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袁不同一定要阻止袁世凯犯错,方法就是弄一堆炸弹,将袁世凯轰的一声炸上天。这样袁世凯想错也没法错了,死人是不会再犯错的。但这个非常完美的计划,却因为一个武官告密,外加袁不同发电给各省将军,号召大家起来阻止袁世凯犯错,结果他的电文被东北张作霖卖给了段芝贵,最终导致东窗事发。
事发之后,袁世凯并未追究任何人,只对外称袁不同脑子不正常,有着严重的精神错乱之嫌疑。虽然袁世凯不追究,可袁不同的父亲袁乃宽心里害怕啊,儿子居然想要炸死大总统,这岂不是塌天大祸吗?虽然袁世凯现在说不追究,可说不定哪天心情不痛快,忽然想起这事儿来,那岂不是惨了?
咋个办呢?袁乃宽想:老汉我只有卖了性命,为大总统拼老命效犬马之劳了。
这样一想,于是袁乃宽奔波起来,但凡涉及帝制的事情,他就跑去打杂,帮助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满北京城就见他的身影奔来跑去,逼得大家没得法子,顾不上他的管家身份太低,硬是把他和段芝贵、雷震春等人排在了一起。
儿子袁不同不遗余力,甚至不惜背水一战,要力阻袁世凯称帝。这番努力却迫得父亲袁乃宽豁出老命,去消除儿子所带来的影响,二者一进一退,一前一后,相互作用彼此抵消,正所谓成兮败所伏,败兮成所倚,从反面印证了道家无为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袁乃宽、袁不同父子的行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又可称扭劲规律,具体表达就是,你越是期望得到某种结果,所做的努力就越是会引爆相反的力量。你付出的努力越多,反向抵消的力量也就越强大。
所以,无论你想达到什么目的,都不可以直线式思维,一定要隐藏自己的最终想法,以避免抵消力量的强势反弹。而古往今来的成功者只有一种:那就是不以成功为目的。
但我们必须要承认,历史上知名的六君子及七凶,合称十三太保,这个阵容是不全面的,是遭到恶意曲解的。至少还有六个人,构成了推动袁世凯施行帝制的最强大力量。
如果,江湖上一定要给这六个人送个合适绰号的话,那么,他们分别是铁血三杰,哼哈二将一散人。
09躺着也挨刀
袁世凯称帝之前,有十三太保保护,十三太保有名有姓,众所周知。但等到袁世凯称帝失败,追究祸首的时候,却只追究了八个人,而且八个人中,也只有五个名列十三太保名册。
此五人者,乃共和时代最倒霉之倒霉蛋也。五人中有两人出自六君子阵营,分别是杨度和孙毓筠。另有三人,出自洪宪七凶组织,分别是梁士诒、朱启钤、周自齐。
十三太保只追究了五个,余者八人为何不追究呢?
这是因为我中华古国,文化泱泱,最盛行的莫过于说情。
六君子中有四人未被追究,是因为“矮主簿”严复和国师刘师培,这两人有李鸿章弟弟的儿子李经羲为他们说情,说是保留文化火种,人家可是大学问家哦,咱们可不能欺负文化人。如此一番说解,严复和刘师培就免于追究了。
六君子中还剩两人,“成济”胡瑛和“李龟年”李燮和。此二人是段祺瑞为之说情。段祺瑞说:你们有没有搞错?这个胡瑛和李燮年,都是革命党啊,革命党那边有好多好多朋友的。现在你追究了他们,革命党又该跟你没完了。还是息事宁人吧,就假装没这回事算了。
六君子只追究了三分之一,余者逃之夭夭。而洪宪七凶,也只有三个人,梁士诒、朱启钤和周自齐。余者四人,也是因为有人说情,免于祸事。
替段芝贵说情的是冯国璋,替雷震春、张镇芳求情的是袁克定。袁克定说,这两人都是我的亲戚,为帝制奔走是给我帮忙,你们既然连我都不追究,又追究我的亲戚,此为何故?这样一说,真的没法追究了。
还有一个管家袁乃宽,虽然没人替他说情,可你全中国憋足了劲,找一个老管家的麻烦,这事儿怎么听怎么丢人,于是袁乃宽也不被追究。
就这样,六君子中有四人不被追究,七凶中也有四人不被追究。名单上已经是人丁稀少,不成样子。在这节骨眼上,又有无数人见义勇为,替交通系主任梁士诒说情,曰:梁士诒绝对不可以追究,你追究他,万一他生气了,金融界可是会出大乱子的啊。
当时负责全国事务的黎元洪急了,说:这还有完没完,名单上人数本来就不多,现在就只剩下五个人,你再这样一个一个往下掰,最后还能剩下什么?
