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异世龙蛇 >

第127部分

异世龙蛇-第127部分

小说: 异世龙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若能完全落实,此略可得完胜,几乎无大风险。”陶国国君笑道:“寡人也再无任何疑问,天下间恐怕也再无此等好做的生意了。”

    “诸位国君、大夫,你们如何看?”王越又看向其他淮上贵族,其皆言无疑问。

    于是王越最后看了看几案上近来花费了他无数精神的战略计划,道:“既是淮上贵族再无任何疑问,此次我联军北上之计划就此确立,接下来就全靠各位一齐努力将其化为现实了。”

    最后一番与淮上贵族之议,将战略计划议定,联军动向就再无疑问。

    散会之后,各国君、大夫们就各自回到自己所负责的诸部开始准备,此次北进之前,却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登坛拜将,于三千乘兵车三十万武士、武卒面前正式确立王越于此联军的绝对权威。(未完待续。)

第五章 铸神() 
登坛拜将乃是当世武人至高之荣誉,其礼绝不容轻忽,淮上贵族们自散会后就开始准备,先是调集数千民夫连夜于越发扩大之校场中心修筑土石高台为坛,其各自也在第二日行斋事。

    所谓斋者意即“整和齐”,行此事乃当沐浴全身更换新衣礼服,不饮酒不吃荤,不与妻妾同寝,减少一切娱乐活动,借此达到身体、精神以及身外之整、之齐。

    对此,王越身为主角,也自当不例外。

    登坛拜将的荣誉他不甚看重,于他而言,更重要的是有三十万以上的人于此场合对他高强度的认可、认同,试想龙巢湖神仅数万信众,就铸就了神位,今日此等强度的认同之力,不利用一番岂不是太可惜。

    正好王越近来于神位上已颇有些想法,却是正好可以验证。

    于是登坛拜将一日前,他几乎放下了手中一切其他杂事,将身心皆调整至最于最巅峰状态,迎接此日的到来。

    第三日清晨,天色微亮,暗淡的月亮还未彻底沉入大地,东方天际已经隐约泛出一缕金黄。

    帅帐前,联军中最为强大的超阶武士以及无当军中武士、淮伯神庙祭司,都在列队等待。

    旁边是一尊虎式流铜鼎,内里焚烧着香草,香烟袅袅在其上升起,弥漫整个帅帐周围。

    “大将军,吉时到了。”一位淮曲祭司朝帐内喊着,随即远处成排左右散开的乐士,打钟的打钟,击缶的击缶,敲罄的敲罄,弹琴的弹琴,鼓瑟的鼓瑟,片刻之间丝竹曲乐已经响起来。

    帐中,王越一身虎肩青铜甲衣,外套黑色战袍,身背朱红的披风,却是英武不凡、顾盼生威,听着淮曲祭司的喊声,他徐徐自主案前起身,跨步出得帐门,早有一辆六马的铜车在前等候。

    “请大将军上车。”淮曲祭司大呼声中王越上车,赵午和申到一左一右同乘,赵午背弓按剑,申到立于车前,挥前一鞭,六马得得得的就徐徐前行,列队等候的武士们左右齐齐跟上。

    一路徐行,不时就有大夫自前方步行加入其中,到得最后,淮上五国君王及淮伯都出现在队前,为此战车前导开路,一路穿过中军诸帐,终于到得校场。

    此时校场在一番休整下比之来时又大了许多,整体为正方以横竖中线划分为四个片区,每个片区皆有七八万武士、武卒合击三十万人密集的列队等候,见得车来,瞬息间校场上无数武士、武卒齐呼。

    “万胜!万胜!万胜!”

    王越立于车上,才一至此,就感此万胜山呼扑面,夹杂着无匹强大的意志,更隐隐沟动天地间某股冥冥汇集成河流汹涌而来,只冲的他仿佛身心都要为之颤栗。

    他深吸了一口气,自那冥冥的意志中,恍惚跨越了时间长河,看到许多年前一个类似却更为隆重的场景,诸侯牵马、天子执鞭、神祗以为前导,上万乘兵车山呼海啸齐呼万胜。

    这是此世成天子拜将的影像啊。

    于此恍惚间,万胜之山呼已停,车已顺其南北纵线空出的道路行至连夜赶工的土石高台之前,王越再看向左右,只见无数双激动的眼睛,放出火热的眼神,四面八方射落而来,好像要将他点燃成火炬。

