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跃龙门 >

第228部分

重生之跃龙门-第228部分

小说: 重生之跃龙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东一个衣冠楚楚的外乡人,开着一辆高档车去向菇农打听情况,即使装得再好,又能问出什么实话?好面子的农民只知道技术人员帮他们干的前期消毒,并不知道厂里的消毒管理有多严格,还不是跟他大谈培训课上学到的‘质量就是生命’?

    “得了吧,你就是利用劳动成本低,让人盯着生产而已。”

    被揭穿了的李家明也不在意,大家都是聪明人,假话真话还能听不出来?

    对方来找自己合作,不也就是信不过本地人,又付不起高昂的工资,否则人家不会建一个生产基地啊?这年头,外商很吃香的,根本不愁找不到可以建基地的场所。

    “阿明,要不这样,我购买你们公司的一部分股份。收购的价格,我们再提高一点,你看怎么样?”

    墙外损失墙内补?

    “可以啊,我们公司年回报率40%以上,按上市公司的市赢率估值?”

    开什么玩笑,要是那样的话,陈东还不如花高价建一个生产基地呢。香菇是吃资源的,同古才多大地盘,有多少资源?

    “东哥,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你做生意在行,办企业不行。不是我瞧不起你,你建不起来,最起码几年之内办不到。”

    没喝醉的陈东就是个清醒的生意人,回想起菇农们对眼前这小子的赞誉,无奈地默认人家的话。若自己真有那么大的实力,何需主动来寻求合作?换句话说,从自己踏入同古的那一步起,就把日本香菇市场的空间、利润情况,变相告诉了人家。

    别看香菇小,可其中的利润大,松本商社给‘山里人家’的收购价是57日元/斤,可日本国内的零售价是420日元/斤,即使扣除高昂的空运费用、关税,毛利也最少在50%以上。

    更诱人的是‘山里人家’的产量上来了,看他们的规模年产数百万甚至千万斤都是迟早的事。虽说物以稀贵,产量上来了,利润率就会下降,可架不住量大啊,这么大的一块肥肉,而且是长期的,精明的陈东怎么可能放弃?

    可这些情况,李家明同样知道,而且他还知道,松本商社给的价格很低,却并不低得离谱。大有大的难处,抛开150日元/斤的运费不讲,单日本人做事精细,对质量管控得严苛,一年派出多少技术人员盯着农户生产?还有垄断段木香菇外销的外贸公司,他们也得上下打点;加上他们的管理文化,宁愿降薪也不裁人,在经济如此低迷的时候,可不就得把成本转嫁到供货商和顾客头上?

    “阿明,你去过日本?”

    这话里透出嘲讽的味道,李家明也不在意这些口舌之利,解释道:“你看我这样子象吗?东哥,很多东西是可以推导的,你没看过《阿信》、《茜嫂的饭店》?”

    可惜的是陈东不领情,咄咄逼人道:“你光凭两部电视剧,就觉得很了解日本?”

    这是谈生意,谈生意的时候,李家明的脾气是最好的,也是最有耐心的。

    “东哥,日本人的电视剧与我们的不同,他们的电视剧虽然也有美化成分,但基本上是忠于生活的。窥一斑而知全豹,只要细心一点,不难推导出日本人的企业文化。

    恕我直言,你就是想充当介于农户与零售商之间的商社兼批发商,利用比日本本土商社、批发商小得多的管理成本,获得其中的丰厚利润。可这样做,我们势必断了与松本商社继续合作的后路,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做生意嘛,利益得划分公平,不可能我们辛辛苦苦才赚几块钱,你拿了我们的货回日本,转手就能赚几十块钱,这样不公平!”

    这小子厉害,不愧是阿昊嘴里的天才,可半躺在沙发上的陈东依然戏嚯道:“几十块钱?阿明,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是多少?”

    “呵呵,以东哥的能耐,会把日元兑给银行?100日元的价格不高,按我的估算,你应该还能有60日元的利润,及外汇黑市的差价。够了,我们赚的是辛苦钱,你赚的是轻松钱。”

    “哈哈哈”,象听笑话一样的陈东,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鄙夷道:“阿明,你是把哥哥当傻瓜呢?你不到四块的成本,卖到十一块钱,还说是辛苦钱?”

