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加拿大通史简编 >

第37部分

加拿大通史简编-第37部分

小说: 加拿大通史简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权限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在联邦与各省的战时税收协定即将期满之际,麦
肯齐·金及其助手们已在悄悄地着手制定新的财政规划。起草了基于财政需
要的全国调整让度方案。同时,著名的 
1940年报告对鼓励一种至高无上的现
代加拿大国家领导权仍起着重要作用。即如皇家委员会所建议,并在战争期
间被广泛接受的那样,由联邦政府掌握所得税、私人和公司税及遗产税。当
然,保持适当的社会服务和公共投资的任务也相应地落到联邦政府肩上。1945
年 
8月,在渥太华召开了一次自治领——省会议。这是自 
1941年会议流产以
来的第一次。会上,联邦政府代表提出所准备好的方案,马上引起中央大省
的反对。魁北克和安大略省代表均表示拒绝。安大略省代表还提出一个详细
的反建议。后来,在 
1946年 
4月重新召开的会议上,联邦政府经过修改的计
划仍然未获一致通过。这样,联邦政府被迫放弃全面社会保险方案。翌年,
联邦政府只提出一系列有限方案,即由联邦政府掌握大部分税收。该方案最
终获得各省的勉强通过。除此之外,英裔与法裔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以及
各个党派和利益集团之间又开始互相猜疑,彼此攻讦。

然而,战前那种新党林立、政见纷呈的局面,在战后年代没有重新出现。
萧条年代和大战之初的那些“第三党”都已黯然无光。社会信用党的影响范
围从未超出阿尔伯达。魁北克的极端民族主义组织已明显衰落。平民合作联
盟在战争年代夺取了萨斯喀切温的政权,并成为安大略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内的主要反对派,但在战后年代也日趋涣散。的确,当政的自由党比高喊改
革口号的在野党有更多的机会采取深得人心的福利措施。在对英属北美法案
作了必要的修改以后,加拿大从 
1941年开始实行全国失业保险法。3年后,
联邦议会又实行规模更大的对 
16岁以下少年儿童发放家庭补助的计划。战争
结束以后,为对付预料中的战后衰退,联邦政府将推出更为雄心勃勃的综合
性保险和公共投资计划。

与上次大战结束时的普遍狂欢形成对照的是,加拿大在全世界庆祝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的喜悦中却表现得郁郁不乐。这部分可归因于加拿大在战后和
平规划中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

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几次重要的盟国首脑会议对战后世界所作
的安排,曾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在
筹办战后国际组织方面,同样发挥主导作用。加拿大作为联合王国的自治领
无缘跻身其列。加拿大朝野各界对这一国际现状既不满足又无可奈何。这种
心态在麦肯齐·金对哈里法克斯勋爵预言战后世界的演说所作的反应中可见
一斑。1941年 
1月英国驻美大使哈里法克斯在多伦多发表了一篇颇具政治现
实主义色彩的演说,声称未来世界的和平有赖于保持大战中“四强”之间的
平衡,而离开了英联邦,英国就不能跟其他三强平起平坐。因此,他呼吁加


拿大与大不列颠一道来保住英联邦这个第四强。拿大与大不列颠一道来保住英联邦这个第四强。在麦肯齐·金等加拿大领
导人看来,联邦合作就意味着帝国集权。出于这一考虑,金对哈里法克斯的
演说作出强烈反应,他不仅拒绝把联邦的概念当作外交与政治集团来运用,
也拒不承认战后世界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大国竞争的假设。他指出,获得和平
的最好途径不是少数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相反,和平只有靠所有热爱和平
的国家都参加一个“坚定义务”的体系才能得到保待。最后,他总结说:“我
们期待着为了和平利益的紧密合作,不仅仅是在英联邦内,而且是在所有不
分大小的友好国家之间。”(21)

