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细末,姜枣汤调贰钱,酒亦得,食前,日三服。
〔东〕x调中顺气丸x 治三焦痞滞,水饮停积,胁下虚满,或时刺痛。
木香 白豆蔻(去壳) 青皮(炮) 京三棱(炮。各一两) 陈皮 大附子(各贰两) 半夏(汤炮七
次,一两) 缩砂(去壳) 槟榔 沉香(各半两)
上为末,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渐加六十丸,食后,陈皮汤送下。
x沉香导气散x 治一切气不升降,胁肋痞塞。
沉香(贰钱半) 人参(五钱) 槟榔(贰钱半) 白术 乌药 麦 (炒) 神曲(炒) 紫苏叶
大腹皮(炒) 浓朴(制。各一两) 诃子皮(炮,半两) 香附(炮,一两半) 姜黄 橘红 甘草(各四两)
京三棱(贰两) 广术(炮,四两) 益智(贰两) 红花(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贰钱,食前沸汤点服。
丹溪云∶胁痛有死血者,桃仁、红花、川芎之类是也。若跌扑胁痛者,亦为污血流归胁下而痛,东垣复元
活血汤之类是也。治法见 扑伤损门。
运气胁痛者,乡境皆病胁痛也,其证有贰∶
其一,风木助肝气实而痛。经云∶厥阴所至为胁痛。又云∶厥阴在泉,风淫所胜,民病两胁,里急支满。
又云∶少阳司天之政,初之气,风胜乃摇,候乃大温,其病胁痛,治以凉剂得痊也。
其贰,燥金攻肝虚而痛。经云∶少阳所至为胁痛。又云∶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胁痛。又云∶少
阴司天,地乃燥,凄沧数至胁痛,善太息。又云∶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 胁痛,治以温剂得痊也。
〔丹〕咳嗽胁痛方。贰陈汤加南星,多香附、青皮、青黛、姜汁。
《内经》灸刺胁痛有三法∶
其一取肝。经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取其经,厥阴与少阳。又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
去其掣是也。
其贰取胆络。经云∶邪客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
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其病不已,复刺如法是也。
其三取心。经云∶心手少阴脉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视虚实热寒陷下,施补泻疾留灸之法也。
〔《集》〕胁痛∶悬钟 窍阴(此贰穴,左取右,右取左,窍阴出血妙。) 外关 三里(此一穴正取。)
又法∶支沟 章门 中封 阳陵泉(治闪挫。) 行间(泻肝怒气。) 期门(治伤寒后胁痛。)
治胁并胸痛不可忍∶期门(四分。) 章门(六分,灸七壮至七七壮。) 行间 丘墟 涌泉
〔东〕胸胁痛∶期门(沿皮三寸。) 支沟 胆俞(沿皮半寸。) 胸胁胀满痛∶公孙 三里 太冲
三阴交 腰胁痛 环跳 至阴 太白 阳辅
〔《撮》〕胁肋痛∶支沟(透间使,泻之,灸。) 外关(透内关,如取支沟,不必再取外关。)
〔《通》〕胁痛∶阳陵泉
〔《甲》〕胁下支满,呕吐逆,阳陵泉主之。腹中气胀,嗑嗑不嗜食,胁下痛,阴陵泉主之。
〔仲〕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灵》〕合腋张胁者肺下,肺下则居贲迫肺,善胁下痛。青色粗理者肝大,肝大则逼胃迫咽,则苦膈中,
且胁下痛。
凡胁骨偏举者肝偏倾,肝偏倾则胁下痛。揭唇者脾高,脾高则 引季胁而痛。(俱见本藏篇。)脾满
气逆。(见喘条。)
卷之十四·肝胆部胁痛
附∶腋肿、腋臭
属性:《内经》针灸刺腋肿,有贰法∶
其一取胆。经云∶胆足少阳之脉所生病者,缺盆中肿痛、腋下肿是也。
其贰取心。经云∶心主手厥阴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腋肿,皆视虚实寒热陷下,施补泻疾留灸也。
〔丹〕x腋气神效方x
密陀僧(一两) 白矾(七钱) 砂(少许) 麝香(少)
上为细末,先用皂角煎汤洗,后敷上。
又方