说情者大怒:黎肥仔,来找你办事,是给你面子。你非要惩办祸首,也不是不可以,但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今天是你黎肥仔惩治别人,明天就轮到别人惩治你黎肥仔。建议你好自为之,放一条生路,给名单上的人每人发一笔钱,等他们带了老婆孩子去了日本欧美之后,你再抓人,好不好?
黎元洪哭了:好是好,可就是人数太少,怕民心不服啊。
说情者道:民心是什么?让袁世凯登基,难道不是民心,是民肺吗?总之民心是个卵子,理都不要理他。不过名单上人数太少,也确实有点儿不像话。这样好了,咱这儿不是民国吗?民国最流行的就是票选,我建议咱们投票吧,再选出几个最招人恨的人来,把他们也列到祸首名单上,如何?
这个建议,获得了一致通过。
就这样,除了名单上仅余的五人之外,又有三位老兄躺着中枪,此三人者,分别叫顾鳌、薛大可和夏寿田。
此三人者,顾鳌和薛大可名不见经传,是百分百遭人暗算的。唯有这个夏寿田,他在袁世凯称帝过程中,确实起到了那么一点点作用,此人就是哼哈二将一散人中的那个散人。
10千万不要得罪人
散人夏寿田,徒负才气而无才名,结果被人暗算,虽非十三太保却替十三太保顶了罪,想来月白风清之夜,他的心里一定是非常郁闷的。
夏寿田其人,是非常非常低调的。他一生中只有一次被迫高调,是在甲午年间参加科举。考试啊,这事儿你不能发扬谦让风格的,非得高调不可。夏寿田就在这次高调了一把,名列殿试一甲第二名,也就是榜眼。
甲午年间,正值袁世凯被日本人逐回,而后日本海军于黄海之上,尽歼北洋水师。此事之后,国人痛心疾首,大骂袁世凯笨蛋,他咋就顶不住日本人呢?连这点儿小事都办不好,实乃祸国殃民之首也。当时的舆论一致将罪责归于袁世凯,要求严惩。吓得袁世凯躲进客栈,不敢出门。
这时节是袁世凯人生最郁闷的时候,却是夏寿田人生最辉煌的时候。确信袁世凯曾经肯定扒在客栈门缝上,看到夏寿田骑白马戴红花,被无数小女生追逐,行过长街,果篮鲜花,铺天盖地地向夏寿田砸将过去。必然会有这样一个场景,即使没有,也肯定有个差不多的场景,总之是深深地刺激了袁世凯。
别人风风光光,骑马坐轿;自己千夫所指,穷途潦倒。同样是人生啊,咋就这么大的差距呢?
当时的袁世凯,只能是发出这样的感慨。
证明袁世凯有这番感叹的,就是他小站练兵之后,头一桩事就是派人去寻找夏寿田。可奇怪的是,夏寿田这个风光不尽的榜眼,自从打马御街、赴过琼林宴之后,就恢复了他人生中的淡泊和低调,如水银落在地上一般,彻底消失了。
寻找夏寿田的工作,持续到了民国,才打听到夏寿田成为了端方的幕僚,和刘师培何震夫妇,一道参加了端方的入川旅游团。结果行至资州,士兵起事,砍下了端方的脑壳,扣押了夏寿田并刘师培夫妇。于是袁世凯将夏寿田接回来,让他先在自己的秘书班子里待着。
当时袁世凯的秘书班子,主要就是跟他多年的秘书长阮忠枢。这个阮忠枢曾经爱上了一个绝色妓女熙官,袁世凯替熙官赎了身,目的是希望阮忠枢能够尽心尽力,努力工作。可不承想,这个奖励却引发了反面效果,阮忠枢从此搂着美貌的熙官,每天都要睡到大中午,不过中午坚决不起床。袁世凯有事,身边连个人都找不到,这让袁世凯摇头叹息。
幸好夏寿田来了,他每天按时上班,准时打卡,任何时候只要袁世凯一吆喝,他准在旁边。就这样夏寿田越来越重要,成为了杨度与袁克定之间的联络人。
按理来说,夏寿田最多不过是个联系人,没理由被列入祸首的名单中予以严惩。可他得罪了一个万万不可得罪的人,结果就完全两样了。
夏寿田得罪的人,就是徐世昌。
夏寿田到底怎么惹到了徐世昌,这事儿千万不要问他,他是真的不知道。夏寿田不知因由,而徐世昌又是出了名的守口如瓶,也从未对人说起过。
