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马车夫-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西哥两地每年提供三万匹战马,四万匹挽马,加上这奴儿干地区原本是海西女真和北山女真的放牧区,自从他们南迁后,这里野马群很多,每年都能捕获几千匹甚至上万匹。
达摩基一听,心中凉了一大截。对于舰长的话,他不能全信,但是也信了九成。毕竟实实在在的战马在草原上跑着呢,不由得他不相信。
这达摩基自小就跟战马生活在一起,他太了解马的特性了。岸边上的各种战马,他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品种,质量优劣如何。
无疑,这些战马都是欧洲强国使用的上等军马,从欧美流行的安达卢西亚轻型战马,到几乎要绝种的贝尔修伦重型战马,从墨西哥轻型挽马,到英国夏尔重型挽马,几乎囊括了全世界的全部优秀战马于此。
更要命的是,东方人体重轻,即使使用安达卢西亚轻型战马,同样可以装配重骑兵的盔甲和武器,且不影响战马的机动能力。
达摩基深知这一点,因为他们哥萨克人就是因为混合了欧洲白人和亚洲蒙古人的血统,使得体重低于正常欧洲人,这样他们使用产于顿河流域的欧洲战马,才最终造就了哥萨克龙骑兵的强大存在。
如今大明帝国大规模饲养欧洲战马,他们意欲何为?这些战马不会用来观赏的吧!
达摩基心中第一次生出了恐惧,他知道大明帝国的人口是多少,这个战争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将会是多么的可怕。
这时,兵舰已经过了恨古河,进入莽哥河(黑龙江),江面上的兵舰也越来越多,每隔着半个小时就会碰到一艘兵舰。
怀着忐忑复杂的心情,达摩基一行人抵达了黑龙江入海口处的奴儿干城。
早有人通报了奴儿干守备司令韩冰少将。
韩冰得知有外人进入极北军马场范围后,顿时大吃一惊。虽然不是满清的细作,但是俄罗斯人跑到远东来定然不是什么好事。
韩冰推迟了跟达摩基的会见,先行跟接待达摩基一行人的舰长会面,了解了他们的情况之后,韩冰于下午举行了欢迎宴会。
达摩基没敢说他们的真正来意,只是说他们获准进入这里放牧。
是谁批准他们的?韩冰不需要对方回答,心中已经了然,除了皇太极没有别人了。
“我想你们不用再往东走了!”韩冰说道:“从这里往东五十里就是大海了!再说了,严格的说,你们没有大明帝国开据的官方路引,翻越了黑山就触犯了大明帝国的法律!”
达摩基顿时愕然,手下人一阵紧张。
这时韩冰笑笑说道:“不过你们情有可原。眼下正是非常时期,大明帝国以前跟满清叛逆交战不利,导致这个地区国土沦丧,这不能怪你们。不过,眼下奴儿干地区已经恢复大明帝国的正常秩序,你们就不可以继续往东走了!”
达摩基点点头,说道:“我们不过是来游玩一番,既然东面已经是大海了,那么我们也就不过去了,这就原路返回!”
韩冰留达摩基住了一天,补充了给养,顺便带着他到海边看看,了却他的心思。
第二天,达摩基一行人原路返回,韩冰派出兵舰送行,并派出一个侦察连悄悄跟着他们。
送走俄罗斯人,韩冰召集部将开会。
俄罗斯人发现了军马场,他们既然能够抵挡这里,说明满清那边已经跟他们达成了协议,这才放他们过来。这说明辽东都督府在此建立军马场的消息很快会传到皇太极的耳朵里,军马场的战备任务将变得紧张起来。
韩冰于是派出专员携带他的信件返回辽东都督府,向总参汇报这里发生的情况,请总参及早做出部署。
那边,达摩基一路返回外兴安岭下的兵站,立即写信给雅库茨克城的哈巴洛夫司令官。他在信中写道:
“尊敬的哈巴洛夫司令官,先遣兵团达摩基少校向您致敬。按照您的命令,我率领五百勇士一路向东挺近,如今抵达距离雅库茨克城三千里外的你蛮河兵站。感谢上帝,我们已经向东开辟了三千里沃土。但是我不得不告诉您的是,我们遇到了麻烦,一个巨大的麻烦。”
