了休息日,没有车间主任的批准,不能离开厂区。

    他必须要加入厂里的民兵组织,参加军事训练,服从军事调度,必要的时候要拿起武器保卫工厂,保卫奇尔克伊。他必须遵守厂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果违反,人事部门会做出各种处罚,从罚款一直到遣送矿场。巴拉科夫仔细的看了,处罚条款中没有殴打、辱骂和体罚,而且殴打别人在这里是严格禁止的,这让习惯了蒙古人棍棒和叱骂的巴拉科夫惊异不已。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和他一样幸运。和他同期进厂的24个人中,只有18个人接受过训练营的训练,识字并且会简单的算术,这些人得以分配到生产车间,成为生产工人。而其他人则成了清洁工、马夫、装卸工和其他杂工,工资待遇只有车间工人的一半,而且可以肯定没有什么升职的机会,除非他们学会识字算术。

    “钥匙、证件、合同文本、饭卡、工牌这些重要东西都要收好,千万不要丢了。你们4个人一个宿舍,不要乱动别人的东西,要勤于打扫,搞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