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虎贲-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两百二十三章 兵临大连()
“肩扛发射火炮?”武藤信义一头雾水,简直闻所未闻。
“是的,这是一款先进的新式火炮,它轻的可以由一名士兵肩扛发射,可直射,威力却出奇的大,实在匪夷所思。”桥本虎之助也是一脸震惊的道。
“有没有缴获的样品?”武藤信义问道。
桥本虎之助摇了摇头表示没有,旋即问道:“将军,听说援军今晚就能赶到,明天早上我们是不是就要与新任司令官菱刈隆进行指挥权的交接?”
“是的。”武藤信义毫不否认的点头,道:“菱刈隆将军在海军运输船队的护送下,现在已经抵达渤海湾外,现在应该正朝旅顺全速行进着,最迟下半夜就能登陆上岸了。”
“那我们就要回日本了。”桥本虎之助眸子中流露出不甘心的失落。
武藤信义还未接话,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外面传来进来。
二人扭头一看,只见石原莞尔神色匆匆的疾步走了进来。
没有经历,石原莞尔见面就问:“将军,卑职刚刚听说援军今晚就能到来是不是?”
“是的。”武藤信义犹豫了下点头答道,又问:“怎么,石原君你有什么问题吗?”
“将军,我们立即阻止援军上岸,并马上和他们一道搭乘运输舰队船只放弃撤离大连。”石原莞尔语出惊人的道。
“纳尼?放弃大连?”武藤信义有些意外,不确定的看着石原莞尔:“石原君,你没喝多吧?现在不是你说让我收拢兵力,全力固守大连吗?现在锦州和安东都已经放弃,皇军在大连地区集中了不下于十万大军,你却让我放弃此地,撤兵?”
“将军,卑职没喝酒,我很清醒。”石原莞尔不急不躁的,道:“此一时彼一时。本来前天皇军在营口的表现,还坚定了卑职的坚守大连的信心。
但是,昨天一战,支那军新式火炮的加入,立即令卑职的坚守信心荡然无存。
可单兵携带肩扛直射型火炮。威力并不比步兵炮差。有了这种武器,皇军再想凭借坚固工事与城市纵横交错的复杂地形阻挡住支那军的进攻已经不可能了。
再坚守下去,只会徒增无谓的伤亡,除此之外已经毫无意义了。”
武藤信义有点不以为然。道:“石原君,你这未免有点危言耸听了吧,我们有十万大军,密集部署坚守大连这个弹丸之地,难道还守不住吗?”
“如果皇军拥有制空权。那绝对守得住,但关键我们没有,不但没有制空权,就连海军舰队都因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无法我们提供强大的舰炮火力支援。
如此以来,皇军想要守住外围防线根本不可能。
没有外围,至于巷战,可参见营口之战,也就不难猜测出大连之战最后的结局了。”石原莞尔不紧不慢的回答道。
听完石原莞尔的分析。武藤信义陷入了犹豫之中,可以说已经有些心力交瘁,也被东北新军搞得焦头烂额的他,有点动摇了。
迟疑道:“可是,就算我们现在撤。十万大军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撤离,而且海军运输舰队上本就有四万皇军,根本没有多少多余的船只可以运载大连的官兵。”
“这点不难,可以让援军立即在长山岛。獐子岛等岛屿下船登陆,然后接运大连皇军官兵撤退。
张兴汉的东北新军没有海军。只要我们撤到了远离陆地的海岛上,他们就拿我们没办法了,充其量也就是派遣空军轰炸。
但想全歼我大连守军已经是不可能了。”石原莞尔道。
“长山岛?獐子岛?”武藤信义闻言眼前一亮。
参谋长桥本虎之助也是恍然大悟道:“将军阁下,这真是个好办法,渤海湾内大大小小岛屿数十个,别说十万大军,就是五十万大军,也能容下啊。”
武藤信义沉吟了片刻后道:“新任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将军即将到达,我必须将这个想法通知他并上报给大本营,让他们定夺,”
石原莞尔闻言大急:“可是将军,菱刈隆将军初临满洲,并不了解情况,他万一不同意放弃大连,怎么办?还有大本营,他们更是远在万里之外,这样的决定,怎么能交给他们来决定,这样会葬送十几万皇军勇士的性命的。”
武藤信义有点无奈的耸了耸肩:“石原君,你要知道,就算我们不上报大本营,也得只会菱刈隆将军,他可是新任的关东军司令官,四万援军和运输船队都在他的掌握下,如果不征得他的同意,我们怎么撤退?”
