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01老子河上公注 >

第8部分

01老子河上公注-第8部分

小说: 01老子河上公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契第七十九 
  和大怨,――殺人者死傷人者刑以相和報。   
  必有餘怨,――任刑者失人情必有怨及於良人也。   
  安可以為善。――言一人吁嗟則失天心安可以和怨爲善也。   
  是以拢藞套笃酰D―古者拢藞套笃鹾戏乓病N尬臅煽唐鹾戏誀懶乓病!  
  而不責於人。――但刻契之信不責人以他事也。   
  有德司契,――有德之君司察契信而已。   
  無德司徹。――无德之君背其契言司人所失。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无有親疏唯与善人則与司契者也。                    
独立第八十 
  小國寡民,――拢穗m治大国犹以爲小儉約不奢泰民雖杏倘艄焉俨桓覄谥病!  
  使有什伯――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貴賤不相犯也。   
  人之器而不用,――器謂農人之器而不用不征召奪人良時也。   
  使民重死――君能爲民興利除害各得其所則民重死而貪生也。   
  而不遠徙。――政令不煩則安其業故不遠遷徙離其常處。   
  雖有舟轝,無所乘之、――清静无爲不作煩華不好出入游娯也。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无怨惡於天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去文反伲盼奁垡病!  
  甘其食,――甘其蔬食不漁食百姓也。   
  美其服,――美其惡衣不貴五色。   
  安其居,――安其茅茨不好文飾之屋。   
  樂其俗,――樂其伲又撞晦D移也。   
  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相去近也。   
  民至老,不相往來。――其无情欲。                    
顯伲诎耸弧
  信言不美,――信者如其實不美者朴且伲病!  
  美言不信。――滋美之言者孳孳華詞不信者飾僞多空虚也。   
  善者不辯,――善者以道修身不采文也。   
  辯者不善。――辯者謂巧言也。不善者舌致患也。山有玉掘其山水有珠濁其渊辯口多言亡其身。   
  知者不博,――知者謂知道之士不博者守一元也。   
  博者不知。――博者多見聞不知者失要真也。   
  拢瞬环e,――拢朔e德不積財有德以教愚有財以与貧也。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爲人施設德化己愈有德。   
  既以與人己愈多。――既以財賄布施与人而財益多如日月之光无有尽時也。   
  天之道,利而不害。――天生万物愛育之令長大无所傷害也。   
  拢酥溃瑸槎粻帯(D―拢朔ㄌ焖懟墒戮筒挥胂抡γ誓苋渎}功也。   
  河上公注終。                    
老子河上公注全文(简体版)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 
  东莱先生吕祖谦重校正   
  老子河上公注全文 
  〖作者〗河上公   
  先据四部丛刊影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録原文,再据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経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8月版)録校语,但王氏所校并未全録,仅録有关文义者。王氏所用底本为影宋本。即四部丛刊影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剣楼藏宋建安虞氏刊本。此本注中原含有王弼注与唐玄宗注,王氏校理时除去。   
  王氏校雠所据本 
  广明本,唐广明元年刻老子道德経幢,原在江苏泰州,后移置镇江焦山定慧寺。 
  敦煌唐写本,S477号。 
  敦煌唐写本,S4681,P2639号。本为同一卷子撕裂为二。 
  敦煌唐写本,S3926号。 
  敦煌唐写本,日本四天王寺大学藏本,西域考古図谱收録本。 
  四部丛刊影印本。 
  天禄本,天禄琳琅丛书影印宋刘氏刻本。 
  道藏本,道藏所收。避宋太祖讳。 
  顾本,道藏顾欢道德真经注疏。 
  强本,道藏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集注本,道藏中道德真经集注,题'唐明皇,河上公,王弼,王方(加雨头)注'。 
  刘本,道藏刘惟永道德真经集注。 
  范应元本,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续古逸丛书影宋本。 
  取善集,道藏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 
  彭耜本,道藏彭耜道德真经集注释文。 
  陈景元本,道藏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危大有本,道藏危大有道德真经集注。   
  老子道德经序   
  太极左仙公葛玄造   
  老子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歴天地,终始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极乎无极,故无极也。与大道而伦化为天地而立根,布气于十方,抱道德之至淳浩浩荡荡不可名也。焕乎其有文章,巍巍乎其有成功,渊乎其不可量,堂堂乎为神明之宗,三光持以朗照天地禀以得生乾坤运以吐精高而无民,贵而无位,覆载无穷,阐教八方,诸教八方诸天,普弘大道,开辟以前,复下为国师,代代不休,人莫能知之。匠成万物,不言我为,玄之德也,故众圣所共尊,道尊德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惟老氏乎。周时,复托神李母,剖左腋而生,生即皓然,号曰老子,老子之号,因玄而出,在天地之先,无衰老之期,故曰老子。世人谓,老子当始于周代,老子之号,始于无数之劫甚,窈窈冥冥,眇邈久远矣。世衰大道不行,西游天下,关令尹喜曰,大道将隠乎,愿为我著书,于是作道德二篇五千文上下経焉。夫五千文宣道德之源,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天人之自然経也。余先师有言,精进研之,则声参太极,高上遥唱,诸天歓楽,则携契玄人,静思期真,则众妙感会,内観形影,则神气长存,体洽道德,则万神震伏,祸灭九阴,福生十方,安国宁家,孰能知乎。无为之文,夸之不辱,饰之不荣,挠之不浊,澄之不清,自然也,应道而见,传告无穷,常者也。故知常曰明,大道何为哉,弘之由人,斯文尊妙,可不极精乎。粗述一篇,唯有道者宝之焉。   