1945年春,金率加拿大代表团参加了在旧金山召开的旨在成立联合国的
国际会议。加拿大代表团致力于。。 3个目标:其一是扩充与澄清敦巴顿橡树园
建议中有关战后经济与社会合作方面贫乏、草率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与加
拿大对外关系利害攸关;其二是与其他所谓“在全世界有利益关系的二流国
家”一道力图限制。。 5个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金坚持认为,这些国家以其条
件和资格应有更多的机会入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其三是为自己争得更多
的权益,并努力使加拿大不受违反自己意志的义务的约束。反对要求非安理
会成员的二流国家在违反其愿望的情况下派遣武装部队维持和平。总的看
来,加拿大代表团在旧金山会议上收获寥寥。限制否决权的努力近乎徒劳,
争取二流国家权益的尝试只取得了有限成功:即大会宣布在联合国大会选举
非常任理事国时,应对候选国执行任务的努力作优先考虑,但“按地理位置
公平分配”的原则也是应加以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对安理会指挥调
遣中等国家军队的权力作了限制。金与加拿大代表团的另一位部长级官员
圣·劳伦在旧金山的会议上只呆了。。 3个星期就回加拿大参加大选去了,只留
下部分外交人员为既定目标继续努力。

注释:。。 

(1)(2)(3)(4)(5)(6)(9)(10)(12)(13)(18)Edgar Mclnnis; Canada; A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Toronto,1982),pp。555,561,564,570,571,573,575,576,578,579,586。

(7)(8)(14)(16)唐纳德·克莱顿:《加拿大近百年史》,山东人民出版
社。。 1972年版,第。。 373,355,387,367页。
(11)Mason Wade,The French Canadians(London,1955),p。956。
(15)1945年。。 7月。。 5日英国大选中,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因未能提供人民
期待的社会福利计划被左翼的工党赶下台。
(17)(20)(21)Donald Creighton,Dominion of the North:A History ofCanada(London,1958),pp。542,546,548。
(19)Alexander& Scott Brady,Canada after the War(Toronto,1943),。。 
p。248。 

第十一章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第十一章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而又发展迅速的新时
代。世界政治舞台上已是物换星移,昔日璀璨夺目的政治明星们或是陨落天
外,或是大失光彩。各国纷纷涌现出一批政治新秀,加拿大政坛也是人才辈
出。1948年 
8月,两年前接替麦肯齐·金担任自由党政府外交部长的路易·圣
劳伦当选为自由党领袖;两个月后,安大略省总理乔治·德鲁也轻取保守党
领袖职位,从而结束了约翰·布雷肯缺乏生气的领导。11月 
15日,担任加
拿大联邦总理达 
22年之久的麦肯齐·金宣布辞职,圣劳伦继任为总理。

路易·圣劳伦于 
1882年 
2月 
1日出生在魁北克省南部的康普顿镇。父亲
是法裔加拿大人,母亲则属讲英语的爱尔兰血统。家庭的熏陶,使他从小就
熟练地掌握了法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受身属自由党的父亲的影响,圣劳伦从
年轻时就把当时的自由党领袖洛里埃当作心目中的政治偶像。1905年从拉瓦
尔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圣劳伦放弃了资助他在牛津大学继续学习的“罗兹奖
学金”,开始了律师生涯,1930年当上加拿大律师协会主席。麦肯齐·金以
国家利益相劝告,使圣劳伦放弃他依依不舍的律师事业,投身于官场之中,
担任了金政府的司法部长。在征兵制危机中,麦肯齐·金的内阁形将分裂,
几乎所有来自魁北克的政治家都在法裔加拿大人反征兵制运动中推波助澜,
唯有圣劳伦保持了对政府的忠诚。金在 
1946年的一次演讲中充满感激地说:
“我将永远相信,正是司法部长先生在那个危机时刻采取的坚定而有远见的
立场,才保证了政府的存在,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灾难。”(1)因此,经历了第
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征兵制危机,金更增加了对圣劳伦的信任,让圣劳伦
分担了更多的职责。

圣劳伦所具有的良好背景也有助于他登上加拿大权利的顶峰。良好的教
育使他能够理解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由于来自魁北克省,他可以比
其他地区的政治家更容易为这个政治意向不稳而又举足轻重的独特省份所接
受;更为重要的是,圣劳伦是个坚定的联邦主义者,以维护加拿大的统一为
己任,这使他在英语加拿大人和魁北克的工商界拥有众多的支持者。

