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说-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考过多造成的光额头,岁月在面颊上的刻痕,代表睿智的稍长的花白眉毛,凸显严谨的眉心皱,突现慈祥的鱼尾纹。而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则是个比十公年轻得多的中年男子,一脸的福相,说起话来脖子往后顶——倒像是个高音歌唱艺术家。
语文老师不准我们叫他作“语文老师”,至于缘由,按他的说法是“语文老师那么多,谁知道你叫的是哪个”。因此我们称呼他的姓,叫他唐老师。天不冷的时候,唐老师每天都是穿着白衬衫——是能透过薄薄的布料看到里边红色小褂的;拿着一把折叠伞到学校——那折叠伞我们都见他撑过,展开之后会发现骨架有一处的支条明显变形,从伞面上拱了一大块出来;踏着老皮鞋,哼着新近流行的曲儿——电视上插播手机铃声下载的广告时所放的那些——来到学校。
这天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是按照教材里的课后要求一篇作文,以及预习下一课,并把下一课的课后练习准备好;作文大后天交,预习所做的课后练习明天的语文课就要提问抽查。我回到寝室吃过饭、洗了澡,就差不多是时候到教室去上自习了——我们是离家较远的内宿学生,寝室没有好的学习条件,况且放任我们在寝室也难得自觉学习,于是晚上七点十分便是自习时间了。到时老师会在教室巡一阵子,之后就是我们的世界了。虽说老师走开了,大家都还不至于敢闹翻天,但各做各事还是会有的,聊天也是很低调地传递着纸条儿——可恶的纪律委员会把捣蛋吵闹的家伙的名字记下来,交给老师处理呢。
我是比较喜欢写作文的,皆因我的作文在班上总能得到高分和老师的表扬,很多时候老师都点名让我把自己的文章当着全班朗读,读罢了,他会针对文章予以点评优点和缺陷;每次点评到优点,我总是摆出一副荣辱不惊的脸孔,反之轮到缺点时,我则会换作谦虚谨慎的表情。到了那会儿,我偷偷瞟着语文课代表——杨小宇那阴晴不定的表情,心里最是畅快。
所以我便是先写作文,然后再去预习课文。一路绞尽脑汁去遣词造句,终于给这篇作文划下最后一个句点,大功告成。我吁了口气,此时却听到了打铃声,接着同学们纷纷站起身,开始收拾书本往外走——原来我太过认真,对中途的课间休息铃声也浑然不觉,时间转眼一过,就至下自习了。
当晚躺在床上昏昏欲睡时,我才突然记起,新课完全还没预习呢!怎么办?我一下惊醒,把手枕在后脑下,忐忑不安中思考明天该怎么应付老师的提问。课文我还没看过,里边有什么生字词不得而知;明早的早读课,也只是够我去通读两三遍课文,而第一节就是语文课,如此一来,课后练习只能抓紧课间休息来做罢。
统筹安排妥当,我便倒头睡去。
第二天却不如我意:早读课班干部要去开会,我身为文体委员,自然不能落下。在教学楼下,全校的班干部分班列队站着,学校主任在前边滔滔不绝地说着学校里新近的情况、教学计划以及准备举办的活动;我充耳不闻,只是暗暗着急,魂儿早飞回教室,附在那本语文课本上了。好容易等主任讲话完毕,我撒开脚丫冲回教室,课间铃声却响起来。坐到位置上,匆匆翻开课本,又因为心里慌张,根本看不进一个字。就这样,上课了。
唐老师走上讲台便开始板书,我心想:好啊,老师要直接讲课,怕是忘记上堂课的嘱咐了。谁料唐老师写完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一扔粉笔,说:“上节课让你们预习了,现在我来提问。大家翻到课后练习。”我堪堪把书翻开,唐老师就点了我的名字,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说:“你来用‘如坐针毡’造句。”
“如坐针毡”?我第一次见这个词,不晓得是什么意思,因而甚为不安地在椅子上左摇右摆着,半晌才不情不愿地站起,却灵机一动,回答道:“今天的课堂上,我用‘如坐针毡’这个词造了一句话。”唐老师一听愣住了,显然他是第一次听到这样造句的句式,于是他试探性地又问:“那第二个——‘屡试不爽’?”我不假思索道:“今天的课堂上,我用‘屡试不爽’这个词造了一句话。”
