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易风心里,还真没有太把重装骑兵放在心里。
重装骑兵的兴起与落幕。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的,每一个兵种的兴起,甚至是一样武器的兴起,都与特定的历史相关,并与战术观念发展相关。
他笑了笑,问秦琼。“秦二哥你说,骑兵最重要的是什么?”
秦琼想了想。“冲击力。”
易风摇了摇头,“不,骑兵虽然比起步兵更具冲击力,但从来冲击力都不是骑兵的追求。应当说,骑兵最大优势在于机动性,因此历来骑兵的使用也正是着重于机动性。可以总结的说,机动性、突然性、翼侧突击、冲锋猛烈是骑兵战术的基础。骑兵的王牌,是速度和时间而不是打击力。把骑兵发展成重装骑兵,其实是错误的发展方向,因为这使得骑兵最重要的优势…机动性荡然无存。”
秦琼一时有些难以接受这种观念,他反驳道:“可自十六国以来,重装骑兵大兴其道,一度都是战场上的主宰,难道有错吗?”
“骑兵重装化,乃至于在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兴起,当然也并非只是一个孤立而偶然的事件。总的来说,以如今的眼光来看,重装骑兵兴起,乃是在五胡乱华后,由于中原地区的民族、军事、政治,乃至于骑兵马具改良等诸多因此纠葛下的历史产物,自有其历史必然性。在当时,重骑兵运用的区域十分广泛,既有淮河以北辽阔开旷的华北平原,也包括河网密布的南朝传统统治的江东地区,这是由于当时重骑兵风起后的军备竞赛,相互影响的结果。然后从重装骑兵的运用状况和规模来看,其最初还是源自好骑射之风的胡人北朝,重骑兵真正发扬光大的是北朝。
重装骑兵虽然在东汉晚期就已经出现,那时已经拥有了结构完备的铁马铠,但是当时重骑数量稀少,从来不是战场上左右胜负的决定性力量。这与当时马铠的昂贵以及马镫尚未出现有莫大的关系。当时最有名的骑兵,还是白马义从和虎豹骑等精锐轻骑代表,他们更擅长的是弓马骑射和轻装侧击。
然后到了五胡乱华,十六国时期,重装骑兵却突飞迅猛的发展,成千上万装备着马镫的铁骑被扔入战场,重装骑兵对战的规模越来越大,相应的战术战法也层出不穷,重装骑兵开始成为战场主宰。这一切,都源为马镫的横空出世。马镫虽然只是件细小物事,然后作用却是极大,甚至可以说是骑兵史上划时代的一件装备。在马镫出现之前,骑手在奔马上几乎毫无支撑兵,只能用双腿夹紧马腹。格斗之时,甚至还得留一只手勒紧马缰绳,否则就很容易失去重心而摔落马下。而在古代的战场上,摔下马的结果不是被身后的战马踩死,就是被敌人砍死,落马就等于完蛋。
所以当时骑兵如若冲锋陷阵,还是相当危险的西汉时虽然发展出了环首刀、卜字铁戟等骑兵武器,但骑兵的主要作战謶却依然是弓马骑射,很少有正面冲锋的打法。不过马镫出现后,却改变了这一传统状态。马镫提供给了骑士们稳固的着力点,使骑士能轻易的保持平衡,并只用双腿就能控驭马匹行进方向,从而把双手给解放了出来,用以能够操持更长更重的武器,如马槊。骑士凭着马镫甚至能在马上站起来,将全身的力气连带着马匹的强大冲击力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甚至他们再也不怕一不小心就掉到马下,被自己人的马给踩死了。
这是质的飞跃,从此滚滚洪流般的骑兵可以纵队冲击,获得了步兵方阵难以想象的强大冲击力。
马镫最早出现时是单边镫,悬于马身左侧,供上马使用,这种马镫的作用还不大。但随着五胡十六国时代战争的持续,马镫也迅速的演变成了双边镫,成了重装骑兵的起推器。
正因为马镫的出现和演变,使得骑兵短兵相接、冲锋陷阵的战术,取代了原来的弓马骑射,成为了骑兵战斗的主要形式。十六国时诸多割据势力相互攻伐,而十六国又多为胡族建立,本身就拥有大量骑兵,因此骑战成为主流,借马镫推广,骑兵的冲锋近战便成了主要战斗形式。随着骑战从骑射改为近战,骑兵的护甲也开始不断的加强,重装骑兵大规模化的出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十六国时代,战场上经常会出现极其震撼的场景,几千名由人到马皆披玄色重甲的骑兵,排着整齐的方阵,手执四米多长的利槊,先缓行、再加速,待进入敌方弓弩手的射程内,一声发喊,顿时尘土飞扬,马嘶震天,地动山摇,海崩海啸般的迅猛冲击瞬间爆发。这些摧枯拉朽的血肉坦克,倾国财力打造的帝国王牌,是战场上的主宰,往往一发动,就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而这些骑兵,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具装甲骑。
