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大学问加小窃门-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一份工作。他干得很出色,不久就被提拔为老板的助理。之后,老板又想招他为女婿,但佐川清心中却一直思念着家乡的一位名叫幸惠的农家姑娘。老板的一番美意他觉得不便当面拒绝,只好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不辞而别,到东京都立川市另一家建筑队“池田组”工作。因为此时他已经熟悉了土木工程,很快地又在那里崭露头角,老板有什么事都把他叫去商量。
池田组承包的是美国占领军方面的工程,工作多得做不了。这时的日本,最缺乏的是人力。招募能干活的青壮年是很困难的。有一天,老板把他找去,问他能否想办法招些工人来。佐川清答应试试看。他回到家乡板仓村寻找童年时的朋友,请他们分别再去招募一些人。后来,居然凑了75个人。他把这个消息通过电话告诉老板,那边立刻接下了占领军的全部工程。佐川清理所当然地成了这75个人的头儿。在他的带领下,他们提前完成了那批工程。
于是,佐川清在1948年成立了“佐川组”。这一年,他才26岁,在这一群人中,他是老大哥。他并没有以老板自居,付给手下工人的工资是当时一般土木工的2倍。出乎意料的是,这样一来,这些工人干起活来个个像拼命一样不遗余力,工作效率出奇地高。
尝独立的佐川清这时更加思念自己的恋人幸惠,正好建筑队里有个人在大阪的饭馆里当招待,便哄骗她说佐川清跟人打架,快要死了。幸惠听到这个消息,连忙赶来,两个相爱
的年轻人终于见面了!1949年,二人结为夫妻,接着是孩子的出世,家里充满了快乐!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为了自己的事业,佐川清考虑再三之后,决定解散佐川组。为了不使组员们感到被抛弃,他和幸惠把剩下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分给他们,这样,大家总算客客气气地分了手。
这时,他们除了有一处住房之外,几乎又是两手空空,甚至连自己眼前的生活费都没有留下。佐川清埋怨妻子:“平均分配也应该有我一份呀!”
幸惠笑道:“你不是说把钱平均分给大家吗?我没想到还有你的一份。”
“难道我们不过日子了?”
“我们不是还有力气吗?再从头做起就是。”幸惠是个乐观的女子,什么困难都不放在心上。她的这种豁达和大度感染了丈夫,他的情绪又变得开朗起来。
“从明天起,我还干脚夫。”佐川清在尾道干过脚夫的行当。这是个只需要力气,没有本钱也能从事的职业。不过这一次他不想给人家干。他要独立门户,打出自己的招牌。
1957年3月是“佐川捷运”创业的日子。
创业的艰辛真是一言难尽!没有主顾怎么办?佐川清在京都和大阪之间挨着门去问那些批发商:“要不要脚夫?”回答总是令他失望。其实这也不奇怪,脚夫是替人送货的,信誉非常重要,谁敢随随便便把货物交给一个毫无信誉的年轻人?
开业一个多月了,佐川清每天像乞讨一样挨着门一家家问有没有货要送。他有一个顽强的信念: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用自己的真诚打动这些商人。同时,他把那些拒绝的客户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又去询问,这样虽然可能做不到生意,但也让别人加深对自己的印象。终于,在第45天,大阪一家叫千田商会的老板对他产生了怜悯之心,跟他闲聊了一会儿,千田先生提到丸源的伊藤芳治,佐川清说是他的表兄。
千田先生吃惊道:“那么你为什么不去找他?至少他可以给你介绍一些客户呀!”
