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跃龙门-第5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证明杨总后面的人即使有那心思也会顾忌三分,不会把自己逼上梁山。
第二百一十一章 得陇望蜀
碧海蓝天,马布里海滩风景如画。
国新基金会的杨总倚在栏杆上,看着不时飞起的海鸟心绪复杂,原以为是手到擒来的好事,未曾想让人以如此粗暴的手段搅黄,还连累自己在领导那颜面扫地。若不是自己颇有功劳,搞不好这顶官帽子都得让领导撸了。
怪谁?
谁都怪不了,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立功心切,又太低估了人家的果敢。能当众扭折李楷手指的人,又岂是能讹诈的人?
“国庆兄,失礼了,失礼了”。
听到粗爽的嗓门响起,富态的杨总连忙回过身来,与刻意怠慢他的李家明握手寒喧。商人求财不求气,也是他能一直霸住这肥差的原因,若真和同僚们一样一身官气,怎么能将国新基金会管理得如此出色?首长们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职务,他们心里比谁都更清楚。
“家明,你可把哥哥害苦喽”。
妈的,都说自己是属狗脸的,这家伙才是真正的狗,不敲他一棒子呲牙,踢他一脚就老实了,还得给自己摇尾巴。不过,这人也不能完全得罪,得给他一个台阶下啊。这种人帮老柳同志成事不易,要坏他的好事却很容易。天下人才何其多,缺的不过是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而已,自己怎么能给未来岳父添乱?
“怪我,怪我,曲解老兄的意思了。唉,没办法啊,既是老师又是未来的岳父,我那也是着急上火,才让司马兄替我周旋。”
这也是属狗脸的,说翻就翻说笑就笑,暗恼的杨国大笑着与李家明扯淡,接过佣人端过来的酒杯,与他碰了一下,算是把这事揭过去了。
俩人端着酒杯坐在露天阳台的遮阳伞下,看着眼前的美景谈笑风生一阵,才扯到正题。
汉华是座金山而且不缺现金,这一点没人怀疑,但国新能帮李家明进入金融领域,双方就有了合作的基础,关键还是双方的要价谈不拢。没错,汉华9月的净利润达到了16。28亿美元,确实是块大肥肉,若是无利可图,杨国庆用得着亲自出马来美国两趟?
杨国庆现在对几个月前的事后悔莫及,如果当时答应了汉华500亿美元的估值,早就把钱赚到手了,何来今天的麻烦?至于柳市长的事,不过是个筹码,未曾想这家伙反应如此大。不过,这样也好,试探出了这混蛋一个弱点,思虑根本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周全。这种事即使要立威,也完全可以在台面下较劲,搞得动静大了,反而露了怯。
可让杨国庆没想到的是,李家明居然不按常理出牌,直截了当地把这话说了出来。
“国庆兄,是不是觉得我很鲁莽?”
嗯?杨国庆本能觉得不对,连忙道:“不不,家明老弟算无遗策,肯定有你的打算”。
其实也没什么,李家明直言不讳道:“国庆兄,我与你不同,我的前途是握在我自己手里的。几年前,我或许还要求求领导,现在哪还用得了求人?既然不用求人,我又怎么会跟你客气?”
好脾气的杨国庆很无语,赢了一阵还如此不留情面?
确实用不着留情面,李家明对霍家还会留三分情面,对于杨总这样的赵家人用不着留什么情面。这种人有奴性,只会敬畏上位者与强者,你越强大越强势,他就越会趴在你面前摇尾巴。
当然,打狗尚且要看主人面,何况这桩交易是互利的,李家明也没得寸进尺,笑眯眯道:“杨总,谈判的事,你们继续,但我要看到你们的诚意。”
果然不出所料,谈到利益,杨总立即道:“李董,不是我们没有诚意,而是你们的开价太高了。生意嘛,总是要双方有利,不能光是你们一方得利。”
开价高吗?不高,一家月赢利十几亿美元的公司估值2000亿,这有什么高的?可对方付出了代价,就要获得利益,如果以2000亿的估值计算,利益从哪来?说是汉华以后会发展得更快,但那是充满风险的未来,并不是眼下。
不能说人家没道理,现在汉华很大的一块赢利是因为‘卓越’系统的专利授权费。等到微软推出相似软件,汉华会立即免费向手机厂商提供软件,到那时赢利肯定会迅速下降,但生意就是这么谈的。他们这些人抢先收购银行,固然有了谈判的筹码,但银行在他们手里又何尝不是负担?