什么叫具装甲骑?具装,马铠,甲骑,人铠。具装甲骑,便指的是人马皆披铠甲的重装骑兵,这一兵种在十六国至隋一直是军队中的战略性兵种。最早的重装骑兵,据说是活跃于中亚的西徐亚人,短剑、标枪、长矛、战锤、复合弓、马甲、胸甲、身甲、腿甲等骑兵装备,据说都出自这个战斗民族。
具装甲骑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人和马的防护能力发挥到极致水平,面对着密集的步兵阵线,他们不缠斗也不追击,而是凭着自射强大的防御能力不畏刀剑,直接在战场上横冲直撞,用锐利的长矛马槊撕开敌军的点阵。在十六国时期,训练有素指挥得当的精锐具装甲骑几乎是无视任何兵种,即便是弓骑兵、重步兵等后来发展起来的所谓重骑克星,也对其无可奈何。(未完待续)
第392章 鸡肋()
具装甲骑就是那个时代战场上的王者,在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人的战场上,他们也许数不过千,但却能威震三军。在当时,具装甲骑是各国不惜巨资倾力打造的王牌之师,战略部队,是各**备竞赛的重要目标。他们是精锐,更是军魂,重装骑兵的多寡增减,甚至代表着一个国家王朝的兴衰。当所属的重装骑兵衰败陨灭之时,也宣告着这个王朝的来日不多,即将崩溃。
后赵石勒灭段末邳一役,缴获披着马铠的战马五千匹;在对姬澹的战役中,石勒又缴获了上万具马铠。因甲骑具装威力无穷,甚至在不适合骑兵作战的中国南方,也出现了这一特殊兵种。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发展起来的这个新兴兵种,标准的具装甲骑,由六大部份组成,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还配有马鞍、马镫、缰绳之类的装备。
“面帘”是一块狭长的金属制的护面,上面开有眼孔,主要保护马匹面部;“鸡颈”是一副马颈部的护甲,由甲片缀成,前面有搭扣可以扣上;搭后,就是马匹中后部的大片护甲……而“寄生”,则是一个放在马尾部的向上翘的扫帚一样的东西,保护骑兵后背。许多重装骑兵战马的额头上还有一个插缨饰的管子,插上色彩鲜艳的饰缨,再配上骑士身上的披风和盔缨,在战马上那是一道特别的风采。
具装甲骑在十六国时风靡一时。各国皆大量装备,如后赵的三千黑槊龙骧军,就是后赵的镇国之宝。
不过正所谓有矛就有盾。盾厚就矛尖,矛尖就盾越厚,这也是军队发展的趋势。当骑兵重装化后,除了不断的给重骑兵堆护甲外,便也开始出现了其它破解重骑的装备和战术。
发展到后来,一具马甲普遍一百斤以上,甚至有的达到两百斤重量。人甲加马甲,普通达到二百多斤到三百斤的重量。这还没有算上骑士的重量,这样的负载对战马的要求极高,负荷极大。防护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重骑兵的机动性能也越降越低。最后基本上完全丧失了骑兵所拥有的高机动性能和侧翼突击能力。
即便是最优秀的战马,也只能缓行、小跑,慢跑冲锋,而且爆发力虽然不错,但耐力极差,只能持续短时间的战斗。这就使得,花费无数金钱堆积起来的王牌部队,往往在一场大战中一天只能出动一次,一次半个时辰都不定能维持。
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甲骑具装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甲骑具装机动性差,虽然适于正面突击,却不适于实施机动战术。不宜于穿插、迂回,出奇制胜沉重的具装使其战术简单、行动迟缓。
虽然甲骑具装在对付装备简陋的步兵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对付机动灵活的轻骑兵和装备精良的步兵时则往往力不从心,甚至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新的装备也不断出现,重装兵崛起后。也相应的出现了许多专门对付重骑兵的武器装备。
