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扩张之路 >

第968部分

扩张之路-第968部分

小说: 扩张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的。

    只是对于袁克定,他却是真的不怎么喜欢。

    好在因为袁世凯早早就已经下野的关系,袁克定看上去似乎也低调了许多,人也温和了一些。所以段祺瑞到也不是特别的难忍。

    ——————————————————————————

    在称作火车回到北京的途中。严绍与冯国璋等人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停留。一方面是因为不愿意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也是被项城的那些学生们给吓怕了,担心再有什么学生冒出来。提出一些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来。

    好在接下来并没有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到是让严绍与段祺瑞等人松了口气。

    在回到了北京之后,严绍立刻操办起来有关授衔的事情。

    当然,严绍也没有忘记给远在乌拉尔的蔡锷发一封电报,让他尽快从乌拉尔军区回来,参加授衔仪式。

    当然,会跟着蔡锷一块回来的。还有其他的一些乌拉尔军区的将校军官。毕竟这次要晋升的可是一大批人,而不仅仅只是蔡锷一个人而已。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严绍也不可能会面临那么庞大的压力。庞大到就连严绍也觉得有些头疼的地步。

    “授衔仪式吗…”看了一眼刚刚发到手里的电报,吴佩孚微微点了点头,而后便将电报放在了桌子上。“拖了一年多的时间,总算是开始了…”

    “是啊…”一旁的另外一名将领也在一旁微微颔首。脸上还略微有些高兴的道。“本来因为袁世凯死了。我还以为这事恐怕还要继续推迟呢,幸好,不然的话,说不定我们还给再等个一年半载的…”

    这句话刚刚落下,指挥部里面便传来了一阵赞同的声音。

    显然,对于这些人们来说,他们的确是曾经担心过这件事。

    自然,听到他们那这件事开玩笑。像是吴佩孚这样的前北洋军将领,心里难免会有那么一点不舒服。只是他们也清楚同僚并没有恶意,所以也不好说些什么。毕竟如果因为这件事而发作的话,很难不与同僚们产生隔阂——————与当年不同,如果说当年北洋系的将领在国防军当中还占据了一定的数量的话,那么到了现在,北洋系在国防军中所占据的数量却是越来越少,尤其是在各个省份的军事院校逐渐成熟起来,并且大量提供军官到作战部队之后,即便是当年安徽跟随严绍起家的数量也大大减少。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毕竟这个世上还从来都没有哪一个地方上的部队,能够完全的在部队当中确立主导地位。自然,海军例外,因为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海军都是由闽系主导的。

    只不过随着后来的新政府成立,这一情况也立刻被扭转了过来。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强力的政府能够容许这种情况的发生,即便是严绍也是如此。

    房间里的其他将领或许并没有注意到吴佩孚等人的表情,只是在那里说笑着,不过蔡锷却是注意到了。因此在轻咳了一声之后,蔡锷岔开话题道。“好了,我们还是先谈谈我和子玉以及其他人离开之后的事情吧,眼下我们与苏俄的关系非常复杂,尽管表面上他们似乎没什么的样子,也未必就会与我们发生冲突,可实际情况谁也不清楚,如果我和子玉离开乌拉尔返回北京的话,恐怕有相当一段时间都无法返回乌拉尔来,如果这个时候苏俄发起进攻,尽管这种可能性非常的小,却也不能不进行堤防…”

    “没错!”吴佩孚也忍不住点了一下头。“最近一段时间苏俄在边境上一直都是小动作不断,前段时间负责巡逻的部队还曾经发现有小股的苏军,正妄图重新返回乌拉尔山脉之内,建立起临时的据点和哨所。这说明苏俄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死心,我们必须给小心提防才对…”

    “所以…”拍了一下桌子,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过来,蔡锷严肃的道。“这次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为了讨论一下,在我与子玉离开军区的这段期间,若是发生意外,防卫工作究竟该怎么做…”