银行确实赚钱,但前提是要有足够的资金,一家二三百亿资金的银行,如何取信于储户吸纳到足够的存款,一年赢利又能有多少?如果不是为了从自己这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会去截糊?如果司马不敢去上面闹,老书记不让他传话过来,自己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栽,谁让权力在人家手里代表着国家,虽然自己没投过票。
既然老书记传了话,那就怨不得自己得陇望蜀喽。
“杨总,大发银行在你们手里,算不上优质资产。如果我们双方无法达成共识,你们还不如溢价将大发银行卖给我算了,你觉得呢?”
李家明一逼,杨国庆心里没底了,2000亿美元的估值僵持了很久,否则他也不会气急之下拿一个副部级高官当说辞。如果,如果对方依然坚持如此高的估值,或许只有将大生银行溢价卖出。
“澳洲银行溢价250%收购大生银行,你们又能出多高呢?”
大发银行能与大生相比?后者在内地打开了市场,前者却一直没有起色。
“150%,最多就是这个价格。你们倒下手,就赚了上百亿港币,这已经是获利丰厚。如果你们想卖得更高,那就恕我不奉陪。
说句难听的话,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如果付出的代价太高,我还不如将资金投到其他新兴市场里去。”
这种话,杨国庆是不会相信的。单这三个多月里,汉华手里至少握有了六十亿以上的美元,而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这些现金投资到哪去?金融市场?如果金融市场里的钱那么好赚,年利率2。505%的美国国债就没谁买了。只有回国投资,分享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但如此大的资金量,很难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唯一可行的就是进入金融市场,利用大规模借贷消化掉数量越来越大的现金流。
“对,你说得也没错,但凡是投资都要计算投资回报率。国内的利率是不错,如果付出的代价太高,我们还不如组建自己的地产公司,直接抢地皮盖房子算了。
反正我们的现金流太充足,房地产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正好消化掉我们的现金流。”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要么大家各让一步,要么李家明只好与大姐夫合作,把过于充足的现金流消耗掉。
第二百一十二章 得陇得蜀(上)
酒杯一端,政策放宽。
两个商人间的酒局,利益上仍然是各不相让,但关系上变得熟络了很多。
推杯换盏一番,酒酣耳热之际,杨国庆卖个人情道:“家明,当心点李家,场面人可以亏钱,丢不得面子。”
这事李家明知道,一开始李大少在股市里吸纳华灏集团的股票,但很快发现那不管用,只要他们郎舅俩不套现,即使长实集团财大势大,也根本无法鲸吞华灏集团。一计不成另生一计,如今长实集团一直在跟华灏集团呛,凡是华灏集团看中的项目,他们都要去帮着地方政府抬价,反之亦然。
不过,这人情李家明领了,这老兄能提醒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事,那就意味着他站了队,他的盟友即使不站队也会保持中立。他们那几家国字号基金会平时斗得挺凶,但基本立场都一样,都号称‘为国理财’。
“国庆兄,多虑了。李大超人靠着跟港英政府交易起家发黑心财,回到内地做生意也是走官商勾结的老路,其实没什么大本事,都是一帮没操守的媒体吹捧而已。他要是敢来欧美跟我过招,我保证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豪气,虽然是酒话,但透出豪迈,这才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豪杰应有的气魄。放下了芥蒂的杨国庆暗赞了一声,与这小子比起来,李超人确实差了数筹。就如新加坡的总理所说,香港商人不值得尊重。
这马屁收了,得意的李家明哈哈大笑,豪气地将政治态度隐藏在闲话里。
“老杨,知道我为什么对霍家敬重三分,对李家那二少爷想揍就揍吗?霍家老爷子不是凡人啊,抗美援朝的时候,冒着风险向内地输送战略物资,虽然他是赚了钱,但那份胆略与心胸令人佩服!