    李家明可不是说笑话,正色道:“东哥,做生意不能尽想着自己赚钱,也得给合作伙伴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要是利润不够的话,我宁愿跟松本商社合作,也不愿意把赌注压在你这一头。你们连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的实力都没有,我犯得着为了冒风险吗?”

    “80!我包下你们公司的所有产量!”

    求人的事,还这么牛逼,还真以为老子是菜鸟啊?

    话不投机半句多,就为23日元的差价,还让人控制了销售渠道,老子犯得着吗?

    “东哥,车款我会尽快打给你。这事就这样吧,我先走了。”

    李家明转身就走,陈东也不拦着。山里人穷啊,这都九十年代了,还有人吃猪吃的薯丝,23日元的涨价已经很高了。生意人嘛,有钱赚的生意,还真会耍小性子?不过是讨价还价的伎俩而已。(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九章 克星与老婆奴

    买方市场里,顾客是上帝,卖方市场里则卖家是大爷。

    ‘山里人家’公司的香菇农药残留量极低,质量也只是稍逊于段木栽培的香菇,自然是市面上的抢手货。邓灏这两年,帮着妻弟推销冬笋、香菇,赚的钱已经不能说是赚钱,而应该说是发财,如今一个日籍华裔突然找妻弟寻求合作,饶是他极看重亲情,也着实提起了一颗心,倒是他妻子一点也不担心,笃定弟弟不可能干过河拆桥的事。

    见老公有些心神恍惚,等弟弟回到家时,大姐替他问道:“明伢,怎么样?”

    “那就是只铁公鸡!谈得成就谈,谈不成就算,我们又不求他。”

    得意洋洋的大姐才不管老公的面子,当着大伯、传宗叔的面,扯着李家明道:“家明,要是谈得成,我们的销售公司还开不?”

    这话一出,正在客厅里对账的李传健、李传宗两人都竖起了耳朵,甚至都觉得大妹不懂事。大家再亲也不是一家人,家明找到了另外的销路,怎么还会开那破公司,把可以独占的利润均分?那可不是百把几十块钱,那是一年上百万!亲兄弟都要明算账,何况是堂姐弟?

    他俩还真看错了,若说小妹是李家明的软肋,大姐就是他的克星。故意在老公面前炫耀姐弟情深的大姐一发问,李家明就得装煳涂地找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照顾他那要强的姐夫的面子。

    “当然开,生产归生产,销售归销售。大姐,莫看人家嘴巴张得大,万一他没那个本事,或者以后想卡我们呢?我们自己建立的销售渠道,就是我们自己的,才不会受制于人!”

    “明伢,你没听清楚?”

    自己这大姐啊,脑子里就永远少根筋,而且喜欢得理不饶人,也亏得大姐夫受得了她。

    “大姐哎,我晓得你的意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我们真把销售全部寄托在陈东身上,万一以后他拿这事来要挟我们呢?

    大伯跟传宗叔是晓得的,连跟我们关系那么好的朋友,都会害我们几次、摆我们几道,何况是一个外人?”

    “家明,这事办得对,还是我们自己人靠得住!”

    这话一出,李传健和李传宗连连称是,要强的邓灏也不多想了。妻弟对柳本球那么好,三叔又跟他关系那么好,照样怂恿三叔盲目扩产。情况一不好,还逼得三叔给那些当官的退股。人啊,还是自家兄弟姐妹更靠得住,关起门来可以吵,出了门不还是亲兄弟姐妹?

    解释完了,暗松了口气的李家明拉着姐夫进卧室,托他回深城后律师打听专利的事。跟过来听八卦的大姐刚听两三句,就揪着他耳朵低声骂道:“明伢,你太狠了吧?这要是让三叔晓得了,脚都会打断你的!”

    这事不能声张!心里发慌的邓灏连忙把卧室门给关死了,小声劝道:“阿华,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你不懂!就三叔去年那种情况,阿明告诉他越多,就越是害他。”

    粗豪的大姐不愧是李家明的克星,也不愧是性子烈的山里女人,张嘴便骂道:“你懂什么?你知道我三叔去年是怎么过来的吗?欠三千多万,你以为是三千多块啊?”