    其实,一些发生了意外之后的应变措施,早在过去便已经部署了很多。只是这次与过去不同,过去蔡锷他们留在叶卡捷琳堡,即便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有他们主持,即便是外出了,通常也不会离开的太远。

    但是这一次他们却是要回北京去,沿途怕是有数千公里的距离,即便是乘坐火车,想要在短时间内返回前线也是不可能的。

    而在近代战争当中,有些时候不要说是断断几天了,即便是一天的时间也有可能会让战局发生极大的变化。

    不只是在蔡锷这边,在其他几个比较重要的军区,基本上也都做出了一些在主要将领离开之后的应变部署。毕竟这次要离开的将领数量可不少,尤其是高级将领更是有许多,这些都是过去一直拖延着没有晋升的降临,如今恰好可以一次性全部解决。

    不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有些军区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将领都要回北京去参加授衔仪式。还有一些军区,比如说沈阳军区和乌拉尔军区,授衔的将领更是达到了一半的地步,这样难怪蔡锷他们会如此的郑重其事…(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四章() 
东北、中东、乌拉尔、阿斯塔纳…

    各个重要,尤其是曾经经历过一定战乱的军区内,大批的国防军军官正在通过列车或者是乘船的方式,返回中国。

    这一次的授衔仪式规模极大,全国所有将会授衔的军官,从普通的校级军官开始,到作为中建的将级军官,乃至立于二百多万国防军最顶端的四个元帅,全部参加仪式的大约有两千一百多人。

    这几乎可以说是一场国防军的盛宴,同样就如前面说的一样,参加这次盛宴的,也几乎全部都是国防军的中坚,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精锐力量。

    会有这么多的人跑来参加授衔仪式,理由也和前面说的一样。

    在欧战,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防军所组建的远征军在欧洲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有一大批的军官因为其在战场上所立下的功勋,都应该得到晋升。

    这里卖弄绝大部分都是校级的军官,但是也有相当一部是将级军官。

    当然,战场上也不是讲求那么多的时候,而且在西线战场上远征军的损失也是绝对不小。不少高级军官及将领也都曾经牺牲在了战场上,如果非要回国了才能授衔的话,恐怕绝大部分的远征军都已经无法成建制的作战了。

    所以也有很多时候,是直接在战场上火线提拔的。

    比如说某个班,如果这个班最后就活下来了一个士兵,那么等到从国内来的新兵补充上来的时候,这个班的班长就会是这个唯一活下来的新兵了。

    同理,一个排,一个连。一个营都会如此。

    当然,最初的时候这些人的脑袋顶上,通常也会有‘代理’两个字存在。

    这也是为了考验这些人。究竟是否有这个能力。不然国防军也不是善堂,不会因为他们的部队只活下来了一个人。便让这个人担任军官的。

    只不过因为是在战场上,当时的指挥官根本无法找出大量有能力的底层军官,所以对这种考核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特别的………。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不过一般而言,能够从战场上活下来的新兵,通常也都不会是废物。即便是能力差一些的,总要比第一次上战场上的新兵强出不少,而且他们除了平时指挥作战外。最重要的便是传授新兵们一些战场上的实战经验。

    对于这点,这些火线提拔的底层军官们干的还是不错的。

    而只要他们表现的还算出色,也就是只要能勉强通过考核的话,那么这个‘代理’两个字,也就可以直接去掉了。跟着给他们的,还会有他们应该拥有的军衔等——————毕竟是战场上,没办法讲究那么多了。

    而且一些底层军官的军衔,似乎也没必要那么慎重。

    不过这仅仅只是底层军官,也就是连排一级的。到了营一级便开始慎重的多了,尤其是再往上的一些。毕竟这已经算得上是中层军官,而如果是团长乃至旅长、师长什么的,便可以称得上是将领一级。军长及军团长一类的更可以称得上是高级将领。

    这一类的话,晋升什么的,便需要慎重一些考虑了。

    至少绝对不能像前面的那些军官们一样,毕竟那些低级军官,即便是战场上提拔了,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而且如果不提拔的话,恐怕整个部队的组织都会出现问题。

    但是这些高级将领…

    即便是代理一下,似乎也没什么大问题?