唐老师一听不对劲了,说:“不行,你这不能算造句!”我摆出满脸的无辜样道:“这不算造句,算什么?”杨小宇抓住机会插话:“你这叫套词!”“对,就是套词。”老师跟着说道。杨小宇见老师也附和了,便“哈哈”大笑起来,继而带动了大家哄堂大笑。我讪讪坐下,愤怒地默念着杨小宇的名字。
时隔几天,唐老师把交上去的作文发下来了,可是没有我的;我向组长讨要,组长说,没有,你的和小宇的可能在老师那儿吧。我听了,好长一阵激动劲儿,直到唐老师宣布上课,才平息下来,冷静一想:杨小宇的怎么也没得?哼。
唐老师讲解了作文题目之后,提点了一些写法,遂评价这次全班里比较出类拔萃的文章。我喜滋滋地听着唐老师提到我的名字,然后望着他拿我的作文纸出来,分析文章结构、叙述文章亮点,还发下来给同学们传阅;也不知那帮家伙是否故意的,都抢着看,那作文纸回到我手中时已是破烂不堪了。
杨小宇还在悠然自得地等着唐老师评到他的文章。唐老师待同学们都传阅过我的作文后,点了杨小宇的名字,说:“你来读读你的作文。”杨小宇得意地瞄我一眼,拿过自己的作文纸便从题目开始,声情并茂地念了下去。
“……‘温暖的阳光洒在他和我的脸上,他想’——”“停停停。”唐老师摆摆手,“同学们听听,‘他想’!杨小宇同学,你说说看,你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杨小宇得知唐老师是为了批评他而留下他的作文,便唧哝道:“我就是知道嘛。”
同学们顿时呆住了。我率先大笑起来,接着惹得哄堂大笑。
后来一些天里,渐渐传出了杨小宇疯了的传言,因为他曾在那堂课后对某个人说:“我念幼儿园的时候,是真的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的。”大家就渐渐疏远了杨小宇,杨小宇为此快被弄得真的疯了。这传言传到了唐老师的耳朵里。唐老师也观察到了杨小宇的反应,前者作为班主任,认为有责任彻查此事,所以在全班范围内进行逐个人的审问。结果A同学说是B同学说的,B同学又是从C那儿听来的,而C同学又指向了D同学……直到问我,我又告诉唐老师,是A同学告诉我的——这是真话,确实A同学曾私底下跟我讲过这件事。唐老师查不出个所以然,只得作罢。
没过多长时间,杨小宇转学了。他为什么转学,只有我晓得个中原因。
但是,他真的没有疯。
第二十五章 测试
唐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科任课老师兼班主任,他教书有板有眼的,虽功力没有同样是语文教师的十公那么深厚——毕竟十公的年纪、教龄都比他大,经验因此也较之丰富了。
唐老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我们带来一张张测验试卷,分发下来让我们埋头苦做。试卷有各种类型:有拼音选择题、成语选词填空题、词语搭配连线题、诗词默写题以及作文题等。平时课堂上总有些频繁说小话的勤劳蜜蜂,一旦遇到测验试卷,就变成了默默艰辛耕耘的蚯蚓,在纸上一寸一寸地钻研——用铅笔写出的字很像蚯蚓爬过的痕迹。如此一来,本身总会弥漫着“嗡嗡”的低声说话的教室,只剩下“沙沙”的铅笔芯与纸面摩擦的声音,偶尔还会传出沉闷的唉声叹气之声。
自从唐老师来我们班任教以来,我们的考试压力陡然增大了,甚至发展出有些变本加厉的势头;但我们作为拥有充分发挥“苦中作乐”精神的能力的学生,发明了“分工完成”的考试以及作业方法,除却作文外,大家分工合作:比如你专门写选择题,我来搞定填空题,他就只做默写题,最后大家汇总——当然闭卷测验的时候是不行的,开卷的话就松弛些,各自把自己所司的部分抄在一张草稿纸上,夹在书中,再以借书参考的借口把别人的答案弄到手中。当然,聪明的同学会改动一下,让自己的答案与众不同;愚钝一些的,照版全抄——我们称之为“复印机”。就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同学,才让唐老师提起警惕——因为有一次,A同学抄了B同学的一半,又抄了C同学的一半,随后借给D同学抄;而D同学也是抄其一半,又抄了E同学的一半,再借给F同学抄;F同学亦如此,随机的交叉换着抄写之后,到了Z同学,竟抄得和A同学的答案一模一样——唐老师为此大发雷霆,宣布从此开卷考试禁止借阅教材、资料和笔记。