  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汉孝文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常读老子道德经,文帝好老子之言,诏命诸王公大臣州牧二千石朝直众官,皆令诵之,有所不解数句,天下莫能通者,闻侍郎裴楷说河上公诵老子,乃遣诏使,赍所不了义问之。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也。文帝即驾从诣之,帝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也。子虽有道,犹朕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乎。朕足使人富贵贫贱。须臾河上公即拊掌坐跃,冉冉在虚空之中,如云之升,去地百余丈而止于玄虚,良久,俯而答曰,今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陛下焉能令余富贵贫贱乎。帝乃悟之,知是神人,方下辇稽首礼谢曰,朕以不德,忝统先业,才不任大,忧于不堪,虽治世事而心敬道德,直以暗昧,多所不了,惟蒙道君弘愍,有以教之,则幽夕睹太阳之曜光。河上公即授素书老子道德经章句二卷,谓帝曰,敦研此则所疑自解,余注是经以来,千七百余年,凡传三人,连子四矣,勿示非其人。文帝跪受经,言毕,失公所在。论者以为,文帝好老子大道,世人不能尽通其义,而精思遐感,上彻太上,道君遣神人,特下教之,便去耳。恐文帝心未纯信,故示神变以悟帝意,欲成其道真,时人因号曰河上公焉。   
  (刘按,关于此序,日人多有研究)   
  提要   
  《老子注》二卷,旧本题河上公撰。晁公武《读书志》曰:太史公谓河上丈人通《老子》,再传而至盖公。盖公即齐相曹参师也。而葛洪谓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汉孝文时居河之滨。侍郎裴楷言其通《老子》,孝文诣问之,即授《素书道经》。两说不同,当从太史公云云。案晁氏所引乃《史记·乐毅列传赞》之文,叙述源流甚悉。然《隋志·道家》载老子《道德经》二卷,汉文帝时河上公注,又载梁有战国时河上丈人注《老子》经二卷亡。则两河上公各一人,两《老子注》各一书。战国时河上公书在隋已亡,今所传者实汉河上公书耳。明朱东光刻是书,题曰秦人,盖未详考。惟是文帝驾临河上,亲受其书,无不入秘府之理,何以刘向《七略》载注《老子》者三家,独不列其名?且孔颖达《礼记正义》称马融为《周礼注》,欲省学者两读,故具载本文,後汉以来,始就经为注。何以是书作於西汉,注已散入各句下?《唐书·刘子玄传》,称《老子》无河上公注,欲废之而立王弼。前此陆德明作《经典释文》,虽叙录之中亦采葛洪《神仙传》之说,颇失辨正,而所释之本则不用此注而用王弼注。二人皆一代通儒,必非无据。详其词旨,不类汉人,殆道流之所依托欤?相传已久,所言亦颇有发明,姑存以备一家可耳。   
  老子道经   
  体道第一(唐以前本无此章名)   
  道可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非自然长生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1,刘本当以作常以。   
  名可名。――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1,刘本高世作万世。   
  非常名。――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鸡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闲,内虽昭昭,外如愚顽。   
  无名天地之始。――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1,道藏本道本作道之本。顾本,强本无'本也'二字。   
  有名万物之母。――有名谓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阴阳有柔刚,是其有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也。1,有阴阳的有字,据顾本补。2,道藏其有名作其名。3,强本天地含气作天地合气。4,道藏成熟作成就。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要也。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一出布名道,赞叙明是非也。1,道藏作'则以观道之要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1,同出人心,道藏作'谓同于人心',顾本作'同出人之心也'。2,所名各异,道藏作所名曰异。3,名无欲,名有欲,顾本作无欲,有欲。4,强本此段作'有欲无欲,同出人心。无欲长存,有欲亡身,故异也。'   
  同谓之玄。――玄,天也。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也。   
  玄之又玄。――天中复有天也。禀气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污辱则生贪淫也。1,污辱,道藏本作浊辱,顾本作浊厚。   
  众妙之门。――能知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戸也。1,除情去欲,道藏无去字。2,是谓一句,道藏本作'是谓知道要妙之门也',顾本作'是谓知道之门也。'   
  养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自扬己美,使显彰也。1,集注本使作便。   
  斯恶已。――有危亡也。1,集注本作'有粗玉也'。   
  皆知善之为美。――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人所争也。   
  故有无相生。――见有而为无也。   
  难易相成。――见难而为易也。   
  长短相形。――见短而为长也。1,道藏本作见短之相形也。   
  高下相倾、――见高而为下也。   
  音声相和。――上唱下必和也。   
  前后相随。――上行下必随之也。1,刘本随作倾。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以道治也。   
  行不言之教。――以身率导之也。   
  万物作焉而不辞。――各自动作,不辞谢而逆止。1,影宋本原作动也。道藏本作动作。   
  生而不有。――元气生万物而不有。1,意林和强本此句作元気万物而不有也。   
  为而不恃。――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强本作不恃其报,道藏本作不望其报,意林作不求其报。   
  功成而弗居。――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1,弗居,道藏作不居。   
  夫惟不居。――夫惟功成不居其位。   
  是以不去。――福德常在,不去其身也。此言不行不可随,不言不可知矣。上六句有高下长短,君开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变,无不动乱。1,矣,只有刘本作矣,影宋本等作疾。2,君,道藏本作若。   
  安民第三   
  不尚贤。――贤谓世俗之贤,辩口明文,离道行权,去质为文也。不尚者,不贵之以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