没人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徐世昌特别讨厌夏寿田。当时徐世昌是国务卿,每天接到大量的有关帝制的报告,徐世昌既不回复,也不报告。但凡有人问起的时候,他就说:去问夏内史,问夏内史。
徐世昌知道称帝会有后患,在自己往后躲的过程中,不断把夏寿田往前台推,最终一直把夏寿田推到了祸首的位置上。
由于此事发生得暧昧不清,晦涩难明,史家研究这段资料只能靠最扯淡的研究方法:瞎猜。
比如说,史家王忠和就瞎猜说:徐(世昌)大概感到百无聊赖,十分忌恨杨度、夏寿田等人。
王忠和的意思是说:徐世昌是太闲了,无所事事啊,因为闲极无聊,就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生生地把个散人夏寿田打残了。
这个解释着实让人郁闷,但这个瞎猜,却是目前唯一有针对性的猜测。我们只能先行假设这个猜测有几分道理,而后再探究事情的根由。
如果这个猜测正确的话,那么,激发徐世昌打残散人夏寿田的心理,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本能论。这个意思是说,职场上任何一个老于世故,能够避过政治风险的人,屁股后面都有一堆替罪羊。总得有人为事情承担责任,既然有人牵了牛跑掉了,那就必须惩罚拔橛子的人。
在这个解释中,徐世昌是那个牵走了牛的人,因为他在袁世凯称帝后被封爵,而事败后被封爵的徐世昌没有错,没被封的夏寿田反成了祸首。于是夏寿田就成为了那个拔橛子的人。
第二种说法是复仇论。这个说法是说,徐世昌知道,袁世凯一旦称帝就会身败名裂,而他与袁世凯知交一生,最是痛恨那些把袁世凯推入火坑中的人。所以徐世昌要替袁世凯报复夏寿田,也算是为朋友尽一点儿绵薄之力吧。
这两个解释,哪一个正确呢?
也许二者兼有,也未可知。
11鬼诗惊现川蜀路
散人夏寿田,只是一个拔橛子的人,那么支持袁世凯称帝最给力的哼哈二将,又是哪两个呢?
这哼哈二将,又被称为化龙门下,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出自湖北汤化龙之门。
这第一个,就是民国大玩家陈宦,章太炎坚定不移地认为,陈宦是毁灭民国的人,陈宦自己也不反对这个说法,引章太炎为知己。
陈宦出身苦寒,幼有大志,发奋苦读,少年时代成名天下,时人将他与吴禄贞、蓝天蔚并称湖北三杰。此后朝廷张榜求贤,陈宦飘然入京,由军咨府首脑载涛面试,但由于载涛的随从向陈宦索贿,被陈宦拒绝,结果面试未成功。
此后陈宦闲居于家,至辛亥革命,汤化龙向黎元洪引荐陈宦,结果陈宦却把黎肥仔诳到了北京,作为献给袁世凯的厚礼。按说袁世凯应该离这种人远一点儿,可陈宦的军事才干太超凡了,让袁世凯舍不得。再加上袁世凯用人重才,结果陈宦反过来控制了袁世凯。
由于段祺瑞、冯国璋等人越来越特立独行,袁世凯对北洋已经彻底失望,于是他打算丢掉北洋不要了,重用两个人重建新军。
被袁世凯所重用的这两个军事人才,一个是陈宦,另一个是蔡锷。
当时中国北南,皆在袁世凯掌控之中,唯一的缺口是云南、贵州和四川。袁世凯考虑的是,让陈宦坐镇四川,扼守云贵,则天下事,可定矣。
陈宦临行,向袁世凯连叩九个响头,并膝行向前,狂吻袁世凯的靴子。这个吻靴子也是有讲究的,此乃中世纪对罗马教皇的礼节。
当时陈宦一边吻袁世凯的靴子,一边说:大总统,你让我赴川,我理应去的。可天下将乱,生民彷徨无主,大总统若是再囿于物议,迟迟不下决心的话,我只能抗命,不赴川上任了。
袁世凯