达摩基继续写道:“远东的战局不像您说的那样,满清的皇帝皇太极并没有想象中的厉害,至少大明帝国已经开始反击了。我们在你蛮河以东八十里外的恨古河上碰到了大明帝国的兵舰,该死的他们已经把兵舰开到这里来了。他们已经恢复了奴儿干地区的统治权,并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庞大的军马场,里面都是来自欧洲和美洲的上等战马,多达十万匹。他们想要干什么?我想您已经明白了。我们找到了出海口,就在奴儿干城以东几十里外就是大海。是的,我看见大海了,很壮阔,希望帝国大军早日东进,夺取这个出海口,以及沃野万里的广阔平原。”
看了看外面,达摩基继续写道:“这些大明帝国的军人很强大,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火枪里威力。他们有西班牙、英国、法国、瑞典、挪威等强国作为盟友,这是真的,我可以看见他们火枪上的西班牙文字。我对帝国跟满清结盟现在保留意见,希望您能够注意到这里的变化。好了,就写到这里吧!尊敬的司令官搁下,我不得不停止,因为外面的明军侦察兵已经跟过来了,外面不得不放弃这座兵站,您能够理解的,这里是大明的国土,他们有权这么做。敬礼,上帝与你我同在。”
写完信后,达摩基派人骑着快马送往大本营,而他则带着剩下的人离开兵站,进入外兴安岭,带着韩冰派来的侦察连官兵们兜圈子。
※※※※※※※※※※※※※※※※※※※※※※※※※※※※
邓浩楠南下剿匪的消息传回沈阳,皇太极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局势和部署战略战术行动。
自从辽沈大战之后,满清遭到重创,辽东半岛大部分被辽东军夺回去,都城沈阳三面被围,形势险峻。
虽然俄罗斯帝国已经将五十门守城重炮和五千支火枪送了过来,沈阳城防得到了加强,但比起辽东军的扩张程度却是差远了。
辽西十几万军队经过辽沈大战之后,如今全部换装了辽东都督府下发的军装和武器,吃着辽东都督府的军饷和粮草,跟以前相比,那简直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上至军官将校,下至士兵伙夫,心无不向往着辽东都督府。
用他们的话来说,跟着辽国公邓浩楠,不愁没前(钱)途。
皇宫议事厅,代善、阿敏、多尔衮、范文程、耿仲明、孔有德等人齐聚一堂。
阿敏首先发话,“大汗,辽东军抽调十万人南下剿匪,那么辽东防御定然空虚,正是我们出兵给阿济格和莽古尔泰报仇的好机会!”
代善、孔有德等人附喝,范文程、多尔衮等人默不吭声。
皇太极看向范文程,后者于是说道:“邓浩楠难道会放弃辽东都督府的基业不顾,大老远的南下去剿匪吗?”
一句话顿时令室内的空气凝住。
是啊!放着自己家不守,跑去管别人的闲事,这不像是邓浩楠的作风啊!换了谁也不会这么干吧!
多尔衮问道:“范大人的意思是邓浩楠这次南下剿匪有诈?”
“他那次行动没有诈?”
代善深受其害,这是顿时回过味儿来。之前多次被邓浩楠算计,如今代善如同惊弓之鸟一般。
多尔衮说道:“这次细作回报,邓浩楠的确抽调军队南下剿匪。那白莲教聚众百万,就是一百万头猪,邓浩楠也得派十万人才能抓得过来吧!”
范文程点点头,道:“没错!邓浩楠南下剿匪是真,但是我怕他在兵力上有水分!这十万人或许是真的,但绝对不是精锐,最多只调走了五万精锐,其他以新兵补充!”
皇太极眉头紧锁,问道:“也有可能是他准备孤注一掷,调集精锐全力对付白莲教,意图短时间内平叛,这样在我们没有动作之前,他就可以结束战斗,将主力调回!”
范文程愕然,看皇太极的意思,他心中已经准备开战了。
到底劝不劝?范文程心中犯了嘀咕。最近皇太极性情阴晴不定,已经杀了好几个啰嗦的官员。对于范文程来说,明哲保身一直是他的座右铭。
“大汗这样分析也有几分道理!”
代善说道:“辽东军精锐在哪里,我们只需要一试便知!”
皇太极点点头,道:“代善听令,命你带兵攻打东宁卫,试探敌人虚实!”
