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6-30正文完结,种田文) >

第17部分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6-30正文完结,种田文)-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大郎心里急,看妹子跑得慢,就蹲下,把妹子背了起来,直接朝村口冲去。年初的村里的傍晚没有什么看头,都是枯黄的一大片,大柳树的叶子也全掉光了,光秃秃的。

    只是对于杜榆他们兄妹三个来说,这些都不影响他们的心情。

    “爹他们咋还没有回来啊。”杜二郎踮起了双脚,伸着脖子朝前面看。

    杜榆也心里着急,怎么还没有回来?结果正想着呢,前面就有了动静,他们兄妹三个立刻就奔了过去,果然是爹他们,杜榆仔细一看,爹很正常,没有受伤,心里放了一半的心,然后再看几个叔叔,也没有什么事儿,倒是满仓堂伯衣服和头发都有些歪了,这肯定是动上手了。

    后面跟着低着头的杜春儿,手里拿着一个包裹,杜丰收背后背着一个小姑娘,才三四岁的样子,这个应该是春儿堂姑的女儿。

    看情形,这是把小姑娘也给要来了。

    “不给能咋样呢?本来这事儿是杨家不占理,那杨老婆子还要打人,但是哪里有我们人多?加上杨旺福和那小寡妇的事儿也是真的,肚子都遮不住了,事情最后就成了。”

    也就是说杨家同意和离了,最后还同意了那小丫头也带回来了。

    齐氏骂道:“猪狗不如的东西,杨家迟早会有报应!”倒不是帮着张氏说话,而是杨家做事儿不地道,别的不说,小丫头可是他们杨家的血脉,这就一点儿也不含糊,直接是给要过来了,可见根本就没有拿自家的孙女当一回事儿。

    齐氏虽然重男轻女,可是那只是男孙和女孙比较而言,也不会放着自家的骨肉去别人家。

    原来这杨婆子为了能快点得到男孙,而那小寡妇看了大夫,也说她肚子里一定是个男丁,这孙子都有了,孙女就不算什么了。

    小寡妇当然不想给别人当后娘,能把前面的娃子带走,最好不过了,所以很是撺掇了杨旺福,杨旺福又去缠自己的娘,杨婆子为了即将出世的孙子,也就不要孙女了。

    “那春儿就算是净身出户了?”齐氏问儿子们。这和离的女人,回来一点儿东西也没有,以后这日子还要看哥哥嫂子过,身上没点钱可怎们办?

    杜有贤说道“杨家说是春儿自己要和离的,他们可没有让她离开,是她自己不贤惠,容不得人。

    所以别想要东西,满仓哥他们听了,这就要动起手来了。还是大哥说了,杨旺福和人通、奸,在衙门里不管怎么样,一告先就要打板子,那杨家还说自己在衙门里有人,最后大哥和镇上衙门的捕头打了招呼,杨家人不敢嚣张了。还是说要给春儿姐钱的。”

    至于给了多少,他们都不知道,是张氏和那杨婆子商量的,齐氏听了冷哼,那张氏就是这样,要求你办事的时候,就还会给你好脸色,等涉及到钱了,那就小气的要命,本来就是自家儿子帮忙,才能弄到那点钱,还遮遮掩掩的,她还真不稀罕呢。

    小寡妇也不想当妾,能正经当大妇谁乐意自己上头有个母大虫?据说小寡妇说了,如果不把这杜春儿赶走,她就要把肚子里的娃子给打掉,反正也没有人疼他,何必生下来呢?

    就这一条,就把杨婆子给拿捏住了,为了孙子,只能舍财。

    “得了,不说他们了,这么忙活了一场,那边连管你们一顿饭都不管,真是做的出来!”齐氏对张氏的怨念更深了,她儿子是白出力气了。那大房真是一点儿也不懂人情世故。

    张氏不懂,那大伯子也不懂吗?竟然提都不提。

    杜老爷子说道:“那边也乱糟糟的,去了干啥?赶紧准备晚饭,大家都饿了。”

    “你们爷几个不会中午饭也没有吃吧。”齐氏问道。

    “娘,大伯他们带了干粮,我们吃了几个饼子!”老五杜有全说道。

    杨家根本不可能管他们这闹事儿的饭,“我看那,就是镇上的馆子开了,你大伯也舍不得请你们吃碗面。你们都是白干活儿的!”