铜青 密陀僧 辰砂 白矾 砂 白附子
亦如前法搽之。
〔《本》〕治腋气。用夜明砂,不拘多少为末,用豆豉汁调涂,立效。
又方 以铜青好者,不以多少,米醋调成膏,先洗净腋下,用轻粉掺过,即使上件涂之,立效。
〔《经》〕治狐臭。用生姜涂腋下,绝根本。
〔《三因》〕治狐臭。大蜘蛛一个,以黄泥入少赤石脂,捣罗极细,入盐少许,杵为一窠,包藏蜘蛛在内,
以火烧令通红,放冷剖开,将蜘蛛研细,临卧入轻粉一字,用酽醋调成膏,敷腋下。明日登厕,必泻下墨汁,
臭秽不可闻,于远僻处倾埋之,免致染人。
〔世〕治腋气。先用刀削去腋毛净,用白定粉,水调搽敷患处,至过六七日夜后,次日早看腋下有一黑点,
如针孔大,用笔点定,即用艾炷灸七枚,灸过攻心中痛,当用后药下之。
青木香 槟榔 丁香 檀香 麝香 大黄
上煎服,以下为度。
卷之十四·肝胆部
诸疝
属性:(附少腹痛同一治法)
疝痛,属足厥阴肝经也。小腹,亦属肝经也。故疝痛与小腹痛同一治法。所谓疝者,睾丸连小腹痛也。其
痛有独在睾丸者,有独在小腹偏于一边者,有睾丸如升斗者, 疝是也,又立卧出入往来者,狐疝是也。
〔丹〕疝痛之甚者也,睾丸连小腹急痛也。有痛在睾丸者,有痛在五枢穴边者,皆足厥阴之经也。或有形,
或无形,或有声,或无声,或有形如瓜,有声如蛙者。《素问》以下历代名医,皆以为寒,盖寒主收引。经络得
寒收引不行,所以作痛,理固然也。有得寒而无疝者,又必有说,通之可也。予尝因门户上履霜雪,踢水徒
涉,不曾病此。以予素无热在内也。因而思之,此症始于湿热在经,郁而至久,又感寒气外束,湿热之邪,不
得疏散,所以作痛。若只作寒论,恐为未备。或曰∶此症多客厥阴一经,其道远,其位卑,郁积湿热,何由而
致?予曰∶大劳则火起于筋,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大怒则火起于肝,本经火积之久,母能生子,
湿气便盛,厥阴属木,系于肝,为将军之官,其性急速,火性又暴,为寒所束,宜痛之亦大暴也。愚见有用乌
头、栀子等分作汤用之,其效亦敏。后因此方随症与形加减用之,无有不应。然湿热又须分多少而施治,但湿
者肿多, 疝是也。又有挟虚而发者,当以参、术为君,而以疏导药佐之,诊其脉不甚沉急,而大豁无力者是
也。然其痛亦轻,惟觉重坠牵引耳。
〔罗〕x丁香楝实丸x 治男子七疝,痛不可忍者,妇人瘕聚带下,皆任脉所主,阴经也。乃肝肾受病,治
法同归于一。
当归(去芦) 附子(炮,去皮脐) 川楝子 茴香(各一两)
上锉碎,以好酒三升,煮酒尽为度,焙干作细末,每药末一两,入下项药∶
丁香(五分) 全蝎(十三个) 玄胡索(五钱) 木香(五分)
上四味,同为细末,入前项当归等末,内拌匀,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百丸,温酒空心送下。
(一方无当归、木香,名苦楝丸,立效。)
凡疝气带下,皆属于风。全蝎,治风之圣药也。川楝、茴香,皆入小腹经。当归、玄胡索,和血止痛。
疝气带下,皆积寒邪于小肠之间,故以附子佐之,丁香、木香为引导也。
漆匠韩提控,疝气每发,痛不可忍,则于榻两末各置一枕,往来伏之以受,如是三年不已,服此药三剂
良愈。
x丁香疝气丸x 治脐下撮急疼痛,并脐下周身一遭皆急痛,小便频数清;其五脉,急洪缓涩沉,按
之皆虚,独肾脉按之不急,皆虚无力,名曰肾疝。
当归 茴香(各半两) 甘草梢(五钱) 丁香(五分) 全蝎(十三个) 玄胡(半两) 肉桂(一
钱) 防己(三钱) 川乌(半两) 羌活梢(三分) 麻黄根节(一钱)
上件为细末,酒糊丸如鸡豆大。每服五十丸,淡盐汤送下。须空心宿食消尽服之。
〔罗〕x当归四逆汤x 治男子妇女疝气,脐下冷痛,相引腰胯而疼。
当归梢(七分) 附子(炒) 官桂 茴香(炒。各五分) 芍药(四分) 玄胡索 川楝子 茯苓(
各三分) 泽泻(贰分) 柴胡(五分)
上研为粗末,都作一服,水煎,空心。
x玄胡索苦楝汤x 治脐下冷撮痛,阴冷大寒。
肉桂(三分) 附子(三分) 熟地黄(一钱) 甘草梢(炙,半钱) 苦楝子(贰分) 黄柏(一钱,
引用) 玄胡索(贰分)
上件都作一服,水四盏,煎至一盏,根据法食前服。
上四方,桂、附治寒,玄胡、当归、川楝、茴香、丁香、木香和血调气,盖寒症挟污血滞气者宜之。
x葫芦巴丸x 治大人小儿小肠气,蟠肠奔豚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形如卵,上下来去,痛不可忍,或绞结绕脐