强弓硬弩,甚至是大斧长枪等得到了较大改进。这些都对重装骑兵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南北时期弓力越来越强,步弓发展到可达十余石力,马弓也可达六石。最重要的还是弩的发展,当时出现的“万钧神弩”,”所至莫不摧陷”,甚至后来还发展出了得动用数头牛才能绞动张弦的床弩,用以专门对付重骑兵。此外,后来还又发展出了车弩,一次可以同时发射七支铁羽箭,射程更是达到七百步之远。车弩更可以装在战车、战船上使用,拥有了机动性能,可以更好的对抗重骑兵。
南北朝后期时的军队,弓弩的装备数量大大提升,特别是北朝的军队,甚至弓箭的装备率达到百分之百这样的恐怖数字,几乎人手一张弓,甚至还有百分之二十的弩机装备率。大量的弓弩装备,以及车弩床弩的使用,加之战车的重新运用,轻骑兵的战术改变,使的重装骑兵受到的限制和威胁越来越多,使用的性价比不断下降。
新的杀伤武器的威力不断增长,给行动迟缓的具装甲骑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军事的发展吏上,当杀伤兵器的威力显著高于防护装备时,会有两种可能的反应。一种是继续设法加强装备防御,另一种则是干脆取消防御装备,以减轻负重,提高机动性。就如到了后世热火器时代,士兵们便干脆不再身穿铠甲,直接轻装上阵了。
到了后三国时代,周齐陈三分天下之时,各国便都开始普遍采取部份取消防护装备,即取消了了马甲的作法,战马不再披马甲,或仅保留一件马身甲。改成只有骑兵披甲的轻骑兵,以提高机动来规避对方的杀伤,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般来说,武器装备往往决定的战术的选择,而战术又会反过来影响武器装备的发展。五胡十六国时期重装骑兵的兴起,带来了南北朝时期杀伤兵器的发展,最终使得以机动性为主的战术渐取代了以冲击、防护能力为主的战术成为战场主流,而这一战术,又最终影响了以轻骑兵代替具装甲骑的历史趋势。”易风给一味迷信着重装骑兵的一伙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历史课。“更何况,随着大隋一统中原,战事不断减小,兵员不断裁撤,常备兵也都转成了闲时务农的府兵,而朝廷的主要敌人又是北方的突厥。突厥人则主要是轻骑兵为主,面对着这些来去如风的高机动轻骑兵,重装骑兵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战争主流了。如果连敌人都追不上,摸不着,你就算再刀枪不动,可你打不到人一切又还有什么用呢?”
“更何况,养一个具装甲骑,都相当于五个轻骑兵了,这个成本可不低啊。”
秦琼等人听易风说完,感觉心中那不可战胜的铁甲骑兵的高大上形像轰然崩塌了。原来刀枪不入的重装骑兵,居然成了傻笨呆蠢的铁疙瘩,这简直让人难以接受啊。
“重装骑真的再无用武之地了吗?”尉迟敬德一边说一边回头看了眼那面已经穿上了重铠的骑士和战马,他们已经准备完毕,骑兵上马,提起长槊,开始调整队形。一千重骑兵分成了两个团,五百人一团。组成楔形阵,第一排二十人,第二排二十四人,每排依次递增直到最后一排的六十四人,总共十二排,全阵总数五百,最后一排缺四人,只有六十骑。
看着这些全黑的黑铁疙瘩,人马俱着黑甲,肃穆如山。真的很难想象,这些人居然已经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了。
“虽然主流上,重装骑兵已经不如轻骑兵更适合当今战场。但并非就说重骑兵就没用了,任何兵种,都有他的价值,关键还是看将领如何使用。配合好的战术,重骑兵在特定的战场上,依然拥有难以想象的战斗力。当然,这只能是特殊情况下。”易风虽然并不崇拜重装骑兵,但也不觉得重装骑兵就一无事处。事实上,历史上,隋末唐初,重装骑兵又兴起过一个**时代,杨广为位时,罗艺的幽州铁骑,就是一支多达五千人的重装铁骑。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曾有一支亲手建立的玄甲军,虽然数量不过千人,但战场上总能首当其冲,冲锋破阵,不知为李世民建立了多少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