    那边杜大爷要请自己二弟一家子过来吃顿饭,人家帮了忙了,只是张氏有些不乐意,张氏道:“有忠和衙门里有关系,干啥不早点说出来,还得我们春儿受了这么多苦!就该把杨旺福那个混蛋给抓起来,把那小寡妇也浸猪笼!”

 第30章 逛一逛

    “你个混账婆娘!帮你还成了不是了,你这样下去,别人以后谁还敢过来帮你?赶紧给我做饭去,没得亲戚都让你得罪光了!”杜大爷很是恼火,这婆娘越来越不像话了,今天二弟几个都帮着忙,结果到了这婆娘嘴里竟然还落了埋怨了,还嫌弃人家帮忙帮的不好。

    张张氏被骂,还是有些害怕的,但是还是支支吾吾的说:“那边肯定都已经吃上了。”

    “你没有问,怎么知道人吃上没有吃上?就是吃上了,那也得给我做上!”

    张氏只好让人去问那边,这边到厨房里忙活开了。结果丰收回来告诉他爹娘,说二叔那边已经吃了,就不过来了。

    张氏就道:“我说的啥,人家早就吃上了,哪里还稀罕我们这边?”

    “你这婆娘给我闭嘴!早晚这亲戚就让你得罪光的!”杜大爷道:“春儿这回来了,你好好和她说说,让她别想不开,尽管在这里住下,我们当爹娘的都还在呢。”

    张氏点头,不过想着女人一直呆在娘家也不像话,想着找个媒婆再给自己的女儿找个人家,如今手头上也有几两银子,倒是不愁春儿身上啥都没有。

    至于以前陪嫁到杨家的东西,也都折成银钱算了,那杨家为了娶那小寡妇进门,可是痛快了一次!

    张氏诅咒那小寡妇一辈子只生丫头片子!说啥看着肚子里就是孙子,我呸!孙子个屁!一准生下来的就是丫头片子,让他们再得瑟!

    最好那小寡妇也天天挨拳头才好,张氏在心里已经把那小寡妇的惨状想的不知道几多了。还有啊杨婆子,那个老虔婆,天天鼻孔朝天,瞧不起人,你以为你那儿子是什么好货色!说不定那小寡妇肚子里的娃就是个野种呢!

    可怜了她的女儿,就被人这么糟践,连外孙女都被人送回来了,她希望杨家快点倒大霉!

    杜家院子这边,杜丰收回去后,齐氏也不说什么了,知道张氏是个啥德行,就是让人过来问,也说不定是大伯子的意思,张氏要是有那个心思,还不早自己屁颠屁颠的过来,和自己好一通说了?

    现在家里人都吃上了,再说过去的话,明显的是做做样子。

    何况,自己儿子们过去吃了,受人脸色,还不如不去呢。

    大过年的,杜春儿的这个事儿就算是了了,可惜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杨柳村的人过不了多久就知道了,毕竟杜春儿这回娘家一直不走,打听起来,总有知道的。还有初五那边,也有人见到杜家的男人都一起去镇上的样子,更有有亲戚在镇上的,也都听说了杨家的事儿。

    一时之间,说杨家不像话的有,说杜春儿性子太倔的也有,好多人都说杜春儿不该和离,这和离了的女人以后有个啥好处?

    原来做错事的人是男的,结果最后大半的错都成了女人这方面了,还有人说,杜春儿生不出儿子来,难怪人家杨家要那样,好像生不出儿子来,就是天大的罪过一样。

    可不是天大的罪过?人家娶媳妇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你一个只生了一个丫头片子的女人,就该收起尾巴来低调做人,竟然还和离。这就是大大的不是了。

    杜榆听着这些话,真是为女人们不值当,而且说这些话的,基本上都是女人。

    女人自己作践女人,这世间那,难怪男人管起女人来,那么得心应手。

    好了,闲话少说了,事情已经出了,大家不说上两句,反而不是常态了。正月里不能动手洗衣服,也不能动针线,那么就是走亲戚,吃饭,玩耍,杜榆还去了齐舅姥爷那边,也就是齐家村,齐氏的娘家。表哥表嫂的也很多,她都快认不全了,一年到头见面的机会也就那么几次。

    很快就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了,镇上有热闹的灯笼节,可以摆小摊,各种小吃应有尽有,全家都商量着要一起去看看灯会呢。

    乡下平时也没有什么大型的娱乐活动,这次可以说是机会难得。

    齐氏和杜老爷子说了,他们两个就不去了,剩下的让杜有忠带着,都一起乐呵乐呵。

    反正他们有驴车,小娃子走不动了,就坐车,比别人徒步过去要好多了,镇上离杨柳村有十几里呢。很多人都是下午过去,然后看到晚上半夜再赶回来,这一天也不宵禁,回村的人也多,一点儿也不用担心是半夜上路害怕了。