圣劳伦当政的 
9年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富于创造力和最有成就的时期之
一。加拿大经济在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中获得了迅速发展,使加拿大跻身于
世界少数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列;交通运输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成
功地实施了“圣劳伦斯航道”工程,并开始修筑横贯加拿大的高速公路;“加
拿大委员会”组成,为加拿大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第一位由加拿大人
担任的总督获得英王任命,加拿大在获得彻底的独立主权方面又前进了一
步;在世界事务中表现出积极的姿态,尽管更多的是对美国外交政策的追随,
但加拿大的国际影响也确实得以扩大。圣劳伦政府的外交部长莱斯特·鲍尔
斯·皮尔逊在一段时期既是联合国大会主席,又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长理
事会主席,并因其在解决苏伊士运河危机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而获得诺贝尔和
平奖。


二、战后加拿大经济的起飞

二、战后加拿大经济的起飞
从 
1939年的 
57亿元增加到 
1946年的 
120
亿元,到 
1957年上半年超过了 
300亿元。 
(2)继续执政的自由党政府以保持
充分就业和防止战后经济衰退为主要纲领。幸运的是,预料中的战后衰退并
未真正出现,失业人数也没有多大增加。从 
1945年到 
1948年的 
3年中,国
民生产总值增加了 
25%以上。1948年虽然出现了一段短暂的衰退,但影响不
大。1950年以后的 
7年中,加拿大经济基本上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势头,就业
入数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1952年 
3月 
30日《纽约时报》的编辑栏中以友好和羡慕的口气评估了
加拿大经济成就:加拿大的 
1400万人口相当于美国 
1830年的人口数,当时
美国年产值为 
9。25亿美元,而现在加拿大国民生产总值却达到了 
210亿美
元。(3)

战后新的自然资源的开发推动了新的工业部门的兴起。1947年在阿尔伯
达的埃德蒙顿地区发现了石油,在魁北克——拉布拉多边界开采了巨大铁
矿。此后 
10年,加拿大铁的产量从不足 
200万吨增加到 
2100多万吨;原油
产量从 
800万桶增至 
1。8亿桶;天然气从 
520亿立方英尺增加到 
2200亿立方
英尺。(4)有色金属出口值在 
10年内增加了 
2倍。

总的来看,加拿大战后工业部门的发展仍保持着以往的传统,即以开发
本国资源和为其他工业国提供原料和生产半成品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加拿大经济的殖民地特征。但是,战后加拿大的经济结构也出现一些新气
象,较为突出的是服务性工业的发展,到 
1955年,这类工业的产值已占整个
国民收入的一半,另外的六分之一来自先进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其余的三分
之一来自冶炼和加工工业。

在基础产业中,农业仍居于领先地位,但森林开发与采矿业也发展迅速。
在 
8个领先的工业部门中,有 
7个与基础生产过程有关,只有汽车制造业是
例外,而这个部门也主要依靠进口零部件。其他部门中的领先者是木纸浆和
造纸业,产值从 
1946年的 
5。28亿元增加到 
1955年的 
16亿元。全世界新闻
纸的一半以上产自加拿大。廉价充足的水电保证了纸浆与纸张以及铝的生
产。加拿大的铝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钢产量从 
1940年的 
250万吨
增加到 
1956年的 
550万吨。

战后年代,石油、天燃气、铁和铀等 
4种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对加拿大
经济影响颇大。

1947年和 
1948年先后在阿尔伯达省的埃德蒙顿附近开发了两处油田。
1954年在这一地区发现的皮姆比那(Pembina)油田在两年的时间内成为加拿
大产量最高的油田。到 
1956年,石油成为居于领先地位的开采业,供应着国
内总需求的 
75%。数十亿元的资本投入到石油工业。与石油开采相伴随的是
天然气生产,二者使加拿大的能源开发与利用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除了石油和天然气外,铁矿石的开采也颇为引人注目。加拿大铁矿石生
产在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