我也不瞒你说,你们那一套政治信仰我是不信的,我李家明信的是敬天地敬祖宗!敬天地,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有底线;敬祖宗,就不能忘本。
江山谁坐,跟我们这些百姓无关,但江山你们坐了,那就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无责,天下兴亡匹夫是有责的,国战时都不出力,那就是祖宗都不要了!你瞧瞧李家干的那点破事,眼睛里还有祖宗吗?”
诛心之语,杨国庆没经历过抗美援朝,但地位高了后接触过那些当年的老首长、老领导。霍家在香港算不上最有钱的,连四大家族都挤不进去,却在中央领导人心里地位最高。以前还好点,这几年经济起飞之后,那四家的老爷子想求见高层都难,唯有霍家的主事人即使在霍老爷子去世后,都能很方便见到最高层的领导;而且霍老爷子能以一介商人身份连任三届副国级领导。
为什么?
于国有功!
听话听音,杨国庆听出了李家明的话音,附和道:“霍家老爷子一片赤子之心啊,他病重期间一号首长都亲自去探望过。”
奴性!这是对权力的敬畏,体制里的人都这样,李家明笑笑而过,岔开话题道:“老杨,我听司马说,你跟上面关系不错,替我传个话?”
正题来了,杨国庆连忙放下酒杯,正色道:“家明老弟,首长一直对你很器重,有什么话请尽管说。”
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李家明也放下酒杯,思量半晌才犹豫道:“国庆兄,从我个人来说,财富并没有多大意义,但对于我整个团队却不然。作为领导者,只能从整个团队的利益出发,否则会离心离德。
因此,我必须为整个团队谋取更大、更长远的利益,这一点还请见谅。”
“理解,理解”,杨国庆附和两句,等着真正的戏肉。此人能创下如此事业,一举一动都有深意。对汉华公司的估值不让步,对大发银行的估值也不让步,肯定另有所图。
可李家明一开口,就让这位为国理财的人大失所望。
还是以前的想法,想建立一个非营利公益医疗机构,只不过将受益范围扩展到了整个袁州市及周边县区。
李家明也大失所望,一个号称为国理财的人,居然对这样的民生工程不感兴趣,可见有多脱离群众?连美国的总统都要去选民中拉票,他们却视民如草芥,难怪未来的领导人会重提群众路线。
摇了摇头,李家明不客气道:“国庆兄,你的眼光太短浅了。”
这话很不客气,却让杨国庆难生恼怒之意,基金会是财大气粗,但也得看跟谁比?眼前这家伙是新出炉的华人首富,根本就不是他一个替国家打工的基金会老总能比得了的。
“多多指教,老哥最佩服你目光长远。都说是领先一步是疯子,你居然敢领先七八年,厉害啊!”
果然不出所料,体制内的人都有奴性,李家明暗笑几声,指点道:“一个政权的基础是民心,不是组织机构、国家暴力机器。我们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把一个积贫积弱的老迈国家,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国,贵党可谓功在千秋。”
这话杨国庆没接,更让李家明暗自喝彩,私下场合尚且如此谨慎,可见此人爬到如此高位,靠的是能力不是吹牛拍马。
“但是,人尚且无完人,何况是一个政府?我们的医疗改革其实是失败的,改了十五年改成了医疗费高昂、医疗资源稀缺、医患关系紧张。”
这话杨国庆不敢接,他是体制中人,非议上峰是大忌。
“不知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会这样?我近段时间在读前总理的讲话实录,再对照当时的财政状况,原因只有四个字‘逼不得已’。十五年前的政府太穷了,连军费都被压缩到了最低限度,只好甩掉一些背不动的包袱,避免把整个财政拖垮。”
这话杨国庆依然不敢接,但敢点点头,九0年的国库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只能是甩掉一些包袱。可李家明话锋一转,居然赞美那位已经离休的总理魅力非凡与目光长远。
“他的做法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