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原特种兵 >

第131部分

草原特种兵-第131部分

小说: 草原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个月以后,贾涉内调殿前马军都指挥使,统三衙禁军,仍然位高权重。但是新制帅却迟迟没有任命,只是命安抚使崔与之暂摄制司衙门。崔与之本是一个庸俗官僚,接到圣旨有如大祸临头一般,急急跑到节帅府向巴根台伏地请罪,叩头不止,闹的巴根台哭笑不得。

    南渡门之变两个月以后,朝旨颁下,原淮西都统制许国以武职换朝议大夫、淮东安抚制置使。

    这项任命谁也没有料到,震惊了江淮,也震惊了朝堂。淮东方面怎么也想不到是这个人统淮东诸军。

    因为武人任制帅是非常罕见的,即便是武将充任制置使也轮不到许国啊。山东忠义军和许国所部都参与了两次与金军的大战,无论是战功还是名望,许国都无法与忠义大帅相提并论。让这样一个人做江淮制帅,北军岂能心服。

    在中枢更是议论纷纷,许国是个胸无点墨的粗鲁武人,对山东军成见颇深。连一贯弹劾巴根台的吏部侍郎乔行简也以为许国不宜帅淮。其实许国的任命自有原因,这牵涉到庙堂内更高层次的争斗。

    当时的大宋天子是宁宗皇帝,宁宗无子,预立族子赵竑为太子。这个赵竑与权臣史弥远积怨甚深,太子赵竑没事就书史弥远之名“当发配八千里”。又称史弥远为“新恩”,意思是发配到新洲或恩州。

    正在南渡门之变这一年宁宗皇帝患病,果真不起,就是赵竑继位,这宰相史弥远如何不惧。沉迷宦海数十年的老狐狸不会坐以待毙,他从越州求得宗室子弟赵与莒,请皇帝赐名贵诚,立为沂王,极力扶持,有潜谋废立之意。

    至于江淮制帅,他也是反复考虑过的,即使贾涉没有失军,他也考虑换掉贾涉。虽然他对巴根台颇有好感,但毕竟是新投之人,非了解信任的宿交。在将来的政治斗争中如果巴根台支持新君,那江淮部队十余万就足以让自己身败名裂,他岂能把宝押在这样一个人身上。

    许国胸无点墨,本无帅淮之望,给他特殊的恩典,他自然会感恩图报。而且许国只有权指挥淮东部队,淮西盱眙四军还是由安抚大使刘焯指挥,独立成军。淮北山东军许国更没有什么希望染指。

    这许国本无什么大本事,谅他也无德望统领江淮全军,三支军队互相牵制,他宰相史弥远自然可以上下其手。

    巴根台是在淮北的军营里看到邸报,才知道许国将是新任制帅,而自己又加了朝宣史、保宁军节度使衔,比江淮制置使的品轶还要高!他是正三品的高官。许国的虚衔不过是朝议大夫,正五品,真正奇哉怪也。许国来了,应该谁服从谁呢?

    不久就接到史弥远密书,内称北军只是名义上受淮东制司节制,实际一切军事均可直接上书枢密院,不必通过制司衙门。

    至于北军的粮饷,过去是按陕西义勇法发放1万5千钱粮,现在则是由宰相直接下札给三司使按实际员额调拨发放,但员不能超过4万。虽然仍然不能满足山东忠义军军需,但是益都方面粮饷压力毕竟减轻了很多。

    北军也可以恢复总参指挥机构,原来贾涉划归制司直接指挥的刘庆福等部也可重新划给北军总参指挥。巴根台可按实际情况定夺,枢密院备案而已,不会干涉。

    巴根台看完以后把史相的书信递给李全,李全看罢说道:“这位当朝宰相玩的是什么把戏啊。他宰相就兼着枢密使,枢密院跟他们家开的一样,三司使也要看他眼色行事。军政财权都在他手里,他干脆举荐栋梁做制帅不好么?结果他先夺了栋梁的制帅之位,又许给我们北军这许多好处,他这是要干什么?”

    巴根台说道:“这位理学大家想的事情不是我们轻易猜的到的,索性不猜,由他去吧。倒是这位许制帅半个月后就要莅任,这可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情,我们该如何相待?”

    李全皱眉说道:“我听纳尔丁说许国曾经多次上书朝廷,说我们山东忠义军奸谋甚深,反状已著,非豪杰不能消弭。那意思就是贾涉对付不了我们,非他当两淮制帅才行呗。此人早就觊觎两淮帅位,来者不善啊,不会是又一个贾涉吧。”

    杨妙真说道:“怕什么,我们现在和那时候不同了。我们战功赫赫,有权相的支持,与南军关系和睦,他姓许的又能奈我何?”