这样一来,我们就无可奈何了。同寝室的健平上次测验的试卷发下来后,排名全班倒数第十位,拿去让家长签字回来后,竟瘸着个脚走了一周才好——原因自然不言而喻。健平一待脚好,在某个晚上立马拉住我说:“小该,我算是受够了!”我一听,忙说:“不会吧,你要自杀?”我可是听闻过不少因不堪学习重负的学生跳楼或自缢身亡的,“那你快去,你自杀,我们就减负了。”小胖在一旁看不过眼:“可别,到时我们更不好过,那会儿什么警察局呀教育局呀的人就会来找我们的麻烦了。”
健平瞟了我和小胖一眼:“我不过是说说而已,你们居然一个想得利益、一个怕惹麻烦,真是人心叵测啊。”我和小胖为了以后仍能保持寝室内部的和睦氛围,夹着健平好言相劝:我只是说着兄弟情深的话,恨不得将他代替我的臂膀装到肩下;小胖甚至椎胸顿足,对假想中健平的死讯痛心疾首。健平鄙夷地说:“你俩算了吧,还装。要我原谅你们可以,帮我做一件事。”小胖率先挺胸道:“为兄弟,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只要不是杀人放火、只要不是*凌虐、只要不是鸡鸣狗盗的事情,我一定会帮的。”我心说:你这么多“只要”,那你还两肋插刀、刀山火海!虽说如是想着,但还得给自己留点后路:“嗯,我也是。”
健平说:“杀人放火、*凌虐倒不会,可鸡鸣狗盗嘛——”小胖一惊:“不会让我们去偷东西吧?”健平露出色迷迷的眼神:“一起行动,就今晚,咱摸去唐老鸭(唐老师的外号)办公室,看看明天测验的试卷都有什么题目。”
不得已,健平作为主谋领头带路,小胖和我当从犯断后,翻墙溜出宿舍大院,潜入教师办公室。我们寻到唐老师的办公桌,抽屉没锁。健平迫不及待地打开抽屉,就着窗外射进来的路灯光仔细看,果然,一沓试卷被一个黑皮的笔记本镇着。健平把笔记本抓起,放到桌面上,然后抽出一张卷子就看了起来;小胖急急趋之。我不敢做这种事情,虽说跟来了,一旦被发现那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可看了卷子,便更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了;即使被抓包,我也能大义凛然:士可杀,但士对得起良心。于是我拿起那个笔记本,试图从里边找些重要的课堂笔记——那些终归会变成板书,迟早还是会被我们抄去,不算偷窃。
翻开第一页,我看到了日期:“2009年12月7日”。底下一行字更让我惊诧:“陈杰,男,2000年11月2日出产,未通过测试,已回收”。陈杰当初是我的同桌,人有些钝,他后来不是转学了么?什么叫“2000年11月2日出产”“未通过测试”“已回收”?我想到陈杰的出生日期确是二〇〇〇年十一月二号,感觉似乎这些记录跟我们有关,便低声唤过健平和小胖;他们以为我发现了什么测验秘籍,赶紧凑过来。第二段:“2010年4月17日”“郑晓,女,2000年2月14日出产,未通过测试,已回收”。
健平见事不关己,就继续背试题去了。“这是什么东西?”小胖还在一旁与我同看,他也疑惑,便问。我耸耸肩。
“2010年6月9日”“罗碧立,男,2000年7月14日出产,智力模块出错,修复后继续调试”。我记起罗碧立是在一次测验里晕倒了,当时唐老师亲自送他去医院,后来说是用脑过度,但现在没事了,还一样是我们班的学习领头羊;因他年纪轻轻的就有些秃顶,我们开玩笑地唤他作“地中海”,他也不生气。
“2010年8月27日”“朱沙雷,男,2000年9月9日出产,记忆模块出错,修复后继续调试”。朱沙雷是同村人,小时候家里人都不准我们跟他玩;师娘说,他似乎能记得前世的事情,被大家当成鬼怪了。
……
健平放好卷子,抢过我手中的笔记本,压回抽屉里,轻手轻脚地关上抽屉,说:“还看什么,走了。”我们便又偷偷摸摸地原路返回。途径球室(体育用品室,因里边放的大多是球类运动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