    反正等到战争结束了,在进行考核和审查也可以。

    所以除了一些重要的战役。比如说是在凡尔登亦或者是索姆河这样重要的战役当中立下重要功勋的将领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功劳暂时累计着。等待着回国再说。

    不过回国再说的仅仅只是军衔而已,正常的晋级还是没有问题的。

    尤其是到了后期的时候。远征军的规模越来越大,不要说是军一级或者说是军团一级了,即便是集团军也曾经出现过。到了那个时候,对于高级将领的需求也大大的提高,如果一直压抑着,那恐怕连人头都凑不出来。

    于是大家也就可以很愉快的看到,一大批的军长乃至军团长,肩膀上佩戴的居然仅仅只是少将或者是中将军衔。

    而这也令那些与国防军交谈的联军将领们尴尬不已,最后没办法,只能用对方的职位来与对方称呼,而不是用军衔。毕竟没些时候,尽管对面的远征军将领只是一个中将军衔,可是他们的职位却是军团长,而且是必定会晋升为上将的,这个时候如果用中将的方式去对待对方,未免也太失礼了些。

    当然,这也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实力来,不然的话,恐怕即便是一个上将,对方也不介意用对待上校的礼仪来对待。

    ——————————————————————————

    不管怎么说,在欧战当中,大量的军官及将领被积压了下来。

    好在当时战争并没有持续多久,基本上只要这批人回国了,然后高高兴兴的举办一个授衔和晋升仪式便可以了。谁想到,这边战争就快要结束的时候,俄国突然崩溃了,紧接着便是已经回国的蔡锷,率领一种精兵强将,以及国内刚刚组建起来的,原本是声称要用于欧洲战场的数十万部队…

    那几十万军队沿着不久前才刚刚通车的铁路,浩浩荡荡的杀入了俄国境内。将原本是属于俄国的三分之二领土,直接一刀从俄国人的身上切了下来,同样,蔡锷也因为这件事,完成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

    当然,会这样也是因为蔡锷采用了成功的战术。还有就是事先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

    比如说蔡锷并没有采取步步蚕食的战术,毕竟无论是中亚亦或者是西伯利亚的面积都不小,如果真的是打算步步蚕食的话。哪怕只是些微的抵抗,蔡锷恐怕都不知道究竟猴年马月才能攻下整个西伯利亚和中亚。

    不过如果是用一刀切的战术。当然,也可以说是关门打狗的战术的话…

    这个战术便很成功了,因为他主要是将俄国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口,与欧洲部分的人口分隔开,使得欧洲方面无法对西伯利亚方面进行任何的支援,而后蔡锷只需要慢慢的去解决西伯利亚境内的俄国势力便可以。

    完全不必担心被困在西伯利亚的这部分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

    毕竟俄国在西伯利亚本来也没有多少人口,工业什么的更是几乎完全谈不上。只要能够把他们和欧洲方面的联系分隔开。让他们无法接受欧洲方面的支援,同时又有能力挡住欧洲方面的进攻的话,接下来便只需要慢慢解决西伯利亚的这部分力量而已。

    蔡锷当时的军事行动,可以说是震惊了整个世界,不过这个行动能成功也主要是立足于两点之上。一点就是当时中国已经较为庞大的国力,无论是工业亦或者是其他方面都是如此,除此之外还有就是严绍之前为了这个计划所做的一切铺垫。

    比如说那条直通中亚的铁路,如果不是有这条铁路的话,蔡锷完全没有可能直接切入要害,将俄国一分为二。同样。为了能够达成这个计划,严绍也积蓄了大量计划所需的物资,没有这两样的话。像让计划成功几乎是没可能的。

    不管怎么说,因为这次的行动给中国增加了大块的领土,于是需要晋升的名单上也就因此而多出了许多人来。

    最后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