    幸好大姐也晓得轻重,没有大声骂人,李家明也由得她骂,从小到大挨多了骂,早把他给骂皮了。邓灏也不愧是李家明印象中的老婆奴,大姐这么骂他,依然斯文慢理地说道理。

    “阿华,你没想明白。你想想,要是三叔刚出现问题,家明就告诉他可以转产,结果会怎么样?他会更膨胀,更会听别人怂恿,借更多的钱去扩产!家明刚才讲的东西,又是两个技术门槛不高的产品,别人能跟风细木工板,就不会跟风这些?

    到头来会怎么样?恐怕欠的就不是三千多万,而是五千万、六千万!”

    一物降一物,平时都是老婆奴的大姐夫让着大姐,碰到正事他却总有办法让大姐服气,今天也不例外。

    “也是哦,阿灏,等回了深城,你赶紧去帮着打听,这事拖不得。”

    “不急,姐夫,这事不着急。不吓怕那帮当官的,下次又会有同样的麻烦。姐夫,跟你商量下销售的事,陈东开到了80日元/斤,你觉得还有涨价空间吗?”

    被赶鸭子上架做销售的邓灏还真考虑过这事,公司的香菇既能进入日本市场,也就能进入北美市场,他想去美国跑一趟看看那边的行情。

    “阿明,我的层次比较低,日本的具体情况暂时打听不到,但我觉得还可以涨一涨。对了,我听他们香港人说,美国那边的华人都喜欢吃香菇、木耳之类的。我想去美国看看,那里有两三百万华人,还有几百万日侨、韩侨,应该销路会不错的。”

    这是好事,以前把大部分香菇卖给松本、上井等日本商社,那是不得已而为之。要是能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李家明也才有足够的胆量,将公司尽力扩张。这年头想赚大钱,只有着眼于国外,国内太容易跟风了。好不容易做起来一个东西,别说是技术门槛不高的农产品,即使是门槛高的电子产品,也是销路一好就山寨货满天飞。

    听完姐夫的计划,李家明也暗自庆幸自己的口才了得,能把死的都说活。大姐夫是个要强的人,若觉得他沾了自己的光,就会不顾大姐的意见强行退出。莫看大姐夫不太善于言语,更没有陈东的能言善道,但要做起销售来,未必就不如人家。

    生意是要用真金白银交易的,合格的生意人有哪个是蠢人?李家明自己也是做生意的人,他就宁愿跟那些做人、做事踏实的忠厚人打交道,不愿意跟那些满嘴好话的人做生意。在他的印象中,能把生意做大的,不排除有一部分是投机取巧的人,但大多数都是那些关键时刻敢冒险、平时处事却又很稳重的人,那些人随便跟你交谈几句,就能让你信任。

    李家明大姐是个急性子,见老公和丈夫商量好了,就催促着去车站订票,准备明天回深城。

    “大姐,你急什么?陈东这边的事都还没搞完,要商量的时候,我还打电话去寻你?”

    “你刚才不是讲,我们自己建销售渠道吗?”

    坐在床沿上的李家明有些无语,自己这大姐真是个粗心鬼,刚才都还讲海外市场,美国的亚裔市场才多大?眼前的重头戏还是日本!

    “你自己拿主意就是,你自己讲一讲,你长到这么大,做过吃亏的事不?阿灏,你不知道,这小子以前跟大狗伢他们玩的时候,尽躲在后面出馊主意,挨打的是别人,得好处都是他!”

    “我有那么坏不?”

    “你还讲没有?”

    好象还真是那么回事,这几年只有自己沾面子,旁人哪能沾自己的便宜?哪怕是跟精明强干的柳本球过招,都没吃过大亏,反而沾了不少便宜。

    “行行,我吃点亏,我一个人去跟陈东谈,那只铁公鸡可不好对付。”

    三人出了卧室,站在窗边看热闹的传宗叔回过头来,调侃道:“家明,满妹她们洗的那只泥巴猪,就是你买的?”

    这话有点酸,暗笑的李家明冲传看似调侃实则羡慕的宗叔,打趣道:“传宗叔,买一辆不?原装进口的都才四十多万,很便宜的!”

    “你发癫,我可不癫,四十多万买辆车,一年还要两三万来养,也只有你这样的癫佬才舍得!”

    大伯腿脚不便,除非日后自动档车出现,否则开不了车,好奇兼羡慕的他也起身从窗户里看了一眼,帮腔道:“传宗,也不能这么讲,开厂跟开店不同,老三是要辆车撑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