    李全说道:“没那么容易啊。那些大官儿哪个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这史弥远说的好听,指不定什么事我们做的不合他的意,他一句话那些好处也就全没了。这姓许的我看也是一样,别看他不在位上的时候慷慨激昂指摘我们,来到淮东地面也未必真是我们的敌人,没有我们北军的支持他的制帅岂能长久。我看他来了以后,大帅先称病淮北,由我和四娘子对付他吧。”

    巴根台说道:“这又是为什么,我干嘛怕他?”

    李全笑道:“天下有忠义大帅怕的人么?皇帝老子咱们都不怕,怕他个许某人个球啊。不是怕,是审时度势。你想啊,我们虽然受他节制,但是你同样是建节大员。

    而且你的品轶比他许制帅还要高。你们谁以下礼相见啊?难不成又演一出咱们和贾涉初次见面那一套?真到了那一地步,还有什么转圜的地步?我们和那姓许的有点冲突,你还可以出面化解嘛。”

    巴根台沉默不语,他对这些人和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厌烦透了。草原上的受到的教育可不是这个,每一个蒙古人父母在幼年时代就会告诉他自己的家世。没有一个蒙古人不通晓大扎撒令,在成吉思汗的法律里,说谎是要处死的。

    以歪门邪道伤害他人的,处死刑。对纯洁、无私、博学、正义的人必须称赞与尊重,对奸诈、邪恶的不义之徒,必须轻视与惩罚。

    自己做了多少违背大扎撒令的事情啊,将来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成吉思汗。可是不这样,他的军队和山东人民怎么办。

    半个月以后,许国带着大批淮西部队来到楚州履新,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好不威风。杨妙真亲到楚州城外郊迎,许国却辞以军务繁忙,竟然不见,带着大部队扬长而去,把杨妙真和大批南北军将领晾在大道边上。

    杨妙真满面羞惭,只好回到楚州节帅府,各级将领气愤愤的各自回到官署军营。见到李全,杨妙真把情况一说,李全笑道:“这个许制帅好大的威风,不过他得意的过早了吧,贾涉的前车之鉴看来他是没看见。”

    杨妙真说道:“他羞辱我一个小女子倒没什么,可是他羞辱的是楚州南北军10余万将士,是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么?”

    当晚,制司衙门送书信到节帅府,责问北军统帅王节使为何不来相见。李全回书王节帅病卧不起,病愈即来参拜制帅大人。

    几天以后,制司衙门送来请帖,说新任制帅宴请北军诸将。李全回书,北军忠义大帅仍未病愈,命自己代表他本人率北军诸将赴宴。

第178章 参拜之争() 
酉时时分,李全、刘庆福、夏全等北军将校来到制帅府赴宴,制司幕僚章梦先主宾赞。

    李全按朝中礼节急趋上堂,参拜制置使。一般情况,象李全这样身份地位的大将,制帅都会免礼,没想到许国昂然直受李全的跪拜大礼,李全及北军诸将均大怒。

    刘庆福首先骂起来:“这鸟大帅忒也无礼。”

    李全一摆手,制止了刘庆福当堂发作。北军诸将退到席间,许国问李全道:“王节使身体可好些了?”

    李全说道:“王帅为国征伐,免不了矢石之疾。这次旧伤复发正赶的许制帅新任,这可真是不巧了。”

    许国说道:“王大人的威名天下皆知,那年征战淮西我们就并肩作战,但是却没有谋面。没想到今天也无缘相见,可惜可惜。”

    李全笑道:“即使王帅没病,恐怕也不敢见你啊。”

    许国一脸诧异,问道:“这又是为何啊?”