石原莞尔默然点了点头,只得道:“希望菱刈隆将军能够冷静些,千万不要做出太愚蠢的决定来。”
“石原君不要太过悲观,我会在给菱刈隆将军的电文中详细说明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难处,陈述利弊,我想菱刈隆将军应该会同意的。”武藤信义宽慰道。
……………………………………
距离大连约一百多海里的海面上,有几十艘大型运输船与护卫舰,驱逐舰与巡洋舰,小炮艇组成的庞大舰队正在向大连方向全速航行。
其中一艘轻型巡洋舰上,新任的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大将此刻正在自己的房间内与新任参谋长小矶国昭,副参谋长冈村宁次等人商讨情势已经严峻到无可附加地步的半岛战事。
这个菱刈隆(lingyilong)大将和武藤信义一样,都是陆军大将,也都曾担任过关东军司令官一职。
在九一八事变前担任司令官的就是他,他可以说是本庄繁的前任。
算上这次,这个老鬼子也是二次出任关东军了。
与武藤信义的沉稳相比,菱刈隆这个老鬼子更显严肃果敢,加上对中国问题素有了解,一直被日本陆军内部称为军中之魁。
这个美誉可不是一般人想得就能得到的。
由此可见,日本大本营在这个节骨眼上选菱刈隆来接任关东军司令官,就是希望他能够力挽狂澜,遏制住不断糜烂恶化的辽东半岛局势。
为大日本帝国守住在满洲的最后一块基地。
他的参谋长小矶国昭也不是善茬,此人与杉山元,畑俊六以及西尾寿造都是同一期毕业的同学。
曾长期在陆军省任职,历史上又曾今长期任日军驻朝鲜军司令,被称为朝鲜之虎。
至于副参谋长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的鼎鼎大名就更不要多说了,其战略眼光与战术指挥能力,在侵华日军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佼佼者。
只不过现在他还只是一名少将,给小矶国昭打打下手。
几个老鬼子正讨论的出神,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冈村宁次率先抬起头眯了眯眼,他能够清晰的听出,这声音是牛皮军靴踩在铁质走廊上发出的。
果然,很快房间的房门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门声,冈村宁次走过去开口问道:“什么人?”
“关东军大连司令部发来紧急电报!”门外传来一个有些急促的声音。
冈村宁次回头看了看小矶国昭与菱刈隆,随即拉开了房门。
一名日军通讯兵连忙敬礼,冈村宁次下意识的回敬了下,侧身将他放了进来。
走进去后,鬼子通讯兵毕恭毕敬的向菱刈隆和小矶国昭这两个老鬼子收脚敬礼道:“将军,武藤信义司令官来电!”
小矶国昭脸色怪异的接过电文,恭敬的递给了菱刈隆。
菱刈隆接过电文看了一遍,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将军,怎么了?”小矶国昭开口问道。
“武藤信义司令官要我们立即在常山列岛等岛屿登陆,腾出军舰去接应大连皇军撤离。”菱刈隆语出惊人道。
“什么?撤离?”小矶国昭与冈村宁次皆是脸色剧变。
不过前者明显要比冈村宁次冲动些,气急败坏的道:“将军,武藤信义他们已经丢失了大半个东北,现在竟然连大连这个唯一出海口都要放弃吗?简直岂有此理!”