佐川清说:“我曾经在丸源干过脚夫,现在想独立,但不想借着表兄和丸源的信誉而谋生。我要靠自己的力量。”
千田先生点了点头,他很赏识这个年轻人。他是做照相机生意的,当即就拿出10台照相机,请佐川清送到京都的一家店里去,而且不收他保证金。佐川清无比兴奋,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啊!他怀着感激的心情,迅速把这批商品安全送到了零售店。
从此以后,情况渐渐好了起来,京都和大阪的批发商之间开始有了这样的说法:“常常来拜访讨工作的佐川清好像是个勤奋能干的人。”有了这样的看法,越来越多的商人愿意把他们的货物交给佐川清。而他,也分外地珍惜这每一份工作的机会,其他脚夫不大愿意承揽的活,只要找到他,不管是否吃得消,他总是一口答应下来。
一次,一家“光洋轴承”的机械商请佐川清送轴承到京都,每个轴承重50公斤,当时其他搬运商都不愿接这样的活,但佐川清认为“满足顾客的需要是我的使命”,他每天运送7趟,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他硬是咬牙坚持着干,绝不说吃不消之类的话。机械商深受感动,决定将他定为商行的专属脚夫。
业务在不断地扩大,贤惠的妻子幸惠不忍心让丈夫这样受累,她提议买两辆二手脚踏车,一辆放在大阪车站,另一辆放在京都车站,这样,市区的路上就可以省点力气。后来,需要运送的货物越来越多,佐川清一个人显然是来不及运了。幸惠要去帮着运,丈夫没答应。可是,幸惠也很倔犟,瞒着佐川清当起了脚夫。好在她从小是吃惯了苦的,背着超过自己体重的货物,居然还面带微笑跟熟人打招呼。后来,人们都称他们这对夫妻为“大阪的鸳鸯脚夫”。
有一次,佐川清送了货,骑着空车回来,无意之中看到幸惠在街对面提着一件很大的货物向相反的方向走,她另一只手牵着老二,老大正明走在后面,手里也提着一小件货物。佐川清站住了,望着母子3人的背影,潸然泪下。这情景使他终生难忘。
终于在全家人的努力之下,在佐川清的精心经营之下,佐川货运越来越好,1960年4月,佐川捷运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了。
在庆祝酒宴上,大家伙提出今后仍想跟他干。佐川清知道,工程一旦结束,工程队只有解散,池田组不可能将他们全部收容。惟一的办法就是成立独立的工程队,由他来当老板。佐川清思量再三,当他向池田组老板说明这个意思时,没料到对方竟很爽快地应允了:“就这样吧,我知道你这人不是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走的人。”
第145节:从脚夫到富豪(3)
康丽
顾客就是上帝
从1960年佐川捷运有限公司成立到80年代的20多年中,佐川捷运一直平稳、迅速发展着。到1986年,公司已经拥有221家分支营业机构,公司员工16500名,年营业额超过2850亿日元。在最重要的指标年营业额上,佐川捷运已在日本商业运输业名列第一。
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有如此巨大的成功。其中最大的奥秘,就是佐川清在创业时就一直坚持的一个信念——顾客就是上帝,因为只有了解顾客的需求,尽力满足,才能发掘到别人没有察觉的潜在市场。
佐川捷运的座右铭是:迅速、确实、谨慎。
佐川捷运的宗旨是:顾客第一,奉献社会,负责诚意。
对于要求进入公司工作的人员,佐川捷运尽量注意招收对工作比对金钱更重视的人,尤其是刚刚从学校毕业,没有染上坏风气的年轻人,以及无违章历史的司机。对于新人,必须
进行一个星期的教育,彻底将脚夫精神实践到底。
这种严格的教育和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公司从上到下,都牢固地树立了“顾客就是上帝”的思想。经常有司机为了送货废寝忘食,不顾刮风下雨,顾客们都深受感动,他们说:“佐川捷运的司机不是普通的运货人,他们搬运的是自己的心啊!”“把货物交给佐川绝对不会错的!”