代善领命。
第二天,代善起大军两万,带孔有德汉军三万,携带二十门大炮兵发东宁卫。
两天后,代善在东宁卫北城发起攻击。东宁卫守军奋起还击,但是有上峰命令,城头大炮卸下了一大半,只保持跟敌人对等炮击水平,同时禁止出城追击敌军。
这样一来,比起以前几十门大炮齐射的壮观场面,如今东宁卫守军只用二十五门火炮在北门和敌人对轰。
代善试探了一番之后,急忙回报给皇太极。皇太极闻言大喜,判断辽东军主力不在,城中火炮被运走。
皇太极于是要下令调集全部主力,猛攻东宁卫,夺回东宁,解沈阳之围。
范文程知道这次试探绝非那么简单,对方很可能给代善下了套,故意示弱。一旦皇太极猛攻东宁卫,守卫沈阳的兵力减少,敌人若是分兵来攻岂不是糟糕!
“大汗!”范文程出列说道:“启禀大汗,眼下既然辽东军主力南下,我们不如令蒙古各部会盟,从长城叩关而入,直接杀入北京城!”
多尔衮问道:“不先解开东宁,却要绕道蒙古入关,这是什么算盘?”
范文程说道:“上次大战时,以邓浩楠的实力,他早就可以攻破沈阳,但是他却没有那么做!因此,微臣认为邓浩楠时想借我们去威胁大明朝廷。如果我们败了,对于大明朝廷来说,邓浩楠无疑是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邓浩楠不想打破这个平衡,因此他选择跟我们罢兵!如果我们趁机反击,邓浩楠定然放弃南下,回师辽东,那样对我们的安全更加不利。”
皇太极点点头,道:“范爱卿所言甚是!明廷刚刚经历了长城九镇叛乱,三边总督杨鹤带走了大部分兵力在陕西剿匪,他儿子杨嗣昌在江西又折了十万禁军,现在明廷京师兵力不及十万,长城各镇除了辽东镇外,其他各镇兵力不足,且长城年久失修,正是我们破关之时!”
阿敏道:“大汗早就部署了这个计划,只是一直未有机会实行,如今正是天祝我们,大汗带领我们定然能够攻破北京!”
皇太极很是高兴,于是下令道:“传令下去,通知蒙古各部在哈刺嗔会盟!”!~!
┏━━━━━━━━━━━━━━━━━━━━━━━━━┓
┃∷书∷书∷网∷∷∷∷∷∷∷∷∷∷∷∷∷∷∷∷∷∷∷┃
┃∷∷∷∷∷∷∷∷∷∷∷∷∷∷∷∷∷∷∷∷∷∷∷∷∷┃
┃∷W∷W∷W.S∷H∷U∷S∷H∷U∷W.C∷N∷┃
┃∷∷∷∷∷∷∷∷∷∷∷∷∷∷∷∷∷∷∷∷∷∷∷∷∷┃
┗━━━━━━━━━━━━━━━━━━━━━━━━━┛
第275章开启宝藏
满蒙联军会盟哈刺嗔时,大明帝国的权利中心——直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邓浩楠离开直隶南下剿匪,使得直隶最大的权力秤砣离开天平,顿时令原本微妙的局势失去平衡。
邓浩楠不在直隶,黄立极等内阁大臣失去了攻击目标,内部矛盾重新提上日程,来宗道和叶向高一系官员转为对付黄立极、李国一系官员。
外廷如此,内廷同样如此。皇后张嫣示弱内廷,交出司礼监掌印,退居深宫不问朝政。总管太监李小六奉行邓浩楠的计策,凡事询问成妃和容妃,导致二妃为争夺内廷权力而决裂,转为互攻对方。
京师一片混沌,每天都弄得鸡飞狗跳,好像一个巨大的菜市场一般。
然而,不论外廷和内廷都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真正的天启皇帝。
锦衣卫统领唐镜一直没有放弃救醒天启皇帝的念头,带领心腹手下一直在全国各地寻找名医。
终于,唐镜在峨眉山下找到了世外高人名医王明,并悄悄带回京城给皇帝看病。
“神医!”
唐镜急切的问道:“皇上怎么样了?”
王明有七十岁了,摸着长长的山羊胡儿,闭目沉思,许久方才睁眼回答。
“疾入骨髓,能够撑到现在已经是神仙显灵了!”
唐镜顿时恼火,恐惊到皇帝,忍着怒气压低声音道:“半年以前,辽国公进献仙药,治好了皇上浑身浮肿的病,但是却令皇上神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