    “请大将军下车登坛。”随行的淮曲祭司高呼着。

    王越负手而出,缓步踏着阶梯,徐徐沿之而上,大风吹拂,掣起他身后朱红披风烈烈作响。

    等到上得近三层楼的高台,整个校场武卒皆可将他仰望。

    淮曲祭司夹杂着无比久远混沌苍茫的声音,开始颂唱成天子伐象之《成誓》。

    “万胜!万胜!万胜!”随之,山呼海啸般的万胜声再起。

    此礼之后,五国君王和淮伯在高台下列队,六位武士各自托着一个铜制托盘,托盘上都有着一枚虎形青铜小印,这些就是五国将印、帅印,最奇特的一枚旋龟状的是淮伯之神印。

    随着五国国君和淮伯双手自托盘中接过小印,登坛拜将中最为隆重的授印礼到来了。

    淮伯在前,五国国君在后,无比庄严肃穆,迈着高贵优雅的步伐,在万众瞩目中开始登坛。

    “蛇余越,此次联军北上,就拜托公子了。”登坛后,淮伯率先行至王越身前,一声拜托,手捧神印,躬身俯首,重重一礼交托于王越身前,其余国君随即跟上,皆是大礼托印。

    王越却推让道:“蛇余越何德何能能受此大印?”

    于是淮伯及诸国君再拜请托,如此三辞三让,王越终“勉为其难”自淮伯及五国国君中接过将印,在淮伯及各国国君簇拥下,一枚一枚的将将印高高举起,示与下方联军武士、武卒看,每一枚将印之举起,就引起下方一阵山呼。

    此等拜将大礼,无论是君王前导,还是三次请托,皆是于万军中将大将军之位衬托至极高极重之境,而将印的请托,更代表着一国军士大权的交托,完成交托后,王越名正言顺的成为淮上五国军士最高长官。

    接连举起六枚印章,迎接六次山呼,主持大礼的淮曲祭司通过随各军之祭司传信,又大呼主持,引领着高台周围数十万武士、武卒朝王越这位淮上大将军行参拜之礼,如此三拜方自礼成。

    登坛拜将之礼,至此而结束,当然如果按照程序,这时是该结束了。

    但王越却出人意表的将六枚小印都捧于手中,再次高举起来。

    “蛇余公子,礼已经成了。”簇拥于一旁的庸王小声提醒着,其他君王也是颇为诧异,但淮伯看着王越此番动作却是一惊,随即目光一凝,不由深吸了一口气,道:“蛇余公子,你这是……”

    王越对淮伯笑着点了点头,刹那间就有不尽的威严自他身上散出,隐隐当日执法之申到有些近似,却更有一种说不出的玄妙在其中,淮伯感知中他隐然已经和这整个联军所有人成为一个整体。

    再不用去细感,淮伯就已经知道,王越身上已经发生了某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此变化之后,除却没有铸就一个强大的神祗真身,以及神力积累远不及他这等老牌神祗外,于位格上已然与他平齐了。

    淮伯无论如何也是没想到,王越竟是借此登坛拜将之机铸就了神位。

    随即微微一叹,这是否太冒失,太过于急于求成了呢?没有任何造势与准备,仅是借登坛拜将数十万联军汇集过来的某种认知铸就出的神位,能是什么神位?神位能转化的神力领域又当如何?会有何限制?

    如果此认知中不能诞生出强大力量,又或者限制巨大,则此神位哪怕成就了,也是个废物神祗啊。

    这种事又不是没有,事实上他看的太多,在数千年前,不明神祗神位及领域奥妙,许多存在匆匆铸神多是此类,可是除却少部分铸就了强大而存活至今,其余已尽淹没于时间长河里。

    但淮伯稍稍一思就想到,以淮上联军认知构筑的神位,必定是与联军相关,无论如何其力量对整个联军乃至此次北上与蔡国决战都必定有所助益,这却总归不是坏事,再说王越虽无神祗真身,但有本体,此神位若是不行,大不了将来想办法散去,然后再借蛇余一国之力重铸其他就可,这过程中也不过是精神本源受创,无非是花些时间调养罢了。