菱刈隆陷入沉思之中,冈村宁次突然开口问道:“将军,武藤司令官他们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菱刈隆点头道:“嗯,支那军装备了一款新式火炮,这种火炮在使得皇军三万大军在一天之内被击败,大连门户营口沦为敌手!武藤信义将军已经对守住大连不抱希望,所以希望我们能够配合他们撤离。”
说着,菱刈隆将电文递给了冈村宁次道:“这上面有敌人先进火炮的大概介绍,冈村君你和小矶君可以看下。”
冈村宁次与小矶国昭看完之后,蹙眉沉思不语,似乎在考虑着什么。
而小矶国昭却向菱刈隆道:“将军阁下,我认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配合他们这愚蠢至极的决定,现在大连还有十万皇军,武器弹药粮食储备充足,加上我们带来的四万援军。
十四万兵力难道还守不住区区一个大连城?
反正您已经是大本营最新委任的关东军司令官了,只要我们登陆后,武藤信义就得把十万关东军的指挥权交出来。
我相信,在将军的英明指挥下,我们一定能够反败为胜,守住大连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两百二十四章 冈村宁次()
“两位将军,卑职认为,武藤将军的决定是正确的。”就在菱刈隆犹豫不决时,一直沉思的冈村宁次忽然开口道。
小矶国昭有点不满的看了看冈村宁次,道:“冈村君,你在说什么?武藤的决定怎么可能是正确的?难道你也贪生怕死,主张放弃吗?”
冈村宁次怡然不惧迎着小矶国昭的目光,道:“长官,卑职只是实事求是,身为帝**人,我绝不会愿意轻易放弃任何一寸国土,如果可以,我甚至可以用生命捍卫。
我无时无刻不想着为帝国,为天皇,为整个大和民族开疆拓土,拓展我们的生存空间。
但这一切都得建立在理性之上,如果盲目冲动,只会令我们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自从满洲事变起至今,帝国在满洲损失的兵力超过了三十万人,现役17个师团的老兵几乎消耗殆尽。
毫不夸张的来说,我们陆军的战斗力已经下降了整整一个等级。
如今张兴汉所率领的东北新军已经崛起,东北局势糜烂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暂时放弃大连,保存我们宝贵的有生力量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因为土地没了可以再去攫取,武器弹药没有可以再生产,粮食没了可以再种植,但如果有作战经验的精锐老兵没有了。
那将是无可弥补的严重损失。”
说完,冈村宁次朝菱刈隆道:“将军阁下,中国人有句话叫作来日方长,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在如今这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与东北新军争一时之长短。
我们要尽可能的保存我们的有生力量,等待帝国恢复元气,并研制出更为先进的技术兵器后,再报一箭之仇,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样一来。我们也有机会研究下东北新军的作战风格与其弱点,从而制定出针锋相对的作战计划,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一雪前耻,重振我大日本帝国皇军的声威!”
菱刈隆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本能告诉他。冈村宁次所说的十分有理。
但,让他连东北新军的影子都没见到,就放弃大连,退守孤岛。似乎有又那么一点不甘心。
菱刈隆尚且如此,心高气傲急于想表现的比他的同学杉山元与畑俊六强的小矶国昭求战的心态更甚了。
尤其是他的老同学畑俊六兵败沈阳,切腹自杀。
令他很是震动,一方面想着给老同学报仇雪恨,一方面他也想借着战功。向所有人证明,在军校成绩不如同学们的他,军事指挥能力要远强于他们。
所以,见菱刈隆犹豫不决,小矶国昭顿时给他下了剂猛药。
“将军,难道您忘了大本营给我们的命令了?陆军省这次可是顶住了极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得守住大连,否则日后我们在大本营将会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海军更会借此大肆抨击我们陆军无能,将军您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菱刈隆眼眶一紧目光复杂的看了看小矶国昭。
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林立。日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只不过日本人的派系是分为海军与陆军的,真正遇到火烧眉毛的事情,他们还是会相互配合作战的。
至少对于高层的命令会贯彻执行到底,这就是日军等级森严的好处,无论什么样的命令执行的绝不打折扣。
具体细分下。日军内部的派系,分为皇道派与统制派。
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