因为顾客的这种信赖,1970年因为中东战争爆发的石油危机,给日本的运输业以沉重的打击,许多货运商纷纷降价以求自保,但佐川清反对这种自杀性竞争,没有效仿,只是更加严格的执行管理。结果因为以往的信誉,佐川业务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很多。
整个佐川捷运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而他们与客户的交流也是心贴心的,在这个冰冷的商业社会里,佐川清依然执著地坚持着他的“脚夫精神”教育,强调“回到原点”,那就是保持创业之初的艰难奋进精神。他打算在21世纪将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大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陆地、海上和家中。而他给自己准备的墓志铭是:“一个一生额头上流着汗拼命工作的人,长眠于此。”
成长记录
一生推崇“脚夫精神”。
视顾客为上帝。
第146节:“卡丹王国”的缔造者(1)
康丽
“卡丹王国”的缔造者——皮尔·卡丹
财富档案
著名服装品牌“皮尔·卡丹”的缔造者皮尔·卡丹,是法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服装设计大师,他曾三次获得法国服装设计的最高奖赏——金顶针奖,1992年,作为惟一的服
装设计师入选精英荟萃的法兰西学院,成为终身院士,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了以服装、餐饮、家具等几十种产业组成的“卡丹帝国”。
企业类型
时装业。
成长记录
皮尔·卡丹,50年来服装界成功的典范,也是一个闻名全球的品牌。作为设计师的皮尔·卡丹也成了法国首屈一指的富翁。他声名显赫,是创新和冒险的奇才,是法国著名的传奇人物之一。全世界,从名门望族到普通百姓,都以穿他设计的衣服为荣,根据客观统计,“皮尔·卡丹”是世界上销售最多的商标之一。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到世界服装业的霸主,他走过的路程是艰难而崎岖的,几经沉浮,才有了今天的荣耀。
12岁的服装设计师
1922年,皮尔·卡丹出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近郊。父母都是意大利人,以种植葡萄为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举家迁往法国。当时皮尔·卡丹只有两岁。他父亲不会法语,在法国找工作相当艰难,家境也很贫困。
卡丹家族几代人都没有干过艺术工作,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纯正的农民后代,培育了一代服装大师,从很小的时候起,卡丹就表现出他对服装的敏感和兴趣,尤其是在设计方面极高的天赋。他经常痴迷地注视着百货商店的橱窗,比较新款服装,还在本子上画一些新奇的样式,自娱自乐。
1934年,勉强小学毕业的卡丹来到小裁缝店当学徒,从此,他迈出了服装设计的第一步。他经常跑到舞台后去观察演员们绚丽的衣着,仔细揣摩各种造型,让自己的技艺和鉴赏力不断提高。但是,家乡毕竟是个狭小的地方,如果在这里继续呆下去,不会有什么前途。
卡丹决定,要去巴黎,这个服装世界的中心和艺术的中心,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一天早晨,他对父母说:“我要去巴黎。”父母没有表示反对。次日,他便带着一只破箱子,骑了一辆旧自行车动身了。
可是当时二战已经爆发,“花都”巴黎是一片火海,无比失望的卡丹却不愿意再回家了,他来到法国南部的维希,这次还是做服装店的学徒,由于卡丹的用功和聪明,3年后,他成为该店最好的裁缝,但是卡丹的心还在巴黎,那是他一生的梦想!
1945年,残酷的战争终于结束了,但卡丹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一次在店中,一个老妇人看到卡丹身上的衣服很是时髦,便好奇地问他,当得知这出自于卡丹自己之手时,她惊呆了,说道:“孩子,你这么好的手艺应该去巴黎的,战争已经结束了,你将会成为百万富翁!”碰巧的是,她还是巴黎帕坎女式时装店老板的朋友,于是,在这个好心人的介绍下,卡丹的生命之火再次点燃,他真的要去巴黎了,圆自己的梦想!
第147节:“卡丹王国”的缔造者(2)
康丽
“皮尔·卡丹”的诞生
1945年,皮尔·卡丹来到“帕坎”时装店搞设计。当时,许多著名演员都在这家店订做服装,这给了他一个得以崭露头角的机会。在皮尔·卡丹成长的过程中,法国现代派作家让·郭都和画家克里斯蒂昂·贝腊的美学思想给了他深刻的影响。他把这些应用到自己的服装上,为自己赢来了许多订单。
1946年,他又转到著名的“迪奥”时装店工作,迪奥是法国著名的服装大师,主宰过50年代整个世界的时装。在那里,他眼界大开、获益匪浅,学会了制作既符合时尚、又大方高雅的时装的技能;正如他自己说的,迪奥教会“我知道各种事,除了如何做一个卡丹以外”。1947年迪奥的“新造型”轰动巴黎卡丹亦为能亲自参加“新造型”的诞生而感到高兴。就在那年,他担任了迪奥公司的大衣和西服部负责人。
虽然卡丹十分敬重迪奥但在内心创造欲的躁动驱使下,1949年卡丹离开了迪奥,他要凭着自己的聪明才能,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1950年,卡丹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他以全部的积蓄在里什庞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