攻刺,呕吐闷乱,并皆治之。
葫芦巴(炒,贰两) 茴香(盐炒,一两半) 吴茱萸(汤洗,炒,一两贰钱) 川楝子(去核,炒,
一两贰钱) 巴戟(去心,炒,七钱半) 川乌(炮,去皮尖,七钱半) 黑丑(炒,取头末,一两)
上研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贰十丸止,空心温酒送下。小儿五丸,茴香汤下,食前。
一本无黑丑。
〔《衍》〕葫芦巴,《本经》云∶得茴香、桃仁,治膀胱气甚效。尝合用桃仁麸炒各等分,拌酒糊丸,半为
散,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食前盐酒下,散以热米饮调下,与丸子相间,空心各一贰服效。
〔丹〕x肾气散x
茴香 破故纸 吴茱萸(盐炒。各半两) 木香(三钱半) 葫芦巴(七钱半)
上为细末,萝卜捣汁丸,盐汤下。
上三方,葫芦巴、破故纸、巴戟为君,盖疝而元阳素虚少者,宜之。
〔《本》〕 治小肠气,不可忍者。
乌药(捣碎,酒浸一宿) 高良姜(锉) 茴香(各一两) 青皮(贰两,去白)
上研为末,每服贰钱。遇发热,酒调下。
治远年小肠气,众医不瘥者。
硫黄 茴香(炒令黄,不可犯铜铁器。各等分)
上研为末,每服五钱,用热酒调,空心服,除根本。
x川楝散x
木香(一两) 茴香(一两,盐一匙,一处炒黄色,不用盐) 川楝子(一两,锉细,用巴
豆十粒打破,一处炒黄色,不用巴豆)
上研为细末,每服贰钱,空心食前调下。
〔垣〕x天台乌药散x
乌药 木香 茴香(炒) 良姜(各五钱) 槟榔(三钱) 川楝子(十个) 巴豆(十四
粒) 青皮(半两)
上八味,先以巴豆打碎,一同楝实用麸炒,候黑色,去巴豆麸俱不用外,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痛甚,炒生姜热酒下亦得。
〔《简》〕x木香楝子散x 治小肠疝气,膀胱偏坠,久药不效者,服此其效如神。
川楝子(三十个,巴豆贰十粒同炒黄赤色,去巴豆不用,将川楝子研为末) 萆 (半两) 石菖
蒲(一两,炒) 青木香(一两,炒) 荔枝核(贰十枚,炒)
上研为细末,每服贰钱,入麝香少许,空心,炒茴香、盐、酒调下。
上以巴豆炒药例。许学士云∶大抵此疾因虚而得之,不可以虚骤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
其病则实矣。故必先涤去所蓄之邪热,然后补之,是以诸药多借巴豆气者,盖为此也。
〔仲〕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x抵当乌头桂枝汤x主之。
上用乌头一味,以蜜贰升,煎减半,去渣,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后,初服贰合不知,再服三合又
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桂枝汤方见伤寒门。海藏以附子建中汤加蜜
煎治疝,即此法也。)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
疝绕脐痛,若发则自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x大乌头煎x主之。(《脉经》云“邪正”作“弦紧”。)
大乌头(炒,去皮,不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纳蜜贰升,煎令水气尽。)作汤服,食
后一服,过后再不作矣。
x治诸疝方x
枳实(九粒,炒) 桃仁(十四个,炒) 山栀(九个,炒,去皮) 吴茱萸(七粒,炒) 山楂(四
粒,炒) 生姜(如指大)
上味同入擂盆擂细,取顺流水一钟,入瓶内煎至微沸,带渣服。如湿胜 疝者,加荔枝核。如痛甚者,加
盐炒大茴香贰钱。如痛处可按者,加薄桂少许。
又方 治疝痛。
山栀(贰两,炒) 山楂(四两,炒) 枳实(炒) 茴香(各贰两,炒) 柴胡 牡丹皮 八角
茴香(炒,各一两) 桃仁 茱萸(炒,半两)
上研为末,酒糊丸,空心盐汤下五六十丸。
治阳明受湿热,传入太阳,发热恶寒,小腹连毛际间,闷痛不可忍。
栀子仁(炒) 桃仁(炒) 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