    李全笑道:“庭参当然是常礼,我李三自归本朝,参拜的人也多了。但是你并不是文臣出身,原来和我也没什么区别。过去贾制帅就免我礼,你以淮西都统制参见贾制帅的时候,贾帅也免你礼。

    你有什么功劳勋业,一旦位在我上,便纳我全礼,傲慢待我,为什么你就不想想过去?如果王帅参见你,你也要这么对待我们王节帅么?恐怕我们北军不服啊。”

    李全的直言相告,令许国默然不语,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好一会儿,许国吩咐开宴,丝竹声中,美味珍馐流水一样摆上来。

    酒肉虽美,北军诸将却闷闷不乐。制司幕僚又态度傲慢,章梦先、苟梦玉等责备北军统帅至今不参制帅意欲何为。刘庆福再也忍耐不住,和制府幕僚争执起来,宴会不欢而散。

    第二天,制帅许国赠给巴根台10匹名马,送到淮北军营,巴根台坚辞不受。回书却十分客气,自然是舒穆鲁海春的手笔。

    许国接到巴根台的书信,立即向南军将领和楚州僚属夸耀,说巴根台和北军全赖他养育,他略示威仪,北军就奔走不暇矣。巴根台得知以后一笑置之。

    但是许国随后的举措却让他笑不出来了。许国上任不到一个月就开始撤销益都老营的名号,奏派了大批官员接管山东军政和民政,一律受淮东制司管辖。

    这些官员到任之后,许国就以统一军制为由裁撤了益都军校。接着又以奇巧惑众为由,撤除了益都、潍州的工矿企业,取消了老营设立的学校、医院、工业局、仲裁法庭等单位。

    整个山东一片大哗,舒穆鲁迪烈气得一病不起。坐镇潍州的李福,东平的严实,沂州的彭义斌等都愤愤不平,皆有反意。

    严实最先投奔了蒙古。李福则对许国奏派的的官员毫不客气,把他们全部赶走。当时北方最重南货,利十倍。胶西当登州、宁海之要冲,李福在胶西设傕场征收南商十五之税。又侵夺益都盐场,把许国派来的督办于林赶走,所得以供山东忠义军总参军需。

    金国大将张惠、李霆等见山东又大乱,乘势侵掠,攻城略地,一日十警。山东忠义军留守部队兵力不足,军心又不定,连战连败,丧师失地,平静了2年的山东地界又起战火。

    巴根台等焦急万分,上书制帅许国,责问他为何倒行逆施,导致山东局面大坏。要求他立即派南北军北上增援山东。许国答书,亲来制司参拜,一切都好办。不来,则北军的日子会更难过。

    巴根台对亲信将领说:“他所争的不就是一拜么,假使南北军能不起争执,山东百姓不遭兵乱,我又何惜一拜。”

    杨妙真说道:“按现在的形势,你要到了楚州就不是一拜的问题了,你会有性命之危。”

    巴根台说道:“我不参制阃,则曲在我。我去楚州他欲不利于我,则曲在他。天下悠悠众口,是他想胡来就胡来的么?”

    杨妙真说道:“要去一起去,死也死在一起。”

    巴根台斩钉截铁的说道:“我们都死了,山东军怎么办。我13岁从军,独闯龙潭是我的拿手好戏。明天我就和纳尔丁进楚州,进驻节帅府,你们都在淮北等消息,谁也不许轻举妄动。”

    杨妙真握住巴根台的手,附在他耳边轻轻说道:“巴根台,活着回来。多年前在那个大雪的夜里,我对苍天说过,你死了我也不活了。今天我还是这个话,你死了我也不独生。”巴根台心中热的象火一样。

    第二天,巴根台就率部分总参参谋军官和一部分警卫部队进驻楚州节帅府,原帅府卫队黄凯所部仍驻节帅府。

    黄凯见到巴根台又惊又喜,喜的是又见到无比爱戴的先生和大帅,惊的是现在的楚州有如龙潭虎穴,大帅这是孤身犯险啊。

    好在有纳尔丁这个特种警卫的老手,遇事好歹有个商量,总比当时自己和杨妙真在楚州要好些。

    巴根台进驻府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制司递送拜帖,准备明天就参拜上宪制帅。这一夜,节帅府和制帅府二堂都灯火通明,对明天将会发生的事情谁都做了最坏的打算。也许,明天就是一场刀兵厮杀,因为他们争的不是一个参拜礼节的问题,实际上他们争的是山东忠义军的指挥权。

    天将黎明,巴根台洗漱完毕,略食茶点,换上崭新的节帅朝服。这还是他头一次穿正式官服,果然是一位威风凛凛又年轻的三品朝廷大员。

    巴根台镇定自若的走出大堂,警卫部队看到他们的大帅平静如常的样子,都安定下来。巴根台跳上天马,按辔徐行,部队紧随其后。制司衙门早派来军队沿街警卫,对贾涉玩过的刺杀把戏,许国不屑为之。

    不一刻巴根台一行来到制司衙门,负责制司衙门警卫工作的并非是南军将领,而是许国从淮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