    齐氏给了杜有忠一串钱,让大家都在镇上吃点元宵,杜有贤和高氏新婚的小两口,更是乐意这样出去看看。

    杜有忠也单独给了杜有贤钱让他也给自己的媳妇买点小东西,至于买什么,杜有忠就不吩咐了,看他们自己喜欢。

    “一会儿杜榆我带着,二郎和有德有全在一起,千万别走开了,这个天儿,人多,有些人牙子就专门抓那落单的小娃子!”杜有忠说道。

    “爹,咱们不是有捕快吗?那人牙子还敢出来?”杜二郎问道。

    “捕快也不能哪里都看到,那些犄角旮旯,看不到的地方,就是抓了人,别人也看不到。”

    杜二郎表示自己知道了,也绝对不去那犄角旮旯那边去,跟着大部队。

    而刚到镇上,就听镇上的人说,镇上秦员外家要搭戏台子,整整唱一晚上的戏呢。对于看戏,大家都很热情,毕竟也没有多少机会不是?

    好不容易秦员外家有了这个事儿,还是把戏台子放在外面,让大家都去看的,这免费看得,不看白不看。

    秦员外家不是杜柳在的那家吗?看来这秦员外家真的是很有钱那,请戏班子那是一笔大钱,一般人家还真办不到。

    杜二郎问道:“秦员外家不就是柳儿姐去的那家吗?”

    胡氏忙道:“打嘴!说这个干啥?”

    杜二郎忙悄悄的吐了舌头,他就是这么一说啊。没想到被骂了。

    杜有全狠狠的把杜二郎头顶给揉了几揉,家里人都不喜欢说杜柳卖去做丫鬟的事儿,二郎这小子

    还真是不知死活了,幸亏娘不在,不然肯定狠狠的教训他一顿。

    把驴车还是放到相熟的人家家里,一家子就徒步朝街上走去,这个时候的人已经渐渐的多了起来,好多都是相互认识的,抱拳问好的比比皆是,商家们也都开了门,个个门口挂着不同样式的灯笼。

    杜有忠呆的是布庄,这个元宵热闹,也没有人去买布料的,所以这天是不会还开门的,开门的主要是酒楼,或者买日用杂货的,还有就是娱乐场所,少儿不宜的地方,剩下的摆摊的,卖小玩意儿的,卖小吃的,都交了地摊税摆起了摊子。

    说起来,大家中午都没有吃多少,就等着到镇上多吃些小吃呢。

    杜有忠让杜有贤小两口自己先逛去,他和胡氏带着孩子和两个弟弟分成另一拨再去逛。

    杜有忠看大家都饿了,这边卖馄饨的闻着味道确实是香,就听了下来,那小摊的主人立刻就招呼开了,原来这是个夫妻小摊,在街上摆了两三个桌子,人来了就坐下来吃。

    “客官,这边做,我们这小摊上的馄饨那,不是我们自夸,那就是祖传的手艺,绝对鲜香味足,保证您吃了不后悔!”那男主人笑呵呵的说道。

 第31章 巧遇

    杜榆看那馄饨一个个都很饱满,就是这个时候是冬天,没有香菜等在上面撒上一层,不然味道会更好。

    一碗馄饨两文钱,杜有忠要了七碗,一人一碗,花了十四文钱,务必让大家都吃好吃的痛快了。

    “大哥,我和老五吃一碗就成了,不用那么多的。”这太花钱了。杜有德觉得有些心里不安。

    杜有忠笑道:“没事儿,尽管吃,今天娘给的钱够多,大哥请你们,还不让你们吃饱哪里能行?”

    杜榆也忙说道:“对啊,四叔五叔,我都能吃一碗,你们还没有我吃的多啊。”

    “我也能吃一大碗呢。”杜二郎紧跟着说道:“四叔五叔,咱们都吃一大碗。”

    大家说着,杜有德也不再推辞,吃起了馄饨来,这混度皮薄馅儿多,两文钱绝对值当。

    杜榆他们几个都吃的肚儿圆,现在逛街当消食了。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灯笼这个时候,都点了起来,看起来,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有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还猜起了灯谜,杜有忠是读过书的,连杜大郎也是识字,所以猜起灯谜来,也不是难事儿。有的人不识字,可是旁边有给念谜语的,很多都是乡村的那种灯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