    于是,王越在此时铸神也就可以理解,淮伯只当他是在为此次北上战事做准备。

    两人之对视,只是几个呼吸间,王越高举将印,并未做太多事,只是高声朝下方喊了声“万胜”,便结束了此次登坛拜将之礼,随之借此仪式之聚兵接连对精锐联军一部作安排,先让暂作精锐联军百夫长的无当军士退出各训练队伍,又将教导队武士分派替换他们,只待再整合几日成型他便会率此军出兵北上。

    等到这一切都做完,王越及淮上贵族都渐渐离场,淮伯却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天下任何神祗其力量来源于人心之肯定认知,但凡拥有神位者,无不希望自己的名号及能为被传的越广越好,如此方能收获更多的认知源源不断靠神位转化为更强大之神力,可是今日王越神位既已铸就,却竟是全无半分宣扬之举动,这却是万分奇怪之事。

    他有心去了解,但诸神祗之神位核心奥妙,关乎一位神祗存在之根本,乃是要害所在,两人哪怕是盟友却也是不便问询,便只得将此疑惑压在心底了。

第六章 吴家() 
登坛拜将之大礼后几日,由淮伯定下了个好日子,于拜将后第四天,王越统帅划归精锐的十万新军就在淮上未随行贵族的送别下准备起行。

    其实如是赶时间,第三天就可出行,非得选个好日子也是无法。

    这个时代的人就信这一套,似乎觉得不选吉日之出行,就是失败之预兆,而吉日出发能得天保佑,有助于战事,但到底有没有呢?当然有,因为他们信这一套,于吉日出发就可增加上到国君、大夫下至武士武卒们的信心,对于军心、士气大有助益,反之则必定跌落。

    有鉴于此,王越也自不会反对,于是第四日就第四日了。

    难得的是拜将后的三天里,有过一阵阴雨,到这一天雨过天晴,却果是个吉日。

    见此天气,各位淮上贵族许多面临决战大国时骨子里的惴惴都消失了,个个似乎都是信心十足,俨然有此吉日保佑,淮上联军此次北上必定大捷归来。

    如此,王越只能感叹吉日的厉害了。

    于是就在这吉日里,十万大军在一番救援申国、收回故土、保卫淮上誓师后,与相关随军民夫在军营外徐徐拉出了一条绵延近二十里的长龙向北而去。

    大军之行进浩浩荡荡,速度只能称的上不疾不徐,却是和许多电影电视中大军奔跑着前进完全不同,按照这个前进速度,一天行军能走个三四十里地就已经是顶天。

    但王越却知,这实际上已经是不慢了,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快。

    换成组织的不好的,又是如此大规模的军队,早上起营就是小半天,没走多少路就到午食,用完午食再起营走不得多远就是傍晚,于是须提前安营扎寨再就晚食,一天行军不到二十里地的都是有之。

    如果再碰上些什么问题,就更不消说了。

    而且,在此行军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诸如这夏日炎热,长途行军的武卒会否中暑病倒,这个问题若不考虑,指不定行军就将军队行垮了的,另外更还须在长途行军中注意保持武卒之体力。

    不比火器时代士兵们扛着枪一路小跑一百里地,上战场只须手指一动扣动扳机就能杀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靠的就是近身全力搏杀,体力都拿去奔跑赶路去了,一旦上了战场不是等着被人杀么?

    古代有个成语叫以逸待劳,说的就是坐等敌方长途行军而来,再以自身之整装攻敌之疲,这样己方无论是精神还是体力上都可大占优势。

    最后还有个关键问题,后勤能否跟得上。

    如此,基于这种种原因,此世多数大军是玩不了急行军的。

    “大兄,这就是地主祭司来消息中以一敌十破暨南大夫蛇余公子训出来的武卒?比起我们的武卒可是差的远了。”大军前行,旁侧过路的村邑里,夹杂在村民、客商中,一位武士看着这长长的队伍不屑道。

    他的一侧,站着的是一个年约四十几许近五十的中年男子。

    此人一身商人打扮,却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了眉目间不自然流露出来的狠厉和周身弥漫的行伍气息。

    男子微微点头,道:“虽比不上,但我们绝不可小看,你看这如此庞大的大军行进,能于此等速之下,都保持着井然有序,似乎隐隐成战阵,此等军容天下除却陈国外,还于哪里可见之?”

    “有此军容,这只军队只须经历几次战场,就是一等一的强军了,如果再配得击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